<p class="ql-block">人老了之后要做到三點:一是要有自己的專業,二是要有自己的朋友,三是要有自己的愛好。</p><p class="ql-block">人生最缺的是什么?是時間,是經驗,是學問,是純凈的心情。人老了以后,這方面的“本錢”便多起來了。</p><p class="ql-block">老年是和解的年紀,與命運,與歷史的規律,與天道、宇宙、自然、人類文明的和解。他的遺憾與憤懣應該是清醒的,而不是盲目的。他可能仍然無法理解生老病死、天災人禍、陰差陽錯,然而,他畢竟多了一些自省、一些悔悟、一些自責。所有這些都會使一個老人變得更可愛、更智慧、更陽光、更哲學。</p><p class="ql-block">我們常常講不服老,該不服的就不服,例如人老了一樣能夠或更有條件學習,不能因一個自命的“老”字就“不學無術”。該服的就一定要服,我年輕時扛過二百斤的麻袋,現在扛不動了,我并沒有什么不安,也感謝上蒼對我的豁免。</p><p class="ql-block">現在,我可以,也樂于過更健康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看到這我得據實相告,以上只有350字的短文,并非我的作品,它出自著名作家王蒙的手筆,題為《我的“黃昏”哲學》。王蒙一生創作過近百部小說,大都是鴻篇巨著,其中大家都熟知的已被搬上銀幕的《青春萬歲》,入選了“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沒想到這樣一位裴聲文壇的大作家,還能放下身價寫出這樣一個“小豆腐塊”,令人欽佩。</p> <p class="ql-block">《我的“黃昏”哲學》,雖然篇幅短小,卻蘊含著深刻的人生哲理,閱后不禁在心中泛起層層溫柔的漣漪,仿佛是在一個靜謐的黃昏,與一位智者漫步于清爽的海邊,聽他娓娓道來人生的智慧與從容。</p><p class="ql-block">歲月,這位最公正的雕刻師,用它那無形的手,為每個人鐫刻著獨一無二的痕跡。王蒙先生筆下的老年,不再是夕陽西下的哀愁,而是一種豁達與和解的美。他告訴我們,老去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對生活的熱愛,對知識的渴求,以及那份與世界和解的勇氣。</p><p class="ql-block">“人生最缺的是什么?是時間,是經驗,是學問,是純凈的心情。”這句話如同一股清泉,滋潤了我們心田的每一個角落。是啊,當我們步入人生的黃昏,那些年輕時匆匆錯過的風景,未及深究的學問,都化作了寶貴的財富,等待著我們細細品味。時間不再是限制,而是賦予了我們更多沉思與領悟的空間。</p><p class="ql-block">王蒙先生提到的“和解”,尤為觸動我心。那是一種歷經風雨后的淡然,是對生命無常的接納,也是對自己過往的溫柔以待。和解,并不意味著遺忘或妥協,而是一種更高層次的自我成長,是在認清生活的真相后依然熱愛生活,是在遺憾與憤懣中尋找到自我反省與價值重塑的力量。</p><p class="ql-block">“該不服的就不服,該服的就一定要服。”這句話,是對生命態度的最好詮釋。它教會我們,既要保持對生活的熱情與探索精神,又要有面對現實、接受自己局限的勇氣。這是一種智慧,也是一種優雅,讓我們在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位置,活出最真實的自我。</p><p class="ql-block">讀完這篇文章,我仿佛也隨著王蒙先生的筆觸,經歷了一場心靈的洗禮。我開始更加珍惜眼前的每一刻,無論是晨光初照,還是夕陽西下,都是生命贈予我們的美好禮物。我學會了以一顆平和的心去擁抱生活的每一個階段,無論是青春的激情,還是黃昏的寧靜,都是生命不可或缺的部分,值得我們用心去感受,去珍惜。</p><p class="ql-block">在人生的黃昏時分,讓我們帶著一顆純凈的心,繼續學習,繼續探索,繼續愛與被愛,直到最后一縷陽光溫柔地告別天際,我們也能微笑著說:“這一生,我無悔。”</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圖片來自網絡)</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密山市|
荥经县|
安义县|
柳州市|
伊春市|
新竹市|
蒙阴县|
车致|
繁峙县|
东丽区|
株洲县|
共和县|
左贡县|
阜新市|
夹江县|
广灵县|
黄梅县|
丘北县|
潞城市|
军事|
涟水县|
新龙县|
阜城县|
遵义县|
浮山县|
峨边|
灵宝市|
云阳县|
海丰县|
贵定县|
鹿泉市|
阿拉善左旗|
宜章县|
太白县|
石河子市|
巩留县|
定西市|
二连浩特市|
阳曲县|
赤水市|
赣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