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CCTV10在2024年10月30日,31日和11月1日連續三天,在20:31的黃金時段,播出《石家河古國》這個考古紀實片的一二三集,讓人頗為震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這個關心石家河遺址考古的武漢下放天門的老知青,仔細觀看了這三集播出,對影片的標題中出現的古國的定論甚感疑惑。我在三集中并未看出古國的根據。所以我推測,紀實片不止三集,一定還會有四集,五集……,讓我們期待石家河古國完整清晰地呈現在江漢平原,呈現在天門大地,呈現在我們的心目中吧!</p> <p class="ql-block">看完這三集,認識到這是歷年來央視第一次這樣宣傳評價天門石家河遺址,不禁讓人心情激動。所以,我一定要把這一個《再訪天門石家河遺址》的美篇做好,為石家河遺址的宣傳出一點微薄的力量。</p><p class="ql-block">是為序言。</p> <p class="ql-block">我是今年重陽節那天首訪天門石家河遺址的。那天是十月十一日,農歷九月初九重陽。今天是十月二十九日。時隔十八天,我再訪石家河。這是為什么?</p> <p class="ql-block">其因有三。</p><p class="ql-block">一是首訪太過匆忙,只到了三房灣這一個遺址,其余均未涉足;</p><p class="ql-block">二是我同學兄妹在我首訪之后到天門博物館參觀了《鳳歸故里》的特展,而此特展將在十月三十一日閉展。這是不能錯過的呀!所以必須馬上行動;</p><p class="ql-block">三是天門的美食也在向我們招手,我們要去吃炮蒸鱔魚了啊!</p> <p class="ql-block">到石家河是輕車熟路,天門是我們幾十年前挿隊落戶的第二故鄉。今天和我同行的伙伴是我的校友,我的學弟,他在張港拖市公社插隊的時間沒有我長,但是他對天門的感情深厚。他對石家河興趣濃厚,聽說我要二訪石家河,欣然駕車陪我前往,而且,起了早床哦!</p> <p class="ql-block">這一次我們沒有在考古工作站門口停留,直接馳向遺址區。</p><p class="ql-block">遠遠就看見“譚家嶺遺址”的碑,停車探看。</p> <p class="ql-block">旁邊有一個這樣的房子,掛一個這樣的牌子。</p> <p class="ql-block">我在路邊那個窗口窺視,看見小房間是一個會議室模樣。</p> <p class="ql-block">后來,我在《石家河古國》第一集里看到這樣的鏡頭,就猜想,這個房子里是這個發掘的探方吧?這是一處重要的房屋基址哦。</p> <p class="ql-block">電視中的鏡頭,在房里發掘。</p> <p class="ql-block">這里或許是高等級的住宅區。</p> <p class="ql-block">車子調頭,在一個路口看見這個石碑,再轉一個彎,就到了三房灣遺址。</p> <p class="ql-block">又一次進展示廳轉了一圈。查看到大部分展出的陶器都是原件真品,如是仿品,是有注明的。這一點是按博物館的規矩來的。</p> <p class="ql-block">如果時間允許,仔細看看展板上的文字,或者有解說員解說,真是滿滿的歷史文化,幾千年前的事情,幾千年的物品,我們祖先的生活,都來到眼前!</p> <p class="ql-block">在這個紅陶杯發掘現場,留連忘返。正是根據這里陶杯和殘件的數量,計算出在石家河生產的紅陶杯多達近兩百萬個!</p> <p class="ql-block">這些陶杯是用來喝酒的哦!那個時候,有多少人從事手工業生產,有多少人喝酒?有多少余糧用來釀酒?這么多杯銷往何地?……這么多的問題誰來解荅?考古的魅力真是誘人啊!</p> <p class="ql-block">參觀完三房灣遺址,我們去找另一個遺址點。</p> <p class="ql-block">這里有一個玉器的雕塑。停車探看。</p> <p class="ql-block">哇!湖北笫一龍!</p> <p class="ql-block">地上鋪有木板。</p> <p class="ql-block">不遠處就看到了這塊碑,上書“石家河古城”!</p> <p class="ql-block">古老的城墻!走上去,踩著古人的足跡走過去!</p> <p class="ql-block">幾千年前的古人修筑了至今還這樣高大穩固的城墻,圍起了八平方公里的石家河古城。難怪嚴文明老先生據此推論當時的社會已經階級分化,出現了統治階級,動員指揮社會的一部分人來修城墻了。……古國也就此出現了。</p> <p class="ql-block">再把電視片里的鏡頭放幾個,找到這個古城墻,也多虧了當年考古隊員們的辛勤智慧的工作!</p> <p class="ql-block">石家河不但修筑了規模宏大的城墻,而且還興修水利,把外河筑垻,把水引進護城河,引進內城,灌溉農田,使農業發展,才有手工業(制陶,雕玉)的發展,石家河成為長江中游眾多聚落的中心,也就是大禹劃分九州中古荊州的中心所在。</p> <p class="ql-block">沿環線駛出遺址區,看見路邊房屋的墻上有大幅壁畫,拍了下來。</p> <p class="ql-block">離開石家河,向天門市區進發。在市區見到一個這樣的建筑,停車拍照。</p> <p class="ql-block">門眉上書“遙望天門直播基地”。</p> <p class="ql-block">后來請教天門朋友,得知此天門新一座地標建筑是待裝修布展的天門華僑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時至正午,好在博物館沒有閉館午休。我們爬上高臺,進館參觀。</p> <p class="ql-block">考古發現,石家河出土的和累計的紅陶杯,多達近兩百萬件!這么驚人的數字,叫人難以想象!</p> <p class="ql-block">石家河的刻劃符號,有人說是甲骨文的前身,是中國文字的起源!</p> <p class="ql-block">石家河遺址的發掘從1954年開始,已經幾十年了。我們六七十年代待在天門,有的同學就在石河挿隊,居然是一無所知。真是孤陋寡聞了啊!還是文革禍害,把考古事業遏限了吧?</p> <p class="ql-block">看到這里,我們就趕緊去找“鳳回故里〞特展了。</p> <p class="ql-block">鳳是一個小小的玉雕團鳳,號稱中華第一鳳!</p> <p class="ql-block">前幾年都在北京中國國家博物館展出,今年七月回到故里,家鄉為它的回歸辦了這個特展。</p> <p class="ql-block">同時也是紀念石家河古考發掘70周年。</p> <p class="ql-block">和老祖宗們合個影。</p> <p class="ql-block">這一條解說值得細看呀!應該是中國國家博物館所擬的。中華第一鳳也在此命名,真不是浪得虛名的喲!</p> <p class="ql-block">這是石家河出土的玉人頭。</p> <p class="ql-block">這是四川三星堆的青銅人頭像。</p> <p class="ql-block">這因為這兩個人長得太像了。</p> <p class="ql-block">是三星堆的人學習了石家河的人,他們相差了幾百歲哦!</p><p class="ql-block">說石家河文化影響了三星堆文化,也可以說三星堆受到了石家河文化的影響。</p> <p class="ql-block">這是兩個玉鳳。右邊團鳳就是中華第一鳳,左邊這個是殷墟婦好墓中出土的婦好的心愛之物。如果把婦好的這個鳳團起來,就和石家河的團鳳一樣啦!</p><p class="ql-block">這說明石家河文化影響了商代的文化,石家河比商朝早一千年,石家河是大禹時期的夏朝啊!</p> <p class="ql-block">石家河出土了四百多件玉器。</p> <p class="ql-block">多是從甕棺中發現出土的。</p> <p class="ql-block">說明良渚的玉雕技術對石家河的影響。</p> <p class="ql-block">說明石家河玉雕工藝和山東某地的交流。</p> <p class="ql-block">這個結語也值得細讀。石家河文化在中華歷史發展中的意義是值得每一個天門人驕傲的,也值得我們在天門生活過的知識青年驕傲的。</p><p class="ql-block">我們還要繼續關心它。</p> <p class="ql-block">在我們離開博物館的時候,看到這一個牌子,這樣一個部門,這樣一個項目:</p><p class="ql-block">天門市石家河國家考古遺址公園</p><p class="ql-block">我們期盼這個國家級的公園,早日在天門大地上,在石家河的山水間傲然生成,蓬勃生長,無愧于石家河文化的燦爛輝煌!</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社会|
吉首市|
岳阳市|
积石山|
潍坊市|
黑龙江省|
西华县|
黄龙县|
吉首市|
东明县|
米脂县|
穆棱市|
苍山县|
达孜县|
綦江县|
南皮县|
北票市|
临邑县|
邳州市|
库伦旗|
德令哈市|
和田县|
大埔区|
巴林右旗|
抚州市|
通州区|
岳普湖县|
涟水县|
巴中市|
杭锦旗|
彭山县|
万荣县|
阿城市|
乐至县|
阿瓦提县|
平邑县|
静乐县|
体育|
琼中|
勐海县|
镇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