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懷揣著對歷史的敬畏和對美景的向往,到達頤和園東門,開始了今天的暴走之旅。</p> <p class="ql-block">東宮門是頤和園的正門。宮門為五扇,三明兩暗。正中設三個門洞,中門叫御路門,為慈禧太后和皇帝、皇后進出專用的;兩旁門洞供王公大臣出入。門檐下是光緒皇帝御筆題寫的“頤和園”匾額。(網圖)</p> <p class="ql-block">仁壽殿在始建時叫【勤政殿】,意為不忘勤理政務。光緒十二年重建時改名叫仁壽殿,意為施仁政者長壽。 仁壽殿兩側有南北配殿,前有仁壽門。這里是慈禧和光緒住園期間臨朝理政,接受恭賀和接見外國使節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大殿前著名的瑞獸麒麟銅像,后邊兩側是銅龍銅鳳。</p> <p class="ql-block">仁壽殿前還排列著銅鳳、銅龍、鼎式香爐各兩個,均為空腹,是慈禧太后和光緒皇帝舉辦朝會時點燃檀香之用。當檀香燃起時,香煙即從龍鳳口中裊裊冒出。慈禧太后為了顯示她的權威,特意顛倒了龍鳳的位置,鳳占據中間的尊位,龍在側面,旁邊還有香爐。</p> <p class="ql-block">玉瀾堂在乾隆時期又稱辦事殿,乾隆皇帝游園時,臨時在此辦理緊急的公務。嘉慶皇帝也在此辦過公。</p> <p class="ql-block">戊戌變法失敗后,光緒被關在中南海的瀛臺。每當慈禧太后來頤和園的時候,也會把皇帝一起帶來,軟禁在玉瀾堂,玉瀾堂便成了光緒皇帝的監牢。</p> <p class="ql-block">宜蕓館是玉瀾堂的附屬建筑,為光緒的皇后——隆裕在園中居住的地方。院內嵌有十塊乾隆臨摹的書法真跡。</p> <p class="ql-block">樂壽堂面臨昆明湖,背倚萬壽山,東達仁壽殿,西接長廊,是園內位置最好的居住和游樂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樂壽堂原為兩層建筑,是乾隆的母親孝圣憲皇后居住的地方。咸豐十年(1860年)被英法聯軍燒毀。光緒十三年(1887年)重建時,改成新式樣,并成為西太后慈禧在頤和園內的寢宮。</p> <p class="ql-block">樂壽堂前這塊巨石,寬兩米,高四米,重達20多噸,它產自北京房山。最早是明代官吏米萬鐘發現了它,決定不惜成本把它搬運回家。結果石頭剛運到半路,米萬鐘就耗盡了所有家財,因此人們稱它為敗家石。</p> <p class="ql-block">這個是中國第一盞電燈,當燈亮時就代表慈禧太后的到來。</p> <p class="ql-block">樂壽堂的偏院永壽齋是總管太監李蓮英的住所。</p> <p class="ql-block">走到昆明湖畔,湖面波光粼粼,仿佛置身于一幅天然的水墨畫中。我坐在湖邊的石凳上,靜靜地欣賞著這湖光山色,仿佛能聽到那遙遠的朝代里,宮女們嬉戲的歡聲笑語。</p> <p class="ql-block">頤和園長廊在萬壽山南麓和昆明湖北岸之間。東起邀月門,西至石丈亭,中間穿過排云門,分成兩側對稱的東西兩段,點綴著留佳、寄瀾、秋水、清遙四座重檐八角攢尖亭,象征春夏秋冬四季。</p> <p class="ql-block">長廊是世界上最長的畫廊,有728米長,273間房,548根柱子,滿墻的彩繪讓人目不暇接。</p> <p class="ql-block">長廊如一條蜿蜒的巨龍,穿越在山巒之間,連接著湖光山色。</p> <p class="ql-block">每一步行走其間,都能感受到歷史的厚重。那些精美的壁畫,似乎在訴說著過去的故事,讓人不禁想象起乾隆皇帝和慈禧太后在這里的生活場景。</p> <p class="ql-block">長廊還是一條五光十色的畫廊,廊間的每根枋梁上都繪有彩畫,共14000余幅,色彩鮮明,富麗堂麗。彩畫的內容多為山水、花鳥圖以及中國古典四大名著的情節。</p> <p class="ql-block">漫步至佛香閣前,我不禁駐足。這座八角樓矗立于萬壽山上,金光閃閃,氣勢磅礴。站在佛香閣下,我抬頭仰望,心中涌起一股敬畏之情。想象著當年皇帝在此俯瞰整個園林的景象,那種權力與榮耀的感覺仿佛撲面而來。</p> <p class="ql-block">佛香閣在萬壽山上,南面正對昆明湖,俯瞰十七孔橋,曾供慈禧在此燒香禮佛,佛香閣也是古典建筑中的精品,人太多沒有登頂。</p> <p class="ql-block">這里地處頤和園的中心位置,從昆明湖北岸的中間碼頭開始,經過“云輝玉宇”牌樓、排云門、金水橋、二宮門、排云殿、德輝殿、佛香閣、眾香界、智慧海九個層次,層層上升。</p> <p class="ql-block">萬壽山前西部一處極有特色的建筑群,建于乾隆年間,后被英法侵略者焚毀。光緒時期,慈禧太后令人重建。</p> <p class="ql-block">“畫中游”始建于乾隆年間,是頤和園萬壽山前西部的一組觀景建筑群,建筑依山而建,視野開闊,南可俯瞰昆明湖景,西可遠遙玉泉山;漫游于此,循廊觀景,登閣眺望湖光山色,仿佛置身于畫卷中。相傳“畫中游”是乾隆根據夢中的樓臺亭閣所設計,夢醒后讓畫師把夢中所見畫了下來,隨后以此畫卷為藍本,在萬壽山上造景。</p> <p class="ql-block">景區前端是八方重檐的澄輝閣,它是畫中游建筑群的點睛之筆。</p> <p class="ql-block">這里的一草一木,一磚一瓦,都訴說著過去的輝煌。而那些隱藏在細節中的歷史痕跡,更是讓人感嘆歲月的無情與歷史的滄桑。</p> <p class="ql-block">沿著湖邊的小徑前行,來到石舫。這艘巨大的石船靜靜地停泊在湖水中,它見證了無數的變遷,卻依舊屹立不倒。始建于1755年,乾隆引用唐代“水能載舟,亦能覆舟”的典故建造,象征清朝政權穩如磐石“永不能覆”。</p> <p class="ql-block">文昌閣,上有十字形二層閣樓,供奉文昌帝。道教將文昌帝尊為功名利祿之神,它與供奉關羽的廟宇相對應。</p> <p class="ql-block">今天真的是太冷了,只能打道回府。在頤和園的一天,我感受到了歷史的厚重與自然的美麗,也體會到了文化的傳承與發揚。頤和園不僅僅是一座園林,更是一段歷史的見證,一種文化的傳承。</p> <p class="ql-block">一提到全聚德,那可是烤鴨界的翹楚。走進全聚德,古色古香的裝修風格讓人仿佛穿越回了老北京的歲月。紅墻綠瓦,雕梁畫棟,處處彰顯著歷史的韻味。</p> <p class="ql-block">選的優質鴨子,經過傳統工藝的精心烤制,鴨皮酥脆,鴨肉鮮嫩多汁。師傅現場切片,那熟練的手法如同一場精彩的表演。用薄餅卷上蔥絲、黃瓜和甜面醬,放入口中,滿滿的幸福感瞬間爆棚。</p> <p class="ql-block">再次記錄著大柵欄的夜生活,因為只有按下快門那一刻,時間才能暫停,意義就在于把一瞬間變成了永恒,記錄會讓回憶變得更豐富,照片也將是快樂的證據。最有意義的是當你回看的時候,回憶起當時的心情,它會讓回憶變得更加具體,變得更加鮮活。</p> <p class="ql-block">今天前往第一站“雍和宮”,它在明朝是太監們居住的地方,到了清朝“康熙帝”把它賜給了他的第4個兒子胤禛(雍親王),更是乾隆皇帝的誕生之地。</p> <p class="ql-block">“雍正帝”去世后,他的第4個兒子“弘歷”稱帝即“乾隆帝”。他安排把雍正帝的靈柩停放在雍和宮,雍和宮之前是綠色琉璃瓦,但綠色琉璃瓦無法與雍正帝身份相匹配,所以命人連夜加班趕工改成了與紫禁城皇宮一樣規格的黃瓦紅墻。又過了些年“乾隆帝”把雍和宮改為“喇嘛廟”,掌管全國藏傳佛教事務的中心,也是當時全國規格最高的一座佛教寺院。</p> <p class="ql-block">走進雍和宮,我仿佛穿越了時空,回到了那個金碧輝煌的年代。精致的牌坊、宏偉的大殿、飛檐斗拱的建筑,每一處都透露著皇家建筑的精致與大氣。我沿著中軸線前行,穿過牌樓院、昭泰門、天王殿,一路來到雍和宮殿。這里的殿宇千余間,布局完整,規制合乎梵宇伽藍。我仿佛能聽到歷史的回聲,在這里久久回蕩。</p> <p class="ql-block">雍和宮內的佛學院是培養佛教僧人的地方,也是舉行佛教法會的場所。</p> <p class="ql-block">虔誠的信徒們在這里虔心敬拜,寺廟里灑滿了檀香味,佛前燭光和經幡飄舞,感受到一種不一樣的寧靜。</p> <p class="ql-block">在雍和宮的每一座大殿前,我都駐足良久,感受著那份莊嚴與神圣。講經殿、密宗殿、時輪殿和藥師殿“四大扎倉”的設立,讓我深深體會到了雍和宮作為藏傳佛教完整學府的獨特地位。而最高建筑萬佛閣及樓內聳立著的巨大“邁達拉佛”,更是讓我感受到了“當來下生佛”與“兜率天宮”的圣境景象。</p> <p class="ql-block">雍和宮內的每一處都是一種文化的承載,凝聚了上千年的歷史沉淀。寺廟內的建筑和裝飾、佛像和經幡,無不散發出莊嚴肅穆的氣氛。</p> <p class="ql-block">廟里輕煙裊裊,心懷敬畏, 每一拜都滿載著心愿。我虔誠地許下心愿, 愿心事如煙, 事事順遂,飄向天際。</p> <p class="ql-block">我在想,如果要尋找內心的寧靜,不妨在情緒低落時來雍和宮走走,或者在銀杏大道的銀杏樹下靜坐,或許就能收獲一份心靈的安寧。</p> <p class="ql-block">每一次旅行都是一次與歷史的對話,與文化的碰撞。而雍和宮,這座融合了漢、滿、蒙等各民族建筑藝術的古建筑群,更是讓我深深體會到了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我相信,每一位來到這里的游客,都會被它的魅力所深深吸引。</p> <p class="ql-block">惠民的兩元門票,送我步入第二站景山公園。</p> <p class="ql-block">從南門進入景山,繞道西門買了杯山右里的咖啡,味道真不錯。</p> <p class="ql-block">咖啡喝完來到了綺望樓,這座樓的風格典雅,充滿了古典氣息。</p> <p class="ql-block">景山這座山雖然不高,但它的位置卻處于整個公園的中心,宛如一顆璀璨的明珠。我馬不停蹄地沿綺望樓東側檜柏林中的石階拾級而上,氣喘吁吁也不忍歇腳,只為趕在日落前,登上“紫禁之巔”,一睹京華盛景。</p> <p class="ql-block">萬春亭是公園內的最高點,海拔69米。從萬春亭上俯瞰整個公園,可以看到公園內的美麗景色,包括綠樹成蔭的山林、紅花綠葉的花壇、碧波蕩漾的湖泊等等。</p> <p class="ql-block">俯瞰整個京城,高樓大廈、古跡名勝都在這俯視的視角下變得微小,我感到了一種從未有過的壯麗和渺小之感。</p> <p class="ql-block">據記載,康熙皇帝曾登景山眺望京師,見晨霧繚繞,霞光流云,一派春色,即作詩感嘆:“云霄千尺倚丹邱,輦下山河一望收。”300多年過去,世事變遷,我站在康熙曾經登臨的景山眺望北京,不由得心生感慨。</p> <p class="ql-block">從萬春亭下山,可以到達周賞亭,這里也是一個觀景的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看看這個, 這才是我夢寐以求的生活,像貓咪一樣懶洋洋。</p> <p class="ql-block">在公園的前山,是明朝末代皇帝崇禎帝自縊的地點,具有歷史意義。</p> <p class="ql-block">走出景山的時候,夕陽正灑在故宮的黃瓦紅墻上,映出一片金色的光輝。我回首望去,靜靜地感受到了歷史的厚重,文化的深邃,也感受到了那份流淌在黃瓦紅墻間的皇家氣息。</p> <p class="ql-block">騎上小綠瞎轉,路過鐘樓,它是全磚石結構,通高47.9米,重檐,歇山頂,上面覆蓋黑琉璃瓦綠琉璃剪邊。</p> <p class="ql-block">鼓樓的紅色墻體和金色屋頂在藍天的映襯下顯得格外醒目,透露出一種歷史的沉穩和文化的沉淀。</p> <p class="ql-block">國內很多城市都有鐘鼓樓的遺址,古代沒有機械鐘表,全城人都是通過鐘樓鼓樓來確定時間的。如今的北京鐘鼓樓不再擔任報時的任務,卻在歷史的長河中,見證著京城的過去、現在至未來。</p> <p class="ql-block">游覽完鼓樓后,我漫騎在周邊的胡同中,體驗了北京的傳統生活方式。附近的后海、煙袋斜街和南鑼鼓巷等地,充滿了老北京的風情,讓我在現代都市中也能感受到一絲古樸的氣息。</p> <p class="ql-block">走進胡同深處,感受著胡同人家的煙火氣,已近晚餐時間巷弄飄出的菜香,才感饑腸轆轆,選擇了就近的一家江西菜館,還不到最佳的飯點,整個餐廳成了包場。</p> <p class="ql-block">夜幕降臨,北京鳥巢的燈光熠熠生輝,與周圍的環境融為一體,如同一顆閃耀的明珠,映照出城市的繁華與活力。當夜幕降臨,燈光璀璨,鳥巢在夜空中熠熠生輝,仿佛一顆璀璨的明珠,照亮了北京的夜空。</p> <p class="ql-block">在鳥巢,你可以親身感受到奧運精神的魅力。這里曾見證了無數運動員的汗水與淚水,也記錄了他們為夢想而拼搏的每一個瞬間。每一次大型賽事的舉辦,都讓鳥巢成為了全球矚目的焦點,也讓更多的人感受到了體育的力量與美好。</p> <p class="ql-block">在這里,你可以感受到宏偉建筑的魅力,也可以領略到中華民族的風采與魅力。</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沂市|
保定市|
连山|
台前县|
四子王旗|
定州市|
鄄城县|
陆良县|
梅州市|
和田县|
昌黎县|
虹口区|
县级市|
手游|
仪征市|
贵溪市|
平远县|
嘉鱼县|
名山县|
康马县|
石屏县|
广河县|
曲麻莱县|
深州市|
车险|
新和县|
新疆|
桦川县|
梅河口市|
彰武县|
陈巴尔虎旗|
中山市|
梧州市|
永修县|
阿巴嘎旗|
新源县|
湘乡市|
宁化县|
富锦市|
博湖县|
临澧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