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海南疍家博物館,位于海南省陵水縣新村鎮疏港大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二0二三年九月二十二日,海南疍家博物館建成開館并向公眾開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對疍家人歷史的了解,我是看到軍旅出身石河子大學教授、作家、民俗歷史文化學者,楊述今老師的一篇文章《千年流落話疍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上世紀七十年代曾在一個部隊服役的老戰友楊述今老師比我早五年當兵,雖從沒見過面,以文會友交友通過美篇已是我尊敬的師兄靈魂摯友。讀罷《千年流落話疍家》后,震撼之余引起了強烈的好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楊老師文章中描述:疍家人的流浪生涯,堪比猶太人甚至比猶太人還要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猶太人雖然流浪了二千多年,但他們可以在世界各地,建立屬于自己的家園。比如我國的開封、上海就有不少猶太人。他們的父輩祖輩就在這里生活。而且猶太人在二戰后,于一九四八年重新建國,結束了流浪的生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而疍家人卻不然,疍家人的流浪生涯可以追溯到秦朝,也有二千多年的歷史,可是疍家人的流浪只能在船上。在地域邊遠環境惡劣的海邊,在湖水淤積的湖泊,在河支岔道等不宜人居的地方。皇帝不容許他們在岸上有一寸土地。</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幾百年以船為家,不能上岸的民族,卻不在五十六個民族里,那就是疍家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關于疍族的由來,一種說法是秦始皇發五十萬大軍征嶺南,消滅當時的南越國。一部分南越國流民被逼入海“以船為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歷朝歷代疍家又稱疍族疍家人,都不被統治者接受,規定疍民不準上岸居住,沒有土地,不能和岸上人家通婚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由于長期漂流水上,又被稱為海上“吉卜賽”人。所以孩子們也沒有讀書識字的機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以漁為業,浮家泛宅,逐潮往來,船即是家,家即是船。“連家船”承載著他們生活的全部,和末來的一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他們的這種生活一直延續到一九四九年。新中國成立之后,在黨和人民政府的關懷下,取消了疍族疍家人侮辱性稱呼。規定疍家為漢族,疍家人為水上人,并在岸上劃分了居住宅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疍家人的千年流浪逃之生活,才真正結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二0二四年十月二十日,與鄰居老哥約定開車去參觀海南疍家博物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海南疍家博物館的建成開放,給人們了解疍家人的歷史提供了一個窗口。“疍家歷史文化陳列館”為三大展區:—、源流篇,二、風情片,三、天下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講述了疍家起源,以及各個歷史時期疍家人的遷移發展,到明清時期海南本地疍家源起。時間久遠,主要通過場景還源、圖文展版、歷史文獻以及少量的文物來呈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疍民離水上岸后的生活方式與風俗習慣。海南疍家人主要分布在陵水、文昌、三亞、樂東、臨髙等各處港灣。</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目前,陵水疍家人聚居人數最多也是最為集中的,約有3000多戶1萬5千人。新村港也是目前海南疍家文化傳承最為完整的“疍家部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令人不可思議的是,人民音樂家冼星海就是疍家人。在矮寇侵華民族危亡之際,一首氣勢磅礴震撼人心的《黃河大合唱》,起到了鼓午人心,成為時代最強音的民族心聲,對我國的抗日戰爭和中國人民的解放事業,產生深遠影響的作品,出自冼星海之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疍家漁村漁排,位于陵水縣新村鎮新村港的海面上,港內南北長4公里,東西寬6公里,面積24平方公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港口窄而內寬,東西二面有南灣半島環抱,港內風平浪靜避風條件非常好,是一個得天獨厚的天然良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漁排是由木質或塑料管材或網格構成,漁排上有房屋,下面是養殖海產的網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這種集養殖捕魚和居住為一體的魚排,是海南疍家民居的典型樣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疍家漁村漁排</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作為海南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項目,陵水疍家漁排是海南不可多得的旅游資源,也是陵水的八景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無怪乎人說:“不到疍家漁排,就不算真正到過陵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曾與來海南休養的親友,專門乘座水上的士(接送人的小船),到海上港灣疍家漁排觀賞體驗。出海看漁民潛水捕撈海底食材海膽,在漁排網箱挑選捕撈石斑魚,喝疍家魚粥,享受了一頓頗具特色豐盛的疍家美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疍家漁排住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陵水南灣的疍家,如今過上了安定幸福的生活,大多不在以出海打漁為生。他們在縣城買了房,但主要是上學的孩子和老人居住。自己還在連片的漁排上,靠養殖各類海鮮產品,接待外地游客,就像陸地上的農家樂,曰子過的滋潤安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 <p class="ql-block"> 漁排上漁家樂</p> <p class="ql-block"> 漁家樂美味佳肴</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也許是處于對疍家人特殊經歷的好奇,對那段不堪回首歷史想更多了解。關注疍家人的文化生活吸引了好多游客,都想近距離接觸體驗,造訪疍家漁排漁家樂的游客總是絡繹不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如今的疍家稱呼,己經不帶侮辱性質了,更多的是對那段歷史的記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二0二四年十一月二日</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稻城县|
敦煌市|
濮阳市|
通江县|
江山市|
昌乐县|
且末县|
牡丹江市|
麻栗坡县|
行唐县|
樟树市|
蒙自县|
清苑县|
三明市|
彭州市|
行唐县|
甘孜|
鸡西市|
栖霞市|
鹰潭市|
桃江县|
红河县|
贵州省|
紫阳县|
共和县|
栾城县|
临西县|
阳原县|
台东市|
石嘴山市|
特克斯县|
二手房|
彰化县|
吴旗县|
玉门市|
炎陵县|
寿宁县|
许昌市|
岚皋县|
汽车|
安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