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年去年來白發新,</p><p class="ql-block">匆匆馬上又逢春。</p><p class="ql-block">關河底事空留客?</p><p class="ql-block">歲月無情不貸人。</p><p class="ql-block"> 時光流轉,歲月更迭,如同四季的輪回,永不停歇,帶給我們的是無盡的驚喜,無限的遐想,無聲的感慨!</p><p class="ql-block"> 轉眼間在南京已經渡過七十個春夏秋冬,歲月無痕悄悄去,白發有意輕輕來。</p><p class="ql-block"> 想想??說些什么??從什么地方談談……</p> <p class="ql-block"> 南京最有人氣和名氣之地可謂“新街口”。說起新街口,引發人們更多的記憶,</p><p class="ql-block"> 七十年代南京的新街口,吃的、玩的、穿的、用的應有盡有。商鋪一家連著一家,家家人氣爆棚。大三元、老廣東,福昌飯店、六華春飯店,大華、勝利電影院,北京羊肉館,水餃店,上到中國的高檔飯店,下到平民百姓的日常小吃,琳瑯滿目,豐富多彩。</p><p class="ql-block"> 新街口中心廣場 — 孫中山廣場。北面中山路,東面中山東路,南面中山南路,西面漢中路。</p> <p class="ql-block"> 從新街口中心廣場靠東向北(中山路)依次是:環球照相館(專拍結婚婚紗照),曙光理發館,攝影器材商店,花蓆店,小百貨店。(旁邊小巷內是百花書場)。接著有:大三元飯店(薩其馬是該店外賣的特色),耀身毛線店(賣毛線與定制毛衣并存) ,李順昌洋服店(專門定制高檔西服,西褲。是有錢人訂制服裝選擇的店),勝利電影院,南北貨(水果)食品店,老廣東飯莊,醫療器械批發部。過了馬路(長江路)就是當時最有名的“長江南北貨商店”。南京人都喜歡到店購買天南海北的食品,這里每天人來人往,很熱鬧的哦!</p> <p class="ql-block"> 中山路 — 華僑路— 長江路口的“南京長江南北貨店”。曾經也是我回城里去的最多的地方,買上海的麥乳精、北京的茯苓餅、四川的白菜豆腐乳、廣東的小香腸……</p><p class="ql-block"> 長江南北貨商店是上個世紀計劃經濟的產物,帶有明顯時代特征,是很多老南京人記憶猶新的地方。這里是南京第一家南北貨商店,建成于1965年,位置在中山路100號,因地處長江路口,又因人們習慣于用長江來分南北,因此起名為“長江南北貨商店”。</p><p class="ql-block"> 南北貨,顧名思義,就是東南西北的貨,這里都有賣。比如南北干果、名產蜜餞、特色炒貨外,以及海產珍品、腌臘糟醉等產品,全國各地著名的土特產應有盡有。店里還有海產、醬菜、茶葉、糕點、煙酒、罐頭等。在物質相對匱乏的年代,似乎在這里沒有什么是買不到的,所以很受群眾歡迎。</p> <p class="ql-block"> 中國工商銀行南京新街口支行位于南京市商業中心新街口繁華地區的中山東路1號。這座羅馬古典復興式的建筑,1932年由Miao Kay Pah設計,1933的竣工。原為三層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建筑,其上部分系1937年后由日本人加建。建筑外部由愛奧尼柱為主要立面設計,內部中庭穹頂系挑頂天窗,天窗與邊角系鋼花飾結構。1999年被國家建設部、國家文物局評為近代優秀建筑。</p> <p class="ql-block"> 新街口中心廣場靠北向東(中山東路),中國人民銀行,后中國工商銀行,當時南京最大的銀行(有地下金庫)據現場工作人員介紹,此處是原交通銀行南京分行舊址,迄今已有九十一年歷史,堪稱是南京新街口地區最古老的民國建筑。因“年歲”較長,該處也經歷多次變遷:從最初的汪偽政府中央儲備銀行;到抗戰勝利后的中央銀行南京分行,1949年解放后的中國人民銀行南京分行所在地;再到1984年后成為工商銀行南京分行辦公大樓,及至如今變身成為“南京財富管理中心暨南京貴金屬旗艦店”。可以說,一座建筑物,折射出半部南京金融發展的風雨歷程。</p><p class="ql-block"> 當年工商銀行的內部一層。</p> <p class="ql-block"> 新街口中心廣場靠西向北(中山路)方向第一家是清真韓益興面館,接著是;理發店,新街口郵局(當時南京最早最大的郵政局),小紅花兒童服裝店(南京最大的兒童服裝店,兒童服裝應有盡有)。鶴鳴鞋帽店(老字號,與三山街盛錫福鞋帽店不差上下),六華春飯館。旁邊巷里是世界劇場(文革期間叫延安劇場)。接著一排是:新華日報社的閱報欄,新華日報社址,還有:福昌飯店(百年老店,民國時期名人的就歺地)。過了一家水暖店就到了華僑路口。</p> <p class="ql-block"> 1949年5月12日,這家紅色門頭的國營書店,在百萬雄師過大江后僅一個月便出現在中山東路130號——老蔣的財政部辦公小樓,正好有很多適合放書的檔案架嘛。</p><p class="ql-block"> 1983年12月10日,南京圖書發行大廈在新百旁邊拔地而起,成為那個年代全國最高大的新華書店。時至今日,依舊風雨不動安如山。</p><p class="ql-block"> 無數南京人在這里擁有了生命中第一本書、第一卷磁帶、第一盒CD……那是新華書店饋贈給所有人的知識與快樂。</p><p class="ql-block"> 中山東路128號旁邊的新華書店教育門市部也是購書的火熱之處。</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新街口中心廣場靠北向西(漢中路)路口是三六九面館、韓益興菜館,后面是南京攤販市場,后來拆遷,建起了南京最高的金陵飯店,在全國也是首家最高的五星級酒店。</p><p class="ql-block"> 石鼓路口,路南矗立著手工業大樓(后又稱二輕商場),路口是豐富酒家,路北面第一家是鴨子店接著是杉貨店,牙科診所,三星糕團店,接著就是新街口菜場。緊挨著的是市五金公司批發部、文物商店、同慶樓飯莊(正宗京式菜肴,另有水餃供應)。隔條小巷是市煤建公司。</p><p class="ql-block"> 淮海路上有二家影劇院。中華劇場(京劇大師梅蘭芳先生曾到此登臺演出)和南京劇場(省話劇團所在地)(文革期間曾叫東風劇場)。從淮海路口中山南路向北依次是大江照相舘,中央商場,郵局新街口門市部(專售紀念郵票),食品店,大華影劇院,新華書店新街口門市部,金谷女子服裝店(女子服裝的天堂,該店櫥窗里展示的旗袍很吸引來往行人的眼球);接著是一家老字號的醬園店,國鹵副食品店(后并入桂花鴨集團);一家茶葉店,南北貨食品店,新街口百貨商店(新百)……</p><p class="ql-block"> 時至今日,這些店鋪早已無存,舊貌變新顏。</p> <p class="ql-block"> 新街口的“新百”、“中央”兩個商場可謂是七十年代南京規模最大商品最多人氣最旺的百貨商場,本地人與外地人必打卡之處。</p><p class="ql-block"> 以新街口廣場(孫中山銅像)為標志,是中國著名的商業中心,擁有百年歷史,被譽為“中華第一商圈” 。1929年(民國十八年),國民政府依照《首都計劃》開始建設首都南京,新街口首次規劃為商業區。</p><p class="ql-block"> 1952年,新街口百貨商店成立,游人如織,熱鬧非凡。</p> <p class="ql-block"> 南京工人文化宮 怪物飛車(章魚飛車)。</p><p class="ql-block"> 1951年6月2日,南京市工人文化宮誕生,時任南京市市長的劉伯承同志曾親筆為之題詞"工人之家",同時,它也成為全市廣大職工群眾學習知識、開展文化體育休閑活動的主要陣地。工人文化宮包含了招待所、大禮堂、餐廳、會議室、圖書館、娛樂室等。</p><p class="ql-block"> 大門坐落于拓寬前擁擠的洪武路上,大禮堂占地面積3150㎡,建筑面積2850㎡,整個建筑連成一體,平面呈倒“U”字形,主樓三層,座西朝東,南面是一座二層樓。</p><p class="ql-block"> 當年的工人文化宮人聲鼎沸,喧囂不止。每逢節假日,文化宮處處張燈結彩,紅旗飄揚,人潮擁擠,和如今元宵節時的夫子廟、老門東一樣熱鬧。</p><p class="ql-block"> 六七十年代,進工人文化宮是需要證件的,一般人進不去,當時能進工人文化宮也算是一種身份的象征。能憑證入場的人會被大家羨慕。</p><p class="ql-block"> 工人文化宮里面的項目包羅萬象,比如籃球、乒乓球、打氣槍、套圈等等游藝設施,而且都是免費的。還有連大人都看了奇怪的“怪物飛車(章魚飛車),小孩子們最喜歡的娛樂項目。擺在工人文化宮中心廣場紅色的章魚飛車是當時年輕人的最愛,即使被轉得頭暈,也會一次次排隊購票玩。</p> <p class="ql-block"> 七十年代,南京的公交車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和歷史背景。?公交車主要以老式進口車輛為主。底盤多為雪佛蘭、道基等品牌,車身由笨拙的木制車殼構成,車頭呈“大鼻子”狀,甚至還有點像“豬八戒”,外觀極為簡陋?。當時的汽車轉彎標志也很有特色,前車窗上裝有手動操控的方向燈,雖然顯得土氣,但非常實用?。公交線路也較為有限。新街口至中山陵的公交9路線在早期車況較差,常常與馬車和出租車并駕齊驅,形成獨特的“三駕馬車”景象。這條線路的車資便宜,大約每人只需幾分錢。乘坐馬車還頗為愜意,沿途的美麗街景也給乘客帶來了別樣的情趣?,只是要一角錢,在當時已經是比較上檔次和貴了點。</p><p class="ql-block"> 隨著時間的推移,南京的公交車也在不斷更新換代。最早更新換代的是1路公交車,采用當時比較現代化的“扁鼻子”車型(如圖),這種變化不僅提升了車輛的外觀美感,也標志著南京公交換代更新了。公交車不僅是城市交通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那個時代社會發展的縮影。</p> <p class="ql-block"> 圖為1959年新街口公交車站。當時,無軌電車在南京也剛起步。南京人稱之為“大辮子”電車。</p><p class="ql-block"> 1960年8月1日南京公交無軌電車開通時,圖為:行駛到新街口的首輛彩車。</p> <p class="ql-block"> 南京古城墻又稱明城墻,是明朝初年應天府都城的京城城墻,也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的京城城墻。</p><p class="ql-block">? 始建于元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完工于明洪武廿六年(1393年),歷時28年完成。全長35.267千米,其中地面遺存25.091千米,城墻現狀基本完好類的總長度為22.425千米。最高處達26米,城墻頂部最窄處為2.6米,最寬處19.75米。城墻上建有13616個垛口和二百座窩鋪,并開有十三座城門,現存?聚寶門(?中華門)、?神策門(和平門)、?清涼門、?石城門和重修的?朝陽門(中山門)等。</p> <p class="ql-block"> 燕子磯,作為長江三大名磯之首(長江三大名磯:南京燕子磯、安徽采石磯和湖南城陵磯)。</p><p class="ql-block"> 燕子磯因石峰突兀江上,三面臨空,勢如燕子展翅欲飛而得名。燕子磯被譽為“萬里長江第一磯”,以其陡峭險峻而著稱。在古代是重要渡口。</p> <p class="ql-block"> 夫子廟,是一處集文化、歷史、美食、娛樂為一體的著名旅游景點。夫子廟是為了紀念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而建,是南京的文化地標之一。</p><p class="ql-block"> 夫子廟的建筑風格古樸典雅,充滿了濃郁的儒家文化氣息。廟內有大成殿、天下文樞坊、聚星亭等眾多景點,每一處都有其獨特的文化內涵。大成殿是夫子廟的核心建筑,供奉著孔子的塑像,是人們祭祀孔子的地方。天下文樞坊是一座石牌坊,代表著孔子在中國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聚星亭則是一座八角亭,寓意著孔子的思想如星光般照耀著后人。</p><p class="ql-block"> 夫子廟還是南京美食的代表之一。在這里,你可以品嘗到南京特色的傳統小吃,如鴨血粉絲湯、小籠包、鹽水鴨等。同時,夫子廟還有眾多的手工藝品店和特色商店,供游客選購紀念品和特色禮品。</p><p class="ql-block"> 夜晚的夫子廟更是美麗動人。華燈初上時,整個夫子廟仿佛穿越了時空,變得神秘而莊重。游客可以在此欣賞到古色古香的建筑在燈光映襯下的美景,感受到南京古城的獨特魅力。</p><p class="ql-block"> 來到南京夫子廟,你不僅可以領略到孔子的思想文化,還可以盡享南京的美食文化,感受這座城市的獨特魅力。</p><p class="ql-block"> 伴著秦淮河畔,烏衣巷、李香君,夕陽斜倚依于窗,河水潺潺湍急流,屋檐依舊在,只是空無人。</p> <p class="ql-block"> 春秋兩季的中山陵梧桐大道,是人們來中山陵游玩打卡之處,其美景讓人驚艷不已,世界任何地方都尋覓不到,無以倫比的。</p><p class="ql-block"> 如今更是車水馬龍,人山人海,南京最擁堵的地方。因此,節假日已經開始實行交通管制,一般車輛控制通行。</p> <p class="ql-block"> 中山陵,是中國近代偉大的政治家孫中山先生的陵墓,依山而建,由南往北沿中軸線逐漸升高,整個建筑群隨山勢逐漸升高,氣勢宏偉。</p><p class="ql-block"> 中山陵主要建筑包括:牌坊、墓道、陵門、碑亭、祭堂和墓室等。從空中俯瞰,它像一座平臥在綠絨毯上的“自由鐘”。山下中山先生銅像是鐘的尖頂,半月形廣場是鐘頂圓弧,而陵墓頂端墓室的半球形的穹窿頂,就像鐘擺錘。</p><p class="ql-block"> 中山陵的建筑師名叫呂彥直,他的設計不管是整體布局,還是細節設置,以及顏色搭配等,都可圈可點,無愧于“中國近代建筑師第一陵”的美譽。</p><p class="ql-block"> 穿過花崗石的“博愛”牌坊,走過蒼松翠柏排列在兩側步道,就來到了碑亭。繞過碑亭,登上392級臺階,代表當時的3億9千2百多中華同胞,才來到先生的紀念堂。</p><p class="ql-block"> 看到中山先生的漢白玉雕像,再看看紫金山腳下的南京城,也許,這時候我們才會對“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這句話有更深刻的認識吧!</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美齡宮,正式名稱為國民政府主席官邸舊址,位于江蘇省南京市玄武區中山陵9號,俗稱美齡宮。?該建筑始建于民國二十年(1931年),是國民政府主席?蔣介石及其夫人?宋美齡在南京的寓所之一。</p><p class="ql-block"> 美齡宮占地面積80000平方米,建筑面積2000余平方米,由主樓、警衛室、汽車庫、花園組成,主體建筑坐北朝南,高三層,另有地下室,為仿中國傳統的宮殿式建筑。美齡宮體現了中西合璧的設計理念,是民國時期南京地區單體規模最大的別墅,具有較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p><p class="ql-block"> 美齡宮的建筑風格獨特,外觀雄偉高大,碧光溢彩,挑角飛檐,雕梁畫棟。室內裝飾中西合璧,古樸典雅,陳設考究,舒適宜人。四周綠蔭環抱,郁郁蔥蔥,鳥語花香,清風幽靜。美齡宮不僅是一座建筑藝術的杰作,也是歷史和文化的見證。</p><p class="ql-block"> 歷史沿革方面,美齡宮原定為國民政府主席的寓所,后改作中山陵謁陵的高級官員休息室。1946年國民政府還都南京后,蔣介石與宋美齡常在此下榻禮拜、休息,故被稱為“美齡宮”。1984年3月,美齡宮室內陳設如舊布置,對外開放。1991年,美齡宮被國家建設部公布為中國近代優秀建筑;2001年,美齡宮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p class="ql-block"> 美齡宮不僅是一座歷史建筑,也是重要的文化遺址。它見證了蔣介石與宋美齡的生活片段,成為了研究民國歷史的重要資料。此外,美齡宮的建筑風格和室內裝飾展示了中西文化的融合,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p> <p class="ql-block"> 明孝陵,紫金山南麓獨龍阜玩珠峰下,始建于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是明太祖朱元璋與孝慈高皇后馬氏的合葬墓,也是明朝的第一座陵墓。</p><p class="ql-block"> 明孝陵依山而建,坐北朝南,縱深2.62千米,原四周建有周長22.5千米的紅墻,占地面積達170余萬平方米。因屢遭戰火,僅存石刻和建筑基礎,后部分復建,大致分為三部分,包含神道、陵寢和明功臣墓。明孝陵保持了陵寢原有建筑的真實性和空間布局的完整性,體現出明清建筑藝術的最高成就,其創立的陵寢制度有著承前啟后、獨創新規之意義,規范著明、清兩代500多年20多座帝陵建設的總體格局和風貌,在中國帝陵發展史上有著劃時代意義。</p><p class="ql-block"> 小時候聽老人說:朱元璋建都南京開始讓人修建陵墓。大臣報告:皇帝選的墓址前面有三國孫權的墓(梅花山),是否要挖掘掉。朱元璋說:不用挖掉,我有孫權看大門,一定可以睡個安穩覺了。因此,明孝陵的墓道百獸道和百官道蜿蜒曲折,拐彎而建的。</p> <p class="ql-block"> 明孝陵歷時25年完工。整個墓地坐北朝南,依山傍水,規模宏大,布局嚴謹,主體建筑包括神道、陵宮、明樓、寶頂等,與山川融為一體,是南京歷史文化的珍貴遺產。</p> <p class="ql-block"> 解放門臺城的城墻上……</p><p class="ql-block"> 就讀十三中時,經常往西家大塘、臺城游玩,只是不清楚臺城的歷史……</p><p class="ql-block"> 臺城,東晉至南朝時期的皇宮所在地,又稱建康宮。始建于?東吳黃龍元年(229年),歷經東晉、宋、?齊、梁、?陳五個朝代,存世三百六十年,是中國歷史上最壯麗的宮殿之一。臺城的設計依照天象與周禮,由多重城垣構成,中軸對稱布局,包括百官議政的尚書朝堂區、皇帝朝宴的太極殿區以及后宮內殿區、宮后園囿區等。臺城作為六朝時期的政治中心,見證了多個朝代的興衰更替。</p><p class="ql-block"> 如今,南京臺城早已蕩然無存,但其遺址在現南京城市中仍有跡可循。現在“臺城”實際上是指位于解放門以西的一段?明城墻,這段城墻是明初修建的廢棄城墻,因其位于?雞鳴寺之后、玄武湖南岸,常被誤認為是古代臺城的遺址。這段城墻全長253.15米,高20.16米,是明初燒制的城磚包砌而成,目前已經成為融山水城林于一體的游覽勝地。登臨城上可以遠眺周圍的景色,感受歷史的厚重與自然的美麗。</p> <p class="ql-block"> 南京古城墻遺址的城門……</p> <p class="ql-block"> 南京長江大橋是我國第一座自行設計自己建造的跨江大橋。</p><p class="ql-block">滾滾長江濁浪沖,</p><p class="ql-block">鋼橋飛架勢如虹。</p><p class="ql-block">千年天塹龍騰霧,</p><p class="ql-block">五秩神樞虎馭風。</p><p class="ql-block">自力更生成大業,</p><p class="ql-block">高瞻遠矚建奇功。</p><p class="ql-block">而今重整迎賓客,</p><p class="ql-block">競賦詩歌頌杰雄?。</p><p class="ql-block"> 南京長江大橋是長江上第一座由中國自行設計和建造的雙層式鐵路、公路兩用橋梁,在中國橋梁史和世界橋梁史上具有重要意義,是中國經濟建設的重要成就,中國橋梁建設的重要里程碑,具有極大的經濟意義、政治意義和戰略意義,有“爭氣橋”之稱。它不僅是新中國技術成就與現代化的象征,更承載了中國幾代人的特殊情感與記憶。</p> <p class="ql-block"> 玄武湖,又稱后湖、北湖,東枕紫金山、西靠明城墻、北鄰南京站、南倚覆舟山,南北長2.4千米,東西寬2.0千米,湖面面積3.78平方千米。</p><p class="ql-block"> 玄武湖為長江古秦淮河道遺留下來的一部分,通過金川河、珍珠河、秦淮河與長江相連,擔負著城市防洪排澇、生態景觀、市民休閑、觀光旅游、城區河道生態補水等綜合功能。玄武湖是江南三大名湖之一,歷史上的古玄武湖周邊是當時南京最適合人類居住的空間,存有北陰陽營、鎖金村、安懷村等古文化遺址。</p><p class="ql-block"> 歷史記載:玄武湖是六朝時期的皇家園林湖泊和操練水軍的演兵場,明代時期保存黃冊的國家檔案館所在地。故玄武湖有江南地區最大的城內公園、中國最大的皇家園林湖泊、僅存的江南皇家園林等美譽,更被譽為“金陵明珠”。</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1981年7月31日,南京軍區在鼓樓廣場舉辦規模盛大的閱兵式,慶祝建軍54周年,9000多名陸海空三軍官兵組成54個方隊,展示了多管火箭炮、坦克、地空導彈等重型武器。</p><p class="ql-block"> 南京歷史上從六朝到1980年代的若干次大閱兵,但只有1981年閱兵留下影像視頻資料。這就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電影制片廠拍攝的紀錄片《金陵點兵》。</p> <p class="ql-block"> 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金陵飯店”開工。1978年,新加坡華商陶欣伯想在家鄉南京建造一家涉外旅游飯店,在他的全力推動下,1979年3月,金陵飯店破土動工。1983年3月,金陵飯店試營業。香港 巴馬丹拿集團,又稱英國公和洋行,設計了南京金陵飯店的一期、二期和三期亞太商務樓工程。</p><p class="ql-block"> 金陵飯店南京“第一高樓”的寶座保持了10年,此后,“第一高樓”以驚人的速度被不斷刷新:金鷹國際商城高216米;商茂世紀廣場高218米;大行宮新世紀廣場高232.2米;綠地廣場紫峰大廈88層高450米。</p> <p class="ql-block"> 如今南京的地標建筑 — 紫峰大廈。</p> <p class="ql-block"> 南京,古稱金陵、建康,是中國四大古都之一,擁有2500年的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南京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72年,當時越王勾踐在此建造了越城。南京曾是東吳、東晉、南朝的宋、齊、梁、陳六個朝代的都城,被稱為“六朝古都”。此外,南京還曾是南唐、明朝、太平天國和中華民國的首都,因此也被稱為“十朝都會”。</p><p class="ql-block"> 南京以其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而聞名,擁有許多著名的古跡和景點。中山陵是孫中山先生的陵墓,明孝陵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和馬皇后的陵墓。夫子廟是古代著名的文化遺址,而南京城墻則是明朝時期修建的,是中國現存最完整、最古老的城墻之一。此外,南京還有玄武湖、朝天宮、莫愁湖、清涼山、雞嗚寺、棲霞山、梅花山、天文臺等著名景點,展示了南京的自然美景和歷史文化。</p><p class="ql-block">鳳凰臺上鳳凰游,</p><p class="ql-block">鳳去臺空江自流。</p><p class="ql-block">吳宮花草埋幽徑,</p><p class="ql-block">晉代衣冠成古丘。</p><p class="ql-block">三山半落青天外,</p><p class="ql-block">二水中分白鷺洲。</p><p class="ql-block">總為浮云能蔽日,</p><p class="ql-block">長安不見使人愁。</p><p class="ql-block"> 李白的一曲《登金陵鳳凰臺》,道出詩仙以登臨鳳凰臺時的所見所感而起興唱嘆,把天荒地老的歷史變遷與悠遠飄忽的傳說故事結合起來攄志言情,用以表達深沉的歷史感喟與清醒的現實思索……</p><p class="ql-block">千年百尺鳳凰臺,</p><p class="ql-block">送盡潮回鳳不回。</p><p class="ql-block">白鷺北頭江草合,</p><p class="ql-block">烏衣西面杏花開。</p><p class="ql-block">龍蟠虎踞山川在,</p><p class="ql-block">古往今來鼓角哀。</p><p class="ql-block">只有謫仙留句處,</p><p class="ql-block">春風掌管拂蛛煤。</p><p class="ql-block"> 南宋楊萬里的《登鳳凰臺》……</p><p class="ql-block">鐘山風雨起蒼黃,</p><p class="ql-block">百萬雄師過大江。</p><p class="ql-block">虎踞龍盤今勝昔,</p><p class="ql-block">天翻地覆慨而慷。</p><p class="ql-block">宜將剩勇追窮寇,</p><p class="ql-block">不可沽名學霸王。</p><p class="ql-block">天若有情天亦老,</p><p class="ql-block">人間正道是滄桑。</p><p class="ql-block"> 毛主席于1949年一首七律《人民解放軍占領南京》,描繪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渡江解放南京的雄偉場面,贊頌了南京解放所取得的歷史性勝利,抒發了歡慶南京解放的革命豪情,概括了將革命進行到底的思想,闡明了歷史發展的必然規律。</p><p class="ql-block"> 全詩表現了人民解放軍徹底打垮國民黨反動派的信心和決心,表達了詩人解放全中國的必勝信念,格調雄偉,氣勢磅礴,雄壯有力。</p><p class="ql-block"> 南京古城舊貌換新顏,七十年的歷史歷歷在目!</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二连浩特市|
铜梁县|
正镶白旗|
盖州市|
德兴市|
宁城县|
石阡县|
门头沟区|
无棣县|
双城市|
房产|
琼海市|
江陵县|
南和县|
雅安市|
琼海市|
通榆县|
开鲁县|
德州市|
尼玛县|
阿拉善左旗|
泰和县|
扎赉特旗|
西畴县|
库尔勒市|
杨浦区|
莱西市|
望谟县|
白玉县|
开化县|
疏附县|
电白县|
海宁市|
确山县|
博野县|
田东县|
淳安县|
射阳县|
六安市|
荃湾区|
仪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