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今天應朋友之邀,去參觀襄陽王府的綠影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說到對影壁的了解,我最早見過影壁是在河南省溫縣打工的時候,那里幾乎每家門口都有一個影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當時的我還很奇怪,為什么這邊人門口要砌這么個建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影壁,又名照壁、照墻、屏風墻等,古代稱蕭墻、塞門,是設在建筑或院落大門的里側或外側的一堵獨立的墻壁,具有擋風防塵、遮蔽視線的作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影壁立于大門內稱"內影壁",大門外則稱"外影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宮廷的影壁才可稱蕭墻。是"肅"的假借字,有恭敬謹慎之意。臣子拜見國君,到蕭墻之下,首先端肅態度,方才求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宮廷內亂叫做"禍起蕭墻"。早期影壁的使用有著嚴格的等級限制,春秋戰國時齊相管仲就因"邦君樹塞門,管仲亦樹塞門"而被指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襄王府是明代藩王府,位于襄陽城東南隅。建于正統元年(1436),第一任襄王是明仁宗第五子朱瞻墡。襄陽王府前后共有七代八個襄王在此居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崇禎十四年(1641),張獻忠攻陷襄陽,殺襄忠王朱翊銘。1643年,李自成再次攻占襄陽,駐襄王府,在此登基,建立大順政權,改襄陽為襄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李自成離開時將襄王府付之一炬,只有府門前的照壁綠影壁得以保存。此壁長25.1米,高1.72米。壁面用綠礬石雕鑿,白礦石鑲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影壁共雕大小各種形態99年龍。雕刻精美,畫面生動。是我國現存的四大龍壁之一,也是全國唯一的大型石質龍壁。距今已有580余年歷史。2001年列入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關于襄陽王府還有一個典故。據說土木堡之變后,大明王朝的高層為了擺脫瓦剌人想要控制中央政府的私心,決定推出新的皇帝。當時被推出的王爺有兩位:朱祁鈺和朱瞻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然而朱瞻墡是堅定的保皇黨,他堅決擁護中央政府,完全沒有自己當權的私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的這種無私的擁護得到明英宗朱祁鎮極大的尊敬。在英宗復辟之后,給朱瞻墡極大的尊榮,以褒獎這位在皇權富貴面前毫不動搖的皇室子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朱瞻墡原先的王府在長沙。長沙地處南方,多雨水,非常潮濕。朱瞻墡請求皇帝允許他換個地方重建王府。</p><p class="ql-block">朱祁鎮有感于皇叔的仁義,大筆一揮,襄陽王府就由此而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王府建于正統元年(1436年),占地約4萬平方米,建筑規模宏大,氣勢非凡。王府內有正廳、后堂、大門、儀門等建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然而如此規模宏大、氣勢宏偉的襄陽王府卻在闖王李自成離開王府后被付之一炬,不得不遺憾,古代帝王將相只懂得享受,完全不知道這些建筑凝結了多少勞動人民的心血,輕易就將這些了不起的建筑毀去,更反映了他們那種“我用不上,誰也不能用”的狹隘心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由此我不由得想起秦始皇時期阿房宮的遭遇,“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也曾經是襄陽王府的景象,“楚人一炬,可憐焦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詩人杜牧說的好,滅亡六國的不是秦朝而是六國自己,滅亡秦朝的也不是天下人,而是秦朝自己。同樣,襄陽王府的毀滅何嘗不是說明了大明王朝走向敗亡的必然性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襄陽王府今何在,</p><p class="ql-block">綠影壁前苔痕長。</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寿阳县|
南皮县|
夏河县|
南城县|
赞皇县|
栾川县|
龙州县|
南平市|
中牟县|
宜城市|
双鸭山市|
永仁县|
攀枝花市|
宝丰县|
临高县|
安吉县|
合作市|
夏河县|
乐至县|
蓬溪县|
姚安县|
尉氏县|
天镇县|
云龙县|
上虞市|
和静县|
安仁县|
铜梁县|
绩溪县|
英超|
永昌县|
句容市|
东丽区|
甘孜县|
沛县|
磐安县|
黔江区|
岚皋县|
吐鲁番市|
三明市|
浪卡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