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上世紀三十年代,英國作家詹姆斯·希爾頓在他的小說《消失的地平線》里曾經描述過這樣一個地方。在遙遠的東方,有座“卡拉卡爾”雪山,山峰猶如閃光的金字塔般雄偉;夜色里,山頂的冰雪反射著月色光芒,散發著冰藍色的光暈,那是山谷人眼中的“藍月亮”;山谷里蘊藏豐富的金礦,成為<span style="font-size:18px;">巴納德愿意留下來不走的樂觀理由;喇嘛寺里的藏書和曲譜以及各種經典文獻,匯聚著世界近現代的文明;</span>活佛、喇嘛、長老張……純樸、善良,這些崇尚中庸之道的藍月谷人,他們的所作所為,無不為未來的世界傳承著良知與文明的火種。這里,仿佛“世界的桃花源”,作者<span style="font-size:18px;">深情地賦予了它一個動人的名字——“香格里拉”(Shangri-La)。?</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font-size:18px;">?時任</span>美國總統的羅斯福讀后曾為之著迷,并因此將他的總統度假別墅也命名為“香格里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藏傳佛教典籍中曾有記述,在喜馬拉雅山脈的雪山之中,曾經隱匿著一個香巴拉王國。和<span style="font-size:18px;">作者同時代的探險家約瑟夫.洛克在《國家地理雜志》發表的系列文章和照片,間接為作者提供了創作的靈感源泉。看來,小說并非基于幻想,那個香巴拉王國,或許正是小說里香格里拉的原型。約瑟夫.洛克的文章和照片,或許就是小說里素材的來源。</span></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從17世紀至20世紀,西方人開始執著于對遠方的幻想,將好奇的目光遠遠地望向神秘而陌生的疆域。《消失的地平線》更激起了他們對東方的向往,渴望著有朝一日踏上這片神秘的土地,尋覓他們心目中各自的香格里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上世紀八十年代,隨著國門向世界敞開,英國人、美國人、澳大利亞人、馬來西亞人……來了,就連我們的近鄰韓國人也來了,來到了彩云之南的香格里拉,徒行在香格里拉的高山峽谷之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香格里拉虎跳峽高路,慢慢被走成了一條“世界十大經典徒步路線 ”。</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前幾天,驢友鐵塔電話邀約宣宣一道去徒步香格里拉虎跳峽高路。宣宣告訴我說,她已經答應了鐵塔的相邀,問我是否愿意一道,我自然愿意一同前去。雖然我還有一些這樣或那樣的事情牽絆,但聽了她的話,心中只剩一個執念,“走就完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24年10月24日下午6:30,我們一行九人(鐵塔、逗號、呂勇、映梅、宣宣、鬼老者、四維、尹萬波、濤哥),從畢節市七星關城區出發。</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畢竟七星關城區離香格里拉虎跳峽近一千公里,行程可不算近,安全和休息那是必須注意的。當天晚上11:10到“尋甸東服務區”扎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第二天經過劍川縣“劍湖”時已是下午4:24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服務區有一觀景臺,墻面上寫著“行大麗高速,觀劍湖美景”,自然勾起了大伙的興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停車來到觀景臺,此時陽光正好,從天空灑落湖水,泛起粼粼波光,湖岸蒹葭萋萋,已著秋黃,白墻青瓦的農舍不時飄起裊裊炊煙。只是下不了高速,不能近距離一睹芳容了,有些遺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不過,也沒什么,大伙心中的向往本就在遠方的香格里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路上緊趕慢趕,終于在傍晚7:49到達我們聯系的住地“納西雅閣客棧”。</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時的夜幕已然降臨,站在納西雅閣客棧一旁的山頂上,風有些微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夜空,看不見月亮的影子,只有幾顆星星,仿佛瞌睡人的眼,費力地向我們眨巴著,似乎在用一種特別的方式和我們打著招呼。四周雖然被夜色籠罩,山谷里橫跨在金沙江上的大橋,還有那些散落在谷底的民居,卻閃著燈火的輝煌。山谷里竟然聽不見一點的吵雜和喧囂。如果不是偶爾有一縷風滑過,發出一絲細微的聲響,空曠的山谷仿佛沉浸在一片寂靜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不過,這里的寂靜卻被我們一行的到來不得已打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客棧是一處寬敞的四合院。等辦好入住手續,大伙便開始在院子里準備晚餐,還引來一些客人上前圍觀。檐廊下一張木制的長桌, 四條木制的長板凳圍成了我們就餐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菜肴被燒酒加持,歡笑聲便在院子里慢慢彌漫開來。這樣的情景,不覺中平添了幾分溫馨和浪漫的情愫。</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納西雅閣客棧坐落在哈巴雪山的半山腰,對面就是玉龍雪山。</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清晨的天氣看起來有些陰沉,天空中密布著濃濃的灰白的云,還好沒有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站在停車場旁,可以清晰看見山下的金沙江河谷,不時飄起一團團飄渺的白霧,慢慢往上升騰。那情景,用不著玩延時拍攝那些麻煩的技術,就可以讓人印象深刻。隨著白霧的升騰匯聚,對面的玉龍雪山不得不暫時隱去它驕傲的面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早餐后,大伙開始作徒步前的準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時的天氣依然陰沉著,不時有些瑟瑟的風,帶來些許的寒意,但這樣的天氣并不影響大伙向往徒步的熱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冷不丁是誰喊了一聲:“快看,日照金山!”大伙抬起了頭,一幅讓人驚艷的景致出現云端。云層散開處,露出一截玉龍雪峰的峰影來,那山峰隱隱從云層里顯露出來,虛幻而又飄渺。山峰映著淡淡的金色的光,雖然金光不是那么耀眼,但足以讓遠道而來的我們驚嘆不已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虎跳峽徒步路線有多條,分別在上虎跳、中虎跳和下虎跳。?我們走的是中虎跳高路徒步線?,這是虎跳峽最經典的徒步路線之一。雖然難度稍大,但一路的壯美風景,足以讓人因為精神的愉悅而忘卻身體的疲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從納西雅閣客棧出發三百米,路旁立有一塊刻著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茶馬古道二十四道拐段”的石碑,記述著由川滇入藏這段茶馬驛道的前世今生。這讓人禁不住開始浮想聯翩,聯想起曾經人背馬駝的驛道上,那些馬幫和那些背夫佝僂的身影;那些山間不時傳來的一陣陣清脆的馬幫鈴聲;聯想起康維、布林克羅、巴納德、馬林森四人離開飛機走在去尋找“香格里拉”的路上,突然看見十來個人抬著一頂轎子,沿著山坡緩緩朝著他們移動過來時——他們<span style="font-size:18px;">突然間凝視得出神的眼睛……</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從“茶馬古道二十四道拐段”碑往前走1.5公里,便是這次“中虎跳峽高徒路線”中的“二十八道拐”(注:碑記上的二十四道拐指的是長勝村、諾余村、江邊村、本習村四個村之間的拐。二十八道拐指的是諾余村“中虎跳高徒路線”上一段連續上山的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途中,邂逅一對夫妻,五十來歲,聽他們介紹說來自深圳。比我們早一些從納西雅閣客棧出發,徒行不到兩公里,便遭遇上“二十八道拐”。或許不經常徒步的緣故,看樣子顯得有些力不從心。嘴里嘟囔著,他們被組團的導游騙了,說什么這條路線很是輕松,閑庭信步而已。到底還有多少拐啊?女人自問,眼神里藏著一絲埋怨。當停下腳步,坐在石頭上,望著近在咫尺的玉龍雪山,雪峰上那一幕幕云卷云舒的景致,夫妻倆終于開心地笑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眼中的風景,真的是治愈身心疲憊最好的一劑良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翻過“二十八道拐”,便是一溜下坡的山路,路上有些濕滑。常言道“上坡容易下坡難”,此時的我,不得不專注“一步一個腳印”小心地慢慢走著,暫時視而不見身邊的風景。畢竟,安全才是第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七拐八彎的下了一段坡道,眼前便豁然開朗起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時的陽光已穿透云層,晃得讓人有些刺眼。云霧散去,玉龍雪山已漸漸現出她的真容。那錐形的山峰,雄偉而挺拔。山峰上殘留著皚皚的白雪,映著日光,越發的晶瑩透亮。隆隆的雷霆一般的聲音從谷底的金沙江傳來,回蕩在整個山谷,攪得腳下的這片土地動蕩不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腳下的路,位于哈巴雪山之上,自然少不了有一些險峻的地方。上面是陡峭的崖壁,下面是深邃的峽谷,如若不慎,墜落山崖,便萬劫不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有些恐高,途經幾處險要的崖壁時,不得不凝神靜氣,對于峽谷不敢直視,唯恐大腦眩暈;對于那隆隆雷霆一般的聲音盡量充耳不聞,唯恐擾亂自己的心神。然而,那些眼前唯美的畫面,又豈能做到完全無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于是,我選擇勇敢地站在懸崖的邊上,與雪山同框,不負遇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沿途有許多客棧,諸如茶馬客棧、張氏農家小院、兩忘山舍民宿、云山居客棧、中途客棧、山泉客棧……當你想提前結束徒步,可以選擇適合自己的一家住下,在院子里找一處清靜的地方,泡上一杯清茶或者來上一杯剛剛煮好的咖啡,什么都不用想,一個人靜靜的發呆,直到夕陽西斜,玉兔東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只是,這樣的休閑節奏不太適合我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伙來到茶馬客棧旁,短暫的逗留了一會,補充了些茶水,又繼續踏上前方的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路上,有好幾個小賣部,前面搭著鋼架的觀景臺,臺上擺著幾把椅子,供路人歇腳。如果走著走著你覺得累了,可以坐在椅子上,一邊歇息,一邊吹著風,一邊靜靜地望著眼前的玉龍雪山和峽谷深處的金沙江,任憑思緒無限的暢想,享受著獨屬于自己的那份愜意。</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徒行中,不時有徒步愛好者從身旁經過,不只有中國人,還有許多的外國人。途中邂逅母女三人,鐵塔在和她們的交談中得知,她們來自英國的曼徹斯特,出于對“香格里拉”的向往來到這里。后來又陸續遇見一撥韓國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伙正在“枕山水民宿”旁一處地方歇腳,突然來了十幾人的團隊,他們中有些人看上去年紀已不算輕,有幾個老婦,應該都是六十多的人吧!雖然皮膚看起來白皙細嫩,但還是掩不住歲月留下的痕跡。友友映梅看見一位老婦人站在身旁,便主動的讓了座,那老婦人便道了一聲謝謝,那一聲蹩腳的謝謝,口音聽起來帶著一口濃濃的“韓味”。友友四維便好奇的向帶隊的中國導游打聽,果然證實了自己的猜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香格里拉虎跳峽高路,專注的不僅僅只有我們,還有許多的中國人,乃至世界友人的目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從上午到下午,一整天都攀爬在哈巴雪山的山道上,雖然坡度大多并不太陡,路也不那么狹窄,行走的速度也很緩慢,但二十多公里的路程,體力消耗還是很大,大伙看起來還是有些疲憊的樣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們一路走走停停,時間的步伐并不會因為我們而有所停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不覺已是黃昏時分,夕陽的余暉漸漸斜照在雪峰之上,一座座光彩炫目的雪峰,赫然就在眼前。那金屬般質感的山體,透著冷傲和堅毅;那一束束金色的光,溫暖了天地,也熱忱了人心!</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凝視著那夢幻般的景致,心不覺被撫慰得心曠神怡,又平靜如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當大伙緩緩下到山下,走向那輛來接我們的中巴車時,已是夜幕四合。</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坐在車上,倦意雖然不停地襲擾著身體,但回想著走過的路,還有一路上伴隨左右的風景,心情的激動卻久未平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奧地利探險家約瑟夫.洛克曾經從這條路走過,彌留之際道:“寧愿回到玉龍雪山的鮮花叢中死去”。玉龍雪山在他心中的那份神圣,那份情感的重量,可見一斑。看來,我們一行,能夠在哈巴雪山之上,與玉龍雪山一道并排而行,實在是一樁幸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左手挽著哈巴,右手牽著玉龍。雖然已成了昨天的故事,但因那份美麗,所以被自己銘記深刻!</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栾城县|
台山市|
利辛县|
吉林省|
拜泉县|
辉南县|
儋州市|
团风县|
陆良县|
奉化市|
宁都县|
虹口区|
满洲里市|
新乡市|
探索|
安宁市|
永德县|
轮台县|
黄山市|
杭锦后旗|
新竹市|
赤峰市|
贵溪市|
高台县|
抚宁县|
龙陵县|
泾源县|
西乌珠穆沁旗|
高平市|
南平市|
唐海县|
信阳市|
茶陵县|
伊川县|
平原县|
高台县|
古丈县|
全州县|
四子王旗|
台江县|
漳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