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星期四,昨日乘海南航空HU7992航班,由羅馬菲烏米奇諾機場飛回到重慶江北機場,于今晨5時左右到達,待辦好手續走出海關時,已近早晨7時。此次借路過重慶的機會,擬在此游玩兩天。按照計劃,今天,先到磁器口打個卡、吃早飯,然后再進行下面的活動。<br>磁器口古鎮,原名白巖場,也稱龍隱鎮,地處重慶市沙坪壩區東北部,嘉陵江畔磁南街1號。 重慶--磁器口簡介 磁器口古鎮依山而建,由山起城,是重慶主城區內唯一的規模最大、最具巴渝傳統民居、民俗、民風特色的古鎮。 重慶--磁器口隨景 我們到磁器口是早晨7:50左右,看來時間還有些早,古鎮四處靜悄悄,我們沿上面的人行步道,邊走邊觀磁器口邊緣的巴渝傳統民居與周邊的景色。 重慶--磁器口隨景 重慶--磁器口隨景 古鎮上傳統的民居建筑、石梯街巷、遺存的寺廟宮觀,是巴渝山地民居建筑的天然博物館。 重慶--磁器口隨景 重慶--磁器口隨景 重慶--磁器口隨景 重慶--磁器口隨影 李子壩輕軌穿樓,是一項獨特的城市交通建設項目,旨在緩解重慶市區交通擁堵問題,提高城市交通運輸效率和便利性。該項目通過將輕軌線路穿過建筑物,使得輕軌不再受道路交通的限制,能夠更加靈活地運營。李子壩正街39號商住樓的6-7層,因“輕軌穿樓而過”成為蜚聲中外的“打卡車站”。 重慶--李子壩輕軌穿樓隨景 重慶--李子壩輕軌穿樓隨景 重慶--李子壩輕軌穿樓隨景 重慶--李子壩輕軌穿樓隨影 李子壩街北側緊鄰嘉陵江,在此可靜觀嘉陵江江景。 重慶--李子壩街觀嘉陵江江景 重慶--李子壩街觀嘉陵江江景隨影 重慶市人民大禮堂,位于重慶市渝中區人民路173號,于1951年6月破土興建,1954年4月竣工,是一座仿古民族建筑群,是重慶十大文化符號 ,是中國傳統宮殿建筑風格與西方建筑的大跨度結構巧妙結合的杰作 ,也是重慶的標志建筑物之一。 重慶--人民大禮堂隨影 重慶--人民大禮堂隨影 重慶--人民大禮堂隨影 重慶--人民大禮堂隨影 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又名重慶博物館,是首批國家一級博物館、中央地方共建國家級博物館,位于重慶市渝中區,與重慶人民大禮堂正對。 重慶--三峽博物館隨景 重慶--三峽博物館隨景 重慶--三峽博物館隨影 步入博物館,館內以“壯麗三峽”為主題,引導觀眾進入博物館內參觀游覽,了解三峽的地形地貌的形成、歷史文化以及民風民俗等等。 三峽博物館--壯麗三峽隨景 三峽博物館--壯麗三峽隨景 山水之間,通過圖文、雕塑,講述了在與山水的撞擊中,三峽人傳承歷史、創造文明,在特殊的自然環境下形成的獨特的三峽文明。 三峽博物館--山水之間隨景 三峽博物館--山水之間隨景 龍骨坡古猿人遺址是三河谷古人類遺址,位于巫山縣廟宇鎮龍坪村龍骨坡。這些古猿人化石屬早更新世,距今204萬年。這一重大發現,填補了我國早期人類化石空白,對于人類起源和三河谷發育史的研究具有極為重要的科學價值。 三峽博物館--山水之間隨景 三峽博物館--山水之間隨景 長江三峽西起重慶市奉節縣白帝城,東至湖北宜昌市南津關,全長193千米,,自西向東依次為瞿塘峽、巫峽、西陵峽,沿途兩岸奇峰陡立、峭壁對峙,進而在水路運輸中,形成奇特的景象--柆船的纖夫。 三峽博物館--山水之間隨景 三峽博物館--山水之間隨景 三峽風流,在這里通過文物、雕塑等,向人們講述了長江三峽絢爛多彩的歷史文化、神話傳說和流傳千古的瑰麗詩篇。 三峽博物館--三峽風流隨景 博物館內收藏有大量的出土文物,供游客們欣賞。如下圖為,東漢時期的銅牽馬俑與銅馬。 三峽博物館--三峽風流隨景(東漢銅牽馬俑與銅馬) 青銅虎鈕錞于,戰國時期的青銅器,三峽博物館鎮館之寶之一。 三峽博物館--三峽風流隨景(青銅虎鈕錞于) 三峽博物館--三峽風流隨景(戰國鳳鳥紋錯銀銅壺) 自古以來,三峽兒女便有敬仰英雄、尊重英雄的傳統,屈原、關羽... ...,皆為三峽兒女崇尚的英雄。 三峽博物館--三峽風流隨景 三峽博物館--三峽風流隨景(雕塑--屈原) 銅關公像,清代(1644--1911年),三峽博物館舊藏,這尊坐像高270厘米。 三峽博物館--三峽風流隨景 三峽是詩歌的長廊,雄奇的自然風光,激發出眾多文人墨客的靈感遐想,創作出大量膾炙人口的、流傳千古的名篇佳作。 三峽博物館--三峽風流隨景 這里展示著幾塊來自白鶴梁的題刻。 三峽博物館--三峽風流隨景(白鶴梁題刻) 三峽博物館--三峽風流隨景(白鶴梁題刻) 雕刻詩人與三峽,左為李白--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中為杜莆--唐代偉大的現實主義詩人;右為劉禹錫--唐代著名文學家、哲學家。 三峽博物館--三峽風流隨景(雕塑--詩人與三峽) 三峽先民們既感恩大自然的厚賜,又對大自然充滿了無限的敬畏。于是,在三峽地區留下了許多古老文化的遺跡和傳說。 三峽博物館--三峽風流隨景 三峽博物館--三峽風流隨景(巖刻畫) 三峽博物館--三峽風流隨景(天然塔) 三峽博物館,記載了自200萬年前,巫山猿人踏上東亞人類進化史以來,三峽先民勤耕不綴,創造出璀璨奪目的文化。從篳路藍縷到百業興旺,從敬畏天地到和諧自然,展出了豐富的內容,只是由于時間關系,我們看的不細、也不全面,在此用展館中結語,作為我們的觀后感。 三峽博物館--壯麗三峽隨景 步出博物館,站在平臺上,可眺望人民大禮堂,遂拍照留念。 三峽博物館--眺望人民大禮堂隨景 三峽博物館--眺望人民大禮堂隨影 三峽博物館--眺望人民大禮堂隨影 下午18:00左右,我們來到洪崖洞,打卡觀賞這個重慶著名的網紅地。 洪崖洞--漫步隨景 洪崖洞,又叫洪巖洞、神仙洞、洪崖門,全稱為洪崖洞民俗風貌區,是兼具觀光旅游、休閑度假等功能的旅游區 ,位于重慶市渝中區嘉陵江濱江路88號,地處長江、嘉陵江兩江交匯的濱江地帶,北臨解放碑滄白路,南接濱江路。景區長約50米,總占地面積3.15萬平方米,共有11層。 洪崖洞--漫步隨景 洪崖洞--漫步隨影 洪崖洞--漫步隨影 洪崖洞--漫步隨影 我們在景區的北側,要到景區須過天橋。站在天橋之上,可眺望洪崖洞。 洪崖洞--觀濱江路隨景 吊腳樓群,獨特的巴渝傳統建筑,因水而生、順崖而長,高低錯落、依山就勢,洪崖洞民俗風貌區就是這一城市旅游景觀的真實寫照。<br> 洪崖洞--眺望洪崖洞(吊腳樓群) 通往洪崖洞的路上,一塊刻有“洪崖洞”三個大字的地名石,標志著洪崖洞到了。 洪崖洞--漫步隨影 洪崖洞--漫步隨影 由此漫步向前,便進入洪崖洞景區。景區內分散有許多銅雕,你瞧,這組銅雕是不是很有趣味? 洪崖洞--漫步隨景 洪崖洞--漫步隨景 洪崖滴翠,位于洪崖洞景區一樓,是古巴渝十二景之一 。洪崖洞一帶曾是林木蒼翠,樹多則蓄水,一條小溪從山林間滲出,沿大陽溝、會仙橋一直流到洪崖洞附近,形成一道瀑布懸空而下,落至崖間再順著巖石自上而下地匯作涓涓細流。而在少雨的季節,水就呈星星點點往崖下滴,水珠兒被陽光映透得如綠珠碧玉,便有文人將其稱為“洪崖滴翠”。 洪崖洞--洪崖滴翠隨景 洪崖洞--洪崖滴翠隨影 洪崖洞--洪崖滴翠隨影 登臨城市陽臺廣場,北可觀望千廝門嘉陵江大橋。該橋是連接渝中區與江北區的過江通道,位于嘉陵江水道之上。 洪崖洞--城市陽臺廣場隨景 洪崖洞--城市陽臺廣場隨影 城市陽臺廣場中央位置為洪崖群雕,主要雕塑是“記憶山城”,高約13米,寬約8米,黃銅巨型雕塑。雕塑的基座,是老重慶臨江危崖,一座吊腳樓巍然屹立其上,再現了老重慶沿江風情。 洪崖洞--城市陽臺廣場隨景 洪崖洞--城市陽臺廣場隨影 這尊雕塑,表現的是舊時曾存在的一種職業--剃頭匠,反映了生活在社會底層市民的生活,是巴渝一帶市井文化的一個縮影。你看雕塑得栩栩如生,如同鮮活一般。 洪崖洞--城市陽臺廣場隨景 來到頂層,俯視千廝門嘉陵江大橋,結合在城市陽臺廣場看到的情景,可以看出大橋是一座雙層橋梁,其上層為雙向四車道城市快速路,下層為雙線城市軌道交通,是世界最大跨徑單塔單索面斜拉橋。大橋看起來像是一把織布的梭子,既有一劍指天的陽剛之氣,又有線性流暢的和諧之美,充分融入重慶山水之中,完美體現了“山水城橋”之美。 洪崖洞--觀千廝門大橋隨景 洪崖洞--觀千廝門大橋隨景 洪崖洞--觀千廝門大橋隨景 天已漸暗,華燈初上,再觀千廝門大橋,只覺景色別樣美。 洪崖洞--觀千廝門大橋隨景 按原計劃,此時我們應該乘游船去朝天門碼頭,在游船上觀洪崖洞夜景。誰知此時接到旅行社的通知,預定的船票沒訂上,只好步行回返,邊行邊看洪崖洞景區的夜景。<br>由洪崖洞一側經過街天橋來到濱江沿岸時,感覺到何謂人如潮涌,幾個在一起走的團友,稍不留神,就被沖散,找不到人,只有通過電話聯系。 洪崖洞--夜觀吊腳樓群 洪崖洞--夜觀濱江路 洪崖洞美食街是一條民俗美食街,是重慶市最具有層次感和商業景觀的大型商業建筑,觀其夜景感覺壯觀。 洪崖洞--夜觀美食街隨景 洪崖洞--夜觀美食街隨影 洪崖洞--夜觀美食街隨影 洪崖洞為“巴渝十二景”之一,同時也是重慶首個百億級商圈的代表景區之一,在2007年11月被評定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2018年成為全國網紅地標,觀其人流、車流,便可見一斑。 洪崖洞--夜觀美食街隨景 洪崖洞--夜觀美食街隨景 夜觀千廝門大橋,景色亦美。 洪崖洞--夜觀千廝門大橋 你瞧,紅色的橋身、色彩變換的橋塔,江中不時有游船通過,橋北端兩側建筑燈光色彩變換與之映襯,構成一幅美妙的畫卷。 洪崖洞--夜觀千廝門大橋 洪崖洞--夜觀千廝門橋隨影 洪崖洞--夜觀千廝門橋隨影 一天下來,雖有些疲憊,但觀了美景、漲了知識,收益不小。<div><br></div><div><br></div><div><br></div><div><br>注:本篇中部分文字來自網絡資料,部分圖片由團友提供,在此謹表感謝。</div>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云浮市|
保定市|
交城县|
玉树县|
靖安县|
杨浦区|
平乐县|
宁陕县|
平武县|
崇明县|
高淳县|
商南县|
临潭县|
松阳县|
和平区|
镇沅|
密云县|
斗六市|
治县。|
井陉县|
宝山区|
亚东县|
渝北区|
秦皇岛市|
明水县|
信宜市|
昌都县|
玉溪市|
竹北市|
精河县|
赞皇县|
台湾省|
龙门县|
雷州市|
青岛市|
新龙县|
峨山|
苏尼特左旗|
井冈山市|
大洼县|
府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