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4年10月28日 潼關 鸛雀樓 周口</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xsjgww.com/57r3cbtg" target="_blank">遠行在秋季(三十)</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xsjgww.com/57s1ygxe" target="_blank">遠行在秋季(三十一)</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xsjgww.com/57tjkeqe" target="_blank">遠行在秋季(三十二)</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xsjgww.com/57uxqdff" target="_blank">遠行在秋季(三十三)</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xsjgww.com/57vybca2" target="_blank">遠行在秋季(三十四)</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xsjgww.com/57y37bpf" target="_blank">遠行在秋季(三十五)</a></p><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xsjgww.com/5808zd7z" target="_blank">遠行在秋季(三十七)</a></p> <p class="ql-block"> 昨晚的落腳點選在了黃河邊上的一個小客棧,實際上是在潼關渡口的景區內,這個渡口驛站名字取得也很合適,它正靠著黃河邊,與古渡口相差三四百米路。</p> <p class="ql-block"> 站在遠處也能看到黃河之水滾滾向東,緣何在此處會有這般激流?</p><p class="ql-block"> 原來在其上游兩三公里處,便是渭水與黃河交匯之地,兩股清濁之水碰撞在一起,必然產生激流。</p> <p class="ql-block"> 往東看,初升的太陽被云層遮擋,泛起淡淡的紅暈,黃河大橋橫跨南北,古渡口應在不遠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 果然,沿著黃河游步道,向東三五百米,便見到了古渡。</p><p class="ql-block"> 大紅燈籠高高掛,一道木欄架中央,</p><p class="ql-block"> 古渡的位置就在這里,如今是游客乘快艇前往兩水交匯處觀賞的起始碼頭。</p><p class="ql-block"> 要想在這里找尋一絲古渡的老舊痕跡,幾乎是不可能的,站在這里,唯有享受那陣陣而來的古風。</p> <p class="ql-block"> 潼關古渡,應該起始唐或更早,在這條木棧道兩側,有詳細的歷史故事供游客賞閱,這里就不講解了,自己查閱吧。</p><p class="ql-block"> 按常理推測,黃河的對岸也應該有個渡口,可以相互往來,而對岸已經是山西了。</p><p class="ql-block"> 潼關古渡配套的古街其實也很不錯,可惜人氣散淡,很少有游客光顧此地,幾乎所有店家都關門而去,實在是尷尬至極。</p> <p class="ql-block"> 看過古渡,黯然離去,倒不是因為對古渡的失望,而是為這個古渡無人問津而感到可惜。</p><p class="ql-block"> 看得出,潼關縣城,為了促進旅游,花了很大血本,在“古”字上做了不少文章。</p><p class="ql-block"> 然而,當我們驅車到達“潼關古城”的時候,又被這里更奇怪的的景象所驚愕。</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登上一處觀景臺,可以看到潼關古城的城樓,它面朝黃河,居高臨下,頗有些氣勢。</p><p class="ql-block"> 這下面應該有古城的入口,我們驅車直接抵達城樓。</p> <p class="ql-block"> 來到城樓邊,巨大的廣場空無一人,城樓背面是潼關博物館,但沒有開館。</p> <p class="ql-block"> 而它那巨大的正門,緊緊關閉,董事長想用手抓住門圈,顯然是夠不著。</p> <p class="ql-block"> 女媧塑像矗立在另一個大廣場中央,逆光下散發著原始的美。</p><p class="ql-block"> 這是我看到為數不多的高大塑像。</p> <p class="ql-block"> 好多這樣的古建筑在一條中軸線上。</p><p class="ql-block"> 這應該是古城主題公園的一部分。</p> <p class="ql-block"> 邊上有商業街,似乎這里曾經有過經營的跡象。</p> <p class="ql-block"> 那一排排具有陜西建筑特色的民房似乎也是人去樓空。</p> <p class="ql-block"> 實際上,整個潼關古城的范圍還要大得多,除了主題公園,配套的商業街、民宿、以及酒店等等外,周邊好像還在建設當中。在我看來,這個潼關古城是一個大手筆投資項目。</p><p class="ql-block"> 潼關古城,有豐富的歷史背景,只要打開百度,你會了解所有。</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深入景區內部,仍有巨大的城樓,實在讓我感到無比驚訝。</p><p class="ql-block"> 如此規模的古城,安靜得只聽到鳥兒的歡叫聲。</p><p class="ql-block"> 這里到底發生了什么?</p><p class="ql-block"> 伴隨著這樣的疑問,惺惺離去。</p> <p class="ql-block"> 驅車前往永濟,去看鸛雀樓,因為王之渙的一首詩,它讓我念念不忘。</p> <p class="ql-block"> 60歲老人免門票,這倒是出人意料。</p><p class="ql-block"> 門樓的牌匾上寫著“鸛雀園”三個字居然是啟功所書。</p> <p class="ql-block"> 鸛雀樓建于盛唐時期。</p><p class="ql-block"> 遠觀鸛雀樓,十分雄偉,但這早已不是原有的樣子了,元代初期就已毀于戰亂,現在這個樣子是1997年重建的,實在讓人大失所望。</p> <p class="ql-block"> 董事長決定要“更上一層樓”。</p> <p class="ql-block"> 來到樓頂,才能放眼遠眺。</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站在樓頂往四周看,都是大平原,遠處隱隱可以看到黃河。</p> <p class="ql-block"> 樓頂的一個拐角處,有王之渙的塑像。</p><p class="ql-block">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p><p class="ql-block"> 多少年來,因為這首詩,引來無數游客來到鸛雀樓。</p> <p class="ql-block"> 這是江主席寫的。</p> <p class="ql-block"> 這是毛主席寫的。</p><p class="ql-block"> 樓上有很多名家的書法,看來看去還是覺得毛主席寫得最有氣勢。</p> <p class="ql-block"> 我總覺得,這首詩第一句就有問題,白日依山盡,這西沉的太陽應該是紅的,白日是什么?也許,紅日有些俗,黃日有些過,白日可能是王之渙無奈的選擇吧。</p><p class="ql-block"> “白日依山盡”是太陽慢慢在山體后面下沉直到看不見的意思,但站在樓上觀察,太陽下山的位置沒有山,遠處是平原和黃河。</p><p class="ql-block"> 王之渙到底有沒登過鸛雀樓?</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同德县|
高邑县|
进贤县|
鹤峰县|
红桥区|
韶山市|
沙田区|
沂水县|
合水县|
杭州市|
壤塘县|
门源|
莱阳市|
甘孜县|
柯坪县|
雷山县|
高碑店市|
罗平县|
达尔|
杨浦区|
伊川县|
梁河县|
资阳市|
察哈|
东乌|
海原县|
家居|
永吉县|
廊坊市|
泽库县|
丁青县|
城固县|
合阳县|
温泉县|
横山县|
和田市|
晴隆县|
钟山县|
民县|
胶州市|
永修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