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河,黃河的一級支流,發源于山西省沁源縣西北太岳山東麓的二郎神溝(一說山西省平遙縣黑城村),自北而南,流經安澤縣、沁水縣、陽城縣、晉城市郊區,切穿太行山,進入濟源市紫柏灘,最終流入河南省,經濟源、沁陽、博愛、溫縣,于武陟縣白馬泉流入黃河??。沁河屬黃河水系,為山西省境內八大河流之一,長度僅次于汾河,位列第二。<br data-filtered="filtered"> <p class="ql-block"> 沁河全長485公里, 在山西省境內長360公里,在沁源縣的長度為98公里??。沁河的名字源于“滲河”,在南太行地區,“沁”與“滲”的發音相近,因此得名?。據資料介紹,沁河之源出處有六,即:官灘鄉活鳳村、景鳳鄉西溝、白狐窯鄉馬泉村、赤石橋鄉澗底村、聰子峪鄉水峪村、王陶鄉河底村。因沁河發源于沁源縣,沁源縣便是因此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 2024年10月27日上午,我們來到了位于沁源縣王陶鄉河底村的二郎神溝的沁河源頭景區。這里青崖壁立,峽谷涌翠,古松倒掛,風光十分優美?。這里是沁河的主源所在地?,隸屬山西省太岳山國有林管理局管理。</p> <p class="ql-block"> 《山海經·北山經》記載:“又北二百里,曰謁戾之山,其上多松柏,有金玉。沁水出焉,南流注于河。”這里所說的“沁水”即沁河。不過對于書中所提到的“謁戾之山”具體所指存在爭議,一說是今河北省的羊頭山,一說是今山西省的太岳山,存在不同的說法和解讀。</p> 據《沁河志》載:“活風村東北溝中石崖下一穴,出水湍急”,為沁河源頭。河流在太岳山崇山峻嶺間蜿蜒南下,穿越臨汾市安澤縣,在晉城市沁水縣官亭圪堆附近進入晉城市,經陽城縣至澤州縣拴驢泉附近入河南省,由河南省濟源市五龍口出太行山至武陟縣南賈村匯入黃河。 二郎神溝不僅自然景觀優美,還承載著豐富的歷史傳說。傳說中,這里曾是二郎神擔山趕太陽的地方,還留有二郎神擔山插過扁擔的石洞?。遺憾的是我們不知道這個石洞在啥地方。 <p class="ql-block"> 漫步在二郎神溝?的沁河源頭風景區,這里青崖壁立,峽谷涌翠,古松倒掛,兔跑狐走,風光十分優美,令人欣喜若狂。</p> 這里周邊環境優美,山崖上有一個水源豐盛的山泉出水口,水質清冽,終年不減,長流不息。山泉流出石崖后,沿著險峻的十里山谷一路奔涌而下,形成了一幅壯麗的自然景觀?。 再往前行,又見石壁四周,宛若無路,但近前看,石壁之上,劈有一洞,好像一道石門。穿過石門,又像進入天井一般,四面石壁如屏。如此迂回曲折,行約數里,只見兩扇石崖,天地豁然開朗。兩崖相間約7米寬,崖底東西各有兩股泉流。東崖腳下,有一天然石洞,幽深莫測,一股清泉,噴涌而出,貼耳洞口,洞內猶若虎嘯龍吟,轟然不絕。西崖腳下,卻又是一番奇妙景象。處處石縫吐珠涌練,水草茵茵。但水流數米,地面忽然滴水不見,無影無蹤。依山腳數十米處,忽見平地出水,勢若噴泉。 據說這條二郎神峽谷的盡頭距離沁河源頭還有約10公里?,限于時間關系,我們沒有繼續前行,而是原路回返。 <p class="ql-block"> 深秋的陽光灑在沁水河畔,河邊的樹木已經變得斑斑駁駁,秋葉紛紛飄落,天地間彌漫著一片金黃色。</p> 漫步在沁河源頭河畔,抬頭望時,驀然覺得此刻的太陽仿佛一只大鳥的眼睛,格外溫情,在藍天白云映襯下,沁河源頭二郎神溝的秋景秀麗,景色如畫。? 綠水青山,是沁源最亮名片,也是最大資源。據介紹,沁源縣全面踐行“兩山”理念,將山水資源視作最大財富、最大優勢、最大品牌,做足、做實、做大、做優“綠”文章,全力推進沁河沁源段生態綜合治理項目,改善水體環境,構筑生態屏障,守好沁河源頭,力保“一泓清水入黃河”,以一域之光為全局添彩,走出一條以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為導向的高質量發展新路子。 <p class="ql-block"> 金色的陽光灑在了沁河源頭河畔樹林里, 秋風輕拂,松樹在微風中搖曳生姿,仿佛在訴說著秋的故事。林間小道上有一位身著紅色風衣的美女,她就像一枚成熟的果實,誘人而不失優雅,她輕拂落葉,淺淺一笑,把充滿詩意的秋意盡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 據網絡報道,沁源縣以“生態+”引領綠色與發展齊飛,通過生態綜合治理項目,統籌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全力推進沁河沁源段生態綜合治理項目,改善水體環境,構筑生態屏障,守護黃河安瀾?。沁源縣還積極推進造林綠化和林草資源保護,大力發展林下經濟、森林康養、森林旅游等現代林業產業,加速推進林草生態建設高質量發展?。</p> <p class="ql-block"> 綠色,是沁源高質量發展的鮮亮底色。沁源的綠,詩意盎然,靈動飄逸,讓人遐思無限。沁源的綠,生機勃發,活力四射,浸潤太岳大地。</p> <p class="ql-block"> 我們相信,在新征程上,沁源縣一定能進一步充分整合各項優勢和自然稟賦,深入探索可持續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集聚釋放高質量發展“綠色動能”,讓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愿沁源縣的綠色發展之路越走越寬廣,讓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成為人們心中的綠色家園。</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贵南县|
资溪县|
韶山市|
项城市|
广东省|
肥西县|
姜堰市|
宝坻区|
阿拉善右旗|
常山县|
延长县|
望奎县|
平泉县|
惠东县|
临猗县|
开封县|
凤庆县|
闽清县|
宣汉县|
和静县|
北票市|
九江市|
常州市|
惠来县|
清新县|
渝中区|
板桥市|
扎鲁特旗|
绩溪县|
芜湖市|
涡阳县|
深圳市|
武穴市|
噶尔县|
留坝县|
九寨沟县|
卓尼县|
佛坪县|
罗定市|
宜阳县|
鄂托克前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