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i>塞北行--青城之旅 7.11周四 晴</i></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這首北朝民歌大家耳熟能詳,它描寫了陰山、大青山豐美草原的壯麗與富饒。它的出處就是,當年北朝東魏高歡出兵攻打西魏宇文泰,戰事對東魏非常不利,十多萬人只剩下三萬余人。就在陰山腳下,高歡部將敕勒族人斛律金創作了《敕勒川》這首流傳千古的民歌,高歡和將士們高唱此曲,東魏大軍哀感淚流、豪邁悲壯,踏上了東歸之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兩千多年前胡服騎射、漢匈之戰、昭君出塞、文姬歸漢、兩晉北朝,隋唐大統,都是從這里拉開的序幕,大遼、西夏、大金在這片土地興盛衰亡,大元的蒙古人從這里北遁,明萬歷隆慶五年(1571年)土默特部阿拉坦汗歸化大明,始建歸化城,大清綏遠將軍在這里統御大漠,解放戰爭的綏遠方式生靈免遭涂炭。兩千多年來這里上演著戰爭、改革、和親、歸順、和談,政權興衰罔替,留下了悲壯、發展、統一、和平的故事,這片土地就是我們的塞外名城----呼和浩特(亦稱青城、召城)。這里既是農牧文明的沖突點,又是和平穩定的奠基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從北京向西北約500公里即可到達歷史文化名城,內蒙古首府呼和浩特市。我們旅行的第一站就是內蒙古博物院。這座博物院集合了現代元素、地域特征、民族特色,濃縮了億萬年生態變遷與草原文明發展的“百科全書”,它是內蒙經濟社會和文明程度的標志,是了解宣傳內蒙古的“橋頭堡”。第一站選擇這里也是為下一步旅行做好知識儲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昭君墓(昭君博物院)是第一個參觀的景點,“四大美人”之一的王昭君湖北秭歸人,和屈原同鄉。公元前33年出嫁匈奴王,為漢匈和平友誼奉獻了一生。這里的匈奴博物館、昭君博物館很有特色,應該下功夫仔細研學,對提高歷史知識大有裨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從古至今人們贊賞王昭君犧牲小我成就大業的壯舉,認為她是下嫁匈奴王,她心中有無限的苦衷和哀怨。可問題是她在漢宮可能一輩子見不到皇帝,可能青燈黃卷終老一生,甚至可能被殉葬,所以我倒喜歡北宋政治家王安石的觀點:漢恩自淺胡恩深,人生樂在相知心。看著呼韓邪單于和昭君并肩騎馬在草原馳騁,我更加喜歡有人情味的政治家王安石了。站在歷史的高度和親的作用就是:創造統一條件;推動民族融合;促進文化交流;減少民族沖突。和親后的呼韓邪單于在漢朝的幫助下統一了大漠南北,和親為邊疆的和諧穩定奠定了堅實的基礎。</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呼市還有個名字叫召城,“召”是蒙古語,漢語就是廟宇的意思,呼市號稱7大召8小召72綿綿召。我們在呼市轉了大召、小召牌樓、席力圖召、五塔寺等等,這些召廟寺院,有的是漢傳佛教、有的是藏式風格喇嘛教、有的是黃瓦敕建,有的是綠瓦親王。康熙皇帝曾在這里駐蹕,寺廟的銀佛、龍雕、壁畫、碑刻、金剛五座舍利寶塔都是國寶級的文物。藏傳佛教樣式的天王腳是懸空不著地的,這是為什么呢?涼州會盟后成吉思汗的蒙古人皈依了佛教,因此這些召廟為維護和平穩定、促進民族團結發揮了巨大作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除了召廟,清真大寺的塔樓曾經是呼市最高的建筑,與大寺隔街相望的天主教堂為羅馬形制建造,這些建筑風格不一,樣式各異,構成了呼市各種文化交融和各種文明豐富的內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二十多年前我去過召河草原(希拉穆仁草原),那是第一次到草原蒙古包里做客。怎么說呢,蒙古人的羊肉、奶茶、酥油餅太好吃了;蒙古人的嗓子太嘹亮了;蒙古人的酒太烈了;蒙古人的性格太豪爽了。馬騎夠了、肉吃撐了、酒喝飽了,和蒙古人唱歌跳舞,真是嗨翻了。轉天上午醒來只有哈達還在脖子上掛著呢!怎么回的賓館全沒有記憶了。現在這里沒有特色了,純粹是旅游觀光。相比而言我還是喜歡“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那種純、那種甜、那種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蒙古國人表演的《大漠英豪》是值得一看的。粗狂、颯爽、豪邁、奔放、驚險、刺激,鐙里藏身、閃展騰挪、疊羅漢等高難度動作,還有蒙古的搏克(摔跤)被這些蒙古帥哥美女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真不愧是馬背上的民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呼市還有一座城中城----將軍衙署。它是乾隆四年(1739年)在歸化城(呼市)東北五里建成,賜名綏遠城。綏遠將軍衙署是按照一品封疆大吏規制建造,當時綏遠將軍可以節制大同、宣化、土默特、烏蘭察布、伊克昭地區滿蒙漢一切軍政事務,絕對的大軍區司令,將軍衙署影壁上的“屏藩朔漠”就是綏遠將軍的工作任務。現在這里的旅游開發不很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呼市北面的武川古鎮歷史上風光一時。南北朝時這里是北朝重鎮、歷史上的關隴集團發祥于此、隋唐的楊氏、李氏先祖均在此為官。這里是通往陰山漠北的重要通道--白道,連接著中原、草原、蒙古高原、沙俄恰克圖、莫斯科直到西歐,是茶葉、絲綢、瓷器、毛皮等的貿易之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呼市地處高寒是農牧過渡地帶,由于歷史原因,有大量的山西后裔、蒙古族、回族朋友生活在這里,所以飲食以面食、牛羊肉為主。河套地區阿拉善盟,巴盟的小麥是面粉界的天花板,不論是餃子、包子還是饅頭面條,勁道Q彈。高寒地帶的小米、高粱、黃米、莜麥也是這里的特產,又解飽又抗餓且糖分低絕對是健康的粗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鍋冰煮羊肉、一籠燒麥、一碗剔魚,再嘗嘗壩上的土豆、洋蔥,配上悶倒驢,旅行的疲憊煙消云散。喂,千萬記住,呼市這里燒麥的重量是按燒麥皮的重量計算,如果只有兩個人,千萬不要點半斤燒麥,否則會嚇著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呼市這里有山地草原、湖泊平川,這里有戰場也有市場,皇家貴族在這里誕生創造歷史,走西口的大軍在這里繁衍生活,走卒商販在這里集結奔向大漠,草原文化在這里扎根生長,從飲食、方言、生活方式等各方面無不體現游牧與農耕文化的交融、各民族人民在這里和諧生活,呼和浩特是一座包容、繁華、積極向上的城市。</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隆尧县|
贵溪市|
淮安市|
宝丰县|
河池市|
宁津县|
汉寿县|
武定县|
鹤山市|
上林县|
珲春市|
深圳市|
天柱县|
乌兰察布市|
张掖市|
丹巴县|
南投县|
永嘉县|
建宁县|
安仁县|
凌云县|
蒙自县|
观塘区|
客服|
琼中|
赞皇县|
家居|
龙井市|
西藏|
页游|
上思县|
通江县|
汝城县|
龙游县|
永清县|
新巴尔虎左旗|
南宫市|
斗六市|
武城县|
嘉义市|
当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