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9月29號,我們開啟三天的自駕行程,第一天,雅典→德爾斐(Delphi), 第二天,德爾斐→天空之城,第三天,天空之城→雅典。</p> <p class="ql-block">我們在網上通過Economy Car Rental租的車,選了市中心提車點,從酒店打了幾塊錢的Uber就到了。</p><p class="ql-block">原來Economy Car Rental只是個Argent, 真正的是這家Avance Car Rental公司。三天租車費不算貴,保險每天只要12歐,總費用165歐,比起在阿根廷租車便宜多了。但留意一下,希臘的稅收還是挺高的,24%呢!</p> <p class="ql-block">從雅典到德爾斐,183公里,有兩條線路前往,我們選擇了付費高速,沿著E75往西北方向行駛。</p><p class="ql-block">雅典市內的交通不算繁忙,輕松地上了高速。高速上的車輛很少,高速上的休息站(Service Station)設施完善,勝過北美的。在兩個休息站之間,通常相隔70公里,還設有WC的休息點,令我好意外。高速收費也算便宜,全程分了好幾段收費,有人工的,也有刷卡自動過的,其中有一段只收0.85歐,全程花了不到8歐。</p> <p class="ql-block">快到目的地德爾斐,眼前一亮,趕緊停車。原來偶遇阿拉霍瓦(Arachova), 希臘中部一座風景如畫的山城,位于帕那索斯山(Mount Parnassus)上,距離德爾斐(Delphi)古遺址不遠。由于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傳統特色,阿拉霍瓦被稱為“希臘的瑞士”,是冬季滑雪、傳統文化和美食的熱門目的地。</p> <p class="ql-block">中午在德爾斐小鎮找了家像是夫妻檔的小餐館,餐館的裝飾好別致。</p> <p class="ql-block">再次點了這道希臘名菜,Moussaka</p> <p class="ql-block">德爾斐(Delphi)是古希臘一個重要的宗教和文化中心,位于希臘中部的帕那索斯山腳下。它在古代以德爾斐神諭而聞名,神諭是由阿波羅神的女祭司(稱為皮媞亞,Pythia)傳遞的神示。德爾斐被視為世界的中心,古希臘人認為這里是“地球的肚臍”(Omphalos),象征世界的中心點。</p><p class="ql-block">德爾菲也是著名的皮西亞運動會的舉辦地,這是古希臘四屆泛希臘運動會之一,僅次于奧運會。該遺址提供了對古希臘宗教、政治和藝術的洞察力,由于其歷史意義,它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為世界遺產。</p> <p class="ql-block">德爾菲考古遺址位于帕納索斯山的山坡上,是古希臘最重要的文化和宗教中心之一。在希臘神話中,它曾經被認為是“世界的肚臍”,宙斯將Omphalos石放在那里。該遺址主要獻給阿波羅神,據信阿波羅神是通過德爾菲神諭說話的。</p> <p class="ql-block">這是在博物館拍的還原圣所當年的模型。</p><p class="ql-block">阿波羅圣所占據的區域位于Phaedriada西部底部的陡峭斜坡上,今天被稱為Rodini,位于雅典娜·普羅奈亞圣所西北1500米處。據信,圣所的第一個神靈Ge(地球)最初是在同一地點被崇拜的。對Ge的崇拜可能與阿波羅神廟以北發現的邁領地建筑遺跡有關。然而,圣所的真正興旺及其泛希臘的認可與阿波羅崇拜的到來以及神諭在公元8世紀第二個殖民時期發揮的作用有關。</p><p class="ql-block">德爾菲圣所是一個非常富有的地方。</p><p class="ql-block">圣所的場地被一堵建造的圍墻包圍著,東側和西側的入口大門被打開。德爾菲市延伸到圍墻外,幾個世紀以來,圍墻在某些地方延伸。通過建造支撐墻,在不同水平上逐漸塑造選區,這是由于需要平整地面并確保更多空間來豎立許多奉獻品。阿波羅的第一座石神廟和大多數寶庫,即寺廟形狀的小建筑(為紀念軍事勝利和崇高的事跡而供奉城市),都是在公元6世紀建造的。</p><p class="ql-block">圣所空間安排的核心主要是阿波羅神廟和圣道,從圍墻東南角的正門開始,沿著蜿蜒的路線在大祭壇前的寺廟結束,這是一個Chiot奉獻。隨著時間的推移,沿途設置了數百個有價值的奉獻品,包括神靈和凡人的雕像、三腳架和其他安裝在刻有底座、柱子和柱子上的藝術品,即使在古代,也使該區看起來像一個獨特的露天博物館。今天,其中只有少數被保存下來,只能從保存下來的銘文和古代作者提到的銘文中汲取信息。</p> <p class="ql-block">羅馬集市(The Roman Agora)的遺址。</p><p class="ql-block">羅馬集市在羅馬時期是一個重要的商業和社會中心。它建于公元前1世紀,作為一個市場區,也是商人、政治家和普通公民會面、交易和互動的空間。它的設計反映了典型的羅馬建筑特征,如柱子、開放式廣場和邊緣的商店。</p><p class="ql-block">與獻給阿波羅的更著名的德爾菲圣區不同,羅馬集市迎合了日常生活更平凡的方面。它被戰略定位,為羅馬在希臘日益增長的存在和影響力服務,支持參觀神諭的朝圣者。今天,德爾菲的羅馬集市遺跡讓人一窺該鎮的羅馬化階段,展示了希臘和羅馬文化的融合。</p> <p class="ql-block">Treasuries, 國庫——希臘各個城邦建造的小型、華麗的建筑,用于存放向眾神供品,特別是著名的雅典國庫,以其多立克式建筑而聞名</p> <p class="ql-block">國庫的原圖</p> <p class="ql-block">Theatre of Delphi</p><p class="ql-block">德爾菲劇院——這座古老的劇院位于阿波羅神廟上方,在節日期間舉辦戲劇和音樂表演,可以看到下面山谷的壯麗景色。</p> <p class="ql-block">這棵筆直沖天的松樹應該有10層樓那么高了吧?</p> <p class="ql-block">The stadium, 體育場——在寺廟的山上,體育場舉辦了體育比賽,包括紀念阿波羅的奧運會前身皮西亞運動會。</p> <p class="ql-block">在寸草不生的山上開的花,生命力頑強吧?</p> <p class="ql-block">The temple of Apollo</p><p class="ql-block">阿波羅神廟——圣所的中心,Pythia(女祭司)在這里傳遞神座。來自希臘各地和其他地方的人們前來咨詢她,尋求神圣的指導</p> <p class="ql-block">德爾菲的阿波羅神廟是古代世界最著名的神廟之一,在歷史上由于各種因素,包括自然災害和結構老化,經歷了幾次倒塌和重建。德爾菲位于地震活躍地區,地震是破壞阿波羅神廟的一個重要因素。古代記錄表明,該地區的地震導致了幾次坍塌,幾個世紀以來,寺廟被多次重建。</p><p class="ql-block">帕納蘇斯山陡峭的斜坡使德爾菲容易發生山體滑坡和落石,這可能會損壞寺廟等建筑。最終增加了落石防御措施來保護該場地,但直到結構遭受了相當大的破壞。</p><p class="ql-block">最初的寺廟早在公元前7世紀就建成了,隨著時間的推移,自然風化和物質腐爛會削弱其結構完整性。這些問題可能導致部分坍塌,即使該場地沒有受到重大事件的影響。</p><p class="ql-block">在羅馬時期,對寺廟進行了幾次翻新和修改。雖然這些干預措施通常旨在恢復或改善結構,但它們有時會損害其穩定性。此外,入侵和掠奪,特別是羅馬皇帝和后來的入侵者,也導致了其退化。</p><p class="ql-block">最終的坍塌可能發生在德爾菲失去嶄露的地位后,并在古代晚期逐漸被廢棄,沒有定期維護。今天,德爾菲的游客可以看到阿波羅神廟的廢墟,這些廢墟是部分重建的,以反映其昔日的宏偉。</p> <p class="ql-block">遺址旁邊是遺址博物館,展出從遺址挖掘出來的文物。</p> <p class="ql-block">博物館的門票12歐,今天碰巧是歐洲文化遺產日,免費了。</p> <p class="ql-block">這應該神廟門頂的裝飾</p> <p class="ql-block">在古代,德爾菲的人口因其作為宗教和文化中心的突出地位而變化。在公元前5世紀左右的鼎盛時期,德爾菲不像一個典型的城市那樣人口稠密;相反,它是一個避難所和朝圣地。許多游客臨時來咨詢阿波羅神諭,參加節日和參加皮斯運動會,使德爾菲的臨時人口比其永久居民更多。</p><p class="ql-block">永久人口可能由牧師、女祭司(如Pythia)、隨從以及支持圣所的少量商人和工匠組成。考古學家估計,在鼎盛時期,德爾菲可能有數千名永久居民,盡管這個數字會根據政治和經濟情況而波動。</p><p class="ql-block">在羅馬時期,德爾菲的影響力減弱了,其人口也減弱了。到古代晚期,德爾菲幾乎被遺棄了。今天,德爾菲是考古遺址附近的一個小村莊,人口約2000人,主要面向旅游和考古活動。</p><p class="ql-block">住宿很便宜,100加元可以住兩張單人床的房間,更主要的是推開陽臺有這么美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小村莊寧靜的夜晚!</p> <p class="ql-block">酒店前臺給我們推薦了三個餐館,選了這家,四個人吃飯喝酒才80歐。</p> <p class="ql-block">希臘這個文明古國產生了好些哲學家,數學家,在一家賣紀念品的的小店前拍了這照片。</p> <p class="ql-block">照片左下角的蘇格拉底(Socrates)(c. 公元前470-399年)是一位古典希臘哲學家,被廣泛認為是西方哲學的創始人之一。 他的教義和思想極大地影響了他的學生,包括柏拉圖,并通過柏拉圖(Plato)、亞里士多德(Aristotle),塑造了西方思想的基礎。</p><p class="ql-block">蘇格拉底哲學的關鍵方面:</p><p class="ql-block">1. 蘇格拉底方法</p><p class="ql-block">蘇格拉底開發了一種質疑方法,以激發批判性思維并揭露人們信仰中的矛盾。 這種“蘇格拉底方法”涉及提出一系列挑戰假設并導致更深入理解的問題。 這種方法在今天的教育和法律中仍然被廣泛使用。</p><p class="ql-block">2. “了解你自己”</p><p class="ql-block">蘇格拉底認為,自我認知對于美德生活至關重要。 他認為,理解一個人的無知是走向智慧的第一步,沒有自我審視的生活不值得過。 他的聲明中表達了這一觀點,“未經審查的生活不值得過。”</p><p class="ql-block">3. 美德和知識</p><p class="ql-block">蘇格拉底教導說,美德是一種知識形式,人們只會因為無知而做錯事。 他認為,當人們真正知道什么是正確的時,他們自然會去做。 他關于倫理和道德的想法強調,追求美德是人類的最高目的。</p><p class="ql-block">4. 審判與死亡</p><p class="ql-block">蘇格拉底的教義經常挑戰雅典的政治和宗教規范,導致他在公元前399年受到審判。 他被指控“腐蝕年輕人”和“不虔誠”(不尊重雅典的神靈)。 盡管蘇格拉底有機會通過逃跑來逃避懲罰,但他選擇接受死刑判決,喝著鐵杉,繼續為他所相信的原則辯護。</p><p class="ql-block">蘇格拉底沒有留下任何書面作品,因此我們對他的許多了解都來自他的學生的著作,特別是柏拉圖,他在《道歉》、《克里托》和《費多》等文本中描繪了蘇格拉底的對話。 這些作品描繪了蘇格拉底致力于尋求真理和挑戰膚淺的信仰,在哲學、倫理和教育方面留下了持久的遺產。</p> <p class="ql-block">9月30號早上,從陽臺看出去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早餐后,我們出發向天空之城。路過的休息中心。與加拿大相比,希臘的油價還是滿貴的,相當于2.68加元/升,而同時期的加拿大油價是1.44加元/升。</p> <p class="ql-block">雖然說我們一路往西北的山區開,但一路上比較平坦,車輛很少。全程220公里,不到三小時的車程,高速收費不到10歐。</p><p class="ql-block">快到天空之城,平地突然冒出幾塊大石頭。</p> <p class="ql-block">小紅書上有人推薦這家上天空之城前的小鎮上的小餐館,說是又便宜又好吃。</p> <p class="ql-block">這是家家庭式餐廳,開放式廚房。點了烤雞,羊排,肉丸子,當然還有希臘沙律。羊排又鮮又嫩,每個菜的量挺大,吃得很滿意,才32歐。廚師從廚房伸頭出來問我們吃得是否滿意。</p> <p class="ql-block">午餐后,開始開車上天空之城-梅泰奧拉。</p><p class="ql-block">位于希臘中部的梅泰奧拉是一個令人驚嘆的巨大巖層建筑群,在卡蘭巴卡鎮上方急劇上升。梅泰奧拉以其獨特的地質和歷史意義而聞名,也是一系列東正教修道院的所在地,這些修道院建在這些高聳的懸崖上。“Meteora”這個名字的意思是“懸浮在空中”,反映了修道院的孤立和看似漂浮的性質。</p><p class="ql-block">該地區的巖柱是數百萬年前通過自然地質過程形成的,主要是由于沉積巖侵蝕和構造活動的結合。到11世紀,隱士僧侶開始居住在這些懸崖內的洞穴中,尋求孤獨和靈性。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僧侶在柱子上建造了修道院,只能通過可伸縮的梯子和滑輪進入,以抵御入侵部隊。在15世紀的鼎盛時期,梅泰奧拉擁有24座修道院。</p><p class="ql-block">今天,其中六家修道院仍然活躍,并向游客開放:</p><p class="ql-block">1. 大流星圣修道院(The Holy Monastery of Great Meteoron ) —最大、最古老的修道院。</p><p class="ql-block">2. 瓦爾拉姆圣修道院(The Holy Monastery of Varlaam) — 以其美麗的壁畫和歷史手稿而聞名。</p><p class="ql-block">3. 魯薩努圣修道院(Rousarou Monastery) —更小,交通便利,景色令人嘆為觀止。</p><p class="ql-block">4. 圣尼古拉斯·阿納帕薩斯修道院(St. Nocholas Anapausas Monastery) —以畫家Theophanes Strelitzas的復雜壁畫而聞名。</p><p class="ql-block">5. 圣Stephen修道院—可以通過橋到達,使其成為最容易到達的橋梁之一。</p><p class="ql-block">6. 圣三一修道院( Holy Trinity Monastery), 棲息在詹姆斯·邦德電影《只為你的眼睛》中的一塊巖石上。</p><p class="ql-block">梅特奧拉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世界遺產,因其融合了精神、歷史和自然美景,也是徒步旅行和攀巖的黃金地段而受歡迎的目的地。游客被其令人嘆為觀止的景色、歷史建筑以及探索這些令人敬畏、高聳的圣地的體驗所吸引。</p> <p class="ql-block">懸崖頂上的Varlaam 修道院。</p> <p class="ql-block">魯薩努修道院( Rousarou monastery),是梅泰奧拉修道院中最風景如畫、最容易到達的修道院之一。它最初建于16世紀,獻給圣芭芭拉。今天,它是修女的修道院,修女們維護修道院并歡迎游客。</p><p class="ql-block">與其他位于高大的巖石柱上的梅泰奧拉修道院不同,魯薩努位于較低的巖石上,這是上山的石階,再過一座小橋就到達。在里面,修道院以其精美的壁畫和圣像而聞名,其中許多是由后拜占庭時代的克里特派藝術家創作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從這個平臺上幾級樓梯可以進入Rousarou修道院參觀。因為不允許拍照,沒有照片記錄。從這平臺看到另一個Valaam修道院。</p> <p class="ql-block">魯薩努的氣氛很平靜,周圍巖層和山谷的景色很美。它提供了一種獨特的體驗,將精神寧靜與梅泰奧拉的自然輝煌相結合,使其成為探索這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遺址的人的必游之地。</p> <p class="ql-block">Rousarou修道院目前還有十幾個修女,這是她們生活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背景是Valaam修道院</p> <p class="ql-block">開車到巨石底部的停車場,爬195級石級到巨石頂部的Valaam修道院。</p> <p class="ql-block">瓦爾拉姆修道院(Valaam Monastery)是梅泰奧拉最著名的修道院之一,也是僅次于大梅泰隆的第二大修道院。它由Theophanes和Nektarios Apsarades兩兄弟于16世紀初建立,在14世紀一位名叫Varlaam的隱士僧侶首次居住在巖石上后,他們修復并擴建了該地的建筑。修道院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p> <p class="ql-block">女性必須穿長裙子進入參觀,我的朋友沒穿長裙子,入口處提供了花布,可以對付。</p> <p class="ql-block">這是修道院外面的平臺</p> <p class="ql-block">Varlaam以其令人驚嘆的位置而聞名,它坐落在一個巨大的巖石柱上,并以其豐富的宗教文物、手稿和圣像收藏而聞名。修道院的主教堂或katholikon是獻給諸圣的,裝飾著藝術家Frangos Katelanos在1548年創作的充滿活力的壁畫。這些壁畫是后拜占庭藝術的顯著例子,展示了圣人的生活和《圣經》中的場景。教堂內不允許拍照,希望這些印象能留在我的記憶里吧!</p> <p class="ql-block">瓦爾拉姆的景色令人嘆為觀止,提供了梅特奧拉山谷和巖層的全景。Varlaam修道院是任何對歷史、建筑和宗教藝術感興趣的人必看的,也是Meteora精神和建筑遺產的標志性典范。</p> <p class="ql-block">下山了!修道院下午四點關門,我們從查票進入到離開,花了不到半個小時。幸虧我們還是趕到了。我做攻略時沒有引起重視。</p> <p class="ql-block">仰望巨石頂的Valaam修道院</p> <p class="ql-block">從Valaam下來,在停車場附近遠望大梅泰隆修道院(Monastery of the Great Meteora)</p> <p class="ql-block">大梅泰隆修道院( Monastery of the Great Meteora),是梅特奧拉修道院中最大、最突出的修道院。它由Saint Athanasios the Meteorite于14世紀建立,坐落在Meteora最高的巖層上,可以欣賞到整個地區的全景。修道院由他的弟子圣伊奧薩夫進一步發展,并發展成為修道院生活的主要中心。</p> <p class="ql-block">這個修道院逢星期二關門,九月三十號,也就是今天,也關門。不可以入內參觀,但可以爬臺階上去。</p><p class="ql-block">游客從巖石底部爬大約300級臺階到修道院入口。這些臺階被雕刻在巖石上,沿途提供了壯觀的景色。</p> <p class="ql-block">令人觀止的全景,爬三百步石級,值吧?</p> <p class="ql-block">這個空中覽車連接停車場和修道院,應該用于日常交通,這樣就不用爬300級石階。</p> <p class="ql-block">從大梅泰隆修道院下來后,準備去下一個點。</p> <p class="ql-block">這是今天計劃中的最后一個修道院,圣斯蒂芬修道院(Monastery of Saint Stephen), 希臘梅泰奧拉的六座活躍的修道院之一,也是唯一一個主要由修女居住的修道院。它交通便利,在梅特奧拉修道院中獨一無二,因為它不需要陡峭的攀登;相反,可以通過一座小橋從路上到達。</p> <p class="ql-block">今天也關門了。</p> <p class="ql-block">修女用電力吹葉機來清理樹葉,可見她們的生活方式己經很現代化了。</p> <p class="ql-block">今天晚上我們在山腳的小村莊(Kastraki)過夜,在booking上訂了一套民宿,兩房一廳一廚一衛的房子,很舒適,不到230加元。</p><p class="ql-block">民宿的地址也是沒有街道號碼的,可能是山區的信號不太好,Google map上更新慢,也是花了點周折才找到。</p> <p class="ql-block">小村的政府辦公樓吧!</p> <p class="ql-block">在這里吃了晚飯,因為中午吃肉太多了,晚飯吃得比較清淡,四個人花了50歐。小村莊的消費還是比較低的。</p> <p class="ql-block">晚飯后去超市買了明天早餐的食品,再次感受一下鄉村的寧靜。</p> <p class="ql-block">10月1號早晨!</p> <p class="ql-block">裝車準備回程。</p> <p class="ql-block">從天空之城開車回雅典,342公里的路程,3.5小時,公路付費19.5歐。</p><p class="ql-block">三天的自駕行程結束了,全程大概不到750公里,租車包括保險165歐,付費公路37歐,油費98歐。在總費用里,油費是比較貴的。</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xsjgww.com/57jdj0u3" target="_blank">2024希臘行之一,圣托里尼(Santorini), 2024.9.24-26</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xsjgww.com/57q4s70r" target="_blank">2024希臘行之二,米科諾斯(Mykonos), 2024.9.26-28</a></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桦甸市|
华宁县|
天镇县|
平阳县|
华阴市|
万州区|
定兴县|
晋江市|
重庆市|
高邮市|
惠东县|
嵩明县|
孟连|
建阳市|
格尔木市|
黑龙江省|
定陶县|
屯昌县|
嘉黎县|
区。|
甘泉县|
苍溪县|
营山县|
胶南市|
鹤壁市|
繁昌县|
鸡东县|
深水埗区|
紫云|
增城市|
五华县|
五常市|
赤水市|
凌云县|
泌阳县|
东阿县|
分宜县|
安庆市|
吉隆县|
岳西县|
洛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