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何朝暉:寄情翰墨鑄藝魂</p><p class="ql-block"> 蘇琳</p><p class="ql-block"> 德國作家赫爾曼·黑塞曾在《德米安》說:“對每個人而言,真正的職責只有一個:找到自我。然后在心中堅守其一生,全心全意,永不停息。”在武穴文藝界,便有這樣一位堅守者,20余年獨尊詩書畫意,寄情翰墨鑄藝魂,沿著前人足跡上下求索,潛心研習,辛勤耕耘,不斷悟其妙、會其意、領其神,終成一家之象。他,就是新時代鄂東書畫界涌現出的青年書畫家、一品書畫工作室創始人何朝暉先生。</p> <p class="ql-block"> 何朝暉,1979年出生在四望鎮新廟村何德芳垸,靈山秀水的小村莊古樟參天,修竹蔭映,阡陌交通,雞犬相聞,風景優美,寧靜祥和。純樸民風和秀美風光不僅滋養了他的身體,更滋養了他那顆對藝術充滿渴望的心靈。雖生長在農家,但他自幼便對色彩與線條充滿好奇,與水墨丹青結下不解之緣。小學美術和書法課上的臨摹涂鴉之作,雖然粗糙幼稚,卻漸漸地展現出了書畫天賦。于是,他開始將視野轉向了大自然,家鄉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成了他的書畫啟蒙靈感來源。在讀初中時,幸得師承美協主席、武穴師范大咖楊行瀾老師門下,在求學途中,正式踏入了書畫的殿堂。高考那年,何朝暉以黃岡市藝考狀元的身份進入咸寧師專從事美術教育專業學習,后又到湖北美院進修。在校期間,其專修中西方繪畫、書法,打下了扎實的專業基礎。對于山水、花鳥、人物的創作,在《芥子園》的畫譜中尋找到了自己最喜歡的技法、皴法,加之老師的指導教學幫助,他仿佛聽到了歷史的低語,感受到了書畫獨有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學校畢業后,何朝暉又以專業第一名的成績,深得大學系領導器重,提名留校任教,但當年年少輕狂的何朝暉一心向往外面的世界,而婉拒了校領導的好意,執意離開母校。此后他輾轉江西等地,進出私立學校謀生。為了解最新的行業知識,他還在北京做了兩年職業畫家。多年來,何朝暉沉浸在墨色丹青的世界中,遨游藝海,叩問心門,沉醉于那些跨越時空而來的藝術大師們的作品之中,晨曦初露之時,他臨摹名師佳作,褚遂良、趙孟頫與王羲之的筆跡讓他陶醉不已;夜幕降臨之際,他挑燈夜畫,徐渭、范寬、董其昌、八大山人等筆墨意趣,令他樂在其中。他推崇達芬奇的寫實技巧,也熱愛梵高、塞尚等名家的強烈表達。他性格好靜,不理俗務,惜時如命,拒絕一切無意義的社交活動,雖然他不喜參加各種文藝活動,但是在武穴書畫教學創作中,卻得到市文聯主席雷世達、美協主席楊行瀾等業界大師很多的關心和幫助。除了書畫教學以外,何朝暉基本都是呆在自己的書畫室里。空閑時一個人駕車去郊外采風、寫生,感受大自然,觀摩各種畫展,或與師友交流,尋找書畫的創作靈感,加上生活的經驗和感悟,一并融進自己的作品中。</p> <p class="ql-block"> 藝術的道路從不是一帆風順的,在學習和創作的過程中,何朝暉遭遇了無數次失敗與挫折。他曾在夜深人靜時,對著空白的宣紙發呆,筆下的線條似乎總也達不到心中的理想狀態。他也曾在無數次嘗試后,依然無法將內心的情感完美地融入畫中。但正是這些困難,磨礪了他的意志,激發了他的創造力。他堅持師古人、師今人、師造化,而又不墨守成規,落入俗套,勇于并善于借古開今,求變圖新,從每一次的不完美中尋找進步的空間,長期的思索和切磋,與自然和社會的碰撞交流,一切人文的自然的真善美元素在他的胸中交融奔騰,逐漸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書畫風格。</p> <p class="ql-block"> 何朝暉認為,傳統與創新并非水火不容,而是相輔相成、相得益彰的。他深知,作為新時代的書畫藝術家,既要尊重傳統,繼承先賢的智慧與精髓;又要勇于創新,敢于突破陳規,用自己的方式去詮釋這個時代的精神風貌。他不斷探索傳統與現代、東方與西方的結合點,力求在創作中追求藝術的寫實和精神的寫意,努力在書畫作品中實現二者的和諧共生。</p> <p class="ql-block"> 在他的畫室里,我既看到了臨摹得纖毫畢現的工筆《虢國夫人游春圖》,勁細的線描和色調的敷設,濃艷而不失秀雅,精工而不露板滯,顯示了他扎實的象形基本功。翻閱他學生時代寫生的系列工筆人物畫,只見筆法嫻熟,形象生動傳神,可謂是“金針度繡,巨刃摩天”。而他以遒勁有力的筆線,節制有度的墨色和清逸淡雅的色彩繪就的一幅幅山水寫意,也是潑墨揮毫,意蘊天成,更不用說那些結構精細、明暗濃淡相宜的素描群像圖。縱觀他的藝術世界,在我看來,無論哪一畫科,他都信手拈來,用筆自如,輕車熟路。其畫作也都是融自然美、形式美、意境美、氣質美于一爐,布局別致,結構嚴謹,設色典雅,寫意灑脫,給人強烈的審美愉悅。在創作中,何朝暉都能以獨特的視角,去觀察、分析生活,發現、捕捉美的瞬間,并把自己的感悟化作陽光,揉進每一幅畫作里,靈活運用各種筆墨技巧,盡力去表現人性之光、人世大美。可謂是畫出了自然,畫出了靈氣,畫出了生動,展示了時代的審美意趣和豐富的藝術價值。</p> <p class="ql-block"> 他的書法,既有古人的風骨,又不失現代的氣息,筆力遒勁而不失柔美,每一筆都蘊含著深厚的文化底蘊和個人的情感色彩,而他十年磨一劍,不受名利干擾,日復一日地練習小楷,更是寫學養、寫性情、寫為人,在持之以恒中磨礪書魂。他的繪畫,則擅長將傳統山水與現代元素巧妙融合,畫面既有傳統水墨的意境深遠,又不失現代藝術的創新與活力。在他的筆下沒有沉重的使命感,作品中永遠充滿自由和鮮活。或者說畫面對他來說是一件快樂的事情,是一種快樂的人生享受。他的畫來源于生活,畫的多是他生活中遇到的活生生的人,不但立意新穎別致、深邃自然,而且充盈著鮮明的韻律感,彌漫著一股閑適、安恬、曠達的清新之氣。看得出創作這些作品時,其真誠的情感和聰慧的天資,毫無隱藏地流露和散發在其中。他的山水畫或層巒迭障,崢嶸多姿;或林木蒼翠,生機蓬勃;或山泉如練,溪水潺潺;或煙靄繚繞,光影恍惚,沒有劍拔弩張、壁立千仞的霸悍,卻有著山巒逶迤、云蒸霞蔚、氣象萬千的蒼茫壯闊的境界;沒有逸筆草草、橫涂豎抹一味恣肆的筆墨,卻在精勾細皴、層層積染、纖毫生輝中顯出筆墨的功力豐厚。在他的很多小品畫中,何朝暉還在傳統的中國寫意中又融合了西方油畫的透視筆法,顯得逼真生動,更加靈動而富意味。</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技術是藝術的載體,藝術是技術的升華,更是一種心靈成長要素的鍛造。也許是常年不輟的水墨生涯的影響,使他養成了疏淡簡約的生活氣度,何朝暉將興趣愛好和謀生以及藝術的創作追求融為一體。2001年,他創辦一品書畫教育中心,300多平米的教育中心,兼做書畫室和課堂。一周只上一天課,一年只收三十多個學生,不求發展壯大,只求能謀生糊口,其余時間用來創作和修煉。俗話說,要想給別人一碗水,自己要先有一桶水。因此,他對書畫藝術門類都有廣泛的涉獵,并堅持特色教學、個性培養,用最專業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藝術潛能,提高學生的綜合藝術水平,多年來,何朝暉本人先后獲湖北省首屆藝術類大學生習作展速寫最高獎,十二屆黃岡美術作品展優秀獎,黃岡首屆油畫名家提名展,作品被聯合國大使館收藏。作為一品書畫創始人、廬山特訓營主講教師及教研主任、廣東學易優教育集團書畫培訓項目負責人,他的一品書畫教育中心培養藝術生近千人,其中不乏湖北省單科藝考狀元,取得了八大美院校考高分、團體百分百過關美術統考本科線的喜人成績,成為武穴書畫培訓界一塊響當當的品牌</p> <p class="ql-block"> 心是棲息之地,更是發光之所。對藝術家而言,作品是他們內心鏡像的外化呈現。找到自我的過程,便是從心出發的過程。對于何朝暉,這位風華正茂,才華橫溢的青年才俊,我們衷心祝愿他從心出發奮勇筑夢,向心而行揚帆遠航,不斷創作出更多、更美、更新的作品,在書畫的世界里繼續書寫屬于自己的輝煌篇章</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津市|
马鞍山市|
赣榆县|
湘潭县|
漯河市|
蓝山县|
金乡县|
西宁市|
肃南|
延长县|
尚义县|
丰县|
牡丹江市|
津南区|
阜宁县|
苗栗市|
民丰县|
留坝县|
兰溪市|
乌拉特后旗|
鹤庆县|
长丰县|
启东市|
周至县|
和平县|
芜湖市|
和田市|
婺源县|
库伦旗|
砚山县|
鲜城|
云南省|
中牟县|
康平县|
泾阳县|
安吉县|
庆城县|
威海市|
大姚县|
淮南市|
永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