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視頻1: 四川之行大美風光掠影。攝制/風吹葉動)</b></p> <p class="ql-block"><b> 再上四川賞美景</b></p><p class="ql-block"><b> ——四川旅行散記</b></p><p class="ql-block"><b> 文/風吹葉動</b></p><p class="ql-block"><b> 我至今還清楚的記得,2018年11月第一次享受年休假,選擇的旅游目的地就是四川,和老伴一起先后參觀了峨眉山、樂山大佛、都江堰、青城山和成都市區的錦里、寬窄巷、大熊貓培育基地等著名景點,對四川留下了非常美好的印象,特別向往成都人安逸巴適的慢生活??磥砗退拇ㄓ胁唤庵?,因應一親戚之約,10月16日中午13點左右,我和老伴從石家莊正定機場乘機飛往四川瀘州,第二次開啟了我們五日游的四川之旅。</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第一站:水韻酒鄉瀘州城</b></p><p class="ql-block"><b> 從石家莊正定機場出發時,首先讓我感到意外和驚喜的是,這次居然登上了多彩貴州航空的航班,第一次坐上來自故鄉的航班,很有久違的、回家的感覺,心里倍感溫暖和親切。經過兩個多小時的飛行,我們的航班于下午15時多一點抵達四川瀘州云龍機場。因該機場是軍民兩用機場,飛機即將進入機場空域時,機上的廣播里播放了要求靠窗的乘客關閉所有窗戶的通知,過了一會功夫,兩名空姐就從過道的前后兩端往中間走,對每個窗戶的關閉情況一一進行嚴格檢查,陡然增加了我們對這座軍民兩用機場和瀘州這座城市的神秘感。</b></p><p class="ql-block"><b> 瀘州云龍機場是一座支線機場,對于支線機場我略知一二,其規模和體量一般都比較小,設施也比較簡單??梢幌嘛w機走進瀘州機場大廳,我就被其現代化的、有相當規模的機場大廳所震撼到了,這明明像個大機場,哪是支線機場呀。從機場的規模就可知道這座城市不會小,果然,坐車進入瀘州市區,一座充滿生機、干凈整潔、綠意盎然、古色古香又現代時尚的城市就展現在我們的眼前。在車中放眼窗外,除了鱗次櫛比、獨具南方特色的漂亮建筑之外,讓我印象最深的是道路兩側的行道觀光樹,各式各樣,讓人應接不暇,尤其是直聳云間的棕樹像儀仗隊的士兵一樣威風凜凜,這氣勢、這顏值真是沒的說,實在太帥了。雖然在家鄉貴州也見到過不少的棕樹,但從來還沒有見過如此高大、筆挺的棕樹呢。除了棕樹外,街道兩側的榕樹也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它同樣很高大,樹冠粗壯,枝繁葉茂,這些樹木為古城瀘州增色不少,也讓我們初步感受到了瀘州的生態之美和無窮魅力。</b></p><p class="ql-block"><b> 說道瀘州,我們都知道這里產酒,是全國十大名酒之一的瀘州老窖的產地,但對其他的卻知之甚少。 在車上聽導游介紹,瀘州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全國文明城市,它古稱“江陽”,即處長江之北、向陽而生之意,處在長江和沱江的交匯處,,這里人杰地靈,是塊風水寶地。剛才從瀘州的長江大橋經過,遠遠望見橋下流淌的滾滾長江水,心里早已激動不已,聽說長江離我們住的酒店不遠,到酒店安頓好后,眼看到用晚餐的時間還早,我和老伴就迫不及待地想去一睹長江的風采。</b></p><p class="ql-block"><b> 我們從酒店里出來,過了酒店門口的大街,下了坡后經過兩條小街再往下到了濱江路,前面一下就豁然開朗了,心心念念的長江就出現在我們的眼前,只見清幽的江水在大堤下寬闊的河床上舒緩的流淌,柔靜嫻雅,仿佛若閑庭信步的淑女。長江大堤上的游園廣場里,有健身的,有休閑的,有唱歌跳舞玩樂器的,個個不疾不徐,一副悠閑安逸的樣子。在廣場中的一座一層的房屋門口,掛著“瀘州市全民健身游泳基地”的牌子。過了大堤下坎緩步走到了長江邊,我彎腰用雙手掬一捧長江水,細細感受長江水的細膩觸感,輕輕嗅聞長江水那清新的氣息,心情非常激動。雖然我曾去過上海、南京、武漢、重慶等長江沿岸城市,好幾次看到過我們的母親河長江,但這樣近距離的端詳并與長江親密接觸還是第一次,所以抑制不住激動的心情,將手心里的江水端詳了好久。我們環視江面四周,北面不遠處有一座像長虹一般跨越長江的大橋,非常雄偉大氣。在我們的跟前,有幾位勇敢的游泳愛好者正在靠近岸邊的水域自在的游泳,盡管此時是陰天,水溫已很涼,但他們玩得十分開心,只見他們的身上都系著醒目的、色彩鮮艷的救生圈,這估計是管理部門對所有游泳者安全防護的要求吧。站在江邊,江中離我們約5米左右的距離,有一個小洲,見有一名男子在上面走動,我們也想上去轉轉,可是江水已經漫過通向小洲的石墩,仔細一瞧小洲上的男子,只見他赤著雙腳,右手提著鞋子,原來他是脫了鞋蹚水過去的,我們也就打消了上去的念頭。</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圖片1: 長江邊的瀘州人吹拉彈唱,怡然自得。拍攝/風吹葉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視頻2: 走到長江邊,第一次零距離端詳祖國的母親河,抑制不住激動的心情。拍攝/風吹葉動)</b></p> <p class="ql-block"><b> 聽導游說,瀘州不僅有醉人的美酒和美景,還有大快朵頤的特色美食。她說的一點不假,晚上我們一行十幾個人就飽飽的吃了一頓瀘州特色的大餐,瀘州的美食的確好吃并令人難忘,麻辣鮮香的烤魚、軟糯香甜的白糕,還有什么麻辣雞、豬兒粑、五香糕、黃粑等等,真是數不勝數,每一種美食都刺激著我們的味蕾,讓我們胃口大開。當然,到了酒城瀘州,自然得喝瀘州的美酒了,倒上一杯濃香的瀘州老酒,大家連吃帶喝、說說笑笑,整個餐廳里充滿了輕松歡快的氣氛。</b></p><p class="ql-block"><b> 晚上8點過鐘,我們酒足飯飽回到酒店房間后,感覺肚子鼓鼓的,若不散散步消消食,晚上怎么睡得著覺。聽導游介紹說,酒店附近有一個叫“水井溝”的老街不錯,我和老伴就準備去轉轉,一來消消食,二來可以欣賞一下瀘州的夜景。我們本想打車去的,用手機百度了一下,酒店與水井溝的間距只有1400多米,于是我們就決定步行前往,走出酒店,見天空中下著毛毛細雨,我們就打著雨傘慢慢朝水井溝方向前行。走在雨中行人不多的瀘州街上,別有一番情調,只見道路內側的機動車道上車水馬龍,飛馳的汽車快速旋轉的車輪帶著雨水發出連綿不斷的、清脆的聲響,更讓這座城市顯得很安詳,清風吹著綿綿細雨拂面而來,讓人感到無比的清新舒爽。</b></p><p class="ql-block"><b> 我們大概走了十幾分鐘,接近水井溝時,街上明顯熱鬧起來,滿街都是熙熙攘攘的人流,原來這里是瀘州老城區中的繁華商業街,再往前走,在大街東側的廣場上,發現了一座古塔在夜晚射燈的映襯下熠熠生輝,我們就像發現新大陸一樣的喜出望外,跑到塔的跟前一看介紹,才知道這是瀘州白塔,又叫“報恩塔”,為國家文物保護單位,塔為八方形重檐樓閣式磚塔,通高33.2米,距今已有八百多年的歷史,是南宋紹興年間時任瀘南安撫使馮楫為報母恩所建。我們圍著白塔轉了一圈,仰望著雨夜中靜靜矗立在繁華鬧市旁的古塔,為它雄渾的體魄和獨特的造型所震撼,更被造塔者馮楫的傳說故事所感動。我一邊環視欣賞,一邊選角度從南側和西側分別拍了兩張白塔的照片,然后滿意而歸。</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圖片2: 夜色中的瀘州報恩塔在射燈的照耀下熠熠生輝。拍攝/風吹葉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圖片3: 夜色中的瀘州報恩塔在射燈的照耀下熠熠生輝。 拍攝/風吹葉動)</b></p> <p class="ql-block"><b> 17日早晨七點半左右在酒店餐廳吃了早餐后,我們就準備上街轉一轉,因這次的行程安排比較寬松,留足了自由活動的時間,所以我們玩得比較輕松和自在,不像咱們今年七月游青甘大環線那樣,幾乎每天都是早出晚歸,跟軍隊行軍打仗似的,搞得人既緊張又疲憊。常言道:南方的天就像小娃娃的臉,說變就變。我們剛走出大廳十幾步,就見天空又下起了小雨,我立刻跑回酒店大廳服務臺借來一把雨傘,然后撐開雨傘順著酒店東門口的上平遠路漫步北行,想真切的體驗一下當地人的慢生活。信步悠閑地走在大街上,見東側下坡的小巷有個早市,小巷兩側是擺攤的商販,賣的東西既有蔬菜肉食,又有日常用品,窄窄的道路中間是進進出出、熙熙攘攘的人流,我們也湊熱鬧跟著走了進去,越往里走才發現,里面的人越多攤位也更多,嚯,這個早市的規模真不小呀,更讓我們稱奇的是,這個早市的攤位一直擺進了居民小區里面,哈哈,看到居民樓的單元門口都擺滿了攤位,我就對老伴說,走了全國這么多地方,這樣擺到居民樓門前的市場還是第一次看見,真是長見識了。老伴直夸這個市場真接地氣,小區居民足一出戶就能在早市買菜和購買其他需要的物品,實在太方便了。我說:“是的,瀘州城市管理部門的服務真是太貼心、太周到了,這里充滿了人間煙火氣。”我于是拿出手機,冒雨拍了一段小區早市的視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視頻3: 瀘州的一個早市直接擺進居民小區,充滿了人間煙火氣。 拍攝/風吹葉動)</b></p> <p class="ql-block"><b> 不到瀘州老窖景區轉一轉,等于沒有來過瀘州。咱們來到酒城瀘州,主要的行程就是參觀瀘州老窖的國保窖池等景點,好好體驗一下瀘州酒文化的魅力。瀘州老窖景區位于瀘州市江陽區的中心,為國家4A級景區,上午9點鐘,我們從酒店出發,乘坐了幾分鐘的車就來到了國窖1573廣場,車門一打開,濃郁的酒香就撲鼻而來,讓我們早已沉醉其中。下車之后,看到廣場北端立著兩方上書“中國濃香型白酒起源地”和“中國第一窖”的巨大石碑赫然醒目,它在無聲地告訴人們此乃濃香緣起之地,也成為很多游客拍照打卡的地標。走進景區的高大的白房子,就是451年不間斷釀造的1573國寶窖池群,即始建于明朝萬歷年間(公元1573年)的釀酒作坊“舒聚源”。透過落地的玻璃幕墻可以看到窖池還保持著原始的風貌,這是我國現存持續使用時間最長、保存最完整的原生古窖池群落。在這里,我們近距離目睹了瀘州老窖復雜的釀酒過程,只見窖池旁的工人們梅瓣碎糧、打梗攤晾、回馬上甑、看花摘酒、手捻酒液,這些傳承700年的瀘州老窖酒傳統釀制技藝就這樣展現在我們的眼前,讓我們真切的感受到了一滴美酒誕生的美妙瞬間。</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圖片4: 瀘州老窖1573窖池廣場。拍攝/風吹葉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圖片5: 走在通往1573國寶窖池的廠區大道上。拍攝/風吹葉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圖片6: 1573國寶窖池的水源地,歷史悠久的龍泉井。拍攝/風吹葉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圖片7: 1573國寶窖池的國保牌子赫然醒目。 拍攝/風吹葉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圖片8: 中國第一窖,名符其實。拍攝/風吹葉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圖片9: 嘗一口濃香四溢的瀘州老窖酒,美到心里頭。拍攝/風吹葉動)</b></p> <p class="ql-block"><b> 參觀完窖池,我們又走進了旁邊的瀘州老窖博物館,據解說員介紹,該館內現有藏品1萬余件(套),由瀘州老窖窖池群及釀酒作坊(1619口百年以上明清釀酒窖池、16處古老釀酒作坊建筑群、3大天然藏酒洞)、歷史文化博物館等組成。館內展示分為三大部分共九個單元,從傳統、傳續、傳世三個主題講述瀘州老窖酒的傳奇故事。參觀快結束時,博物館為每一位參觀者都準備了一小杯瀘州老窖酒,請大家品嘗,我們輕輕抿了一口,頓覺細膩的口感在舌尖之上舞動,濃香四溢的味道如綢緞般絲滑,方寸之間充滿了厚重的歷史韻味,真是沁人心脾。</b></p><p class="ql-block"><b> 中午在長江邊的一家火鍋旗艦店吃的飯,站在餐廳的窗前,就能俯瞰滾滾長江和沿岸美麗的風景,讓人賞心悅目。吃完午飯后,我們就回酒店休息了一下,下午又接著參觀了瀘州老窖三大天然藏酒洞之一的純陽洞以及乾坤酒堡,尤其是在乾坤酒堡參觀時,我們大家在專業調酒師的指導下學會了調酒,很有成就感,之后又在劇場里觀看了一段精彩的沉浸式演出,體驗感相當不錯,都讓我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b></p><p class="ql-block"><b> 雖然是第一次到瀘州,但卻印象深刻而美好,瀘州的確是一座酒韻飄香、風景如畫的城市,走在瀘州的街頭,仿佛能感受到歷史的沉淀和歲月的痕跡,瀘州的美酒、美食、美景都深深地印在了我們的腦海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第二站:樂山神秘的大佛</b></p><p class="ql-block"><b> 18日早晨在瀘州吃了早餐,我們就動身前往下一站樂山,大約中午12點過鐘順利抵達樂山市,此時已是午飯時間,我們先上飯店吃飯,樂山的飯菜也特別好吃,尤其有幾道菜,可謂又香又辣,大家越吃越上頭,我們同桌中有三位男士居然吃得滿頭直冒汗,大呼太過癮了。我們吃罷午飯,心滿意足的上了車,很快就驅車來到了樂山大佛景區的北門。</b></p><p class="ql-block"><b> 這次再來樂山旅行,知道了參觀樂山大佛的線路分水路和陸路兩種方式,這不得不說四川人精明,就像一種食材做成了兩種不同風味的菜肴,既讓游客有多種選擇,同時也拓展了產品的市場和銷路。2018年我和老伴來樂山大佛參觀的時候,因當時正在對大佛進行圍擋修繕,故旅行社安排我們走的是水路,坐在船上漫游江中,清風拂面,輕松愜意,站在船頭,可以廣角仰望大佛的全貌,還可以觀賞沿江兩岸秀麗的風景。非常慶幸的是,這次安排的是走陸路,我們就可以從不同的視角觀看樂山大佛,并近距離的感受樂山大佛之美,并可以沿著山路欣賞沿途的風光,因此,雖說我和老伴是第二次來參觀樂山大佛,卻有著與上次完全不一樣的、全新的體驗。下車之后,我們在導游的指揮下,擁入人群并排隊檢票進了收費口,步入景區就看見一片綠蔭向前方延伸,雨后的清風徐來,格外清新怡人,走在景區里的寬敞潔凈的林蔭道上,大家的心情格外輕松愉悅。我們坐了幾百米的電動擺渡車,然后就下來開始往山上爬。在上山入口處的石壁上,看見了北宋大文豪蘇東坡書寫的一個大大的“佛”字。導游說:“在樂山大佛旅游,都是圍繞這個‘佛’字來的。左邊的單人旁代表人,右邊除掉兩豎就是‘弓’字,‘弓’的彎曲表示人生的曲折與坎坷,兩豎表示經歷坎坷之后的成功?!蔽矣X得導游說的很有道理,古今中外的無數事實證明,不管是出家人修行還是我們普通人要做一番事業,只有不畏艱險且堅持不懈,才能最終獲得成功,樂山大佛的建成,就說明了這個道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圖片10: 樂山大佛景區里,大文豪蘇東坡手書的“佛”字。拍攝/風吹葉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圖片11: 樂山大佛景區凌云寺一角。拍攝/風吹葉動)</b></p> <p class="ql-block"><b> 我們沿著山路拾級而上,一路上能見到兩旁錯落有致的紅砂巖,上面布滿了非常多的“蜂窩眼”,煞是好看,將手輕輕撫摸巖面,并放入“蜂窩眼”中,似乎能感受到紅砂巖的體溫和脈動。在上山的沿途,可以見到不少歷代著名文人和歷史人物留下的題刻,讓我們大開眼見。許多依山而建的佛像石雕,因年代久遠以及風化的作用,面貌和體態已經模糊不清,但是其神態依然莊重和肅穆。</b></p> <p class="ql-block"><b> 我們一邊慢慢的往山頂上爬,一邊聽著導游的講解,導游一路上給我們講了許多樂山大佛的傳說故事,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有關海通法師修建大佛的故事。導游先問我們,這么一座舉世聞名的大佛,大家知道是誰修建的嗎?大家都搖頭:“不知道?!睂в尉拖蛭覀兗毤毥榻B道,樂山大佛是唐代的海通法師修建的,他是貴州遵義人,十二歲追隨高僧慧凈修行,二十四歲踏上了游歷天下的旅程。他最終選擇在凌云山上修行,凌云山下是大渡河、岷江、青衣江的匯流地,江水如萬馬奔騰,吼聲震天,常常有船毀人亡。年復一年,人們只能望水興嘆,無可奈何。海通法師見此情此景,悲痛無比,他日夜沉思,終于想出了一個辦法:在山巖上臨江鑿一座人世間最大的彌勒佛像,讓他日日夜夜、萬世千載面對浩浩三江,安瀾鎮濤,保佑蒼生。于是他心懷宏愿,一衣一缽,足行千里,八方募化,歷經艱辛,終于滿載而歸。而貪財的嘉州郡守聽說海通禪師手里有一大筆錢財,就想占為已有,海通法師面對威脅,毫不畏懼,斬釘截鐵地說:“自目可剜,佛財難得!” 于是毫不猶豫地剜出自己的一只眼珠放在上面,郡守大驚失色,嚇得失魂落魄,倉皇而逃。海通法師的浩然正氣感天動地,更激發了光大人民的造就大佛的雄心。可是沒等到大佛完工,海通法師就圓寂了。后來經過續建,歷時約90年時間終于完工。導游說,正是為了感謝和紀念海通法師,景區出臺了專門的優惠政策,只要是來自海通法師家鄉貴州遵義的旅客,一律免票。</b></p><p class="ql-block"><b> 海通法師修建大佛的故事讓我十分感動,我們在驚嘆這一偉大工程的同時,更為咱們貴州有這么一位杰出的歷史人物而感到驕傲和自豪。在樂山大佛景區游覽,真是一步一風景,一步一故事,讓我們沉醉其中。我們一路往上爬臺階,記不清爬了多少級臺階,終于來到了大佛的面前,在大佛的東側是著名的凌云寺。我們站在山上與大佛齊平的觀望臺,凝望四周風景和巨型的大佛頭部和面部,真是太壯觀了,讓我們感到無比震撼。聽導游說,從觀望臺走到大佛的腳下面有23層樓高,一想到上上下下要走46層樓,我就打了退堂鼓,說:“太難爬了,我不下去了?!崩习楣膭钗遥骸芭律蹲勇??沒事的,慢慢爬吧,既然來了就下去看看吧,這樣不留遺憾?!蔽医蛔∷恼T勸,就跟著大家繼續往下參觀。再拾級而下沒走多遠,就是呈“Z”字形的、很狹窄的、彎彎曲曲的棧道了,大家排著隊緩慢的魚貫而行。據說咱們的運氣還不錯,因今天上午下雨,天也比較涼,故下午的游客不多,我們也就少受一些排隊之苦。往下順著依附在懸崖邊的棧道上行走時,很是缺乏安全感,尤其是有的路段相當陡,而且仿佛像懸掛在半空中,下面就是滔滔的江水,我們只得戰戰兢兢、小心翼翼的扶著巖壁上的護手,更不敢拿出手機來拍照,深怕一不小心掉進江中就麻煩了,更擔心發生什么意外。大約走了20多分鐘,我們終于走完陡峭的石級,來到了神秘大佛的腳下,站在大佛腳下前面的小廣場上,抬頭仰視著大佛,只見大佛頭與山齊,身靠凌云山,足踏三江水,雙手扶膝,體態勻稱,神勢肅穆,仿佛日夜守護著這片土地和眾生。我們在廣場上駐足,細細的觀賞大佛和沿江的風景,并打卡留念,眼看快到導游約定的集結時間,我們就又沿著彎彎曲曲的棧道爬上了觀望臺,雖然此刻我已經有些氣喘吁吁,且腿腳酸脹,但能這樣近距離的仰視神秘的大佛,真是太值得了。樂山大佛為彌勒佛坐像,通高71米,是我國最大的一尊摩崖石刻造像。樂山大佛景區依山傍水,風光旖旎,文化與自然和諧統一,構成了一幅多姿多彩的山水畫卷,而樂山大佛不僅是一座雕像,更是中國古代文化瑰寶,是中華民族智慧的結晶,它不僅能夠讓我們感受到中國古代文化的厚重,也能領略到人類藝術的無窮魅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圖片12: 走在樂山大佛陡峭的凌云棧道上。拍攝/風吹葉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圖片13: 仰望莊嚴肅穆的、神秘的樂山大佛。拍攝/風吹葉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圖片14: 站在樂山大佛的棧道上,鳥瞰江中的美景。拍攝/風吹葉動)</b></p> <p class="ql-block"><b> 下午16點左右,到了凌云寺大門口集結后,我們大家就朝景區外走,這時見到北側的山頂上有一座高大的古塔,因導游未安排參觀此處景點,所以我們只能與之擦肩而過。我遠遠的望去,高高的古塔巍然挺立在山巔,我用手機查詢了一下,原來這座古塔叫“靈寶塔”,它建于唐代,為國家文物保護單位,是樂山的標志性古建筑之一,這次的樂山之行,沒能走近靈寶塔好好欣賞并打卡,感到美中不足且留有些許遺憾。出了景區上了車,我們就朝峨眉山方向進發,晚上下榻峨眉山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第三站:秀甲天下峨眉山</b></p><p class="ql-block"><b> 19日早晨7點出發前往峨眉山,這是此次旅行我們出發時間最早的一天,因前兩天都是上午八九點鐘才慢慢動身,一下子還感覺有些不習慣呢。我們所下榻的酒店離峨眉山景區很近,大約只有約7公里的行程,一路非常順利,十多分鐘就到了。咱們的地接導游經驗相當豐富,且十分精干利索,她在車上就告訴大家,因為峨眉山是四川的熱門景區,每天來的游客非常多,所以我們大家要聽指揮排在一起,且排隊和行走的動作要快,若慢半拍就有可能晚上去十多分鐘甚至幾十分鐘。下車之后,只見游客中心大廳的里里外外都是烏壓壓的人群,果然是人頭攢動,好不熱鬧。下了車后,地接導游迅速跑去售票口購票,我們則在導游指定的地點待命。這位地接導游果真不簡單,頭腦很靈活,一會兒功夫就買好了票,匆匆跑過來招呼我們大家趕快跟著她,從人少的通道刷身份證通過檢票口,我們按導游的指令連走帶跑到了檢票口,很快就檢票進入擺渡車的停車場,然后一起坐上了一輛中巴擺渡車,這才大大的舒了一口氣。地接的導游上車后告訴我們,她的運氣太好了,一跑到售票口就碰見一位不錯的同行,搭車買了票,這樣咱們就比預計的要提前半個多小時上山,也為下一步排隊坐纜車贏得了先機。我們大家都夸她厲害并向她豎立大拇指。擺渡車一會功夫就動身向峨眉山上進發,擺渡車在窄窄的、崎嶇的上路上行駛了一個多小時,順利抵達雷洞坪停車場。坐在車上,沿途見天都是陰雨蒙蒙的,可是當我們到達雷洞坪時,天下起了嘩啦啦的中雨,由于我和老伴提前做了攻略,隨身各帶了一把雨傘,下了車趕快撐了起來,可是,這雨下得很大,褲子和鞋一點也遮不住,于是,我們趕快把導游為我們準備的雨披披上,又和大家一道在旁邊的小商鋪里購買了雨鞋套并趕忙將鞋子套上,以防鞋子被雨水打濕。見雨很大,我們團里有四位男士突然改變了主意,說雨這么大,啥也看不清,他們都曾上去過,于是就決定不去了。因我們2018年也曾爬上去過,記得當時最后的登頂相當吃力,還出現了胸悶氣短的狀況,最終咬著牙才登上峨眉山的頂峰。見團中有人不去了,又擔心自己爬不上去,于是我也打退堂鼓不想上去,老伴說:“哪能半途而廢呢,咱們慢慢爬,不要著急,美景總在風雨后,走吧!”經不住老伴的勸導,我就跟著大家開始冒雨往山上爬。我想,咱們今天登上金頂,也只能在雨中看到云里霧里中朦朧的峨眉山了。</b></p><p class="ql-block"><b> 我們走在蜿蜒于山間的石級上,雨在滴滴答答歡快地下著,腳下的石板上一股股雨水輕輕的推著針葉狀的細樹枝,靜靜地在我們的腳掌間順勢向下流淌,一路除了雨點有節律的滴答聲和游人爬山低低的喘息聲,整個山間似乎是那樣的寧靜和安詳。</b></p><p class="ql-block"><b> 爬了一公里左右的山路,我們終于來到了纜車乘坐處,在導游的精心安排和指揮下,我們又很快坐上了纜車,下了纜車之后,就向峨眉山金頂發起最后的沖刺,很快就等頂成功。也許是方法得當,我這次跟著隊伍爬上海拔3079.3米的峨眉山金頂時,感覺輕松了一些,沒有像上次那么難受。</b></p><p class="ql-block"><b> 老伴說的對,美景總在風雨后,我們登上金頂時,雨雖然停了,天卻還是霧蒙蒙的,金頂四周云霧繚繞,但當我們剛剛登上金頂大殿東側的平臺時,神奇的一幕出現了,只見風吹云散,撥天見日,天突然放晴,太陽出來了。平臺上的所有游客無比興奮和激動,齊聲高呼:“啊!天晴啦!”站在高高的平臺上,一幅壯闊的、美麗的畫卷立刻展現在我們面前,陽光之下,壯美的云海和雄偉秀麗的萬佛頂盡收眼底,只見漫天的云海翻滾,如夢似幻,宛如置身于仙境一般,真是太美了,我們抓緊時間將這一難得的畫面抓拍的下來,只過了幾分鐘,滾滾的濃霧卷土重來,晴朗的天氣轉瞬即逝,一切又恢復了原樣。之后,我們又站在金頂東側的柵欄邊,向天仰望這太陽出現的空中,期待奇跡能再次重現,可是,等了好幾次,太陽卻再也沒有出來。我們十分慶幸自己是有福之人,仿佛是上天安排好似的,天朗氣清的時刻一分鐘不早,一分鐘不晚,剛剛就在我們登上金頂最高的平臺的那一瞬間,正好讓我們親眼目睹了陽光下峨眉山的秀麗風景,讓我們和全場的游客無不興高采烈、驚喜萬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圖片15: 法相莊嚴的峨眉山金頂十方普賢圣像。拍攝/風吹葉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圖片16: 站在峨眉山金頂上,賞如夢似幻的云海畫卷。拍攝/風吹葉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圖片17: 站在峨眉山金頂上,賞如夢似幻的云海畫卷。拍攝/風吹葉動)</b></p> <p class="ql-block"><b> 后來,雖然晴朗的天氣再沒有出現,但我們還沉浸在剛才的興奮和喜悅之中,饒有興致地沿著熟悉的道路,在金頂四周游覽了一圈并拍照打卡。11點20分集合下山,下山時,看見浩浩蕩蕩的人群披衣帶傘、扶老攜幼往上爬,堵得山路水泄不通,這場面堪稱大片。導游對我們說,這個時候來,排隊等車的時間就長多了,我們都點頭稱是。</b></p><p class="ql-block"><b> 我們下山時,正值午飯時間,成群的猴子來到路旁向人覓食,這些猴子是峨眉山的精靈,個個生性嬉鬧頑皮、滑稽可掬又很通人性,主動與游人互動交流,給游人帶來許多樂趣,成為峨眉山又一道風景線。</b></p><p class="ql-block"><b> 俗話說:“下山容易上山難”。我們下山的行程順風順水,坐了纜車下來后又轉乘擺渡車,一路歡聲笑語,不知不覺就走出了峨眉山風景區的大門,圓滿完成了今天的峨眉山之行。</b></p><p class="ql-block"><b> 雖然距離上一次爬峨眉山已經有六年的時間了,但是,對峨眉山的印象還是那么清晰,六年前與老伴爬峨眉山的許多情景仍然記憶猶新,不過,這次與老伴再上峨眉山,確有全新的感受和意想不到的收獲,尤其讓我們激動萬分的是,終于在金頂上看見了難得一見的燦爛的陽光和壯美的云海以及比金頂海拔還高的巍峨的千佛頂,這不僅是一場難得的視覺盛宴,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今天的峨眉山之行,雖然一路很累、很辛苦,卻真切地感受到了峨眉山的壯美和神秘,收獲了一份終身難忘的記憶,的確不虛此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第四站:安逸巴適成都市</b></p><p class="ql-block"><b> 19日下午游完峨眉山景區之后,我們一行人就趕往成都,入住了成都市區的酒店。晚上一邊吃著成都的特色火鍋,一邊觀看了川劇變臉演出以及茶藝表演,真是非常不錯的味覺加視覺的享受。本想吃完飯后看看成都的的夜景的,但是,見雨下個不停,我們也就打消了夜游的念頭,回酒店休息了。</b></p><p class="ql-block"><b> 因我們乘坐的是下午15點過鐘飛往石家莊的航班,導游定的是次日上午10點退房出發,然后在成都市區游玩。眾所周知,成都自古享有“天府之國”的美譽,具有悠久而獨特的歷史,文化積淀深厚,風景名勝眾多,是一座有著3200年歷史的“最中國文化名城”和現代化的國際大都市。要想好好玩遍成都,那得十天半月才行,而我們此行在成都只有半天的時間,因此只能像蜻蜓點水那樣,就近選市內的幾個景點轉轉罷了。20日我和老伴照例一早起床,上酒店的餐廳吃了早餐后,見時間還早,于是就冒雨打車參觀了著名的成都文殊院。我隨手在手機上查閱資料得知,文殊院,又名“空林堂”,位于成都市青羊區文殊院街66號,是一座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的佛教寺廟,它始建于隋大業年間(605~617年),初名信相院。清康熙年間,文殊院經歷了集資重建,并在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正式改名為文殊院。文殊院不僅是成都市內保存最為完整的佛教寺廟,具有極高的歷史和文化價值。我們到達文殊院時,也許因為是雨天抑或是太早的原因,此時的游人還不多,整個寺院顯得很安靜,當我們一腳踏進文殊院,仿佛一下子就穿越了時空,回到了那個古老而神秘的年代,漫步在文殊院內,感受到那種古樸而寧靜的氛圍,仿佛整個世界都變得安靜起來。文殊院的規模相當宏大,建筑風格也十分獨特。重檐歇山式、單檐懸山式等建筑風格在這里得到了完美的融合,形成了一幅幅美麗的畫卷,這里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蘊含著深厚的歷史和文化內涵。院內的植被茂密,但見成片的楓葉漸染,在這古老寺院的映襯下,更是美不勝收。我們參觀完文殊院,從西面牌坊走出去,見山門對面有一段長長的影壁古色古香,呈“品”字形狀,獨特的造型和鮮艷的色彩非常好看,已經有不少的游人在此打卡拍照,見此景拍照不錯,我們也就湊熱鬧跟著拍了幾張照片,然后打車前往天府廣場游覽參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圖片18 : 造型精美獨特的成都文殊院千佛和平塔。拍攝/風吹葉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圖片18: 在成都文殊院的影壁前打個卡。拍攝/風吹葉動)</b></p> <p class="ql-block"><b> 到達天府廣場時,天空中依舊飄著綿綿細雨,感覺空氣都是清新和濕潤的,廣場四周成片的花圃里開滿了姹紫嫣紅的鮮花,空曠的廣場上游人和市民很少,我們漫步在廣場中央,環視四周,仿佛整個廣場的美景完全由我們獨自享受,真是太難得了。于是,我讓老伴打著小雨傘,哼著趙雷的那首《成都》,在廣場上轉了一圈,我則跟著為她拍了幾段視頻。我對老伴說:“唱著趙雷的歌,慢步走在雨中的成都街頭,還真很應景,且別有一番韻味?!?lt;/b></p> <p class="ql-block"><b> 眼看快到上午10點退房出發的時間,我們就打車返回酒店,退了房上了車后,我們乘坐的車就來到成都市著名的景區錦里附近停下,導游定好午餐地點和中午13點30分吃飯的時間后,由大家自由活動,想上哪轉就上哪轉。于是我們就非常輕松自在地選擇了附近的著名景點武侯祠重點參觀了一下,出來后又上錦里簡單轉了轉,因我們曾經來過錦里,且認為它其實就是一個商業步行街,這種景點全國各地雷同的非常多,故也就沒有了游覽的興致。出了錦里景區,我們沿著大街依次閑逛了幾家成都的特產商店,見快到午飯時間,就與大家集結并吃了午飯,然后懷著依依惜別的心情,坐上車趕到了成都雙流機場候機大廳,下午15點多準時坐上航班順利返回石家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圖片19: 在武候祠古色古香的紅墻前打個卡。拍攝/風吹葉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圖片20: 在古色古香的武侯祠紅墻前打個卡。拍攝/風吹葉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視頻4:綿綿細雨中打著傘,哼著趙雷的那首《成都》,漫步在成都的街頭,既應景又愜意。攝制/風吹葉動)</b></p> <p class="ql-block"><b> 這次的四川之旅,雖然時間較短,且大部分景點均是第二次游覽,但卻有著一種獨特的、全新的體驗,也讓我更加認識和了解了四川豐富厚重的歷史文化,欣賞到了四川壯麗的自然風光,吃到了四川豐富可口的美食,體驗到了四川人安逸巴適的生活方式,又多了一些人生感悟,總之,這是一次難忘的旅行,進一步加深了我們對四川深刻而美好的印象。</b></p><p class="ql-block"><b> 最后學著用四川話說一句:“四川真是安逸得很,有機會我還要來耍喲!”</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琼结县|
汝阳县|
商都县|
新沂市|
遂宁市|
黔西县|
南木林县|
南投县|
仙游县|
普宁市|
泊头市|
瓦房店市|
汝阳县|
当阳市|
新丰县|
施甸县|
正宁县|
托里县|
海原县|
卢龙县|
寻甸|
通榆县|
高青县|
德兴市|
丰城市|
永丰县|
将乐县|
平遥县|
麻阳|
搜索|
乌恰县|
安康市|
苍溪县|
江都市|
和顺县|
保山市|
安远县|
繁峙县|
祥云县|
邵东县|
嵊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