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良東老師好,請問您幾號過來?在哪飛茂名?我這邊好給您訂機票哩……”羅院長麻利地問著,用心用力促成這次“請進來”的研修班在茂名舉行,以造福學子們。</p><p class="ql-block"> “這段時間飛太多了,父母很擔心,夫人也不贊成飛呀。不飛啰,在南昌坐高鐵去你們那,辛苦羅院長!”微信語音里,洋溢著李良東老師對家人孝心暖暖地回應。同時也依稀聽得出,因近年到全國各地開講頻繁而對家庭照顧不周的歉疚,好一位書壇“暖男”!</p> <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 茂名歷史悠久,文化底蘊深厚。早在秦漢時期,這里就有人類活動的痕跡,留下了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v貫茂名市區(中心城區)及茂南區六個鎮,流經湛江吳川后最終匯入南海的小東江,是孕育茂名水土與人文的”母親河”。愛書法的人們落款時喜歡寫上這幾個字:……小東江畔……</p> <p class="ql-block"> 當良東老師一下高鐵,腳踏粵西茂名這塊紅土大地上,回想20多年前首次來茂的場景一一那是參加全國“冼夫人獎”書法大賽獲獎的事……小東江畔,涼風習習,面對城區的發展新規模,他不禁感慨良多:20多年了,我這個當年的愣小子成了如今的油膩大叔……</p><p class="ql-block"> 眼前的良東老師,何來“油膩”之感?現實生活中的他可比抖音、視頻里看到的李良東老師還俊朗精神,笑談不凡,儒雅風趣。我就納了悶,前些日子,墨池老總馮錯評說李良東“性格木訥,不諳人情世故?!?錯總啥眼神呀?錯之矣。</p> <p class="ql-block"> 人生在世,活著有三個層次,第一是活著;第二是體面地活著;第三是明白地活著。世人皆醉我獨醒,醒的那個人往往是最難的。當今書壇,良東老師是其中一位。他一路走來,知世故而不世故,處江湖而遠江湖。其書風絕無丁點一些專業職業人士甚至名家大腕的“油膩氣”。良東老師在接下來幾天的講課中,就語重心長地告誡學子們:習書人一旦油膩,其字就會墮入市儈庸俗而不能自拔。</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良東老師作品落款喜作“三江李良東”。三江者,乃江西南昌千年古鎮三江鎮。是他的家鄉,坐落于南昌縣最高峰白虎嶺腳下。千年來孝禮傳代,耕讀傳家,英才輩出。自然,如今這古鎮能走出一位當今全國書法實力名家就不足為奇了。</p><p class="ql-block"> “老媽,我己安全到達茂名了,住得房子挺大的,又干凈,媽您呀、爸呀放心……良東老師下榻酒店后,第一個電話一口南昌音就往家里報個平安。在這個家,在老爸老媽眼里,任您良東老師是再大的名家,始終都是個孩子,所謂“三江孝禮”從中可窺見一斑。</p><p class="ql-block"> 今年51歲的良東老師,桃李滿書壇,朝氣依然在,本份不油膩。在煙火俗世里,他始終堅守著一顆赤子心,一股少年氣!</p> <p class="ql-block"> 李良東在孩提時就與書法有著一種天生的緣份,自小就喜愛上了寫寫畫畫。家里的墻上,到處是小良東涂寫的墨跡,父母都是明理人,默認他的天性發揮。小良東去同學家里玩,最感興趣地是門口貼的春聯,遇上喜歡的一看就半響。對書法的狂熱,小良東見字帖就買。他讀中學時,曾積攢兩個月的早餐錢買了一本《王羲之墨跡大全》,那字帖捧在雙手的狂喜,至今他都清晰記得。他幾乎天天都在練字,在課本上留白處,到處都可以看到他練字的“眉批”。</p> <p class="ql-block"> 寫個不停!這一點在良東老師的課堂上體現得琳漓盡致。這次在習廬書院開講第一天,早上8:45書院準備了個開學典禮。他卻一進門就興致勃勃地說句:我們上課了。立即進入角色,邊講邊寫、邊示范,大字小字通殺,中間也不休息,學子們卻聽得上癮,看得過癮,毫無疲倦感。 若是不寫了,必定是在巡驗學子們的書寫質量,發現問題則立即又提筆示范糾正。</p><p class="ql-block"> 學子們都說,這位先生呀,上課是“三不?!保褐v不停、寫不停、示范不停!實際上,良東課堂是爭分奪秒,如狼似虎,祥簡集約,一語中的。當然,到了飯點必停,良東老師絕不“油膩”。對于時間的管理及把控,他是有著體制內工作管理者的嚴謹,但不拘謹。</p> <p class="ql-block"> 高中畢業后,良東老師讀的大學是江西財經大學。在授業恩師王伶兒的指引下,他每天練書法時間達到五六個小時。正道加天賦,還有”寫不?!?,漸漸有了書法成效。王伶兒先生對他的師兄弟說:“李良東練書法一年要當你們十年。”</p><p class="ql-block"> 曾幾何,一本《集王圣教序》硬是被他通篇背誦下來,并且臨摹得惟妙惟肖;王羲之一脈書家的墨跡也要一一臨摹,字字過關,精準到位,如唐孫過庭、宋四家、明王鐸等等...…</p> <p class="ql-block"> 1998年,李良東先后入展第四屆中國書壇新人展; 全國第三屆楹聯展;第二年又入第七屆全國書法篆刻展;2002年獲得首屆中國書法蘭亭獎;2003年、2005年、2006年均入展當年全部中書協舉辦的國展……幾乎往后的每一年大大小小的全國展都能看到他的作品。多次入展的經歷,各種流派、觀念、行為高潮聚漲,也是李良東不斷“吸收”其它書家精華的過程。</p> <p class="ql-block"> 談到他的老師,李良東總會說很多很多。在王伶兒先生的介紹下,他得到了張鑫、梁光、喻貴森、張富生等老師的指點。在有一年的南昌書協年會上,江西名家省三、傅周海、趙定群等先生對他的作品給予了很多意見并無私推介。10多年前,他更是負笈京華,得張旭光先生指授,還問道于劉洪彪、劉文華等名家。</p> <p class="ql-block"> 李良東得到了眾多前輩老師的指點,而這些指教都是完全無私,沒有任何功利色彩的,只是因為愛惜人才而給予的,每談及此,李良東都感恩難忘,激動不已。</p> <p class="ql-block"> 良東老師極為推崇《集王圣教序》,第一堂課就拿來講解分析,點破其字法要點:大肚子法(打開中宮)。見廬內懸掛有張旭光老師所書“鹿鳴小籬”橫幅,指出四字“大肚子”法的理性運用。接著,他又講了伸脖子法(重心上移)、矮腳虎法(重心下移)……形象生動,極具生活化,讓學子們立即聽得懂,記得住,用得上。</p> <p class="ql-block"> 良東老師指出,觀“鹿鳴小籬”的落款三字“張旭光”,說是三字,實為一字,甚至是一幅亦書亦畫的作品。三字在打開中宮的基礎上,攜手恣肆錯落地打散中宮,表現出草書高級的抽象美,給人無限的想象空間。這一切來源于張旭光老師對《集王圣教序》字法切膚“到位”的邏輯思維,才有筆下這壯闊的“味道”高峰體現。</p> <p class="ql-block"> 良東老師時常回憶起小時候家附近一條不知名的溪流。這條溪流不大,卻非常清澈,童年許多美好的時光都在這里度過。暑假的時候,小良東和伙伴們光著腚跳入溪流中盡情嬉戲,恍如昨日。小溪對岸,有著非常美麗的景色,高低參差的樹,彌望無際的田野,還有長著大尾巴的喜鵲……</p> <p class="ql-block"> 40余年的光陰過去了,李良東也離開了那條小溪,生活在城市的鋼筋水泥里。大學畢業后,來到稅務系統工作,從鄉鎮單位干到市機關,業余時間攻習書法。在工作中,常常因為書法,別人也看淡了他工作中的成績。到后來,李良東也索性以書法為主,讓自己的生活更加逍遙在書法的海洋里。</p> <p class="ql-block"> 書壇同樣變化無常,有些人急著往前奔跑而迷失方向,有些人在躊躅不前而自甘墮落。無論如何變化,李良東始終如家鄉那條清溪,從容不迫,活得越來越高級。</p><p class="ql-block"> 良東老師在課堂點評學子們作品時說:生活不易,堅持習書更不易,更要見賢思齊,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別讓自己安逸起來,慢慢油膩而廢掉,誰叫咱們喜歡呀?定不負蒼天賦予咱們這份熱愛!</p> <p class="ql-block"> 二</p> <p class="ql-block"> 濤聲不斷歌不斷,回聲蕩漾白云間,高峽風光看不盡,輕舟飛過萬重山……</p><p class="ql-block"> 良東老師來茂名開講期間,恰逢刀郎在成都舉辦演唱會,一曲《川江號子》震撼國人,尤其是女聲合唱這幾句,在刀郎深沉雄樸“嗨!嗨!嗨!”的纖聲烘染下,凄美回腸,似乎慰籍著世間一切苦楚,直入云霄度,不失煙火氣。觀良東老師現場大字行草揮毫,其書風審美點恰好卡在這“云霄煙火”處,給人一派輕舟過萬山,風光看不盡的沉著愜意,讀之賞之會忘掉人間的時光悄逝……</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良東老師前幾年出了本書法集,取名“墨煥煙霞”,我個人理解為,煙火與煙霞齊煥,生存共生活一發,與刀郎去年的《山歌寥哉》歌集審美高度殊途同歸。</p><p class="ql-block"> 還是這位刀迷網侃得好:這首歌勁太大了,聽得我是一腳踩油門,直奔初戀家門口,卻忘了老婆還在副駕上……</p> <p class="ql-block"> 李良東的大字行草風格,用專業話語來講是具有魏晉書風的簡古蕭散,唐人書法的情法兼容和宋代書風的意趣張揚,以及明代書法的形式美感,尤其對王鐸書風雄強開闊的演繹,都有不同程度的反映。但他在書法求索路上“嗨!嗨!嗨……”的艱辛,卻鮮為人知。</p> <p class="ql-block"> 李良東在課堂上談到,書法人對書法概念的理解多樣,且隨著閱歷的變化會改變自己的認識乃至實踐。而良東老師清醒地認知,過早地形成特征明顯的個人風格是一把“雙刃劍”。</p><p class="ql-block"> 成名后的他開始回歸到“輸入型”的學書狀態,不斷地自我否定,避開像投展類似的“輸出”。</p> <p class="ql-block"> 那些日子,外人可能正為他嘆息錯失,而李良東卻一心只讀圣賢書,品畫也好,喝茶讀詩也罷,在這悠哉的過程中豐富內心,提升精神境界....這一趟,李良東上下求索,尋求新的突破。從二王到殘紙,從漢碑到明清,一一進行梳理、逐個進行分析對比。</p> <p class="ql-block"> 有一段時間甚至被書友當做“畫販子”,他游走于古玩市場,搜羅感興趣的古代字畫作品,每天的“必行之事”也從練字大量地轉化為寫詩,畫畫??此撇粍照龢I,其實是在修煉內心,修煉字外功。慢慢的,他在風格和表達上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他淘洗了原來的浮華、尖銳,提煉出厚重、自然,在傳統與現代間,借古開今,法為我用。他的作品更深沉、更耐人尋味了。2013年,李良東重出江湖,再一次迎來了他的書法豐收年。</p> <p class="ql-block"> 尋找到他的作品“符號”這一次的出現,李良東的作品有更加強烈的藝術語言:用筆的提按轉折,富有節奏感;結體隨形就勢,變化多端;墨色枯濕并用,章法虛實相生,形式古今結合......</p><p class="ql-block"> 作品體現出強烈的藝術共性和自我個性的完美表達,都彰顯著王者歸來的氣度!正因如此,他的作品開始在全國的書賽上頻繁獲獎:2013年,他獲得第四屆全國扇面展最高獎、第三屆全國草書展最高獎、第三屆中國書壇蘭亭雅集42人展、“江右風流”江西籍中青年書法家八人提名展等等。而且,有行家注意到李良東入展作品皆以是大字行草為主。</p> <p class="ql-block"> 獨到的個人見解解讀出別人領略不到的重點李良東的行草書在風格上給予歸類的話,當屬明清書風在新時期的延續。因為只有到了明清之際,巨幅行草立軸作品才開始盛行,它的氣勢恢宏正暗合當代展廳文化的需求。</p><p class="ql-block"> 良東老師給學子們交底:王鐸風格在當代書風中的優勢,主要是它很厚重,很有沖擊力。在評選中,也很容易被發現,往往一展出作者就被人熟知,留下強烈的印象。懸掛于高大的展廳,的確會有一種奪人的氣勢。</p><p class="ql-block"> 在明清諸家中,李良東顯然傾心王鐸,但絕非簡單的模仿,而是對王鐸的演繹。</p> <p class="ql-block"> 他對王鐸總是有獨到的個人見解,總是能及解讀到別人領略不到的重點,很會對比性地去學習!如王鐸的“理性 ”與“狂野”最重要的體現元素如何掌握?良東老師說:“我去學某個技能前,我總會問自己這個技能需要什么來支撐。就拿我自己來說,在理性上記草法練線條,草法不熟;就容易陷入非驢非馬,不僅線條不精還容易陷入飛絮野草。而在狂野上我就把注意力放在輕重、結構拉升以及章法錯落上。輕重方面,字形拉升增強玄幻感,章法錯落使之有現代感;不僅加大輕重變化,甚至還會引入了漲墨等各種技法,使之產生水墨淋漓的感覺?!?lt;/p><p class="ql-block"> 一個問題,在良東老師面前會延伸出四五個問題,然后一一地去解決,逐步地掌握最終問題。這就是他區別于其他人的學書方法,是帶著自己的分析去學的。</p> <p class="ql-block"> 大量的入展獲獎作品中的行氣擺動,是十分明顯的“王鐸”特征,但他顯然弱化了王鐸行草立軸的大幅度擺動,而是配合字形結構的大小穿插揖讓,起到了互相提攜顧盼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 在用墨上給人以鮮活之感,則是他借鑒了王鐸墨色的強烈對比關系。但由于書寫材料的不同,王鐸大行草作品在重墨處多為“漲墨”或滂沱肆流,而李良東故意加強筆畫的疊加,在重墨處顯得層次分明,亦顯得渾厚沉著。從作品的氣息上看,他變王鐸的郁勃雄強為典雅精致,變王鐸的生拙樸茂為嫻熟細膩,變王鐸的狂放野逸為率性輕松...…</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獲獎當然是值得欣喜的,這是對作者多年心血的回報,更是師長教誨、摯友錚言的綜合慰籍?!?lt;/p><p class="ql-block"> “當拙作最終在十一屆國展上獲獎,我的名字排在第二位出現在榜單上時,剎那間我想起了指點我、幫助我的眾多師友,想起了陪伴我多年風雨的親朋,想起了斗室的廢紙三千和求學的萬里征途……”習廬里,良東老師分享著他學書的“川江號子”。</p> <p class="ql-block"> 李良東對王鐸行草書的演繹無疑是成功的,若是能跟他學習對王鐸行草的“分析能力”,恐怕就不存在“學不好王鐸”一說了! 尤其在全國第十二、十三屆書法展中,良東老師的沖刺班先后有20人、16人入展,在書壇旋起了“良東書風”!</p> <p class="ql-block"> 三</p> <p class="ql-block"> “龍山生古意,大漢尚巍然。聊把一樽酒,清風酻石前。甲辰仲秋夜過茂名……” 這是良東老師在習廬所藏《祀三公山碑》拓片上的即興作詩題跋,好詩呀!與今年五一節前陜西渭南羅小平老師來習廬開講所題相得益彰,廬內蓬蓽生輝。</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想千年前,王勃南下路經洪州(南昌),寫下千古名篇《滕王閣序》,筆下的唐代南昌是“閭閻撲地,鐘鳴鼎食之家?!蹦菚r的洪州,己是戶口眾多,舟車輻輳,樓閣林立,百業興旺,商業繁榮,城市擴展,文化燦爛,逐為“江淮之間一都會也”!況今日之省會南昌?良東老師有詩詠今日之滕王閣:</p><p class="ql-block"> 濤聲閣影共徘徊,</p><p class="ql-block"> 浩浩江流畫境開。</p><p class="ql-block"> 攜酒登臨足一醉,</p><p class="ql-block"> 滿天風雨眼中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今夜的茂名,有李良東夜過,小東江畔清風習,南海之濱聊把酒,古意巍然,頗具東坡遺風,必將傳為茂名書壇的一段佳話。而茂名!隋代設縣,明朝立府,歷史悠久,人文薈萃。如今的茂名,山海并茂,好心聞名。2017年以其樸實厚道的“好心精神”折桂全國魅力中國城評比冠軍,更加以更包容、更融通的心態笑迎八方,海納百川。</p> <p class="ql-block"> 習廬里墨香四溢,學子們求知若渴。良東老師邊題寫邊說:書法是什么,書法的本質就是生活,它像生活的柴米油鹽,喜怒哀樂,當我們把書法聯系在一起,點橫撇捺,輕重濃淡就有了別樣的意味。</p> <p class="ql-block"> 記得有人曾問禪師:禪是什么?荅:禪就是吃飯,睡覺。再問,亦如是。</p><p class="ql-block"> 千年前的北宋,有一個早上,黃庭堅收到了朋友送來的一車花,他寫下了《花氣熏人帖》……再往前二百年前的盛唐,張旭有一天肚子痛,然后痛的受不了,于是就有了《肚痛帖》……又往前二百年前,在一個下過大雪的清晨,王羲之突然想起遠方的友人,于是寫下了《快雪時晴帖》……</p><p class="ql-block"> 書法就是這樣,緊緊和你的生活聯系在一起。書寫著你生活中的平淡,優雅,乃至痛苦傷感。</p> <p class="ql-block"> 書法是如此平凡,就像你午后的一盞茶,睡前的一本書。平和才能持久,從容才是淡定。一些書家、尤其是學碑的人為了表現線條的雄強力量感,用筆刻意積點成線,增大筆與紙之間的摩擦力,營造“力量”。這般書寫,我曾一度譏為“肌肉男女”,看起來是有力量感,但極不自然。</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現場觀良東老師揮毫用筆平和,書寫自然,點線面信手拈來,黑白灰從容揮去。寫一幅,成一幅。他說:寫大字行草,我喜歡人多的場面書寫,成功率比較高。小字則在書齋里寫,容易出彩。他又說:我不反對把書法搞得熱鬧,也做得有意思,但是我更覺得,平凡才是書法最終的答案,像生活一樣。</p> <p class="ql-block"> 對于投展作品風格,良東老師談到:書法是多種多樣的,有熱烈奔放的,有平靜從容的,有懷才不遇的,有縱逸不羈的,有小家碧玉的,有大氣豪放的。像極了你生活中遇到的人,遇到的事。</p><p class="ql-block"> 從書寫內容來講,參展的書家一般分為詩書家、抄書家、作書家這三大類。詩書家是指傳統意義的文人,能書能詩,自書其自撰詩文;自己作不了詩文,專書古人或他人詩文的是抄書家;作書家是追求現代展廳效果,制作眼球沖擊力的作品,能自作詩文,也會抄書,此為作書家。我以為,良東老師是“三家合一”的優秀書家。</p> <p class="ql-block"> “名利當然是好東西,得之自然。 失之坦然,平常待之。能平常,始能不凡。書法的高貴,不在于你用書法獲得了多少名利,而在于它記錄了你的生活,記錄了你的思考和回憶?!绷紪|老師對于投展的態度,說得坦然。正如他的一首《下棋》詩云:</p><p class="ql-block"> 豫章細雨惹閑愁,</p><p class="ql-block"> 棋子叮叮此境出。</p><p class="ql-block"> 一局手談塵世遠,</p><p class="ql-block"> 不將勝負掛心頭。</p> <p class="ql-block"> 前面所講良東課堂的“三不?!保蠹疑现现衷黾恿恕耙煌!币灰华劜煌?。良東老師在課堂上,把示范的小字作品蓋章作為抽獎禮品贈送給大家。而抽獎的方式別出心裁:良東老師在學習群內發個紅包給大家搶,手氣最差者得獎。這場面弄得是大家為了抽獎,順便來聽課似的。其實,大家的學習熱情被調動地更狂熱了。</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對于沒有抽到獎的學子,良東老師又現場“示范不?!币灰唤o大家寫個齋號或四字吉語:自在書房、云幄學堂、犇犇欄軒、拙趣……逐一在筆尖自然流淌而出,大家皆大歡喜,滿載而歸。良東學堂的“四不?!保屓肆暨B忘返,意猶未盡,獲得感滿滿不停!</p> <p class="ql-block"> 這三天的書法日子,被良東老師打理得井然有趣,豐富多彩。由此可見,苦練絕非食古不化,修文也不是去背四書五經。俱是資源,為我所用,吸取營養,健腦強身,如此方可使藝術之樹長青,更能彰顯了這門藝術的無窮魅力,既能給大家以深刻啟發,又會給更多的人帶來美的享受。</p> <p class="ql-block"> 課程將近尾聲,良東老師邀請大家到南昌、到三江作客。他介紹到,三江地處豐饒的贛撫平原,這里的人們自古就有種蔬菜的傳統。菜農們把摘洗好的菜送到早市上交易,或零售或批發。賣完菜,帶著豐收和勞動的收獲,就在市場上找一喝酒解乏之處,一杯當地自釀的米酒,一碗牛雜湯、一份三江炒粉,就是對生活最好的慰藉。如今,“到三江去吃早酒”已然成為一種時尚,趕墟、吃早酒、逛古村,吸引著各地游客紛紛來此打卡。</p> <p class="ql-block"> 學子們也赤誠一片,說茂名四季佳果不斷,荔枝龍眼,芒果李子,素有“大唐荔鄉”、“水果之都”的美譽;一年魚漁發達,海參龍蝦、鮑魚鮮蠔,享譽省內外。更有讓神仙也抖三抖的茂名狗肉煲……民以食為先,茂名真不賴,良東老師這幾天還沒轉到十分之一呀!</p> <p class="ql-block"> 書法是閱歷的藝術,根基在于文化底蘊。書法的載體是漢字,下功夫苦練是不二法門。書中有道德人文,又當是兼而修之,才能邁步在成為書法家的道路上。李良東在書法實踐中他不僅善于以線條展示神韻,亦擅長用文字抒發情懷,又長于口頭表達清晰生動,并且叩啟心扉,引人入勝,讓書法藝術橫跨歷史、地理、文學諸學科,縱貫讀書生活交往各方面。這真正是書法工作者作為“大家”的格局!</p> <p class="ql-block"> 遇上書法,是人生路上遇見好的緣份。遇見良東老師,是學書路上遇上好的福份。人世間,但凡美好的時刻都是短暫的,書法生活也是如此。三天研修的日子美好而短暫,是良東老師用半生煙火艱辛探索、總結、歸納、提升帶來的煙霞時刻,學子們是幸運且幸福的。</p><p class="ql-block"> 研修結束了,生存仍繼續,生活仍展開,書法日子仍過著……</p><p class="ql-block"> 2024.10.26于茂名小東江畔</p> <p class="ql-block">撰文:</p><p class="ql-block"> 梁事明,中共黨員,廣東蘭石人,號習廬、墨茗草堂、三境齋,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國書法教育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石化書法家協會副秘書長,茂名石化書法家協會主席,茂名市書法家協會副主席。</p><p class="ql-block"> 作品曾入展獲獎全國第十二屆書法篆刻展,全國第一、三屆行草書展等中國書法家協會主辦的專業展覽賽事共10余次。入展獲獎各省面向全國征稿舉辦的“云峰杯”、“康有為杯”、仰韶文化“彩陶坊杯”等全國書法賽事20余次。</p><p class="ql-block"> 近年利用微信平臺發表《讀遷記》、《回魏志》、《靠譜說》、《漢三頌》、《魏了隋》、《嶧秦話》、《仰顏述》、《漢隸鄉愁》、《文喜有喜》、《紙上隸逍遙》、《讓草書回家》、《簡介里 素非素 寒武紀》等多篇書法散論20余萬字,受到業內好評如潮。</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安岳县|
泸州市|
永胜县|
开鲁县|
永川市|
满洲里市|
灌云县|
辽中县|
南康市|
辉县市|
郁南县|
扬中市|
农安县|
涞水县|
柞水县|
囊谦县|
怀柔区|
新建县|
西盟|
嘉鱼县|
瑞丽市|
四会市|
乌苏市|
星子县|
东乡族自治县|
镇远县|
昆山市|
龙泉市|
江川县|
晋中市|
株洲县|
荥阳市|
栾川县|
乐安县|
新建县|
金门县|
桐柏县|
高唐县|
南平市|
阿鲁科尔沁旗|
中方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