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有時候,久困于現實的樊籠,常常生出一種無力感。人生一世,仿佛獨自行走于茫茫荒原,如一棵小草,命不由己。</p><p class="ql-block">從青云農莊向前走去,一條小河婉娫而下,河床近乎干涸,岸邊長著很多一叢叢的絲毛蘆葦。這種蘆葦很漂亮,不似東流江邊的那種長葉蘆葦,它的莖稈直立,葉鞘圓筒形有細毛,頂上有穗,風一吹搖曳生姿。</p><p class="ql-block">站在河邊,向著遠處的山谷吶喊“哎,大山我來了...”山不見我,我自見山。</p><p class="ql-block">人生是孤獨的,理想與現實、希望與絕望,既便如此也該活的像野草一樣堅韌,不屈不撓。</p><p class="ql-block">山谷并未回音,卻驚動了河里幾只悠閑的鴨子。它們扭頭朝我“嘎嘎嘎”的叫起,我無聲的笑了,或許它們向我示好,或許警告我擾民。</p><p class="ql-block">這是通往三條嶺的鄉道。多年前,三條嶺剛剛開發,春暖花開時,漫山遍野的梨花,玉蘭花、映山紅、著實讓三條嶺火了一把,三條嶺由此被譽為東至縣城的后花園。</p><p class="ql-block">正是那年,我與超市幾個同事,第一次來三條嶺打卡。就是從這條路去了高嶺、低嶺、蔡嶺,沿途領略了三條嶺上秀美的風光。</p><p class="ql-block">三條嶺位于東至堯渡鎮尚合村和高嶺村境內。分布著高嶺古道、低嶺古道、蔡嶺古道,寬度在1.2~1.5米左右,青石板鋪就。</p><p class="ql-block">古道沿途散落著一些古祠、古橋、古民居等。海拔均在200米以上,有民謠曰:“高嶺不高,低嶺不低,上蔡嶺爬樓梯。”</p><p class="ql-block">從前三條嶺地處深山,交通閉塞,民間傳誦:“養女莫把低嶺塘,飯瓢討水日子長,養女莫把高嶺頭,吃了上頓下頓愁,養女莫把蔡家嶺,半邊蒸菜半邊粉...”民謠生動的唱出了三條嶺人的辛酸過往。</p><p class="ql-block">三條嶺古徽道是皖南東部重要的交通要道,東可連接石埭,南能通祁門、浮梁、景德鎮,西連至德縣至長江。</p><p class="ql-block">?山區盛產的茶葉、竹、木、柴、炭等物產通過古徽道由人力挑運到長江岸邊轉運,同時,來自長江沿岸及下游的糧食、布匹、食鹽、鐵器以及生活用品也通過古徽道運往山區各縣。挑夫們沿著古徽道南來北往,歲月悠悠,青石板被踩踏得光滑如玉。</p><p class="ql-block">民國時期,河邊高嶺村形成了“半邊街”,有飯店、酒館、客棧、騾馬店,服務于沿途客商。</p><p class="ql-block">三條嶺地區,是抗戰時期新四軍駐至德部隊的根據地。共產黨在高嶺建立了區委會,成立了高嶺游擊隊。三條嶺人民抗擊日寇,平叛頑敵。</p><p class="ql-block">彼時施村宗祠前大曬場是新四軍操武練兵的地方。迎春洞,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是工農紅軍的聯絡站,抗戰期間,是區政府所在地。</p><p class="ql-block">一條歷史悠久的古徽道,承載著豐富的歷史文化,沿著這條古徽道感受到撲面而來的歷史厚重感。</p><p class="ql-block">山門未打開之前,三條嶺“養在深閨人未識”閉塞的交通艱苦的環境,讓人望而卻步。</p><p class="ql-block">打開山門后,人們發現這里不僅有一條保存完好的古徽道,還有美麗的自然風光,獨特的喀斯特地貌景觀,神秘的溶洞,源遠流長的佛教文化,民間還流傳著許多動人心魄的神話故事。</p><p class="ql-block">如今,三條嶺已修通了公路,進出十分便捷,山村也發生了變化。大片的梨園和美麗的翡翠湖,梨花盛開梨子成熟時都是觀賞的好時機。喀斯特地貌、溶洞、石林,這些自然奇觀也為游客提供了探索的樂趣。稍作開發,就是陶公筆下的桃花源。</p><p class="ql-block">二上三條嶺,是一幫同學開車上去,中午在尚合村農家樂就餐,河邊有風車,亭臺,成片成片的金黃色油菜花...</p><p class="ql-block">山里天氣變化無常,剛剛還晴空萬里,忽就下了小雨,忙進農莊躲雨,幾個廚師正在忙碌著,柴火灶飄著飯香,兩個垂釣的人帶著魚進來,蹲在地上處理。</p><p class="ql-block">站在農莊眺望,對面兒童樂園還有不少家長帶孩子在玩,河邊原有的風車亭臺已不見蹤影。</p><p class="ql-block">見時候不早了,打電話讓出租車來接。司機回,又接了一單生意,讓我再玩下。</p><p class="ql-block">繼續溜達。橋對面有一個徽園,門樓很大很高,里面是采摘中心,還有一個小魚塘。時令已到霜降,這個季節里面都是荒的,但能看出當初開園時的熱鬧。</p><p class="ql-block">沿著村道漫步,這一塊的老屋像是重新翻修過,但門前蒿草有人高。路邊還有一個偌大的院子,門樓很氣派,上寫“民間文化博覽園”。院內有幾處空蕩蕩的房子,荒草叢生。很疑惑,記憶中這些老屋幾乎是斷瓦殘垣,是誰開發了又棄之?</p><p class="ql-block">帶著這個疑問上了接我的出租車。司機是個40多歲的女司機,家就在高嶺上。</p><p class="ql-block">一路閑聊,司機妹子說她清早起來就把午飯做好了,兩個孩子上學,老公出去做事,家里還有一個偏癱的母親,整天忙忙碌碌。并說前幾年有上海人來投資開發,買了沿河一帶的老屋,后種種原因中止合同黯然離開,故這些“新房子”成了“棄樓”。</p><p class="ql-block">說話間車站到了,我看了看車上的工號和名字“陳秋菊”,對妹子笑道“我存了你的電話號碼,以后來東至辦事就找你”,妹子也笑“好好”。</p><p class="ql-block">她是我在車站幾個招攬的出租車司機中選的,樸實憨厚,如同她的名字。</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疏附县|
肇州县|
四川省|
班戈县|
济南市|
景宁|
红安县|
石林|
北流市|
昌吉市|
肥乡县|
婺源县|
精河县|
丽水市|
巴塘县|
台中县|
昔阳县|
丰城市|
元阳县|
和田市|
探索|
厦门市|
茶陵县|
扶风县|
东城区|
彭泽县|
米脂县|
宜兰县|
天祝|
宁晋县|
海原县|
吴忠市|
塔城市|
贡觉县|
柳州市|
高密市|
彰武县|
左权县|
芒康县|
郑州市|
霍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