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扎龍.呼倫貝爾采風記<div><br></div><div> 作者:張?zhí)m生 封玉梅</div></div> 2013年6月30日至7月9日,我們石家莊幾個影友老張、老封、老唐、老馬、老王參加一個攝影創(chuàng)作團,前往扎龍、呼倫貝爾、阿爾山、滿洲里等地采風。攝影團30多人,來自全國各地,特點有四:一是老年人多,年齡最大的76歲;二是女同胞多,男女搭配攝影不累,呵呵;三是夫妻一起攝影多,看他[她]們爬山時互相攙扶,攝影時互相切磋,感到很溫馨;四是高級攝影設備多,尼康、佳能、徠卡等新品一應俱全。真是時代發(fā)展了,越是新手設備越好,倒是一些資深影友手里的設備有點跟不上形勢。大家雖然來自天南海北,但是團結友愛,互幫互學,結下了深厚的友誼。 攝影團所到的地方,山川秀麗,風光旖旎。有地域遼闊、天高云淡、“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的大草原;有縱橫交錯、千回百轉的河流、星羅棋布的湖泊;有壯觀神秘的濕地、松濤激蕩的林海;以及沉靜的俄羅斯風情小鎮(zhèn),莊嚴的邊境國門。一幅幅絢麗的畫卷令人目不暇接。我們不僅拍到了鶴飛鶴舞,草原牛羊,牧民套馬,落日飛霞,界河情韻,還拍到了美不勝收的彩虹。<br> 帶隊的攝影指導老師范喜波,熱情誠懇,不辭辛苦。整個采風活動安排內容豐富多彩,組織井然有序,拍攝緊張愉快,影友們感到收獲頗豐,不虛此行。<br> <div> 第一站 扎龍丹頂鶴<div><div> 扎龍是我國最大的丹頂鶴自然保護區(qū),距齊齊哈爾20余公里,汽車半小時就到。門票50元,滿60歲可減半。<br> 鶴,象征吉祥、長壽、和諧,歷來被國人推崇,尤其丹頂鶴更受人喜愛,稱之為仙鶴。明朝制度,一品文官服繡仙鶴;古人有詩“卻從鶴背看塵寰,四海如杯嵩華小”,更有“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的佳句。在扎龍,看丹頂鶴在藍天白云凌空振翅,或迎著東升的旭日延頸而鳴,或披著火紅的晚霞舒翼而舞,真是美的享受!<br></div></div></div> 扎龍的蚊子特多,特厲害。事先我們都準備了防蚊帽,像養(yǎng)蜂人戴的四邊有網(wǎng)的那種,還有人戴的是像電視里日本兵戴的四邊有簾的那種。大隊人馬扛著三腳架,挎著長槍短炮,浩浩蕩蕩,還真有點“鬼子進村”的味道!蚊子可不管你是什么兵,照咬不誤。老張的兩個耳朵因貼近帽子防護網(wǎng),都被蚊子咬腫了;有人兩手端著拍鳥的長鏡頭,拍攝天空群鶴飛翔,蚊子趁機叮在手背上,只好用嘴吹,蚊子竟然死咬不放,巋然不動,邪門了!即便如此,大家依然拍的興致勃勃。6月30日,7月1日,我們去扎龍拍攝了兩次,興猶未盡,7月9日從滿洲里返回途中,在齊齊哈爾轉車,眾人“鳥心不死”,趁候車間隙忙里偷閑又到扎龍去了一趟,一直拍到下午5點多鐘,才盡興而歸! <div> 第二站 阿爾山風光<div> 7月1日晚8點,我們離開齊齊哈爾{扎龍},前往阿爾山采風。<br> 阿爾山位于中蒙邊界,內蒙古自治區(qū)興安盟西北部,橫跨大興安嶺西南山麓,距呼倫貝爾約380公里。是中國境內第七處活火山群,國家森林公園,被譽為火山地質博物館,有世界最大的溫泉群,阿爾山是蒙古語的音譯,其意即為“熱的圣泉”。<br> 在阿爾山,草原和林海相接,雪山與溫泉共存,風景秀麗,地貌奇特。海拔1332米的阿爾山天池,像一塊晶瑩的碧玉鑲嵌在雄偉瑰麗、林木蔥翠的高山之巔;蜿蜒清澈的哈拉哈河,穿山越谷,珠飛玉卷;臥牛潭、虎石潭、悅心潭神奇靈秀;石塘林千姿百態(tài)的火山巖令人嘆為觀止;杜鵑湖因每年湖周邊杜鵑花怒放美輪美奐而得名。我們去時雖然沒看到杜鵑花,但夕陽下的杜鵑湖如霞似火,令人陶醉。<div><br> 阿爾山天池<br></div></div></div> <div> 美麗的杜鵑湖</div> 由于行程調整,原計劃在阿爾山住兩天,改為一天,石塘林、三潭峽沒有充裕時間拍攝,只好利用早飯前空隙,匆匆趕過去拍了幾張片子。早飯后即離開阿爾山。<div><br> 石塘林火成巖地貌<br></div> <div> 三潭峽</div> <div> 第三站 呼倫貝爾草原風情<div> 呼倫貝爾是內蒙古自治區(qū)東北部的一個地級市,東鄰黑龍江省,西、北與蒙古國、俄羅斯接壤。總面積達26.3萬平方公里,相當于山東省與江蘇省兩省面積之和,總人口269萬,是中國北方少數(shù)民族和游牧民族發(fā)祥地之一。各具特色的風土人情,回味無窮的地方風味,為美麗富饒的呼倫貝爾增添了獨特的魅力,是國家旅游局認定的中國六大重點旅游開發(fā)區(qū),中國旅游二十勝景之一。<br><div> 廣袤無垠的呼倫貝爾大草原,是世界著名四大草原中的佼佼者,被譽為世界最美的草原。金帳汗蒙古部落、莫爾格勒牧場位于草原腹地,我們7月3日到達,7月5日離開。這里集中了大草原經(jīng)典迷人風光的精華,天空是那樣湛藍,云朵是那樣潔白,“中國第一曲水”莫爾格勒河九曲十八彎,在草原上緩緩流淌,成群的牛羊珍珠般灑在百花盛開的綠色原野,如人間仙境。草原的日出、日落美的令人驚艷,草原的彩虹、晚霞更是美的令人沉醉!<br></div></div></div> <div> 第四站 呼倫貝爾民族風情<div> 馬,尤其是雄偉驃悍的駿馬,是力量和速度的象征。古人有“草頭一點疾如飛,卻使蒼鷹翻向后”的詩句。“風在吼,馬在叫,黃河在咆哮”讓人熱血沸騰。蒙古族,被稱為“馬背上的民族”,馬是牧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伙伴。在草原上看千百匹駿馬縱橫馳騁,場面壯觀;馬群潮水般撲面噴涌而來,驚險刺激;牧民們追星逐月般的套馬、賽馬、馬術更是精彩絕倫!<br></div></div> <div> 草原民族風情多彩多姿,民風淳樸,牧民們豪爽、大方、給我們留下深刻印象。</div> <div> 第五站 額爾古納<div> 前邊的帖子有點長了,唯恐耽誤大家的時間。目的是想拋磚引玉,給去呼倫貝爾的影友們做個鋪墊。去呼倫貝爾一定要關注天氣,選好路線。我們7月10日剛返回石家莊后,東北那里就遭遇持續(xù)強降雨天氣,7月15日有20多輛汽車在我們曾經(jīng)經(jīng)過的路段上,被洪水圍困,其中兩輛汽車被洪水掀翻。而我們托帶隊范喜波老師的福,提前走了躲過一劫!好了,不再啰嗦,感謝各位影友和老師們的支持與關注,繼續(xù)我們的行程。<br> 7月5日我們出發(fā)前往額爾古納。額爾古納位于呼倫貝爾大草原北端,大興安嶺西北側,從呼倫貝爾市沿著201國道一直向北約130公里,這里是蒙古族的發(fā)祥地。<br> 額爾古納濕地屬于額爾古納河及其支流的灘涂地,面積達12.6萬公頃,是我國現(xiàn)今保護最完整、面積最大的濕地,號稱“亞洲第一濕地”。這里植物繁茂,有各種植物400多種;鳥類眾多,每年遷徙停留的各種鳥類達兩千多萬只。站在額爾古納市西山山頂俯瞰,一條九曲十八彎的河流在碧綠的原野蜿蜒流向遠方,中間一個馬蹄形的河灣,傳說是成吉思汗的戰(zhàn)馬將猛虎踏入濕地留下的印跡。河水在晚霞的輝映下閃著金光,遠處高高低低的喬木、灌木和草原、山巒在夕陽的光影下參差錯落。放眼四望,天地遼闊無限,令人蕩氣回腸,心曠神怡!</div></div> <div> 7月6日早晨2點半起床,趕往濕地拍攝晨曦下的牛羊。這里緯度高,天亮的早,3點8分太陽就出來了;落日又很晚,8點半太陽才下山。昨天晚上為拍濕地晚霞,回來很晚,吃飯洗漱,睡下時已經(jīng)是晚上11點多了。剛躺下迷糊一會兒,起床時間到了,又累又困,累得邁不開腳,困得睜不開眼,但一說拍攝,大家的勁頭就來了,抖擻精神馬上出發(fā)。 草原上剛下過雨,道路泥濘不堪,我們換乘牧民們運載牛羊大卡車。草原天氣很涼,身上穿著秋衣秋褲,仍然凍得瑟瑟發(fā)抖。坐不能坐,站又站不穩(wěn),一路搖搖晃晃、顛顛簸簸好像篩煤球一般。到拍攝地點,朝霞剛好出來。牧民騎著馬,迎著朝霞,遠遠站在山崗上,場面非常美,是拍攝剪影的好時機。范老師說,為突出馬的高大,鏡頭角度要盡量放低,趴下最好。地上濕乎乎的,還有牛糞羊糞,大家二話不說,不論男女老幼,齊刷刷地成一排趴在了地上。溫州76歲高齡的鄭總工也一絲不茍的趴在地上拍攝,敬業(yè)精神令人欽佩。等拍完站起來,每個人都是一身泥水,你看著我,我看著你,感慨拍張好片真不容易呀,大家自己都被自己感動了!</div> <div> 第六站 室韋 滿洲里<div> 7月6日,我們前往室韋,在那里住了一夜。<br> 室韋,是內蒙古自治區(qū)北部的一個中俄邊陲小鎮(zhèn),距額爾古納市約160公里。它依山傍水,鑲嵌在大興安嶺北麓額爾古納河畔。這里是內蒙古突兀部落的發(fā)祥地,是中國境內的俄羅斯民族鄉(xiāng)。總面積約4351平方公里,小鎮(zhèn)北邊就是中俄界河,與俄羅斯赤塔州奧洛奇小鎮(zhèn)隔河相望,邊境線長136公里。小鎮(zhèn)現(xiàn)居住著1800多人,其中華俄后裔占百分之六十三,保存著較為完好的俄羅斯文化和生活習俗。房屋都是用圓木對接而城的“木格楞”,室內鋪設地板,干凈雅致,獨特而有魅力的異國風情,吸引著大批外地游客。2005年被CCTW評為“中國十大魅力名鎮(zhèn)”。</div></div> <div> 連日來我們乘坐大巴車往來奔馳于各個景點,行程數(shù)百公里,處處青山綠水,充滿詩情畫意。車窗外撲面而來的美景,不時引起影友們陣陣驚呼!福建來的幾個女同胞,激動得又是拍手又是跺腳,快停車呀!讓我們拍照!車一停人們就像撒出去的鴨子,說只拍十分鐘,一個小時也收攏不上來。在開往滿洲里的路上,一位河南女影友面對車窗外美景,引吭高歌,蘭天白云下,圓潤甜美、宛轉悠揚的歌聲,伴著影友們的歡聲笑語,飛向草原深處。因時間關系不能頻繁停車,大家只好在車內抓拍。有影友自動當起了觀察哨,一會喊“注意右邊,預備,拍!”影友們嘩地涌向右邊,長槍短炮一起開火;一會又喊“注意左邊,有羊群,抓緊拍!”影友們又涌到左邊,一通猛掃。有的影友直拍到手臂酸麻,相機發(fā)熱,仍堅守崗位不下火線。草原上空氣涼爽,車內大家卻拍的汗流浹背、熱火朝天,瘋狂啊!</div> <div> 滿洲里,蒙語意為“旺盛的泉水”,是內蒙古自治區(qū)呼倫貝爾市下轄的一個準地級計劃單列市,東依大興安嶺,南瀕呼倫湖,西鄰蒙古國,北接俄羅斯,“一眼望俄蒙,雞鳴聞三國”,是亞洲第一大陸橋的交通要沖。距呼倫貝爾市約190公里,總面積730平方公里,人口26萬。<br> 提到邊關,人們的印象總是大漠荒野,孤星冷月,而滿洲里卻是非常漂亮的、具有百年歷史的口岸城市,素有“亞州之窗”之稱!這里旅游資源得天獨厚,魅力無窮。遼闊無際的草原,碧波蕩漾的湖水,巍峨莊嚴的國門,雄渾厚重的俄羅斯、蒙古風情,編織成一幅自然生態(tài)與現(xiàn)代景觀,民族文化與異域風情和諧交融的優(yōu)美畫卷,令人心馳神往。2006年被CCTV評為“中國十大魅力城市。”<br></div> 時間過得真快,仿佛轉眼間,我們采風團的行程即將結束。相處的短短幾天里,大家一起爬山涉水,一起參觀游覽,一起創(chuàng)作拍攝,累,并快樂著。要分手了,竟都有些戀戀不舍。上海的楊新盧夫妻特意請我們河北幾個影友吃了頓飯,并邀請我們抽時間到上海去玩。我們也向影友們發(fā)出邀請,歡迎來河北燕趙大地觀光拍攝!帶隊的范喜波老師再三叮囑大家,回家的路上注意安全,歡迎大家再來! 在范老師的祝福中,影友們互道珍重,依依惜別!<br> 再見了,美麗的呼倫貝爾大草原!<br> <div> </div> 注:<br> 范喜波老師是哈爾濱龍鳳攝影服務有限公司資深攝影師,每年都組團到呼倫貝爾拍攝,冬天還組團拍攝吉林的霧凇、東北虎、白雪皚皚的山村美景。聯(lián)系電話:13946163218 <br>
主站蜘蛛池模板:
佳木斯市|
安泽县|
华宁县|
新巴尔虎左旗|
承德市|
高安市|
宜宾县|
全椒县|
桂平市|
重庆市|
平陆县|
潢川县|
阿坝|
济宁市|
盐源县|
漾濞|
宁陕县|
新营市|
黔西|
昭通市|
安平县|
台州市|
长岭县|
伊金霍洛旗|
大余县|
灌阳县|
德昌县|
赣州市|
高邮市|
郎溪县|
绥棱县|
河西区|
屯门区|
雅江县|
贵定县|
都匀市|
肇东市|
清河县|
民乐县|
崇州市|
襄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