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山西大學堂舊址,位于太原市迎澤區侯家巷9號太原師范學院附屬中學校內。</p><p class="ql-block">山西大學堂是我國三大學堂(新式大學)之一,建于1905年,是三大學堂中的小弟弟。另外兩所大學堂,建立最早的是北洋大學堂?,創建于1895年,在天津;第二所是京師大學堂?,創立于1898年,在北京。</p><p class="ql-block">山西大學堂由由山西巡撫岑春煊和英國人李提摩太共同創辦。</p> <p class="ql-block">山西大學堂舊址現在在一個中學的校園里,還沒有對公眾開放。在我說明來意之后,保安師傅很好,允許我拍照,了卻了我的心愿。保安師傅見我行動不太方便主動提出幫我拍照,上面那張照片就是他幫我拍的,謝謝他!</p> <p class="ql-block">山西大學堂創辦人岑春煊</p> <p class="ql-block">岑春煊(1861~1933),中國近代史上著名政治人物。字云階,號炯堂老人,廣西西林人。云貴總督岑毓英之子,1885年考取舉人,以恩蔭入仕。甲午中日戰爭時期赴戰場,1898年因力主變法維新而得光緒帝青睞,提拔為廣東布政使,1899年調甘肅布政使。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戰爭爆發,岑春煊率軍至北京“勤王”,并護送慈禧太后和光緒帝至西安,因功擢陜西巡撫,次年任山西巡撫,創辦山西大學堂。</p> <p class="ql-block">山西大學堂創辦者李提摩太</p> <p class="ql-block">李提摩太(1845~1919),英國傳教士。屬于大英浸信會。1869年11月17日他離開英國,在1870年12月抵達上海,隨后去山東煙臺、青州等地傳教,并同時學習佛教、儒家和伊斯蘭教著作。1886年,李提摩太來到北京,發表了《七國新學備要》,介紹西方各國的教育情況,并建議清朝政府每年拿出100萬兩白銀作為教育改革的經費。在戊戌變法運動中,他與梁啟超、康有為建立了較好的個人關系。李提摩太以西方文化吸引知識分子和社會上層人士。他和許多政府官員,如李鴻章、張之洞都有較深的交往,因而對中國的維新運動有很大影響。</p><p class="ql-block">1902年,山西發生教案,西太后請他協助處理。事件解決后,慈禧同意他開辦山西大學堂。</p> <p class="ql-block">這兩位山西大學堂創辦者的塑像在山西大學鄔城校區校史館前。</p><p class="ql-block">山西大學新校史館位于塢城校區淵智園內,與新建的“山西大學堂”門樓和文化連廊組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p><p class="ql-block">構成一個校史風貌區,展現了山西大學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優秀的傳統。</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山西大學前身是1902年創辦的山西大學堂;1912年改名山西大學校;1918年確定為國立山西大學;1931年改名山西大學;1953年更名山西師范學院;1959年恢復山西大學校名;抗戰期間,曾遷至晉南、陜西三原、秋林等地,于1937年至1939年停辦;1949年,中國大學理學院并入山西大學;1953年院系調整后,取消山西大學建制;1959年,再度組建山西大學;1961年與山西師范學院合并,仍定名為山西大學;1962年,山西體育學院、山西藝術學院并入山西大學;1998年,成為山西省重點建設大學;2005年,成為最早的一批省部共建大學;2012年,成為“中西部高校綜合實力提升工程”入選高校。2018年,成為教育部和山西省人民政府共同建設的部省合建高校;2022年,山西大學躋身全國“雙一流”大學</p> <p class="ql-block">山西大學鄔城校區的新校史館與新建的“山西大學堂”門樓、文化連廊組成有機整體,構成了山大校史風貌區。</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慈溪市|
永胜县|
赤城县|
名山县|
辰溪县|
定结县|
光泽县|
三门峡市|
汉沽区|
田林县|
青海省|
旌德县|
静宁县|
华池县|
特克斯县|
景宁|
阿合奇县|
同德县|
临沧市|
临泽县|
东明县|
虹口区|
绥德县|
读书|
临湘市|
嘉兴市|
崇礼县|
海阳市|
辛集市|
安义县|
屏东市|
五大连池市|
绥滨县|
徐闻县|
敦煌市|
吴旗县|
虹口区|
东乌珠穆沁旗|
阿巴嘎旗|
南雄市|
屏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