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天收夏色,木葉落秋聲,母校迎來了她160歲生日,我們女十二中初67屆也因同學結緣,迎來了我們的紫藤花開六十年。<br> 母??梢灾溉魏坞A段的學校,包括小學、初中、高中和大學,而母校的定義并不局限于某個特定的教育階段,只要是個人曾經(jīng)學習或畢業(yè)的學校,都可以被稱為母校。這個詞語不僅包含了實際的學校教育經(jīng)歷,還蘊含了對學校的深厚感情和回憶。相對于我們這一代人來說,母校兩字是很奢侈的,由于那個特殊的歷史時期,我們失學的年頭很是不短,之后又由于每個人的不同經(jīng)歷不同環(huán)境,并不是都重新獲得了復學的機會,能夠再定義為母校的學校并不多個,而我們中間多數(shù)人努力再讀書的學校,也因辦學形式能夠舉行校慶日的卻也鮮有,就這樣使得我們對這座古老而優(yōu)秀的母校積聚了超出一般的感情。 10月19日天清氣朗,輕寒可人,我們五個同班同學相約回到了曾經(jīng)讀書的學校,這所歷史賦予盛名的貝滿女中——女十二中,如今的一六六中學。 五個人中維維、李立、查蘭與我是同在延安插過隊的“哥們兒”,嘉慶是為了校慶自大洋彼岸飛赴而來,領到志愿者小學弟學妹送上的紀念包包,炫耀地舉著在校園里不斷拍照、錄視頻。 領到志愿者小學弟學妹送上的紀念包包,炫耀地舉著在校園里不斷拍照。 “慶祝建校160周年”的紅色橫幅在風的吹動下格外美艷。 教學樓、大操場紅旗招展。 教學樓、大操場紅旗招展,“慶祝建校160周年”的紅色橫幅在風的吹動下格外美艷,舞臺上學校的正聲愛樂團為現(xiàn)場奏響著激情澎湃的樂曲,滿操場的老老少少、男男女女同學都在找尋著各自的舊日痕跡和情感記憶,所有的人就像回到了當年的學生時代,握手、擁抱、興奮地互相拍照、合影,既像曾經(jīng)分別了很久未見,又像未曾分別過一樣,看著親切而溫暖。<br> 我惦記著八十多歲的姑姑(她和我是校友),疾馳去學校接待老校友的第一教室看望,果然教室里一片銀發(fā)皓首的長輩們,她們沒有去大操場到處打卡拍照,而是團團圍坐在一起聊天呢。 有她們在我不敢裝老,趕緊給她們再拍些合影,她們來的同學們個個精神矍鑠,話語爽朗,依然可以看到當年的芳華氣息。 拍照! 打卡! 參觀過校史展覽已經(jīng)近中午,我們離開學校,心滿意足!<br>未及吃中午飯,查蘭、李立拍的圖片和視頻就發(fā)到了班群里,激起了一片議論聲,我們說到在現(xiàn)場見到了三班的班主任張老師卻沒有找到其他的任課老師,潘老師也因年事已高,身體欠安,不能再來學校,校長們在校慶前去探望了她老人家。一石激起千層浪,同學們七嘴八舌地訴說了對班主任范毓梅老師的懷念,各種不同側面的回憶勾勒出了同學們與范老師曾經(jīng)的親密相處畫面,真實地展現(xiàn)了范老師對我們的教育和幫助,年過七十的老學生都吐露了思念之情。 <p class="ql-block">這是我在校慶后在學?!端寄睢氛搲镎覍さ降囊粡埛独蠋熕麄兣臄z于1984年120周年校慶的照片。</p><p class="ql-block">范老師是我們進入女十二中的首位班主任,同時教授我們語文,那會兒她應該是大學畢業(yè)時間不長,初為孩子王。我記得我被女十二中錄取后,收到一封范老師寄到家里的信,信中希望我也給她回一封信,介紹介紹自己的愛好特長,提一提進入中學后心中的希望等等,我回信了,小孩子不常寫信,但很認真,回信是按照范老師給的地址,寄到了東城區(qū)趙堂子胡同范老師家,其實她家距離我家不遠,至于我去過范老師結婚前的這個家我不敢肯定,但范老師婚后的家我去過兩次呢,而范老師在短短的兩年時間里也來我家兩次,一次我不在家里,第二次我在家,在外間全程聽了老師與媽媽的交談,小姑娘心中自我感覺美美的。</p> 學校的140周年校慶是我們第一次作為班集體參加的活動,這一次我們班來了22個同學,已經(jīng)調離學校的范老師來了,教政治的陳維維老師來了,教英語的潘其華老師來了,我們各自簡略地向老師匯報了自己的情況,與老師們留下了非常珍貴的合影。 范老師站在我們中間,校慶后,小平同學還去范老師家送了照片。<br> 十年過去,150周年校慶我們班已經(jīng)有了微信群,全班齊心合力聚齊了30個同學,大家久別重逢,開心無比。在學校里找來找去沒有找到范老師,見到了已經(jīng)88歲高齡的潘老師,圍在潘老師身邊紛紛表達著對老師的感激之情。<br>又是十年過去,很多同學們因為各種原因不得已放棄了親臨校慶現(xiàn)場,我們5人成了總代表,見到三班的張老師時難免有些眼熱,我們的范老師在哪兒呢?<br>金英同學雖然很少外出,但是她卻神奇地找到了一個久遠的電話號碼,小平同學認真地使用了這個號碼,似有神助,這個一二十年的號碼范老師竟然保留著,于是乎,班群里炸了鍋——找到范老師了,范老師進群了!<br>余下的情景就不必說了,一時間“我是……、我是……”<br> 校慶時學校送給我們每人一枚u盤。 <div>打開后看到1549頁密密麻麻的名錄,有條不紊,貝滿時期、女十二中時期、一六六中時期,從1899屆開始,粗略計算數(shù)以數(shù)萬計,不小的統(tǒng)計工程,看到紅紅的名錄上自己的名字,60年了那里還有我的名字,阿彌陀佛!女十二中記得我們,感謝母校!</div> 155周年校慶時我做過一個美篇《紫藤花開五十五年》,接著就是三年的疫情,我們度過了一段艱難時刻,上天眷顧,同學們都平安無恙。 2021年6月德珍同學組織我們在《悅之府》養(yǎng)老中心集體慶賀70歲生日,那是幾年來同學們唯一的一次大的聚會。 雖然還是在疫情之中,但是同學們勇敢地來了,而且都收拾得很漂亮,一掃疫情的陰霾。 我們吃了生日蛋糕!<br> 2022年7月我們一個村插隊的幾個同學應德珍邀請前往《大愛書院》參觀。 我們還在那里住了一夜,朝夕相處,就像回到了插隊時的樣子。<br> 2023年12月我們一個村插隊的同學再次相聚。 祝我們身體健康!友誼永存! 2023年的12月,寒冷的冬天傳來不幸的消息,班上的惠萍同學走了,我們十個同學悄悄地集了一點帛金轉給她的女兒,代表全班同學表示哀悼與思念。延峻、忠南、惠萍,每當同學們提到她們,想起她們,她們就仍在我們中間。 2024年10月校慶日前小聚。 <p class="ql-block">時間知味,歲月沉香。160年對于一所學校來說,是一段厚重的歷史。60年的同學相交,無疑也是一段不淺的緣分。回想當年小才女們的同學少年鮮花怒馬,奔赴窮鄉(xiāng)僻壤的知青歲月,追趕時代列車時的拼命奔跑……那些青春的故事已經(jīng)深深地鐫刻在歷史的記憶中,鐫刻在我們自己生命的年輪上。</p><p class="ql-block">我們這一代人注定是特殊的一代,有誰像我們那樣十五六歲無學可上?十七八歲背起行囊走四方?三十大幾與兒女同做讀書郎?特殊的一代有特殊的活法,特殊的活法早已把我們鍛造錘打得堅韌剛強。</p><p class="ql-block">同學們,盡管青春年華已經(jīng)被時光帶走,我們卻要把最美的笑容留在臉上,相見時雖然每個人都不再是原來模樣,但恒久不變的,是我們依然熾熱而勇敢的心靈。</p> 2024.10.23
主站蜘蛛池模板:
荆州市|
曲靖市|
荥经县|
兴山县|
越西县|
望谟县|
舟曲县|
镇雄县|
青铜峡市|
深水埗区|
奉新县|
临夏县|
靖远县|
上饶县|
遵义县|
遂宁市|
吉首市|
临沂市|
盐城市|
武川县|
清徐县|
昌吉市|
白朗县|
绵阳市|
武冈市|
邳州市|
天全县|
兴安盟|
股票|
仁布县|
太湖县|
阳原县|
玉门市|
新田县|
梨树县|
嘉峪关市|
婺源县|
锦屏县|
安丘市|
密云县|
自贡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