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8月23日,我們從定結縣城出發進入定日縣域前往珠穆朗瑪峰國家公園,定結縣與定日縣境都已經屬于珠峰保護區域,我們沿國道219行駛110公里左右抵達珠峰國家公園北門。今天出發時王總與程家道聽途說的堅信要走珠峰南門,說是不用排隊,方便入住,并聯系了一家酒店與老板多次溝通。出發以后就發現不正確,最后還是按導航常規路線抵達珠峰北門。</p> <p class="ql-block">我們在上午十點半左右抵達珠峰國家公園北門,這里已經是國道318與219的網紅打卡點,幾個網紅處拍照必須排隊,有些人還在地面上躺成一個大字拍照,<span style="font-size:18px;">真讓人受不了。</span>珠峰公園門票倆個人半價160元,自駕車輛費用是每部車120元。如果乘景區觀光車費用是每個人120元。自駕入內的車輛并不多,也不需要預約,所以說路上亂打聽的信息并不具備普遍性。</p> <p class="ql-block">從北門向景區行駛翻越加烏拉山口,它是前往珠穆朗瑪峰大本營途中的一個埡口。烏拉山觀景臺有工作人員指揮停車,這里是世界上唯一可以觀賞5座8000米級雪峰的觀景平臺,站在觀景平臺中如果天氣給力,可以看到這五座山峰,它們分別`是瑪卡魯峰、洛子峰、珠穆朗瑪峰、卓奧友峰、希夏邦瑪峰。登上觀景臺的我先買了一條五彩經幡掛在觀景臺的護欄上,讓喜馬拉雅的山風吹過保佑我們平安,觀景臺護攔層層經幡隨風飄揚,大家應該都是同樣的心情吧。</p> <p class="ql-block">在加烏拉山口觀景臺上瘋狂的玩耍,大家紛紛登上自己的愛車拍照,團友不知從哪里借了一面五星紅旗,米先生酷酷地站在車頂揮將起來。只是今天天氣不是太通透,我們在此等待玩耍了一個半小時,也沒有看到珠穆朗瑪峰的全貌,最后只能放棄駕車前行。</p> <p class="ql-block">在烏拉山口觀景臺我們遇到了深圳的小老鄉(80后),他們一家仨口從珠峰大本營下來,與我們的路線相向,在此相遇,大家一起嗨起來,他們幫我們拍了這個視頻。</p> <p class="ql-block">從北門到扎西宗鄉的珠峰小鎮這段公路叫珠峰線,長約60公里,共有125個拐彎,其中最精彩的就是這里的珠峰<span style="font-size:18px;">108個拐彎,簡</span>稱“珠峰108拐”。道路的最高點?就是剛剛經過的加烏拉山口,海拔5210米,從山頂到山腳的落差約為700米。這段公路以其蜿蜒曲折的特點考驗著每一位行駛者的駕駛功底,<span style="font-size:18px;">離開馬拉山口觀景臺行駛幾公里就到達珠峰線的108捌觀景臺,在觀景臺上可以觀看這被稱為“世界之巔景觀大道”的精華段,也是體驗珠峰國家公園美景的重要部分。?</span></p> <p class="ql-block">108捌觀景臺的藏民小商販很是厲害,從我們停車就盯上了我們,大哥大姐的喊著推銷他們的物品,說是“上面買過了”,都不肯放過我們,沒有辦法,米先生孫先生又各買了一個大五彩經幡掛上高高的木桿上,以示祈福,如此藏民們才放手,我們只能說“商業化改變了一些藏族同胞”。</p> <p class="ql-block">下午2點左右,我們抵達扎西鄉珠峰小鎮的珠峰小鎮,小鎮位于?日喀則市?定日縣?扎西宗鄉,距離珠穆朗瑪峰大本營僅50公里<span style="font-size:18px;">,所有游客都要在這里換乘景區交通車進入珠峰大本營營地。我們選擇了“觀景富氧酒店”入住,350元一晚,入住后大家用牛肉面(40元一碗)補充熱量休息,然后帶上零食與氧氣瓶,乘景交車去珠峰大本營。</span></p> <p class="ql-block">珠峰線上從珠峰小鎮到珠峰大本營50公里,大約1個多小時車程,大巴車限速好像是每小時40公里。我們為了看日落<span style="font-size:18px;">下午5點登上景交車,六點半左右抵達珠峰大本營,上車時陽光正好,可是,抵達大本營時這里下起了雨加雪。摸著這營地桌上的小殘雪,心里想“日落恐怕是看不到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珠峰</span>大本營是為了保護珠峰核心區而設立的一片保護地帶,是觀賞拍攝珠峰的好位置之一,也是登山隊從中國這一側攀登珠峰時的修整大本營,這也算是一般<span style="font-size:18px;">普通人能到達離珠峰最近的地方了。</span>大本營與珠峰峰頂的直線距離約 19 公里,這里有帳篷供登山者和游客入住,還有旅館、茶座、商店甚至郵政所等,中間樹立一面國旗和一面珠峰保護區旗幟,門前都有太陽能電池板,提供晚上照明。因為天氣陰雨,我們就在世界之顛的郵局里逛逛,買了明信片與冰箱貼,<span style="font-size:18px;">我與孫先生在</span>明信片上加蓋了各種珠峰圖案的章印,不一樣的紀念喲????</p> <p class="ql-block">雨停后,我們就離開營地,向景區深處前前,風很大,高原寒,我們將帶上的防寒保暖衣全部穿上,走走停停拍拍,我時不時還吸下氧氣。沿木棧道走幾百米到珠峰廣場上,廣場上豎著幾個珠穆朗瑪峰紀念碑,游客排隊拍照,感覺游人還挺多的。王總先上到廣場,加入排隊隊伍,我們到達時就沒有等候,六人輪著拍照紀念。紀念碑前竟然還豎著紅雙喜字樣,難不成還有在這里喜結良緣的??</p> <p class="ql-block">在大本營等到下午8點,天空依然厚云,看日落計劃落空,我們返回珠峰小鎮的有氧民宿,小鎮的海拔是4200米左右,大家都沒有高反,晚飯仍是六個菜,其中有三個我們自己帶的鹵牛肉與豬肉花生米,然后民宿老板給我們又做了三個菜,男同胞說著“在珠峰,怎能不喝酒?”于是紀念性的喝起了美酒,飯后大家又說“還有一個摜蛋沒玩呢”,大家今天的興致很高,必須用摜蛋紀念一下這個歷史時刻,呵呵!</p> <p class="ql-block">24日,早上九點離開珠峰小鎮,<span style="font-size:18px;">今天的目的地是吉隆溝,全程300多公里。</span>50多公里后回到219國道的崗嘎鎮,然后行駛150公里抵達佩枯措,佩古措位于日喀則市?吉隆縣與?聶拉木縣交界處,是?珠峰保護區內最大的內陸湖泊,面積約300平方公里,海拔4590米,湖面三面環山,地形開闊,魚類資源豐富。</p> <p class="ql-block">佩枯措附近還有著名的希夏邦馬峰,這座山峰海拔8027米,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峰之一,也是完全位于中國境內的8000米級高峰。希夏邦馬峰的壯麗景色與佩古措的自然美景相映成趣,變成莫測的白云倒映在藍色的湖面上增加了佩枯措的魅力。有一首《美麗的佩枯措》歌中這樣寫著:"迷戀那佩枯措湛藍的秋波,湖岸上雕塑著遠古的訴說,轉湖人吟誦悠揚的長歌"。佩枯措沒有喧囂的人群,只有神山的守護,珍惜鳥禽在這里靜悄悄的生息。</p> <p class="ql-block">佩枯措湖水又長又窄,安靜祥和,像一顆晶瑩剔透的藍寶石,藍的讓人心碎,人們說遠處希夏邦馬峰<span style="font-size:18px;">就是她的情人</span>,神山守護著圣湖,使它們合并成為阿里環線不可或缺的著名景觀點。</p> <p class="ql-block">佩枯措還有一個獨特的生態環境,那就是湖泊的南岸是淡水,而北岸則為咸水,兩岸水源不同造成的。我們六人在佩枯措湖邊玩耍了近二個小時并在這里午餐,午餐是湖邊唯一的一個帳篷小店里一個17歲的藏族男孩提供的開水與桶裝方便面,六元一個,良心價。大家<span style="font-size:18px;">方便面的咪西咪西。下午2點左右離開了佩枯措,在219線上馬拉山兵站處切換到216國道上,前往吉隆縣~吉隆鎮~吉隆口岸,吉隆溝風景區貫穿這段線路約90公里長。</span></p> <p class="ql-block">吉隆溝位日喀則市吉隆縣境內,是一個深藏于喜馬拉雅山脈腹從吉隆縣城~吉隆口岸的90多公里長的狹長河谷,它位于希夏幫瑪峰下,佩枯措旁,被稱為“珠峰的后花園”,這里的吉隆口岸有著悠久的邊境互市貿易歷史,是中尼之間最重要的邊境貿易城鎮之一。吉隆口岸也是216國道(新疆—西藏)的終點。</p> <p class="ql-block">由吉隆縣城往南70公里是吉隆鎮,這段是吉隆溝風景區的核心景區。吉隆溝路兩側的風景隨著氣候的變化而變成,從山石突出的層層堆砌,到山水郁郁蔥蔥的森林,一會是枯石刀鋒山體,一會高山峭壁寺廟,一會又是綠樹環抱的村莊,還有許多飛流直下的瀑布,途中真是驚喜不斷呀。</p> <p class="ql-block">吉隆鎮雪山環繞,海拔僅2700多米,所以說經過了幾天的高海拔長途跋涉后,在這里休息一下是最佳選擇了。我們今天入住鎮上的7天優品酒店,行走在小鎮上,有許多尼泊爾人和經營尼泊爾物品的商店,這里與尼泊爾接壤距離尼泊爾只有20公里,中國境內的的經濟穩定比尼泊爾收入高,所以有許多尼泊爾年輕人來此打工,據說一個小工1個月工資是1500元人民幣。辦理完入住手續,我們就前往吉隆鎮周邊最美的自然村乃夏村游玩。</p> <p class="ql-block">從吉隆鎮導航乃夏村,10公里,但需翻過一條很陡的盤山公路上行,需要一點技術。到達小村莊時下起了小雨,在村里繞了一圈,村內山谷間有一大片<span style="font-size:18px;">黃綠色</span>草甸,草坪很充盈,雨停后小村莊被云霧繚繞著,很有仙氣,碰上一個開民宿的河北老板,大家聊的開心,我們加了他微信,大家商量了一下,先返回入住的鎮上,明天在他這里加住一晚,多休息一天,放松放松。</p> <p class="ql-block">25日,早晨的小鎮很安靜,可以看到日照雪山。吉隆鎮內有個尼泊爾建筑風格的千年古寺“帕巴寺”。始建于公元632年,據傳為松贊干布依照尼泊爾赤尊公主的建議修建的寺廟之一,大殿代表須彌山,殿高三層,各層建筑風格不一。第一層為藏式,第二層為漢式,第三層為印度式。該寺始為寧瑪派,16世紀轉為格魯派,現為噶舉派。"文革"時期寺院被毀。1986年后得到修繕。我入內轉了一圈,感受一下信仰的力量。小鎮上的商店許多都經營尼泊爾物品,一些建筑裝飾也很有異國風情。</p> <p class="ql-block">這里的酒店會接待許多來自世界各地的登山者,他們將從這里進入尼泊爾境內,在尼泊爾境內攀登珠穆朗瑪峰。這些酒店廳堂擺放的大包,都是登山者的行李。本來我們上午計劃去吉隆口岸打卡,可是去辦理口岸邊防證時辦證大廳門口貼有告示:因口岸道路維修封閉,停止辦證。我們就改轉向吉隆鎮附近的吉普峽谷游玩改。</p> <p class="ql-block">吉普大峽谷距離吉隆鎮3公里遠,在吉普村內。峽谷全長15公里,上段稱為吉隆藏布峽谷,下段叫做吉普峽谷。</p> <p class="ql-block">峽谷突出的特點是:深、奇、險、秀。谷口的海拔有2785米,距離地面的落差256米。峽谷中水流湍急,水聲響徹在山間,兩岸山峰橫裂,古樹參天。</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吉布吊橋:懸空于256米高的吉布大峽谷上方,系藏式鋼木結構吊橋,可俯視吉普峽谷一段。峽谷上方修有吊橋,橋中間是欣賞峽谷的最佳地點,吊橋上掛滿了五色經幡,風吹過,等于誦經祈禱,呼拉拉的美!</p> <p class="ql-block">過了吊橋就是一個很美的小村莊,叫吉普村。它建于平緩山坡中,<span style="font-size:18px;">這里房屋多以石頭壘成,</span>房前屋后均種植著粗大的蘋果樹,將民居掩映在濃綠清翠之中。在藏語中,吉普有離別和分別的意思。傳說當年松贊干布為了促進與尼泊爾的友好關系,迎娶了尼泊爾的尺尊公主。尼泊爾的送親隊伍到這里才依依惜別,吉普村也就因此而得名。圖一是緣定石臺:傳說古時赤尊公主與松贊干布情定緣結之處。這里的村民經營飯館、民宿,以及售賣花椒、土豆、辣椒等當地的農副產品。我們很享受的在小店里喝著咖啡吃著水果。</p> <p class="ql-block">在吉普村深處有一個神密的蓮花洞,傳說藏王迎請蓮花生大師入藏時經過這里,大師見此處風景秀麗,便賜名吉隆(藏語的意思是"舒適快樂的幸福之鄉,這也是吉隆鎮名字的由來)。蓮花洞是蓮花生大師修行的山洞,也是朝圣者的虔誠和信仰之地。從吉普村至蓮花洞有2公里左右,我們徒步進入,途中可以欣賞到小溪、峽谷、雪山、草地和森林等美景。</p> <p class="ql-block">遇見許多來朝圣的藏民,他們大都不會漢語,見到我們只會雙手合十,面帶微笑。在去蓮花洞的山路上,經幡飄滿在沿途的松樹枝干上,山澗中有塊大石頭,朝圣的民眾紛紛過去誦經禮拜,虔誠地放上小石塊和松枝,同時在此提取圣水。我們也學著過去放上樹枝以示敬意。</p> <p class="ql-block">到達蓮花洞,蓮花洞因蓮花生大師修行的山洞而得名,山洞口被經幡包圍,信民們也圍著洞口敬奉酥油燈跪拜,讓我們<span style="font-size:18px;">感受到了朝圣者的虔誠和信仰。據說許多信徒是從阿里那里過來,經過吉隆縣域的查嘎寺~吉隆鎮上的帕巴寺再到這里的蓮花洞依次朝拜,完成心愿。</span></p> <p class="ql-block">離開蓮花洞回到吉隆鎮上,午飯后前往乃夏村,入住昨天加微信的河北老板新開的“無名”民宿,入住后<span style="font-size:18px;">洗衣服、</span>整理內務,摜蛋,民宿老板自己就是大廚,給我們買了土雞,做了他開民宿以來最豐盛的一桌菜品,讓我們晚上能喝頓大酒(主要是海拔低),真正的放松休息哈。</p> <p class="ql-block">26日,早晨6點起床,站在民宿頂層觀景臺看日出,當遠處的天空逐漸泛紅,金黃色的雪山就毫無保留地出現在我面前,天空中沒有一片云,四周的雪山離我那么的近時,太美了,由衷的感嘆“在這里住一晚真是太好了”。</p> <p class="ql-block">乃夏村它不愧為喜馬拉雅山脈的后花園,環抱于一座座雪山群中,坐落于海拔3千米的山頂之上,村子的正中間是一遍平坦的草甸,散落的牛??羊??在綠草坪上悠哉吃草,<span style="font-size:18px;">天空雪山草地由暗到明,風景</span>隨時針轉動而風情萬種,我們沉醉在其中。</p> <p class="ql-block">乃夏村還有一個高處濕地處,這里是拍日照金山的最佳位置,我們早餐后來到了這里,這里雪山、冰川、草原、湖泊樹木美如畫卷,秘境般的世外桃源,風光一點不遜色于世界上的任何一個地方。</p> <p class="ql-block">行走在這里,心中只有喜悅與感恩,感謝你我的一路相隨,執子之手與子偕老。</p> <p class="ql-block">雪山、松林、白塔、濕地……與倒影,太震撼太壯觀太無敵啦,<span style="font-size:18px;">據說六月份這里最美,我的想象力實在達不到境界,那</span>乃夏村6月份必須再來。</p> <p class="ql-block">上午十點半左右離開了吉隆鎮,在吉隆縣翻越馬拉山后的折巴鄉境內的216線3333公里里程碑打卡。</p> <p class="ql-block">翻越薩嘎縣境內的扎扎拉山后又轉上219國道抵達薩嘎縣城,在縣城小店吃午飯時遇到兩位廣東老鄉去措勤,告訴我們一定要“達格駕噴泉”看看,說該噴泉區可以與美國黃石公園的老忠泉比美。我們今天的目的地是帕羊縣,如果要掉頭219線69公里再轉向216國道23公里,才能到達該處,往返達格架噴泉需要多走180公里路程,隊伍米、孫倆個人不想去,但程、王倆堅持要轉過去看看,我也屬于想去的,但不堅決。</p> <p class="ql-block">最后大家還是集體行動,于在午飯后2點向噴泉出發,單程90公里,路上又遇修路堵車,下午4點左右抵達達格架噴泉。這里是一遍噴泉區,大大小小的自然地熱噴口不少,由于海拔高度在5018米,是沒有人跡的一遍荒原。游客中心已經荒廢,看來只有自駕愛好者會到此一游。</p> <p class="ql-block">這是最大的主噴泉,還真是不能與黃石公園的老忠泉相提并論啊,有點受騙的感覺。米先生說“你們就是愿意相信別人的說法”,語氣中包含著對我們這幾個要來人員的不滿。</p> <p class="ql-block">接近5點時離開噴泉區向今天的目的地仲巴縣城駛進,由于原目的地帕羊縣城距離320公里,我們調整到了250公里處的仲巴縣城為今天的目的地,回程途中風云突變,下起了冰雹,心中不免后悔來看噴泉景點,擔心今天要走夜路了。</p> <p class="ql-block">一路全神貫注的飛奔,終于在晚上9點前天沒有全黑時進入入住仲巴縣城。但途中的濕地五彩沙丘風景區都再也沒有時間停車欣賞一下。大家總結一下今天的失誤說以后還是按路書走,寧愿少一個景點,也要保證安全,遵守不開夜車的準則。</p> <p class="ql-block">27日,<span style="font-size:18px;">又是美好的一天,</span>早晨9點從仲巴縣出發,目的地是塔爾欽鎮,全程400公里,今天的主要景點是圣湖瑪旁雍措,大家都充滿期待,出發行駛了100公里就離開了日喀則地域進入阿里地區。</p> <p class="ql-block">進入阿里地區后,有阿里之門迎接著我們,阿里地區平均海拔4500米,它有“世界屋脊的屋脊”“天上阿里”等多個別名。從現在開始我們就在海拔最高的地區行駛啦,大家都有點小激動,“天上阿里,我們來啦!”</p> <p class="ql-block">翻越馬攸木垃山,馬攸木拉達埡口已經屬于阿里地區普蘭縣境,海拔高度為5211米,馬攸木拉山是西藏阿里普蘭縣和?日喀則仲巴縣的地理分界線點。阿里地區的地理特點就是山系眾多,自南向北平行排列著?喜馬拉雅山、?岡底斯山、?喀喇昆侖山和昆侖山。阿里地區的最高點為普蘭縣境內的?納木那尼峰,海拔7694米,而最低點在札達縣什布奇附近的?朗欽藏布河谷,海拔2800米,最大相對高差達4894米。</p> <p class="ql-block">一路雪山草原相隨,并在219國道4000公里處打卡,早晨出發后行駛了3個半小時,近300公里后抵達了神圣的瑪旁雍措。</p> <p class="ql-block">瑪旁雍措位于阿里地區普蘭縣東北約35公處,距神山岡仁波齊30公里,海拔4586米,面積約為412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之一。她是佛教,印度教,雍仲本教所有圣地中最古老,最神圣的地方,佛教徒認為,瑪旁雍措是最圣潔的湖,圣水可以清洗人心靈中的煩惱和孽障,面對圣湖,大家激動的要自駕轉湖一周,轉湖一周的距離是90公里,反正今天有時間。于是我們按順時針開始行動。先在湖邊的圣湖標識前來張合影。</p> <p class="ql-block">我們從游客中心開始轉湖經過蓮花浴門抵達色熱龍寺,停車參觀,圣湖邊高坡上建筑的寺廟,白墻紅頂、高掛的經幡、瑪尼…美的讓人心醉。據說瑪旁雍措這個名字來源于11世紀在湖畔進行的一場宗教大戰,藏傳佛教噶舉派大勝外道黑教,因此“瑪旁”象征著佛教的勝利。一直以來,瑪旁雍措被佛教信徒奉為圣地“世界中心”。也是宗教圣地,每年吸引無數信徒前來朝圣,信徒們相信這里的湖水能夠洗滌心靈,帶來內心的平靜和凈化。</p> <p class="ql-block">晶瑩剔透的藍色湖水與無限湛的天空,還有這一片片一朵朵的白云,構成了絕美生態畫卷,是真正的<span style="font-size:18px;">“永恒不敗的碧玉湖”。</span></p> <p class="ql-block">湖邊的公路全是非鋪裝沙石路,時有溝溝坎坎,時有水溪濕地,轉湖的路上不時的碰到徒步轉湖的信眾,他們可能需要幾天的時間轉完全程吧,敬佩。下午2點左右,我們將準備的自熱米飯打開,美滋滋的湖邊午餐,已經不知道什么是高反了,完全適應了高原的一切。</p> <p class="ql-block">補充完能量午餐后繼續轉湖,湖邊擺放著許許多多刻著經文的石頭,非常震撼<span style="font-size:18px;">壯觀。</span></p> <p class="ql-block">瑪旁雍錯湖區植被豐富,是許多野生動物的棲息地,包括黑頸鶴、藏羚羊等珍稀物種。我們行車經過了觀鳥處,許多鳥類在此悠閑的食覓。</p> <p class="ql-block">圣湖邊建有許多寺廟與古修行窟,是僧人修行閉關的理想選擇。楚古寺就是這些寺中一座規模較大的保存最完好的一座寺院,大約有400多年的歷史。在楚果寺的大門的南面,就是納木那尼雪山 ,主峰海拔7694米,被稱之為“圣母之山”,與神山岡仁波齊遙遙相對。<span style="font-size:18px;">這里也是觀欣賞湖面風景的最佳位置之一,我們到達時寺院</span>幾乎沒有游客,靜謐安詳,沿著寺院游覽了一圈,它夾在圣山圣湖之間,圣潔又莊嚴,我們陶醉在其中,心中涌起無限感慨,卻詞窮的表達不出來了,只會說“太美了,太美了~”</p> <p class="ql-block">轉湖行駛到兩湖觀景臺,站在高處,一邊是瑪旁雍措,一邊是“拉昂措“藏語的意思是“有毒的黑湖”也稱鬼湖,二者僅有一條道路相隔。但是兩個湖泊所呈現出來的狀態卻截然不同。鬼湖拉昂措湖水苦澀難咽,湖里也沒有魚類,湖邊沒有任何植被生長,牲畜都不愿在此停留,充滿了荒涼,而對面的圣湖瑪旁雍措則湖水清澈甘甜,湖邊花草植被茂盛,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這就是大自然的神奇。在兩湖中間兩面分別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兩湖觀景臺上錄一段兩湖的小視頻。</p> <p class="ql-block">自駕轉湖結束前來到最大的觀景臺,背靠著倒映著四周皚皚白雪的神山圣湖,我們倆來一張紀念照,再見,“瑪旁雍措”,我們會再來的。</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汝阳县|
临汾市|
诸暨市|
阿克陶县|
古浪县|
牟定县|
博湖县|
正定县|
子长县|
秦安县|
通辽市|
峨边|
东明县|
黄浦区|
武强县|
吕梁市|
新乡县|
大厂|
西吉县|
安泽县|
柳河县|
老河口市|
华坪县|
桑日县|
陆丰市|
惠东县|
乐昌市|
金山区|
云霄县|
永兴县|
望城县|
普安县|
山西省|
卢湾区|
中阳县|
抚松县|
盘锦市|
湖南省|
达孜县|
镇赉县|
克拉玛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