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難忘的七月二十八日</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步入唐山地震遺址紀念公園,迎面而來的是唐山市委市政府2008年9月撰寫的《唐山大地震罹難者紀念墻記》,記曰:</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燕山碭莽,渤海濤平,原豐土沃,河暢渠清。茲地形勝,物阜民熙,因古韻之遺風,緒文明之傳承。</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然天行有桀,丙辰之歲降奇災于唐山。是時地維崩裂,城邑頹毀,家園瞬時夷為墟土,繁盛轉目化作云煙,二十四萬鄉親歿于瓦礫,七千余家庭闔門罹難。悲夫,母子驟然而別,夫妻遽然而散,白發訣英年之子,幼孤失雙慈之怙,兄弟陰陽兩隔,摯愛音信杳絕。斯人類之巨殤、家國之巨痛,海內同哀、全民共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唐山人民臨此滅頂之災,顯慷慨英杰之本色。冒余震之危、飛石之險,匍匐互救、扶危拯絕,慷慨舍身、義薄云天。幸賴中央關懷、舉國支援,軍民攜手、同赴危艱,櫛風沐雨、重整家園。抗災之壯舉驚天地、泣鬼神,譜就公而忘私、患難與共、百折不撓、勇往直前之壯曲高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逝者已矣,魂系故園。念災害之無情,囑后來以銘記:天道有常,人與自然宜和諧共生;大愛無疆,同胞手足應守望相助。有中國共產黨之英明領導,有社會主義制度之無比優越,有人民子弟兵之忠貞可靠,有自主命運人民之英勇無畏,縱災難不足以危,艱險不足以懼,實國家之大幸,人民之福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物換星移,三十二載,唐山兒女呈感恩、博愛、開放、超越之精神,當建設繁榮文明和諧新唐山之大任,憂近謀遠,勵志圖新,歷經十年復建,十年振興,十年快速發展,經濟騰飛,城鄉日新,社會和諧,民生改善。又建大港,筑新城,開油田,山海辟利,滄桑巨變。今巨擘繪科學發展藍圖,萬眾圖幸福之都愿景,示范區展現于冀東沃土,曹妃甸崛起于渤海之濱。回望桑梓,山原蔥蘢,海晏河澄,人民安居樂業,百業欣欣向榮。</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維當盛世,欲緬逝殤。由父老之思,以百姓之愿,南湖整殤之初,既辟地五百余畝,投資五億余元,就地震遺址,筑奠懷之園。培花為壇,哀朝露易晞,植柏成林,表壯志彌堅。曲流水為環繞,思將無竭。砌碎石為廣場,痛弗或忘。敬列長壁,鐫罹難者名諱,拓憑吊之所,使后來者有人文之思。</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工程告就,勒石以銘,謹慰亡者,并與生者勉。是為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1976年7月28日凌晨3點42分7.8級的唐山大地震奪走了24萬寶貴的生命,其中7000個家庭全部罹難。對于唐山人民而言,對于全中國人民而言,那是一場災難,是難忘的一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2008年,為了銘記32年前那個悲慘的日子,為了祭奠32年前那些遇難者,唐山市設立了占地500畝的地震遺址紀念公園。在公園的中心地段自東至西砌起了十三面紀念墻,把24萬震亡者的名字全部鐫刻在了紀念墻上。紀念墻以慰震亡者的在天之靈,紀念墻以供遇難者的后人祭奠。公園的設計規劃寓意深刻。紀念墻南面的一方方水池距紀念墻19.76米,寓意1976年。紀念墻墻體通高7.28米,寓意7月28日。廣場上的一塊大型鐘表模型定格在大地震發生的時刻:凌晨3點42分53秒。</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地震遺址紀念公園的部分面積是原唐山機車車輛廠廠址,車輛廠在震中未倒下的七扭八歪的廠房框架以及原36米高震后僅剩19米的煙囪歷歷在目。公園里還專門設立了地震博物館。博物館里多是當年地震后救災的現場照片及部分實物。照片中有倒塌的樓房,廢墟般的街區,解放軍救災場面,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全國人民參與救災的記錄。照片中還有扭曲的鋼軌、用鐵鉤子拉拽腐尸、戴著防毒面具搜救、外運16萬傷員的車輛和華國鋒總理視察的照片……博物館里收藏了以李玉林為主開車到北京中南海向黨中央報告的紅色礦山救護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今天是7月27號,不少震亡者的后人或親友提前來到地震遺址紀念公園舉行祭奠活動。地震遺址紀念公園的停車場放滿了各類車輛,進進出出的人們絡繹不絕。他們把黑紙裹挾著的黃白花束或花籃供奉在自己親人名字的墻下,對著自己親人的名字鞠躬鞠躬再鞠躬,望著自己親人的位置祈禱祈禱再祈禱。喃喃祈語中不少人用唐山話念叨著:“我們都挺好的,你在那邊好好過,多多保佑我們”。那邊?那邊是牧師宣揚中的天堂,那邊是中國的百姓們說的與人世陽間對應的鬼域陰間。聽起來有點兒迷信色彩,其實是人們的一種精神寄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這世上,時間是最好的醫生,勤勞和堅強是一劑良藥。所有的創傷都會被流水似的光陰撫平,所有的悲傷都會被勤勞堅強的良藥治愈。唐山大地震將過去50年了,現在的唐山“山原蔥蘢,海晏河澄。人民安居樂業,百業欣欣向榮”。大地震的創傷被時間撫平了,大地震帶來的悲傷被勤勞堅強的唐山人民自我治愈了。但,我們不能忘記創傷,不能忘記那場天災。要從中吸取教訓,在城市建設中提高建筑物的抗震能力,在地震預報上做到世界領先。要經常的組織人們進行防震、抗震演練,從而提高人們的防震抗震意識,保護人民的寶貴生命和財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地震遺址紀念公園</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紀念墻記全文</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林芝县|
金寨县|
波密县|
南靖县|
边坝县|
临桂县|
兴业县|
鄂伦春自治旗|
行唐县|
昭觉县|
漾濞|
宿松县|
电白县|
礼泉县|
吴桥县|
青川县|
松原市|
辽源市|
响水县|
巴林左旗|
修水县|
万安县|
通山县|
普定县|
镇雄县|
岳池县|
云浮市|
康定县|
永兴县|
漯河市|
启东市|
阿合奇县|
阿图什市|
宜良县|
涟源市|
仙游县|
铁岭市|
黔南|
姚安县|
广饶县|
海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