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時吉祥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吾儒之五常百行」,雍正皇帝稱『吾儒」,就是我們儒家?!何宄!?,是中國人教導子弟處事待人接物的常規,「常」就是不可間斷。五常包含「仁、義、禮、智、‘信」,與佛教講的五戒非常接近;仁是不殺生,義是不偷盜,禮是不邪淫,智是不飲酒,信是不妄語。人能夠持五戒,來生一定得人身。</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2px;">我們能得人身,就是過去生中持五戒,這在大乘法里稱為「引業」,引導你到人道來受生。雖然都是同一個引業而得人身,但是每個人的面貌、生活環境、富貴貧賤卻不相同,這是另一個力量,稱為「滿業」。滿業就是過去生中所修的善惡業,善業多則得富貴,善業少就比較貧困。這兩種力量,你都明了了,縱然生活在逆境當中,也不會怨天尤人。因為曉得這是過去生中所造的不善因,今生所得的不善果,自己當然能夠樂于接受,這樣也才能夠修道、行道。若有怨天尤人的念頭,就是造罪業。</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57, 181, 74); font-size:22px;">五常第一個是「仁」,仁是仁慈,所謂「仁者無敵」,若有敵對,就不仁慈。圣賢人教導我們,不可以與人作對,他輕視我,我不可輕視他;他毀謗我,我不可毀謗他;他侮辱我、陷害我,我也絕不能有報復的心理,這是學圣學賢。圣賢人與凡夫差別就在此地,圣賢人積德修功,凡夫造業。我們讀圣賢書、學圣賢教,要牢牢記住這 幾個科目,一時一刻都不能違背,這叫修行。</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沾化县|
张家界市|
法库县|
中超|
留坝县|
甘南县|
石林|
禄丰县|
峨眉山市|
丹东市|
中西区|
太保市|
怀来县|
隆安县|
马关县|
牟定县|
那曲县|
辰溪县|
土默特左旗|
荣昌县|
连城县|
新绛县|
昌都县|
铜陵市|
财经|
揭东县|
庄河市|
武清区|
绥江县|
永川市|
遵化市|
梅州市|
武冈市|
南漳县|
莱州市|
莱阳市|
万荣县|
南江县|
浦北县|
荥阳市|
杨浦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