跆拳道,波多野结衣结婚了吗,JAPANESE50MATURE亂倫,美女视频黄网站免费观看

在上海遇見敦煌——參觀《何以敦煌》敦煌藝術大展(一)

胡芷華

<p class="ql-block">  《何以敦煌》敦煌藝術大展在上海中華藝術宮于2024年9月20日開展,恰逢我回滬參加高中同學聚會后在上海小住。多年來我游過我國四大名窟的洛陽龍門石窟、天水麥積山石窟和大同云崗石窟,唯獨沒有去過敦煌莫高窟。在上海遇見敦煌是我的幸運,盡管天氣炎熱,我還是在9月21日去看展覽了。</p><p class="ql-block">在展廳的入口處會展的工作人員幫我拍照留影。</p> <p class="ql-block">  敦煌座落于河西走廊的盡頭,它是北、中、南三條絲綢之路的交匯點。莫高窟位于敦煌東南。自公元366年樂僔和尚開鑿第一個洞窟始,歷經北涼、北魏、西魏、北周、隋、唐、五代等朝代,后人相繼在鳴沙山東麓的1680米的崖面上開鑿佛窟。各國的商人、僧侶、使節等在艱險路途中渴望宗教神靈的庇護,莫高窟佛國就成了他們的心靈驛站,在這<span style="font-size:18px;">里他們互通有無,莫高窟也就成為中西多元文化匯聚地。</span></p><p class="ql-block"> 莫高窟現存洞窟492個,彩塑2400余身,壁畫45000余平方米。1987年12月莫高窟被錄入世界文化遺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委員會是這樣評價的:</p><p class="ql-block"> “莫高窟地處絲綢之路的一個戰略要點。它不僅是東西方貿易中轉站,同時也是宗教、文化和知識的交匯處。莫高窟的石窟和洞穴廟宇,以其雕像和壁畫聞名于世,展示了延續千年的藝術。”</p> <p class="ql-block">絲綢之路示意圖。</p> <p class="ql-block">莫高窟第323窟的初唐壁畫——《張騫出使西域圖》</p> <p class="ql-block">描述西域商隊路途艱險的壁畫——隋莫高窟第420窟《西域商隊》</p> <p class="ql-block">  在上海首次展出的6件展品之一《圣歷碑》,(又稱《李君莫高窟佛龕碑》)。它記錄了莫高窟的開鑿年代。</p><p class="ql-block"> 李姓碑主在碑文上除了記錄李氏家譜外,還刻有如下碑文:“莫高窟者,厥初秦建元二年,有沙門樂僔,戒行清虛,執心恬靜。嘗杖錫林野,行至此山,忽見金光,狀有千佛,逐架空鑿巖,造窟一龕。次有法良禪師,從東屆此,又于僔師窟側,更即營造。……”</p><p class="ql-block"> 也就是說在公元366年一位名叫樂僔的和尚在敦煌的東南部的崖面上開鑿了第一個洞窟。</p> <p class="ql-block">  在上海首次展出的6個展品之二《六字真言碑》。它出土于莫高窟第61窟,為元代碑刻。碑身上額陰刻“莫高窟”三字,碑身中央刻四臂觀音像,其周邊刻有梵文、藏文、漢文、西夏文、蒙文、八思巴文共六種文字的“唵、嘛、呢、叭、咪、吽”,另刻有功德主、立碑人等82人的漢文題名,其中有蒙古、漢、黨項、回骰等族人。</p><p class="ql-block"> 此碑見證了絲綢之路上多民族文化長期共存,并彼此影響、包容和借鑒的歷史。</p> <p class="ql-block">  在上海首次展出的6個展品之三《北涼石塔》。殘缺的塔身上雕有八個佛龕,內有七個坐佛和一個彌勒佛,龕間刻供養人。塔身圓柱上分別刻有漢文和婆羅迷文的經文,殘存11行。石塔的形態和刻文體現了佛教東傳并與中國文化的融合。</p> <p class="ql-block">  在上海首次展出的6個展品之四《歸義軍衙府酒破歷》。這是衙府公務用酒的流水賬。它曾被分為三段,一段存于中國,一段流落于日本,后被捐獻回國,一段現在仍存于法國國家圖書館。</p> <p class="ql-block">  在上海首次展出的6個展品之五北魏《刺繡佛像供養人》。這是我國禁止出國(境)展覽的195件文物之一。這幅殘缺的繡品是至今已知的最早的滿地繡像,也是最早的佛教刺繡作品,具有極高的藝術、工藝價值。</p> <p class="ql-block">  展會1:1復制了6座莫高窟經典洞窟,它們是莫高窟第045、第285、第003、第320、第158和第017窟(藏經洞)。</p> <p class="ql-block">  盛唐莫高窟第45窟內的塑像形神兼備、栩栩如生,被譽為“精美塑像館”。</p> <p class="ql-block">  正壁佛龕內有七身塑像。主尊佛慈眉善目,兩側各立老成練達弟子迦葉和英俊秀朗的弟子阿難。兩弟子側旁是體態豐盈婀娜、神情恬靜慈祥的菩薩。最外側是兩身威武霸氣的天王。</p> <p class="ql-block">藻井。</p> <p class="ql-block">南壁的壁畫《觀音普門品》</p> <p class="ql-block">  西魏第285窟內容豐富,既有佛、菩薩、飛天、力士等,又有伏羲、女媧、雷神、雨神、婆羅門教諸神、西方的日月神等中西方不同的神靈,敦煌研究院原院長段文杰把285窟稱作“萬神殿”。285窟也是莫高窟最早有記年的洞窟。</p> <p class="ql-block">西壁有一大二小的佛龕,南壁有四個禪窟。</p> <p class="ql-block">西壁中央大龕的坐佛。</p> <p class="ql-block">  北壁也開四個禪窟,并有西魏大統四、五年(538、536年)的造窟題記。</p> <p class="ql-block">藻井四披壁畫。</p> <p class="ql-block">藻井東披上的伏羲和女媧像(網絡圖片)。</p> <p class="ql-block">藻井北披和東披相交處的壁畫。</p> <p class="ql-block">  照片左邊是西壁小龕上部的月天及其眷屬。右邊是北壁上部的說法圖。</p> <p class="ql-block">東壁門南的壁畫。</p> <p class="ql-block">  莫高窟第003窟建于元代。窟內的塑像和壁畫描述了觀音菩薩的多種化身和形象,體現了觀音菩薩救度眾生的主題。這是莫高窟現存唯一以觀音為主題的洞窟。</p> <p class="ql-block">西壁佛龕中有八臂觀音菩薩坐像。</p> <p class="ql-block">  南壁和北壁正中的十一面千手千眼觀音菩薩立像描繪入微。</p> <p class="ql-block">南壁。上角有飛天。</p> <p class="ql-block">北壁。下有三頭六臂金剛。</p> <p class="ql-block">藻井部分已損。</p> <p class="ql-block">  莫高窟第320窟建于盛唐。</p> <p class="ql-block">  西壁佛龕內有一坐佛、二弟子(失一)、二菩薩。佛龕的頂部和兩側都繪有壁畫。佛龕外墻繪有觀音菩薩像。</p> <p class="ql-block">  覆斗形窟頂的藻井色彩濃艷,四披繪千佛。</p> <p class="ql-block">南壁阿彌陀佛說法圖上部的四身散花飛天體態輕盈,飄帶靈動。由飛天和流云組成了一幅動態的場景。被常書鴻先生譽為“最美飛天”。</p> <p class="ql-block">南壁的壁畫《觀無量壽經變》</p> <p class="ql-block">  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是這樣描述的:</p><p class="ql-block"> “中唐莫高窟第158窟內的佛床上,臥著莫高窟最大也是堪稱最完美的釋迦牟尼佛涅槃像。臥佛像長15.8米,頭向南,足向北,右脅而臥,面向東。”</p> <p class="ql-block">  圍繞臥佛的三壁是菩薩、弟子、眾多神和世俗人物的涅槃舉哀圖。</p> <p class="ql-block">南壁前的過去佛迦葉佛立像。</p> <p class="ql-block">北壁前的未來佛彌勒佛坐像。</p> <p class="ql-block">西魏莫高窟第432窟中心柱佛菩薩像。</p> <p class="ql-block">  莫高窟第17窟被稱為藏經洞。它位于莫高窟第16窟的右壁。</p> <p class="ql-block">位于16窟右壁的17窟洞口。(網絡圖片)</p> <p class="ql-block">英國人斯坦因將藏經洞內部分文物搬至洞外(網絡圖片)。</p> <p class="ql-block">  莫高窟第17窟是晚唐釋門河西都僧統洪辨的影堂。曾于公元十一世紀被封。</p> <p class="ql-block">洞口的壁畫。</p> <p class="ql-block">  洞窟北壁前有洪辯彩塑像端坐在禪床式低壇上。其身后的菩提樹掛凈水瓶和挎袋。兩側有執扇的比丘尼和執杖近侍女。</p> <p class="ql-block">  王圓箓是一位云游道士,他于1892年在莫高窟定居下來。清光緒二十六年即1900年6月22日他在清理第16窟甬道積沙時無意間發現了右壁內的藏經洞,洞中藏有公元4世紀到11世紀的佛教經卷、社會文書、刺繡、絹畫等文物5萬余件。</p><p class="ql-block"> 王道士不知這些文物的價值,他將它們作為結交官員的贈物禮品,這使得文物開始外流。但是他還是上報了官府,因種種原因洞藏文物沒能及時妥善處理。光緒三十年(1904年)三月甘肅布政司命敦煌縣令汪宗翰就地“檢點經卷畫像”,再次封存藏經洞,并責令王道士要加保管不許外流。</p> <p class="ql-block">  二十世紀初<span style="font-size:18px;">西方列強的侵略,</span>晚清政府懦弱無能,政府無暇顧及藏經洞文物的重大歷史性發現。從1907年英國人斯坦因開始,法國人伯希和、日本人大谷光瑞、俄國人奧登堡、美國人華爾納……紛至沓來,大量的藏經洞文物流失國外。直至1910年清政府才將洞中殘卷運京,但啟運前王道士轉移藏匿許多文書,在運京途中又被各地官員竊取無數,最終移交京師圖書館時僅余18箱,后整理編號只有8697號。國學大師陳寅恪先生因此而慨嘆:“敦煌者,吾國學術之傷心史也!”</p> <p class="ql-block">1908年法國人伯希和在藏經洞翻閱遺物,據說長達24天。(網絡圖片)</p> <p class="ql-block">  多年來藏經洞文物的回歸得到社會各界的關心,通過捐贈及其它方式有部分文物回國了。但仍然有大量文物被國外收藏。近年來敦煌研究院對國內外的重要收藏機構的藏經洞文物進行了數字化,開展了“流失海外敦煌文物數字化復原項目”。</p><p class="ql-block"> 這是在上海首次展出的展品之六,即眾多珍貴的藏經洞紙質文物、絹畫等數字回歸成果的最大規模的全球首展。</p> <p class="ql-block">  展出的藏經洞紙質文物中有六件是世界之最或中國之最。</p> <p class="ql-block">  唐代《金剛般若波羅蜜多經》,世界上現存最早標有明確記年的雕版印刷品。</p> <p class="ql-block">  唐代《全天星圖》,世界上現存年代最早、星數最多的(1359顆星)一幅古代星圖。</p> <p class="ql-block">  北周《棋經一卷》,中國歷史上最早的一部圍棋論著。</p> <p class="ql-block">  唐代《新修本草》,我國最早的由國家頒布具有藥典性質的藥學著作。</p> <p class="ql-block">  唐代《開元水部式》,我國最早的水利法典。(網路圖片)</p> <p class="ql-block">  《太平真君十一年、十二年歷日》,現知最早的紙質抄本歷日。</p> <p class="ql-block">唐《尚書釋文》。</p> <p class="ql-block">唐代《九九歌訣》。</p> <p class="ql-block">  于闐國王致沙州大王書。全文用于闐文書寫,文末僅一漢字。</p> <p class="ql-block">習字表。</p> <p class="ql-block">宋代《歸義軍衙酒破歷》</p> <p class="ql-block">展出的藏經洞的絹畫一瞥。</p><p class="ql-block">唐代《攜虎行腳僧》。</p> <p class="ql-block">五代《降魔成道圖》。</p> <p class="ql-block">唐代《千手千眼觀音圖》。</p> <p class="ql-block">  莫高窟的彩塑多達2千4百余身。展會展示了幾尊精美的塑像。</p> <p class="ql-block">大日如來佛彩繪鎏金銅首。</p> <p class="ql-block">力士像。</p> <p class="ql-block">一尊跪佛像。</p> <p class="ql-block">中唐莫高窟第159窟菩薩立像。</p> <p class="ql-block">初唐莫高窟第205窟菩薩坐像。</p> <p class="ql-block">北宋觀音木雕像。</p> <p class="ql-block">展示的洞窟藻井圖案。</p> <p class="ql-block">胡芷華寫于2024年10月21日(待續)</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锦州市| 青神县| 漳州市| 峡江县| 阿拉善盟| 南涧| 门头沟区| 泾阳县| 汪清县| 浏阳市| 苍山县| 五家渠市| 郎溪县| 花垣县| 纳雍县| 大宁县| 丰原市| 南皮县| 衢州市| 谷城县| 武穴市| 沙洋县| 松阳县| 南安市| 汉寿县| 班戈县| 靖远县| 肥东县| 文水县| 西青区| 灵丘县| 林西县| 谢通门县| 临西县| 元朗区| 丰镇市| 治多县| 南木林县| 灯塔市| 建宁县| 阜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