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span style="font-size:20px;"> 這次之所以選擇安達盧西亞地區作為行走的重點,還是源自于2018年在院圖書館《城市地理》上看到一篇對阿爾罕布拉宮的介紹。摩爾阿拉伯人在統治西班牙的鼎盛時期,建造的這座世界頂尖的穆斯林建筑瑰寶,不論精致規整的園林設計,還是層次繁縟的四季花墻以及宮闕內多變的空間結構,都令我著迷。當然,尋訪阿爾罕布拉宮,只是一個由頭,主要還是對西班牙這個歐洲的異類,抱有極大的獵奇才是此行最主要的目的。</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0px;">D4——9月19日 晴(格拉那達)</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有幸來睹阿宮的真容,還得感謝1829年美國傳記作家華盛頓·歐文到格拉那達的那趟旅行。要不是他回去寫了《阿爾罕布拉宮的故事》轟動歐洲,為西班牙這件寶物佛去了塵土,那我們今天可能抵達不到這里,即使有幸,也只能對著一片廢墟,想象它昔日最美的華章。</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0px;">阿爾罕布拉宮(為方便敘述簡稱阿宮)——融合了穆斯林和基督教風格的阿宮,它座落在格拉那達城郊的薩卡山峰上,由四個宮殿和一個城堡組成。這次因時間的關系,赫拉里費夏宮我們沒來得及去游覽。</span></h1><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阿本薩拉赫宮——1812年被毀,現在只剩下殘垣斷壁,凄婉地訴說著當年的輝煌。</span></p> <h1><span style="font-size:20px;">2、阿爾卡薩巴城堡——是阿宮的中心,也是阿宮最古老的部分。一開始,阿宮只有這一座堡壘式建筑,隨著摩爾阿拉伯王朝的興盛,到13世紀這里已經成為擁有宮殿、行政中心、清真寺、學校、軍營、花園、浴室和手工作坊的獨立小王國。</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0px;"> 城堡的維拉塔是整個阿宮的至高點,塔頂上飄揚著四面旗幟,分別是歐盟旗、安達盧西亞地區旗、西班牙國旗和格拉納達省旗。</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座18世紀修建的鐘樓,會在每年的1月2日響起鐘聲,用來紀念格拉納達被天主教接管的日子。</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0px;"> 看似外表憨厚堅固的城堡,待穿過不起眼的回廊,來到納賽瑞斯宮殿后,目至所及皆是極致的繁縟厚重,極致的奢華精細。</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0px;">3、納賽瑞斯皇宮——此皇宮中最富盛名的有兩個庭院,也是整個阿宮最華美的部分——桃金娘庭院和獅子廳。</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0px;"> 桃金娘宮是過去蘇丹聽證、議政和處理政務的地方。 水池兩側排列著兩行修剪整齊的桃金娘樹籬,這種灌木四季長青,且散發著一種香氣。北邊高大的方形建筑是使節廳,是蘇丹接見外賓的地方。</span></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大廳的頂部是用雪松木制成,它采用了伊斯蘭特色的蜂巢建筑工藝,點點繁星的圖案,如璀璨的星空。</span></p> <h1> 獅子庭由精細石膏浮雕裝飾出的聯排拱門走廊組成,中心12個白色大理石獅合圍著一個大水缽。水從石獅的口中噴出,經過庭院的十字形水渠,導入到庭院的四條溝渠中,它們分別代表伊斯蘭教義中天堂里的水河、乳河、酒河和蜜河,然后再從四個方向流回到水缽中心,象征著來自宇宙的能量又回到這個中心。</h1><h1> 《古蘭經》禁止采用動物或人物的形象來作為飾物,所以在阿拉伯建筑中,這種用獅子雕像來支撐噴泉的做法很令人驚奇。</h1> <h1> 獅子廳南面的阿本瑟拉赫斯廳最奪人眼球的,是由無數個蜂巢結構重復堆疊而成的八角形的鐘乳石天頂,宛若浩瀚的宇宙,神秘莫測。</h1> <h1> 宮內有宮,宮中藏廳,不緊跟導游,完全像是在走謎宮。</h1> <h1> 具有典型阿拉伯風格的七層縱深感的鐘乳裝拱門。</h1> <h1><span style="font-size:20px;"> 墻體立面或拱門上象征著高貴王權的蔓藤植物與花卉圖案,還有《可蘭經》詩句的銘文裝飾。</span></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無論走進那座宮院和廳室,它的天頂、墻壁、大門還是地板,全部被美麗的圖案覆蓋。石雕、木刻、泥塑或秞彩瓷磚每一個房間每一部分的紋樣都不相同。我已無法用“震撼”二字來表達阿爾罕布拉宮裝飾的美艷。</span></p> <h1> 阿宮的供水系統,也是那個時代神奇的存在。當年,摩爾阿拉伯的能工巧匠們,在山上修了一個人工水池,完全純手工打造了一條復雜的溝渠系統。每天夜里,以阿宮的鐘聲為信號,溝渠開關閉合,讓清水分流,不但灌溉平原上的莊稼,還提供小王國的生活用水。</h1> <h1>經過兩姐妹廳一個帶瞭望臺的連廊,可以俯瞰阿爾拜辛小鎮。</h1> <h1>帕塔爾花園——一個典型歐式的花園。</h1> <h1> 離開帕塔爾花園,就是天堂花園。噴泉、水池、橘樹是阿拉伯風格庭院的標配。</h1> <h1><span style="color:inherit; font-size:20px;">4、卡洛斯五世宮殿 ——在阿宮的要塞碉樓外面,是天主教收復失地后的統治者查理五世建造的一座恢宏的宮殿。</span></h1><h1><span style="color:inherit; font-size:20px;"> 外方內圓的庭院是由兩層的柱廊構成,全部用大理石塊構筑。這和我們在科爾多瓦大清寺內看到的天主教堂如出一轍,它們都犯了同樣致命的錯誤,建立在一個不該出現的地方。</span></h1> <h1> 阿宮的全部梁柱都是用珍珠和大理石等研磨成粉末,再用人工雕琢堆砌,而墻壁和屋頂則是用金銀絲線鑲嵌而成。做為中世紀的一座穆斯林建筑,因為它蘊藏的宗教文化和知識體系,以及伊斯蘭深邃匠心的完美展現,無疑是一座舉世罕見奢華精美的藝術寶殿。</h1><h1> </h1> <h1><span style="font-size:20px;"> 這次我們沒機會到達今天人們稱為“摩爾人最后的嘆息”的“眼淚山”上。曾經,穆斯林的最后一個君王,就站在這里淚流滿面,不斷地回望摩爾人統治了近800年的格拉那達。那天他把城門的鑰匙交給伊莎貝拉女王時,沒有留在協定劃給他的阿爾布夏拉山區,而聽從他管家的意見,賣掉了這片土地,然后,渡過直布羅陀海峽,回到了非洲。</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0px;"> 前面談西班牙歷史時,提到摩爾人統治了西班牙有700多年的歷史。實際上這700多年間西班牙北部天主教王國不斷與阿拉伯人打來打去,到公元13世紀初,宗教光復運動,已收復了南部幾乎全部的城池,唯獨格拉那達,一是因為阿宮城堡的堅固,二是摩爾君王選擇做費爾南多三世的附屬國,并訂下和解協議,所以單單留下格拉那達多存續了近二百年。 </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0px;"> 等費爾南多三世一死,自然協議作廢,摩爾人統治的格拉那達最終滅亡。沒錯,這一年是1492年,是卡斯蒂利亞通過與阿拉貢聯姻西班牙王國統一的時間;是把摩爾人徹底趕出西班牙統一宗教信仰并設立宗教審判法庭的時間;這一年,也是哥倫布發現了新大陸的時間。從此,西班牙王國正式拉開帝國崛起的序幕。</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科爾多瓦清真寺庭院中鑲嵌在那座塔樓頂端的一顆金石榴,在西班牙的國徽上,代表五個古王國圖騰最下端也有這樣一顆小小的石榴,那不僅僅是摩爾人帶給西班牙的植物,也是格拉那達城的城徽,更是費爾南多和伊莎貝拉留給摩爾人在西班牙這片神奇的國土上永恒的徽章。</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0px;"> 結束阿宮的游覽已近黃昏,細碎的夕陽披掛在每個游人的身上,也映照在越來越遠的阿宮上。來格拉那達,只去了阿宮,我沒有遺憾。我會永遠記得,2024這個在被夜晚抹去之前輝映在阿爾罕布拉宮的夕陽,它是如此綿長,足夠我用余生細細品嘗。</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0px;">D5——9月20日 晴(馬拉加—龍達—塞維利亞)</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0px;"> 從科爾多瓦—格拉那達,歷史的煙云縹緲滌蕩,往來無常。一步入馬拉加,畫風驟變。椰林海韻、輕柔暖陽,美女如云。名符其實一座流淌著時尚、浪漫的海濱之城。</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不來參觀畢加索博物館,那知道有馬拉加。這座歷史悠久有著“咸魚”之都和“太陽海岸門戶”之稱的港口城市,海洋資源十分豐富,尤其發達的旅游業,為西班牙帶來巨大的收入,不愧為西班牙五大都市圈之一。</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0px;"> 畢加索博物館——畢加索博物館全世界一共有四個,分別在巴塞羅那、法國巴黎和法國南部城市昂蒂布各一個,還有一個就是我們今天要參觀的,位于畢加索家鄉的馬拉加。這個博物館是16世紀文藝復興風格的一座宮殿改建的,是他大兒子的遺孀于2003年出資建立。在這里展出的作品,也大多是他的家人捐贈的畢加索早期創作的一些素描、油畫、版畫、雕塑等作品。</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0px;"> 展示幾幅館里的藏品,喜歡的朋友自己去品讀。</span></h1> <h1><br></h1> <h1><span style="font-size:20px;"> 畢加索身上有著眾多的標簽:風流、才子、“頂級渣男”和超級富豪……不知道是不是因為他的繪畫天分,讓他的風流與他的作品一樣名垂千古?我不在這里過多評判大師的道德體系,我更愿意相信,帶給他不斷創作靈感的,不完全是因為他的濫情,而更多是來自于他早年童年的經歷和古樸優雅的家鄉。</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不得不嘆服,一生高產達3.7萬幅作品的畢加索,登峰造極的作品數不勝數。僅這幅創作于1932年名為《戴手表的女人》的名畫,在去年的蘇富比拍得了1.39億美元,整整10個億的人民幣,是迄今為止畢加索畫作價格第二高的作品。</span></h1><p class="ql-block">(圖片來自網絡)</p> <h1><span style="font-size:20px;">馬拉加大教堂——與畢加索博物館緊鄰的馬拉加大教堂,是在清真寺的基礎上改建的基督教教堂。始建于1528年,建造過程因資金短缺中斷數次。因長達兩個世紀的改建,而使教堂融入了多重風格。正立面是巴洛克風格,北側的塔樓從穹頂內部到外立面則兼具哥特式和文藝復興式風格。</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0px;"> 從視頻中不難看出,馬拉加教堂只有北側塔樓。南側塔樓據說是因為設計與執行上有出入,所以成了如今的"獨臂大教堂"。</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0px;"> 11點整,我們站在熙攘的鬧市街心,聽教堂悠揚的鐘聲漫過馬拉加的大街小巷。鴿群掠過塔樓,與游人摩肩接踵。現實與遠古交匯延伸,恍若隔世的感覺,仿佛我在這里已駐足千年。</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0px;">龍達</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0px;"> 到達龍達恰逢正午,按常規每去一站先解決內急。遵導游的指引,進到了麥當勞。七八位同團隊友,已如廁走人,剩下我和同學,還在等候。忽然,不知從哪里冒出一位膀大腰圓的女服務員,擋在了我們的面前,嘰里呱啦“…¥@…%”……一頓唾液飛舞,聽站在遠處的導游解釋說,她是在嫌我們人太多,讓我先消費再入廁。我急忙掏出手機,對著翻譯軟件與她交涉:“能不能先讓我們入完廁,再買咖啡?”可說什么,她就是橫在那里,一副不消費休想的勁頭!</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0px;"> 來西班牙之前,了解過西班牙的“廁所文化”。這里除了大型商場、加油站、博物館所有的公共區域和旅游景點是沒有公廁的。即使收費公廁政府也不會考慮設立。據說,西班牙內戰(1936—1939)前,各大城市都有公廁,而內戰后,政府發現公廁內犯罪案件頻發,就拆除了所有的公廁。此外,歐洲的酒文化,也鼓勵人們去酒吧和咖啡館解決生理需求。(這種廁所文化現象在歐洲很普遍,但大多城市景區設有收費的公廁)</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0px;"> 啰嗦這么久,姑且相信她并不是針對我這副中國面孔,姑且相信她確如導游說的那樣——西班牙人腦袋是方的。從到科爾多瓦換的這位大巴司機說吧,明明英俊帥氣的一張臉,可腦回路一點不會拐彎。一路死認自己的導航,的確多繞了路,可就是窘紅了臉也絕不接受導游的指正。科爾多瓦的官導更是好玩,收電子講解器時,我們全團只有25個人,完全沒必要湊夠五個捋到一只手腕上,摘下放到一邊,再湊夠下一撥,“哈哈……”固執、守舊,思維鏈一點不能打亂哦。</span></h1><h1> </h1> <h1> 既然午餐自理,不再與她糾纏。距麥當勞不到50米的距離,鱗次櫛比排著十幾家龍達最有特色的牛尾飯。個人體驗,面包比肉好吃,佩服歐洲人牙口好。</h1> <h1><span style="font-size:20px;"> 吃罷飯,餐廳服務生拿出自己的手機,拉著我們合影。喝了不少橙汁,離開餐館不遠,我們趁機再繞回去解決一下“廁囧”問題。小伙笑盈盈掏出手機,讓我們看照片,我這才發現配圖旁邊有3.9的數字和星樣標識。原來,西班牙也有“大眾點評”?!</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有著兩仟多年歷史的龍達,誕生于羅馬時代。因斗牛、土匪和梅里美筆下的卡門而出名,但把龍達推至舉世聞名的地位,功不可沒者,是因海明威一句“最適合私奔的城市……”</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0px;"> 海明威把他幾乎一生的熱情都獻給了龍達。他喜歡到龍達看斗牛,喜歡龍達建在懸崖上的白色小城,給他那種驚心動魄的體驗感。他創作的《太陽照常升起》、《逝世的午后》等四部小說的靈感都來自龍達。</span></h1><h1> 海明威作為西班牙共和軍國際縱隊的一員,把他在西班牙內戰期間的經歷,寫進了小說《喪鐘為誰而鳴》。小說故事圍繞共和軍要炸毀一座有戰略意義的橋梁而展開,這座橋梁就是我們現在漫步其中的龍達新橋。</h1> <h1><span style="font-size:20px;"> 埃爾塔霍峽谷將龍達一分為二,一座橫跨峽谷的新橋,又連接起舊城和老城。</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0px;"> 聳立在百米溝壑之上的老城區,一幢幢錯落有致的白色房子,如同巨石懸崖上長出的一粒粒白色的種子。俯看是鬼斧神功的險峻深淵,眺望是靜美遺世的寧靜小城,石灰巖的山脈一直伸向平原。這應該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城市景觀。</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0px;"> 這座建于1785年的斗牛場,是西班牙最古老的貴族斗牛場,也是斗牛士們朝圣的地方。隨著斗牛表演的取締,現在斗牛場只作為歷史的遺跡而保留著。</span></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右邊這位就是近代斗牛技術創立者的雕像,斗牛時揮舞紅色的斗篷,正是他的發明。實際上牛是色盲,它對色彩的分辨能力極其有限,讓牛激憤的是,在黑屋子里被關了兩天和布晃動的程度。而紅色斗蓬的運用,只是為了增強現場的感染力。</span></p> <h1>斗牛場一側的門。</h1> <h1><span style="font-size:20px;"> 為防盜防賊,一路脖子上拴著比狗繩還粗的手機鏈,斜挎包更是時時用手捂緊。可遇到熱情的當地人,總喜歡給游客拍照時,早把親友行前的叮囑置之腦后。反正拍照的都是老者,還怕我沒他跑得快????</span></h1> <h1> </h1> <h1><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樣典型的西班牙式白色的房子,鑲嵌著或明黃或酒紅色的窗框,以及造型各異的鐵藝陽臺,一切都那么明快簡潔又不失優雅。</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0px;"> 走在中世紀的鵝卵石街道上,如碧的藍天,輕柔的海風,一切都像幻影。幾個小時的行走,龍達的浪漫我好像還沒觸及,我輕觸自己軟和的內心,好像又覺得一絲絲浪漫的氣息在我身體里緩緩升騰。</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0px;"> 欲望有益,跋涉萬里,為滿足欲望,我們繼續一路前行……</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0px;">塞維利亞</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0px;"> 作為西班牙的國粹弗拉明戈舞,塞維利亞是它的發源地。 弗拉明戈的舞者,在西班牙,至少得有八分之一的吉普賽人血統才有資格學習這項民間舞蹈。舞者大多是女性,以前,她們沒有專門的學校,完全靠一代又一代師者的傳授。</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們是日暮十分走進塞維利亞的。來塞維利亞,無疑不能錯過去小劇場看一場弗拉明戈舞。小口呷著桑格利亞酒,看舞者歌者吉它手,光彩難掩的激情演繹。</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0px;"> 為了觀感,只有最后10分鐘,才允許拍照。熱血沸騰的觀眾,幾乎不約而同全體齊立。沒有比一場弗拉明戈舞,在短短一個半小時,就能讓人閱盡了人生的滄桑和悲涼,激情與渴望。</span></h1><h1><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場熱烈奔放的弗拉明戈舞正式開啟塞維利亞的旅程。</span></h1><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未完待續,謝謝觀賞!</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正定县|
桦甸市|
皋兰县|
阜平县|
临汾市|
连南|
英德市|
孝昌县|
青铜峡市|
尚志市|
抚宁县|
沾化县|
集贤县|
新田县|
平塘县|
抚顺市|
永修县|
吉安县|
台前县|
自贡市|
康马县|
苍溪县|
遂昌县|
垦利县|
竹溪县|
连城县|
岗巴县|
岳池县|
重庆市|
息烽县|
阜城县|
枣强县|
镇雄县|
柳州市|
邵武市|
六安市|
逊克县|
育儿|
广南县|
新密市|
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