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清晨前往芬蘭的途中,薄霧靄靄,秋色迷人。</p> <p class="ql-block">芬蘭歷史:約9000年前冰河末期,芬蘭人的祖先從南方和東南方遷居至此。12世紀后半葉,芬蘭隸屬于瑞典。14世紀中葉,芬蘭正式成為瑞典的一部分。1809年,俄瑞戰爭后芬蘭成為了俄國的大公國。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勝利,當年的12月6日,宣布芬蘭獨立。1919年,芬蘭成立共和國。</p> <p class="ql-block">芬蘭共和國簡稱芬蘭,首都赫爾辛基,位于歐洲北部。與瑞典、挪威、俄羅斯接壤,南臨芬蘭灣,西瀕波的尼亞灣。總面積338000平方千米,海岸線長1100千米,地勢北高南低。屬溫帶海洋性氣候。截至2024年5月,芬蘭總人口為561.4萬人,主要民族為芬蘭族。芬蘭族約占85.5%,瑞典族人約占5.1%,其余為薩米族人等。芬蘭語和瑞典語均為官方語言。66.9%的居民信奉基督教路德宗。我們所知的是:芬蘭是圣誕老人的家鄉,也是諾基亞手機的原產地。</p> <p class="ql-block">芬蘭的西貝柳斯公園,是為紀念芬蘭的大音樂家西貝柳斯而建,公園內鮮花怒放碧草如茵,是市民休憩的好地方。西貝柳斯紀念碑是以600根鐵管組合成超現實意象表現的造型,洋溢著濃厚的現代氣息。</p> <p class="ql-block">西貝柳斯的一生,都在為芬蘭音樂的現實主義發展道路和芬蘭音樂的民族獨特性努力不懈,他的音樂作品體裁多樣,題材廣泛,凝聚著熾熱的愛國主義感情和濃厚的民族特色,這些反映芬蘭民族精神的音樂作品奠定了他作為世界作曲家的地位,并在世界音樂文化史上起了重要的作用。西貝柳斯創作的交響詩“芬蘭頌”不但成為他最著名的代表作品,也成為芬蘭民族精神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走進公園,仿佛置身于一片小森林中,滿眼都是秋天色彩斑瀾的樹木,空氣中彌漫著清新的草木香氣,讓人心曠神怡。</p> <p class="ql-block">在這座令人難忘的公園內,600根鋼管組成的,類似管風琴抽象塑形和音樂大師的西貝柳斯頭像雕塑,這兩座充滿浪漫色彩的作品,都出自于19922年出生的,芬蘭著名女雕塑家艾拉·希爾圖寧之手。</p> <p class="ql-block">離開西貝柳斯公園,前往芬蘭首都赫爾辛基。</p> <p class="ql-block">赫爾辛基,是芬蘭共和國的首都和最大的港口城市,也是芬蘭經濟、政治、文化、旅游和交通中心,世界著名的科技之都。該市已連續多年被評為全球最宜居的城市之一。該市同時也是全球幸福感最高的城市之一。</p> <p class="ql-block">到達赫爾辛基,來到芬蘭最具特色的教堂,巖石教堂。巖石教堂又名坦佩利奧基奧教堂,由建筑師蘇馬連寧兄弟精心設計,是世界上一座建在巖石中的教堂,教堂由巖石內部挖掘修建,十分古樸大氣。教堂的音樂演奏配合教堂頂部巧妙的回聲設計讓人有一種不一樣的感受。</p> <p class="ql-block">有著百年歷史,始建于1914年的赫爾辛基火車站。</p> <p class="ql-block">我不知道在赫爾辛基火車站的長椅上坐著的這些人中有沒有仔細品味歷史的人,但我覺得一個偉大而悠久的城市總應該有那樣的人,在某個角落里靜靜地、與人無爭地閱讀、體味這個城市的歷史,火車站或許是一個最好的地方吧。</p> <p class="ql-block">赫爾辛基曼納海姆雕象。他身著戎裝,騎著高頭大馬,整個雕像由花崗巖雕刻而成,他是芬蘭的守護神,曾任芬蘭第六任總統,也是這個國家的傳奇。1931年至1939年,他擔任國防委員會主席期間,主持修建了著名的“曼納海姆防線”,在芬蘭的防御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記。1933年,他榮獲陸軍元帥的尊號,1942年晉升為芬蘭元帥,1944年8月他以卓越領導才能當選為共和國總統。1944年冬季戰爭中,面對蘇聯紅軍的強大壓力,曼納海姆領導下的芬蘭以1:5的劣勢取得了決定性的勝利,成功捍衛了國家的獨立,歷史學家對他的評價極高,稱他在國家面臨重大轉折時總能臨危受命,引領芬蘭走向和平獨立的道路,是芬蘭獨立運動的民族英雄。</p> <p class="ql-block">芬蘭議會大廈。</p> <p class="ql-block">這座船形的建筑是芬蘭“頌歌圖書館”。站在圖書館前,我們不禁被其獨特而富有非凡想象力的建筑設計所震撼,更多的是感嘆于芬蘭人民無盡的創造力與智慧,既造福了當地居民,又聞名于世界。</p> <p class="ql-block">頌歌圖書館這座屋頂呈起伏狀的玻璃和木制建筑位于芬蘭議會對面,建造所用芬蘭云杉木材排列起來有160公里長,這是一座文學之屋,也是一所技術之屋、音樂和電影之屋。</p> <p class="ql-block">據說,這是當地政府花了整整10年時間,耗資9800萬歐元,在最珍稀的土地上,建造了這座綜合功能圖書館,館內現有藏書30萬冊。</p> <p class="ql-block">在館里可以看電影、聽音樂、做衣服、玩3D打印、學習做醫療手術、絕對稱得上是"不務正業"的圖書館。聽導游介紹,政府是為了給年輕人打造一些空閑時間和朋友見面可以消磨時間的地方,這里不會像傳統圖書館一樣靜默有規矩,比較放松自由。</p> <p class="ql-block">離頌歌圖書館不遠的,是阿莫斯瑞克斯國家美術館的分館,由美國建筑家霍爾設計,落成于1998年,有著圓桶般的優美的曲線造型,館內主要展示當代的美術作品。</p> <p class="ql-block">廣場北側是芬蘭國家歌劇院。這座歌劇院建于19世紀70年代,在芬蘭也算是幢老建筑了。</p> <p class="ql-block">在門前還有一座芬蘭最杰出的浪漫主義劇作家和小說家家阿列克西斯·基維的青銅坐像。作家的手搭在腿上,目光凝視著斜下方的地面,陷入沉思。</p> <p class="ql-block">芬蘭的圣誕老人。</p> <p class="ql-block">赫爾辛基大教堂,矗立于參議院廣場中心。教堂所在的高地,高出海平面80多米,一眼望去,希臘廊柱支撐的乳白爸教堂主體和淡綠色青銅圓頂的鐘樓十分醒目,宏偉的氣勢和精美的結構使其成為芬蘭建筑史上的經典,也成為赫爾辛基的地標性建筑。無論在市區的哪個角落都能看到這座器宇非凡的白色綠頂建筑,因此也被稱為“白教堂”。</p> <p class="ql-block">赫爾辛基毗鄰波羅的海,是一座古典美與現代文明融為一體的都市,又是一座都市建筑與自然風光巧妙結合在一起的花園城。市內建筑多用淺色花崗巖建成,有“北方潔白城市”之稱。廣場中央是一座帝俄時代芬蘭的統治者,亞歷山大二世的雕像,此乃是1894年帝俄時代的作品。</p> <p class="ql-block">芬蘭參議院。</p> <p class="ql-block">白教堂它不僅是城市的地標,更是一部歷史的長卷。毗鄰總理府、大學主樓和國家圖書館,仿佛是一座連接過去與現在的橋梁。教堂的尖頂在陽光下熠熠生輝,猶如城市的一顆明珠,璀璨耀眼。據說,這座教堂最初是為俄國沙皇尼古拉一世而建,每一塊石頭、每一扇窗戶都承載著歷史的痕跡和故事的沉淀。我們一行人漫步在教堂周圍,仿佛能聽到歷史的低語,感受到時間的流轉。</p> <p class="ql-block">赫爾辛基大學。以其悠久的歷史豐富的藏書,一流的設備,齊備的專業以及杰出的成就聞名于歐洲,是國際享有盛譽的著名高等學府。</p> <p class="ql-block">藝術學院。</p> <p class="ql-block">午餐后,我們乘船前往芬蘭堡。芬蘭堡是建在赫爾辛基外海上,六個相連小島上的軍事堡壘,堡壘建于250 多年前,是現存世界上最大的海防軍事要塞之一,也是芬蘭最為重要及著名的景點。1991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依據標準,芬蘭堡因其體現了當時歐洲軍事建筑的特點,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批準,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p> <p class="ql-block">芬蘭堡內有教堂、軍營、城門等名勝古跡,是世界上不可多得的海上軍事遺跡,在軍事建筑史上,芬蘭堡是17和18世紀普遍防御原則的一個突出例子,特別是它的堡壘系統,展示了其個性特征。</p> <p class="ql-block">進入城堡沿著矮矮的平房,行進約數百米,一處教堂就在隆起的最高處。這教堂也好生特別,四周的鏈子,是“炮彈+鐵鏈”圍成的,“炮彈”三枚一組,由鐵鏈連著垂直向上,鐵鏈有如引線一般,好像隨時都可能暴發一場戰爭。</p> <p class="ql-block">教堂的頂端,也顯現出不一般的設計,這里地處芬蘭堡的最高處,教堂的尖塔還用作引導空中和海上交通的燈塔——這座的教堂不僅教化人們的思想,還有著海防功能。</p> <p class="ql-block">與教堂相聯的,是一處紅墻建筑,建筑十分粗獷但卻很協調,導游說,那便是當年的軍火庫。</p> <p class="ql-block">蘭堡是古老的海防要塞,扼制著從芬蘭灣進入赫爾辛基的海上通道,具有十分重要的軍事基地位作用。<span style="font-size:18px;">防波堤軍營,建于1868-1870年間,是芬蘭堡在沙皇統治時期的著名建筑。</span></p> <p class="ql-block">平房外是一片水域,在微風的吹拂下泛起陣陣漣漪。水域面積不大,舉目可視,周邊的小平房掩映在綠樹叢中,十分雅致。據說,那些小房子,就是當年的營房。再往前行,走過一座木橋,就到了狼島。</p> <p class="ql-block">芬蘭堡是建在芬蘭赫爾辛基外海上六座小島上的防御工事,位于芬蘭首都赫爾辛基的港口入海處,原來它的名字是斯韋堡,最初由瑞典人1748年開始建造了這座防御工事,用于防御俄國人的擴張。工程由35歲的瑞典杰出的工程師奧古斯丁·厄倫斯瓦德負責,設計方案受到當時歐洲著名軍事工程師沃邦的影響,并以星堡樣式為基本構架,堡壘和在陸上的防御工事一起構筑了一個防御體系,使進攻方很難搶灘登陸。</p> <p class="ql-block">這是一座飽經戰爭滄桑的軍事要塞。1854 年,俄國與英、法,奧斯曼帝國的聯軍對戰,著名的“克里米亞戰爭”爆發,芬蘭堡由于其顯著的地理位置,英法大軍猛烈地炮轟這座海港城堡,使之千瘡百孔,并將之占據稱為“瑞典堡”。后來隨著瑞典軍事力量的逐年衰退和俄羅斯帝國的逐日強盛,在1808年駐守芬蘭堡的瑞典軍隊向俄羅斯投降,此處便由沙俄控制用以防御瑞典,直至1917 年,俄國十月革命引發了芬蘭的獨立,1918年芬蘭獨立后,芬蘭人重新收回了這座城堡并命名為芬蘭堡 (芬蘭堡的瑞典語名字仍是“瑞典堡” ),1919 年芬蘭正式派自己的軍隊進了駐芬蘭堡。</p> <p class="ql-block">走過橋后,河的另一邊就是一座城墻和堡壘了,那些十分隱蔽的堡壘全都是石頭砌成,看上去十分堅固,這個銘牌上的說明:此處是一個指揮官的瞭望口。</p> <p class="ql-block">用于建造的石頭,都是島上堅硬的頑石。從外面看,這些堡壘毫不起眼,這正是設計者所追求的效果。那些孔道外面,都長滿了厚厚的長青藤,偽裝得十分隱蔽。</p> <p class="ql-block">地面凹凸不平,那些地道四通八達,列陣一般,遍布全島,光線也十分陰暗,如果不事先熟悉,冒然進來,肯定會成為甕中之鱉。在地道里越往前行,就越發現,每隔數米遠,就會有一個了望孔,那些孔內大外小,直接可以看到海面很遠的地方。其實,這些孔有三個作用,一是發現敵情,二是為了戰爭供槍炮射擊,三是用于通風透氣。</p> <p class="ql-block">這座外形很酷,以當年瑞典國王命名的雕塑,稱為“古斯塔夫之劍”。雕塑用青銅制的北歐戰將頭盔和一把寶劍為主要形態,表現守衛者的忠誠和勇敢,也成為了當年駐守在這里的瑞典軍士的精神寄托。</p> <p class="ql-block">這里是歐洲最古老的干船塢之一,見證了無數木制船只的修復歷史。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從沙俄獨立僅僅20年的芬蘭,再次成為蘇聯的目標。1939年蘇芬戰爭爆發,這里和200年前一樣,又一次成為了抵御東方鄰國進攻的陣地。芬蘭軍隊在這里打造船只,以應對蘇聯的攻勢。直到今天,仍然可以看到在芬蘭堡內部的港灣里,造船廠仍在運行。</p> <p class="ql-block">島上的兵營不同顏色的磚石,有著不同時代修建的痕跡。</p> <p class="ql-block">這里的兩門大炮直直地對準一幢米黃色的建筑物。據說那建筑物就是當年俄羅斯指揮官的住所,雖然戰爭已經過去快一個世紀了,但芬蘭至今都在以這樣的方式,表達著一種情緒。</p> <p class="ql-block">從海岸邊前行百米開外,就可以看到真正的大炮,那些看上去極具威力、可以前后移動的大炮,也都掩映在堡的凹處,炮的后面就是掩體,掩體里住著軍人,一門大炮大約可供一個班的兵力去“服侍”。</p> <p class="ql-block">走遍全島,幾乎每一個要害之處,都布置有這樣的大炮,炮口都無一例外地對著外海的方向。那些大炮都是當年服過役打過仗的功臣,那是歷史的物證。時過景遷,它們仍就靜靜地躺在這里,向著外海虎視眈眈,守護著家園。</p> <p class="ql-block">狼島的海邊有一片綠色的小丘陵,過去曾被當作掩體加以使用。這些被青草覆蓋的低矮丘陵,如同電影中霍比特人的寓居場所,出現在這個高緯度地帶的小島上。</p> <p class="ql-block">帝皇門是芬蘭堡的象征,1753年-1754年間為閱兵而建。1752年在芬蘭堡的帝皇門上,用大理石板鐫刻著設計建造者奧古斯丁·厄倫施瓦德的一句格言:“后人們,憑你自己的實力站在這里,不要依靠外國人的幫助”。城墻的盡頭,古老的帝皇門依舊矗立在海邊。據說在奧科斯丁修建瑞典堡之時,瑞典國王曾乘船蒞臨此地。為紀念這一事件,奧科斯丁決定在此修建城門,并命名為帝皇門。</p> <p class="ql-block">紀念戰役勝利的方尖碑。</p> <p class="ql-block">沿著狼島上的石制堡壘步行,可以從一些缺口處下到海邊。波羅的海的海水蔚藍純凈,冷風陣陣,浪濤不停地拍打著海岸的巖石。在相當于烽火臺的地方,有一些長寬一米左右的瞭望孔,從那里可以眺望遠處海面的情況。</p> <p class="ql-block">1918年,由于芬蘭國內發生革命,激進黨派和保守黨派之間發生激烈的大規模沖突,許多激進黨派的成員在失敗后被捕,并被監禁在芬蘭堡里,在監禁期間由于條件比較惡劣,很多人死于營養不足和疾病。隨著城堡軍事時代的告終,1973 年該城堡由芬蘭文化部接管,后來又被改作了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正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形容的那樣,芬蘭有世界上不可多得的完整海上軍事遺跡。1991 年,芬蘭堡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保護區,今天的芬蘭堡已不再彌漫戰爭的硝煙和血腥,取而代之成為人們向往的旅游與療養的圣地。</p> <p class="ql-block">赫爾辛基南碼頭,這里停泊著開往瑞典、俄羅斯等國的大型豪華郵輪,南碼頭露天市場,這里也是赫爾辛基人氣最旺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位于南碼頭北側的總統府建于1814年,沙俄統治時期是沙皇的行宮,1917年芬蘭獨立后成為總統府。總統府西側的赫爾辛基市政廳大樓建于1830年,其外觀至今仍保持著原來的風貌。</p> <p class="ql-block">被譽為“芬蘭之眼”摩天輪。仔細觀察可以發現其中有一個是木制的,這是一間芬蘭浴的浴室,可見芬蘭人是多么喜愛芬蘭浴。</p> <p class="ql-block">摩天輪下短暫的停留過后,我們步行至北歐最大的東正教教堂——烏斯別斯基教堂,這座教堂外觀有著醒目的紅磚外墻和金色圓頂,融合了俄羅斯風格,它建在一座小山丘上,從教堂可以俯瞰整個赫爾辛基市景。</p> <p class="ql-block">烏斯別斯基教堂,烏斯佩斯基大教堂位于卡達亞諾伽半島的山坡上,紅色的主色調配上富有代表性的洋蔥頂,教堂內部展示了在意大利藝術影響下東正教拜占庭風格的裝飾。教堂內部的穹頂描繪著華麗的飾畫與宗教典故雕飾,具有濃郁的傳統東正教堂藝術風格。</p> <p class="ql-block">只有一名衛兵值勤的芬蘭國防部。</p> <p class="ql-block">赫爾辛基市中心的南碼頭廣場上有一個圓型噴水池,池中有一尊將近2米高的裸體少女青銅像。她面向大海,左手托腮,靜靜地凝望著芬蘭灣。她端莊秀麗,溫柔嫻雅,站在噴水池中心的最頂端,噴水池的基座上雕刻有四只海獅,向著池中心噴水。人們親切地稱她為大海女神-一阿曼達。</p> <p class="ql-block">她象征著芬蘭的新生,在雕塑落成后的第九年,芬蘭獲得了獨立。整個雕塑呈現出一種莊嚴而又活潑的氛圍,雖然顏色是黑綠色的,但仍然難掩阿曼達的嫵媚動人。這也是為什么這個雕塑成了這座美麗城市的象征,赫爾辛基也從此被稱作波羅的海的女兒了。</p> <p class="ql-block">乘車返回圖爾庫,晚上搭乘“歌詩麗雅號”郵輪返回瑞典。</p> <p class="ql-block">為期一天的芬蘭之行結束了,雖然意猶未盡,但是芬蘭這片土地帶給我們的所有美好已經鐫刻在心中,久久不能消散。</p> <p class="ql-block">行程還在繼續,大家冒著兩天以來的第一場小雨,開啟了前往挪威的行程。</p> <p class="ql-block">途中休息就餐的小木屋。</p> <p class="ql-block">餐館老板收藏了一些老舊相機。</p> <p class="ql-block">途經瑞典中部風景秀麗的城市卡爾斯塔德的維納恩湖。</p> <p class="ql-block">維納恩湖呈東北向西南方向延伸,最深處有97米,面積的5550平方公里。為卡爾斯塔德增添了不少的靈氣。</p> <p class="ql-block">離開卡爾斯塔德。</p> <p class="ql-block">在山野鄉間的公路上,我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神奇魅力,路邊田原小屋的風光,山間森林茂密而深邃,車窗外掠過眼前的是一個五彩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坐在這里忽然想起,有首歌叫“挪威的森林”。</p> <p class="ql-block">三天后,離開挪威繼續前往瑞典哥德堡和馬爾默。</p> <p class="ql-block">瑞典、芬蘭和挪威的城市及歷史遺留給我們留下的美好的印象,一路前行,最美的風景就在前方。</p> <p class="ql-block"> 2024年10月編輯于南京</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南宫市|
镇平县|
贡山|
盐亭县|
兰州市|
正镶白旗|
友谊县|
靖宇县|
稻城县|
临邑县|
海安县|
察雅县|
陆丰市|
澎湖县|
平阴县|
兴安县|
游戏|
宝清县|
宁化县|
个旧市|
高要市|
隆子县|
龙游县|
永新县|
巨野县|
兖州市|
巴塘县|
绥宁县|
宁乡县|
舞钢市|
商水县|
上栗县|
湖北省|
清水河县|
冀州市|
庆城县|
清丰县|
门头沟区|
韩城市|
衡阳县|
化德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