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美篇名:zmzg徜徉無涯</p><p class="ql-block">美篇號:64671759</p> 四川覽奇 <p class="ql-block"> 今年國慶,游川南。行前做攻略,查到瀘州千年楨楠,乃四川十大“天府樹王”,在敘永縣分水鎮路井村,樹齡2007年,驚其久遠,心生強烈賞意,遂列為必游景點。</p> <p class="ql-block"> 國慶天陰,一早我們駕車南行。中午到分水,鎮小,冷清。餐后導航路井村委會,去探“樹王”。錯過,掉頭,從支路擠入。趁會車,我夫人問路,有兩紅臉男主動靠近,邊說邊指,酒氣熏人,又一男說,往里開。往里路窄,車在陡崖腳蜿蜒。不久,遇三岔路口,多房,再停車問路,一老翁熱情上前,但交流困難,我夫人進店問后說,往左走。</p> <p class="ql-block"> 車行一陣,又遇三岔路口,右路似斷,左路隱沒,無奈第三次停下,問路,旁邊屋里走出一男,說,往左開,很快就到了。車往左曲折向上,右拐進寬敞院壩。仍未見“樹王”,第四次問路,一婦女說,就在下面,并帶我們走小路下去。很快,村舍退后,她指著下面說,那就是。只見樹梢參天,濃密的綠葉快遮住樹干,這真是那“樹王”嗎?</p> <p class="ql-block"> 我們疾下,欲看個究竟。粗壯的樹干上系一白牌,我夫人用枯枝小心將其翻轉,定晴一看,“楠木——樹齡:2007年”。真是它,2004年被四川省評為十大“天府樹王”!其實由鎮上進來并不遠,只有8公里,但因沿途無“樹王”標識,也不能直接導航,還路窄岔多,費了好大勁,當找到它,大家開心得了不得!收獲大,付出必多。</p> <p class="ql-block"> 轉著觀賞,見朝向竹林面的古樹底部已空缺,高超3米,內壁炭黑,像被火燒過,內空可容一桌及3~4人。里掛兩根紅布,我年近九旬的岳父看見,說,這是一顆神樹,忙立定站直,雙手合十,對其三拜。</p> <p class="ql-block"> 我們輕撫滿是褶皺的樹皮,想沾點壽氣,卻如同觸碰到厚重斑駁的歷史。大伙兒伴作樹,拍照,留下美好時刻。據當地有關部門資料介紹,此古樹之樹干胸圍9.76米,需8個成年人手拉手才可合抱住。其平均冠幅近15米,樹高逾30米,相當于10層樓高。</p> <p class="ql-block"> 楠木,亦稱“楨楠”,是我國特有并享譽中外的珍貴用材樹種,產于四川、云南、貴州、湖南等地,為組成常綠闊葉林的主要樹種,因歷史上長期砍伐利用(明清兩代它被定為“皇木”,伐用尤盛,朝廷派官員來督辦。我們曾去四川省漢源縣旅行,那里有個皇木鎮,即因當年產出大量楠木而得名。),導致這一豐富的森林資源近乎枯竭。其先后被列入《中國珍稀瀕危植物圖鑒》(2013年,級別易危),《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二級)。仰望,天空明亮,可曾經,它們的天空陰云密布,時常凄風慘雨。</p> <p class="ql-block"> 我們的說笑聲,引來一位本地老翁,他說,這樹不止2007年,而是2300多年。據資料介紹,2007年的樹齡,并非憑空猜測,而是由瀘州市相關專業部門測得。我當然相信專業所測,對老翁所講,姑妄聽之。人活百歲,即為稀罕,活幾百歲,那是傳說,帶著神話色彩,不足為信。樹活百年,即為古樹,也很稀少,而樹王活超20個百年,這是何等的神奇啊!</p> <p class="ql-block"> 我們在議論“樹王”很可能遭受過火災,那位老翁插話,它被人燒過。誰會故意燒古樹呢?據當地有關部門資料介紹,史料記載,明嘉靖年間,它不幸被雷電擊中,使樹干開裂,樹心木質壞死,形成空洞。20世紀60年代,本地一村民在樹洞歇涼抽煙,離開時煙蒂落在樹洞中,引燃枯葉,一場大火讓其再次受傷。真是命途多舛。老翁所講,應是后一次火災。</p> <p class="ql-block"> 有趣的是,“樹王”旁還生長著一片竹林,前者的高大粗壯與后者的纖細矮小形成巨大反差。但它們統狀態良好,在這里和諧共生。看來,樹王既不糊涂,也不霸道,使太過弱小的竹仍能得陽光雨露,茁壯成長。老而仁厚,才更受敬重。</p> <p class="ql-block"> “樹王”雖老至兩千余歲,卻背不駝,態不衰,蒼勁挺拔,枝繁葉茂,生機勃勃,確實很美,即使它的樹洞,也有著像斷臂維納斯那樣的殘缺美。2023年,它被全國綠化辦評為“100株最美古樹”!以中國之大,古樹之多,它能入選,殊為不易。離開時,那位老翁邀請我們去他家坐,我們婉言謝絕了。他提醒我們,路窄,慢點開。出去時,先后遇兩來車,會車困難,一讓一退,得以通過。有矛盾,退讓可解。</p> <p class="ql-block"> 按計劃,我們該去宜賓合江門,考慮到時間已過下午4點,我夫人建議不要太趕,就在鎮上住一晚,明天再去宜賓。大家覺得好,在鎮上訂住宿,休息后到鎮上一農家餐館吃飯。老板聽說我們去賞了路井村的“樹王”,就推薦我們再去賞鄰近的木格倒村古楨楠,相傳它是“樹王”之妻,也就是“樹后”,這一下激起了我們的游興,我們當即決定明上午去賞。他還說,當地政府很快要專建公路通到“樹王”附近,我心想,這會不會破壞它的生境?第二天飯后我們駕車即去,導航和問路,很快就到了。當看見一株大樹傲然挺立,又讓我們驚嘆不已!</p> <p class="ql-block"> 樹干系牌顯示,樹齡1700年。此樹完整挺拔,干粗根大,枝密葉茂,活力四射。據當地有關部門資料介紹,上世紀60年代,“樹王”被大火燒傷,好像死去,但它生命力頑強,受損三年后,枝丫奇跡般發出新芽。而兩公里外的木格倒村,這株1700年的楨楠,人稱“樹后”,訴說著更傳奇的故事。當地村民回憶,當“樹王”衰敗后,“樹后”如同有感應似,也莫名其妙地枯黃、掉葉,最后只剩下光禿禿的枝干,由此人們將它們視作“夫妻樹”。</p> <p class="ql-block"> 據一位世居“樹后”邊的男村民介紹,原來這里有兩株楨楠,可惜另一株在1972年被砍去建水庫。他還說“樹后”是金絲楠木。我認為楠木就是金絲楠木,依據有三:一是百度解釋楠木,其中提到金絲楠木是其別名;二是四川省滎經縣官媒介紹當地楨楠王公園(內有兩株1700年的楨楠),提到楨楠即人們熟知的金絲楠木;三是《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2021年9月7日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農業農村部公告)中有楠木,卻沒有金絲楠木,說明它不是楠屬中獨立品種,否則,以金絲楠木的珍稀,肯定會被收錄。這點最重要。我們仍輕摸樹干,以沾壽氣,并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 那位男村民的愛人走出來,請我們到他們家去耍,我們也婉言謝絕了。在川滇黔交界處的兩株楠木,其中“樹王”生于西漢〔新〕王莽天鳳3年(公元17年),“樹后”則生于東晉太寧二年(公元324年)。它們共同經歷了唐之風、宋之霜、明之雨、清之雪,現在已成為美麗、神奇、有趣的化身。旅行的意義,就是一次次去領略美麗、神奇、有趣的人、事、物,從而讓自己的人生也漸變得美麗、神奇、有趣!離開古老與淳樸,我們隨車向山外世界駛去……</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军事|
宁安市|
土默特左旗|
岳普湖县|
拉萨市|
平塘县|
大安市|
文昌市|
双牌县|
泽库县|
阿巴嘎旗|
都昌县|
铅山县|
雅安市|
靖江市|
邹平县|
平武县|
革吉县|
阿合奇县|
宁津县|
奉节县|
收藏|
固阳县|
阳泉市|
介休市|
崇礼县|
遵化市|
洞头县|
集安市|
沙河市|
绥阳县|
新安县|
于都县|
吉安县|
乌鲁木齐县|
蒲城县|
米易县|
九江县|
农安县|
苗栗县|
萨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