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作者與姬將軍、向參謀長留影</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尊敬的各位老前輩、老首長,晚上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今晚有幸在六朝古都參加航測團戰友“相約南京”的晚宴活動,站在這莊嚴的講臺前,我心潮澎湃,感慨萬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謝迎建政委邀請我參加這次聚會,我深感榮幸。之前謝政委和李師長曾多次邀請我來南京,因為各種自身原因,都未能如愿,留下深深的遺憾和歉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再者,參加今天晚宴的有我仰慕已久、德高望重的老首長姬有明將軍、許百川部長、李海波政委、曲文主任、李大軍師長、向世團參謀長、徐永賢主任等以及來自全國各地的航測團、場站各條戰線上的退役老兵、汽車兵,齊聚紫金山下,共敘航測情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因此,南京之行,意義非凡,這是時光的聚焦,心靈的共振,了卻了我仰慕已久卻一直無緣拜見各位老前輩老首長的心愿。</span></p> <p class="ql-block">作者與許部長留影</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1972年12歲到航測團,17歲插隊,18歲當兵就離開了航測團。實際上我在航測團只呆了5年多時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航測團的五年,是我世界觀形成的重要階段,我把這段刻骨銘心的美好時光寫了一部紀實文學《我是航測團的兒子》,因為這部作品,與大家有緣相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這部作品,以一個航測團兒子的視角,真實地記錄了從1972年至1977年我在航測團生活5年多時間的切身感悟,令我沒想到的是,作品一經在網絡發表,就在航測團發小以及航測團退役老兵中引起熱烈反響和廣泛關注。甚至有不少航測老兵積極為我提供鮮為人知的生動素材,提出十分中肯的修改建議,從而豐富和深化了作品的思想內涵。為此我深受感動并借此機會向熱愛和關注這部作品的航測老兵們致以我最誠摯感謝和崇高的敬意!</span></p> <p class="ql-block">作者在晚宴上致辭</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客觀而言這部作品如果把它放在當今文學層面去審視,它只是一部平庸之作,但如果放在航測團的層面去審視和解讀,它就是一部深受中國航測兵喜愛的佳作。因為航測團已經成為歷史,而這部作品卻能從一個側面向我們展示上個世紀70年代航測團的部分歷史場景:從許百川部長的成長足跡;陳杰團長的堅毅果敢;李恒泉站長的平易近人;汪學民政委的率先垂范;謝迎建指導員與汽車兵的情同手足中,一窺中國航測老兵的英姿風范,從而引發我們對航測團的無限眷戀之情,勾起我們對逝去的青春歲月的聯想和回味。從這個意義上說,是空軍航測團給這部作品注入了生命的源泉。如果離開了航測團這個母體,這部作品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和意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信息爆炸和網絡高度發達的今天,能夠吸引大眾眼球的只有當今社會的熱點新聞,誰又會去關心在秦巴腹地的獨丘山下,那個已經不復存在的空軍航測團的人和事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往事如煙隨風而去,什么獨丘山,萬里測繪,航測珠峰?除了我們航測兵和與航測兵有關聯的人,似乎沒人關心這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若干年以后,有關航測團的往事,往事中的人,都將隨著時間的流逝,被徹底遺忘!甚至它的物理遺址也將在漢中的版圖上徹底消失,這就是客觀現實!因此,用文字的形式記錄這段光輝歷史,就變得刻不容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航測團作為我軍唯一的空軍航測部隊,伴隨著共和國的成長和發展歷程,經歷了從航測隊、航測大隊、航測團到105旅的初創發展和不斷壯大的歷史演變過程,又一次完成了華麗的轉身。航測裝備更加先進完備,肩負的使命和承擔的任務更加重大。在這一偉大的歷史進程中,航測官兵忠誠國家、熱愛人民、精心作業、樂于奉獻的精神將代代相傳,航測精神已經深深根植于105旅。這是航測軍魂的延續和升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站在獨丘山下,久久凝視著航測團舊址,我思緒萬千,熱淚滾滾。啊!這片曾經養育我的土地,歷經50多年的歷史滄桑變遷,沉淀了多少難以忘懷的往事啊?秦巴腹地的獨丘山,清澈碧藍的獨丘山水庫,水庫西岸的長渠,長渠邊的油桐樹,寬敞筆直的柳林機場跑道,跑道上頻繁起飛和降落的飛機……構成了我少年時代的全部情懷,她們永遠都是我心中最靚麗的風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那么用文字的形式記錄那段難以忘懷的歷史,便成為我義不容辭的責任和使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若干年以后,我們終將老去,終將走向殊途同歸的遠方,但這部記錄航測團光輝歷史、傳承父輩優良傳統的紀實文學,將通過文字載體和網絡傳播,向人們述說:在秦巴腹地的獨丘山下曾經駐扎過一支英雄的部隊——空軍航測團的傳奇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這就是我創作這部紀實文學的初衷和愿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謝謝您大家! </span></p> <p class="ql-block">作者與李政委留影</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孝义市|
济南市|
永吉县|
左权县|
西乌珠穆沁旗|
夹江县|
县级市|
定陶县|
凤山市|
中西区|
社旗县|
灌阳县|
墨脱县|
海原县|
赤城县|
四子王旗|
泰安市|
勃利县|
池州市|
虞城县|
含山县|
福安市|
星子县|
拜泉县|
乌兰察布市|
苗栗县|
静海县|
和硕县|
泾阳县|
安顺市|
灌阳县|
奉贤区|
赣榆县|
伊宁市|
揭东县|
西平县|
铜陵市|
奉贤区|
会宁县|
祥云县|
龙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