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對于素質教育,很多父母既重視又不太重視。說重視,是他們樂意讓孩子花時間、精力去學音樂、藝術;說不太重視,是他們并不關心音樂教育對孩子來說真正重要在哪里,僅僅當作一門技藝或一種興趣。《樂記》上說:“樂也者,圣人之所樂也,而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風易俗,故先王著其教焉。”這句話的意思是,音樂是圣人所喜歡的,不是為了尋求感官刺激,而是良好的樂教可以使民心向善、感人至深,起到移風易俗的作用。這說明,音樂并不能娛樂至上,而要用以平和善惡、涵養性情,回歸做人所必需的“仁義禮智信”。</p><p class="ql-block">用現代話來說,音樂教育是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當前的基礎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是素質教育,不再推崇應試教育,要做好素質教育工作,音樂教育是最簡單、最有效的途徑。素質教育要求學生們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音樂教育有助于學生心理健康發展,有著科學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學生時代是人的成長黃金階段,接受現代化的教育,有利于眼光的拓展,音樂教育作為新型的素質教育手段,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有極其明顯的作用。</p><p class="ql-block">樂教孕育美與善</p><p class="ql-block">為什么我們要特別強調音樂教育是一種重要的素質教育呢?因為音樂教育的力量是最強烈的,一個孩童如果從小受到好的音樂教育,那么,節奏與和諧就在他的心靈深處牢牢生了根,他會變得溫文有禮。他會非常贊賞優美的東西,從中受到鼓舞并汲取營養,使自己的心靈成長得既美又善。也就是說,受到良好禮樂教育熏陶的人,在心靈之中,有一種內在精神狀態的美,表現在言談舉止上,也有一種與之相應的調和的美。在社會交往之中,由于心靈的統一作用,對同道中人必然會氣味相投、一見如故,而對于渾身不和諧的人,避之唯恐不及。所以正確的愛就是對美的、有秩序事物的一種有節制的、和諧的愛。這種愛與縱情、任性涇渭分明,而音樂教育的最后目的就是要達到對美、對和諧事物的一種自然的愛,這個美包含了真、善、美。受過素質教育的人,對真、善、美的事物自然就能夠辨認,愿意和它接觸。對于假、惡、丑的事物,也能夠有感覺,自然懂得遠離。</p><p class="ql-block">不僅僅是音樂教育培養了這種對真善美的愛,其實一切好的藝術熏陶的素質教育,都是培養這種對美的、 有秩序事物的有節制的、和諧的愛。畢達哥拉斯說:人的實際追求,可以通過對感官的反復灌輸而形成。例如,通過看美好的形式、形態,比如聆聽世界名曲,看世界名畫,就會形成對美的追求。心里總是美好的、和諧的名畫、名曲,不和諧的東西出現時,立刻有能力去辨別,也就有能力去遠離。所以素質教育培養起來的是一種對真善美的自然而然的親近和追求,一個人真正能夠用人,能夠辨清這個人是善人,是惡人,是美,還是丑,必須自己具備這種能力,這也是長期修養所成的。就像溥儀,他能夠知道哪件藝術品是假的,哪個是真的。他并沒有學過珠寶鑒定,因為他從小生活在皇宮之中,所看到的工藝品全都是真的,所以他一眼就能夠辨識出真和假的不同,這就是素質教育要達到的目的。</p><p class="ql-block">樂教能讓人美好</p><p class="ql-block">除了孕育美與善外,音樂教育還能讓人的性格變得直且溫、寬而栗。《尚書·虞書》中記載:“帝曰:夔!命汝典樂,教冑子。直而溫,寬而栗,剛而無虐,簡而無傲。”舜帝命夔主管音樂,來教導他和卿大夫們的子弟。什么叫“直而溫”?有的人的確很正直,但總覺得自己有理,因為理直氣壯而顯得過于強勢,失去了溫和的態度;什么叫“寬而栗”?有的人性格隨和,但往往流于隨意,失去恭敬心。通過禮樂的教化,可以讓人既保持寬和又有威儀,保持莊嚴恭敬。“剛而無虐”,有剛強、自強不息的品質,但沒有流于虐;“簡而無傲”,簡約但沒有傲慢,這些都是樂教的結果。舜帝接著說:“詩言志,歌永言,聲依永,律和聲,八音克諧,無相奪倫,神人以和。”詩表現的是人的志向、志愿,“歌永言”,“永”字就是延長的意思,用歌把詩延長詠吟出來,所以我們經常說詩歌。詩用以表達情志,歌是唱出來的語言,五聲與吟詠相配合,用六律來和諧五聲。只要八類樂器的聲音能夠諧調,不互相亂了倫次,神明和人都會因此達到和諧。夔在回答舜帝時說,在他擊石拊石的時候,能夠使百獸跟著他起舞,這些都是音樂教育的目的以及感化人心的效果。</p><p class="ql-block">聽雅正之樂,遠離奸邪之聲</p><p class="ql-block">既然音樂這么重要,我們應該讓孩子聽什么樣的音樂呢?《禮記》中的一段對話,或許可以回答這個問題。一次,魏文侯問子夏:“我正襟危坐,穿著端服、戴著禮帽,來聽古代圣王的正樂,卻唯恐要睡著。但是,當我聽鄭衛之音的時候就不知疲倦。”他的困惑是:為什么聽古樂會昏昏欲睡,而聽新樂卻不知疲倦?這就像有的孩子聽課時,總打不起精神,但刷短視頻卻能連續刷一下午。子夏回答說:“古樂節奏緩慢莊重,中正和平,能夠調和性情,與人的本性相應,這樣的音樂是德樂。而您現在喜歡的新樂是使人沉溺放縱的靡靡之音,最能刺激人心,會有違逆之氣與它相應,讓人沉迷聲色,忘失本性,聽得久了就會放縱淫逸。被這種樂聲干擾,可以破壞一個人原本自然舒暢的正氣,泯滅平順祥和的善德。”所以,君子要“奸聲亂色,不留聰明,淫樂慝禮,不接心術”。意思是,君子應遠離奸邪之聲,聽用雅正之樂,和諧雅正的音樂能達到不可思議的教化效果,使人“耳目聰明、血氣和平”。要抑制情緒欲望的泛濫,使奸邪的聲音、淫亂的色相不存留于耳目之中,淫佚的音樂、邪僻的行為不污染自己的內心,怠惰、傲慢、邪僻的習氣不沾染自己的身體四肢,最終使耳、目、鼻、口、心智及整個身體,都能遵循正道而實踐合義的行為。</p><p class="ql-block">古人認為人性都是平和的,好的音樂一定與本性相符,所以,《禮記·樂記》中講,人性原本是平和安靜的,但是由于受到外部世界的影響,就起了種種的貪欲之心。當這些欲望沒有得到很好的控制,人的本心被物質世界所擾亂的時候,人就喪失了自我,被欲望所淹沒,滋生了違逆、狡黠、欺騙以及普遍的不道德,因此才出現了以強凌弱、以眾欺寡、弱肉強食等混亂局面。由于音樂是源于心靈的內在運動,因此也能夠滲透到心靈的最深處。好的音樂就是那種能夠引發人進行心靈內在反省的音樂,讓人心平氣和的音樂。開展音樂教育,在音樂中釋放自己,幫助部分孩子丟掉膽怯的心理,培養出自信的性格,團結友愛、互相幫助的高尚情操。</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区。|
三台县|
桓仁|
雅江县|
财经|
万荣县|
贵港市|
金溪县|
蓝山县|
望城县|
广元市|
洛川县|
嫩江县|
台湾省|
视频|
永宁县|
中牟县|
辽阳县|
霞浦县|
乡城县|
靖西县|
临漳县|
永年县|
泰兴市|
富宁县|
贵南县|
寻甸|
浦江县|
翁牛特旗|
调兵山市|
天峻县|
池州市|
墨竹工卡县|
措勤县|
青岛市|
宁河县|
满城县|
库伦旗|
陵水|
广平县|
南雄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