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趙孟頫[fǔ](1254年10月20日 -1322年7月30日 ),字子昂,漢族,號松雪道人 ,又號水晶宮道人(一說水精宮道人 )、鷗波,中年曾署孟俯。吳興(今浙江省湖州市)人,原籍婺州蘭溪 。南宋晚期至元朝初期官員、書法家、畫家、詩人,宋太祖趙匡胤十一世孫、秦王趙德芳嫡派子孫。</p><p class="ql-block">趙孟頫一生,寫過多篇《洛神賦》。</p><p class="ql-block">1297 年,他44歲時,為學生張淵書《洛神賦》;</p><p class="ql-block">1299年,46歲時,他看到顧愷之的《洛神賦圖》,并在卷后以楷書寫《洛神賦》;</p><p class="ql-block">1300年,47歲的他為盛逸民書寫行楷《洛神賦》,此卷現藏于天津博物館;而記載中最后一篇《洛神賦》,他寫于1319年八月,就在三個月前,他剛剛失去了相伴一生的夫人管道升。</p><p class="ql-block"> 趙孟頫《洛神賦》</p> <p class="ql-block">《洛神賦》卷 紙本,行書,縱29cm,橫220.9cm。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全卷共80行,末署款“子昂”。后紙元員嶠山人(李倜),明高啟,清王鐸、曹溶題跋。前隔水王鐸“戊子五月”又題。</p><p class="ql-block"> 此卷《洛神賦》即為趙氏行書代表作。行中兼楷的結體、點畫,深得二王遺意,尤其是王獻之《洛神賦》的神韻,即妍美灑脫之風致。如端正勻稱的結構、優美瀟灑的字姿、圓潤靈秀的運筆、密中有疏的布局等;同時,又呈現自身的追求,象比較豐腴的點畫,輕捷的連筆,飄逸中見內斂的運鋒,端美中具俯仰起伏的氣勢,都顯示出他博取眾長而自成一體的藝術特色。故后紙諸家題跋如是評述此卷,李倜曰:“大令好寫洛神賦,人間合有數本,惜乎未見其全。此松雪書無一筆不合法,蓋以蘭亭肥本運腕而出之者,可云買王得羊矣。”高啟云:“趙魏公行草寫洛神賦,其法雖出入王氏父子間,然肆筆自得,則別有天趣,故其體勢逸發,真如見矯若游龍之入于煙霧中也。”</p><p class="ql-block"> 本卷共鈐印37方,見于清·卞永譽《式古堂書畫匯考》、《石渠寶笈》著錄。</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都县|
天镇县|
崇左市|
三门县|
石台县|
庆安县|
台南市|
桐乡市|
隆德县|
波密县|
邯郸市|
大田县|
株洲县|
保靖县|
神池县|
东安县|
肃北|
大悟县|
邮箱|
谷城县|
偃师市|
郓城县|
文登市|
辛集市|
丰城市|
思南县|
玛纳斯县|
恩施市|
镇坪县|
双辽市|
东平县|
安乡县|
晋宁县|
邹城市|
长白|
太原市|
盘锦市|
莱西市|
井冈山市|
长乐市|
绍兴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