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丁湖 <p class="ql-block">艾丁湖</p><p class="ql-block">位于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市高昌區,是中國陸地的最低點,湖面比海平面低154.31米,湖底最低處達-161米。艾丁湖是一個內陸咸水湖,形成于幾億年前的地殼運動,是中國海拔最低的湖泊,也是世界上除死海外離地球中心最近的地方。盡管死海的湖面海拔為-430.5米,比艾丁湖低,但由于艾丁湖位于內陸,沒有海洋的影響,因此被稱為世界內陸海拔最低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艾丁湖不僅在地理上有著重要的地位,其獨特的自然景觀和生態環境也吸引了眾多科研人員和旅游愛好者前來探索。由于湖水蒸發量大,湖水逐漸減少,現在只能看到一個像小池塘一樣的大水坑,但這里仍然保留了原始的自然景觀和生態環境,展現了獨特的自然美。</p> <p class="ql-block">月亮湖的傳說</p><p class="ql-block">艾丁湖,又稱“月亮湖”,孕育著一個美麗的愛情故事。從前,在美麗的葡萄莊園,有個巴依老爺,他有一個葡萄般美麗動人的女兒,名叫艾依丁古麗。美麗的艾依丁古麗慢慢長大,愛上了長工帕斯丁,兩人互相依戀,沉醉在愛的海洋..……但好景不長,巴依老爺知道后極力反對,下今處死了帕斯丁。艾依丁古麗悲傷欲絕,哭了整整一個晚上,淚水匯聚成了湖。從此,人們防佛可以看見月光下,在“月光湖旁”那個思念愛人而哭泣的艾依丁古麗。</p> <p class="ql-block">艾丁湖隕石堆</p><p class="ql-block">隕石是地球以外的宇宙流星脫離原有運行軌道或成碎塊散落到地球上的石體,它是人類直接認識太陽系各星體珍貴稀有的實物標本,極具收藏價值。隕石,在沒有落入地球大氣層時,是游離于外太空的石質的、鐵質的或是石鐵混合的物質,若是落入大氣層,在沒有被大氣燒毀而落到地面就成了我們平時見到的隕石,簡單的說,就是微縮版的小行星“撞擊了地球”而留下的殘致。</p> <p class="ql-block">太原海拔高度:811米</p> <p class="ql-block">自從來過艾丁湖,</p><p class="ql-block">人生從此新起步.</p> 火焰山 <p class="ql-block">火焰山</p><p class="ql-block">位于吐魯番市以東32公里處,312國道從旁穿過。古書稱之為:赤石山,維吾爾語稱:克孜勒塔格(意為紅山)。火焰山東西長約98公里,南北寬6-10公里,東起善蘭干流沙河,西到吐魯番桃兒溝,橫亙在吐魯番盆地的中北部,山體呈紅色和青褐色,山體平均高500米,最高主峰851米。火焰山景區所處的這段山體在整個火焰山山脈中最為壯觀和雄奇。</p> <p class="ql-block">景區以火焰山自然景觀為依托,以“西游記”故事情節為主線進行打造,既可領略火焰山獨特的自然魅力、又可品味西域文化、西游記文化的精髓。</p> <p class="ql-block">除了魅力獨特的火焰山自然景觀外,火焰山地宮內的人文景觀同樣以特有的文化特色給游客愉悅的享受。地宮總面積達2800平米,主要包括:西游文化長廊、地理文化廳、高昌名人廳、火焰山溫度計等。</p> <p class="ql-block">玄奘</p><p class="ql-block">俗名唐僧、姓陳、名神、洛州埃氏人,出身于顯赫望族,儒學世家,玄奘幼年遭遇不幸,家道中落,便隨兄出家,游學于洛陽及江南各地,執經問難、博學多才,被譽為“佛門千里駒”。因玄奘鉆研愈深,疑問愈多,志滿乾坤的他于是發愿西行“以問所惑”。玄奘是違背唐王朝的禁令,私自出關西行的,因此處處受阻,路途艱難,但他還是義無反顧的一直向前,后人稱其為佛教文化的傳播者。</p> <p class="ql-block">眾人奏樂圖</p><p class="ql-block">本圖所繪為外道德羅門聽說佛濕馨后歡欣慶賀的場面,畫中采蛋有琶、橫管、鼓等,為研究高昌樂建提供了寶貴的形象資料。——出自吐魯番柏孜克里硬窟第33窟,現存日本東京。</p> <p class="ql-block">火焰山形成于7500萬年前的中生代,成因主要是地殼由橫向皺褶運動而隆起,巖層主要由白堊紀、侏羅紀時期的沙礫巖及紅泥巖構成。火焰山年平均降水16.6毫米,蒸發可達3000毫米,夏季由于大陽長時間的照射,地表溫度平均可達70度,最高可達83度。從遠處觀望,火焰山熱氣騰騰,煙霧繚繞,恰似火焰在燃燒。</p> <p class="ql-block">大世界基尼斯之最</p><p class="ql-block">最大的立體造型溫度計一“金箍棒”立體造型高:12米 溫度顯示高:54米直徑:0.65米。該“立體造型溫度計”可實測攝氏100度以內的地表溫度、空氣溫度(準確率正負0.5度)抗風能力十二級,抗震預防烈度為七度,2004年8月16日落成于新疆吐魯番火焰山風景區。</p> <p class="ql-block">火焰山又是唐代高僧玄奘取經之地,特別是吳承恩在《西游記》中對火焰山的傳神描述及孫悟空智盜芭蕉扇,力戰牛魔王、鐵扇公主的故事。火焰山成為全國乃至全世界知名度極高的名山,如果你親臨火焰山山頂游覽,會切身感受火焰山的滾滾烈焰,有一種鳳凰涅馨的震撼,登高遠望,更感到火洲大地所煥發的勃勃生機。</p> <p class="ql-block">地宮煉丹爐地面上建了3座鍛銅雕塑,其中主雕《三借芭蕉扇》高8米,人物形象逼真生動。其它的鐵扇公主和牛魔王塑像也同樣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三借芭蕉扇</p><p class="ql-block">一日,唐僧師徒四人來到了八百里火焰山,唐僧望著熊熊大火打坐求佛祖保佑,八戒直喊熱,沙僧垂頭喪氣,龍馬熱的現了原型,悟空登高遠望,尋撲滅大火之法。后來得知只有鐵扇公主的芭蕉扇才能煽滅大火。經過一番苦斗,最終悟空三借芭蕉扇,過了火焰山。</p> <p class="ql-block">唐僧師徒四人被困在火焰山,鐵扇公主不肯借芭蕉扇使用,打斗隨時可能發生,牛魔王騎著金晶獸怒目而視,隨時準備參加戰斗。</p> <p class="ql-block">鐵扇公主看到唐僧師徒被困在火焰山,把芭蕉扇藏在身后,就是不借給悟空使用。</p> <p class="ql-block">海拔零米線</p><p class="ql-block">位于新疆吐魯番盆地,具體位置在亞爾鄉巴村境內,這里是測算海拔高度的基準點。?海拔零米線作為基準點,對于地理測量和科學研究具有重要意義。</p> 坎兒井 <p class="ql-block">新城西門坎兒井位于吐魯番市高昌區亞爾鎮新城西門村,水源為塔爾郎水系1200年開挖,總長度4500米,豎井總數180眼,首部井深62米。歷史最大流量81升每秒(1970年),現在流量47.5升每秒(2003年),西門坎兒井沿途澆灌七個村莊,日水量可澆20畝地,哺育了一方人民,她是綠洲的生命之泉。</p> <p class="ql-block">明渠</p><p class="ql-block">是指坎兒井出水口到壩(蓄水池)的部分,就是坎兒井地面的導流渠。明渠的作用是將出水口的水輸送到壩或農田。為了減少蒸發量和降低被風沙掩埋的風險,明渠長度100-500米不等。坎兒井沿線居民可從明渠中取水飲用或洗衣做飯,十分方便、快捷。</p> <p class="ql-block">坎兒井歷史</p><p class="ql-block">中國、伊朗、阿富汗都有坎兒井,但是哪個國家先發明坎兒井的到現在都無法考證。西方學者說是絲綢之路的時期,中國從西方學回來的,但中國學者說是我們引薦給西方的。坎兒井在中國有2000多條,伊朗有20000多條,坎兒井比中國還多,但是哪個國家發明的,到現在都無法考證。伊朗的坎兒井水源是昆侖山雪融水,中國的坎兒井水源是天山雪融水。</p> <p class="ql-block">坎兒井類型</p><p class="ql-block">坎兒井是一種結構巧妙的特殊灌溉系統,它由豎井、暗渠、出水口、明渠、澇壩五部分組成。總體來說,坎兒井的構造原理是:在高山雪水潛流處,尋其水源在一定間隔打一口深淺不等的豎井,然后再依地勢高低在井底修通暗渠,連通各井,引水下流。地下暗渠的出水口與地面水渠相連接,把地下水引至田地。</p> <p class="ql-block">坎兒井一家人</p><p class="ql-block">吐魯番盆地四面環山,形狀如一口圓鍋,特殊的地形導致盆地升溫快、散熱慢。吐魯番是我國氣溫最高的地方,最高溫度曾高達到攝氏49.6度,地表溫度最高達到近攝氏90度,歷史上就有火洲之城。坎兒井內冬暖夏涼,坎兒井沿線兩側居民從地面向暗渠開挖地下通道,在水渠上用木板搭休息平臺,酷暑時節一家人在井內休息納涼,休閑娛樂,其樂融融。坎兒井是當地居民夏季存放食物最佳地方,也是冰鎮瓜果最好地方。</p> <p class="ql-block">坎兒井起源的三種說法:一、從中原傳入。《史記·河渠書》中記載漢武帝劉徹采納莊熊黑開鑿龍首渠,引洛河水灌溉大荔平原的建議,下令征調一萬多民工修渠。由于旁山的渠道經常崩塌,渠水無法通過,莊熊黑便帶人先在山上測出渠道要經過的路線,沿著這條線鑿出一眼眼的直井,再把各井從地下挖通,渠水就從地下渠道流過山去,到達大荔平原。這種井下相同引水的輸水技術,后來隨著絲綢之路的發展和人員遷徙,漸漸傳到新疆。二、由當地人民創造。在古代,有一位年青的牧羊人趕著羊群來到成備蕾。他長途跋涉,找到一處綠草茵茵的洼地,但是找不到水,眼看羊群就要渴死了,牧羊人心急如焚。于是從綠草地上往下挖,水像珍珠似的從地下涌了出來。從此,生活在火洲上的各族人民,便學著牧羊人的樣子、挖泉眼,挖暗渠,開鑿成一道道歡兒井,三2500年前由西亞波斯人首創而后傳入新疆。</p> <p class="ql-block">新疆坎兒井最多時侯有1784條,主要分布在吐魯番和哈密地區。吐魯番有1108條,哈密有382條,烏魯木齊、木壘、阿圖什也分布有少量坎兒井。歷史上在奇臺縣、喀什市、庫車縣也有過坎兒井,現都干涸了。新疆1784條坎兒井暗渠總長度加起來共5272公里,豎井總數為172367眼,年出水量最多時為8.58億立方米。吐魯番一千多條坎兒井暗渠的總長度超過長江、黃河,坎兒并和萬里長城、京杭大運河相媲美,被譽為中國古代三大偉大建筑工程。坎兒并又與四川都江堰、廣西的靈渠又被譽為中國古代三大水利工程。</p> <p class="ql-block">暗渠</p><p class="ql-block">是坎兒井結構里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坎兒井工程的主體。暗渠的寬度60-70厘米,高度為150-160厘米。暗渠的挖掘形狀為拱形,即兩側直墻,頂部為半圓形,所有的坎兒井暗渠都采用這種形狀,暗渠的拱形挖掘從受力的角度講是非常科學的,這樣不易坍塌。掏撈暗渠工程十分艱巨,最長的暗渠達25km,最短的僅100~200m。</p> <p class="ql-block">龍口(出水口)</p> <p class="ql-block">坎兒井剖面</p> <p class="ql-block">手搖轆轤</p><p class="ql-block">提取井水和泥土的起重裝置。豎口上豎立井架,上裝可用手柄搖轉的軸,軸上繞繩索,繩索一端系水桶或木筐。搖轉手柄,提取井水和泥土。轆軸也是從杠桿演變來的汲水提土工具。依靠人力從坎兒井底將掏挖的泥土運至地面,勞動強度大,因此此方式只使用于豎井深度在10米以內的坎兒井施工用。</p> <p class="ql-block">坎兒井“經緯儀”--木棍定向</p><p class="ql-block">坎兒井始于西漢,而指南針在明朝時期才從中原傳入西域,在開挖暗渠時為盡量減少彎曲、確定方向,先民們創造了木棍定向法。即相鄰兩個豎井立兩個三角支架,在井口正中間之上,各懸掛一條井繩,井繩上綁上一頭削尖的橫木棍,兩個棍尖相向而指的方向,就是兩個豎井之間最短的直線;然后再按相間方法在豎并下以木棍定向,地下的人按木棍所指的方向挖掘就可以了。</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xsjgww.com/26ikzvtb" target="_blank">柏孜克里克干佛洞、火焰山 2019年6月11日</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www.xsjgww.com/26fsg41l" target="_blank">葡萄園、坎兒井 2019年6月10日</a></p>
主站蜘蛛池模板:
衡阳县|
宝鸡市|
德阳市|
通海县|
班戈县|
阿拉尔市|
客服|
西盟|
南丰县|
苍山县|
博兴县|
那坡县|
贡山|
抚宁县|
正镶白旗|
泰来县|
定陶县|
大理市|
隆德县|
正定县|
长海县|
五指山市|
马龙县|
堆龙德庆县|
定安县|
石渠县|
汉阴县|
西丰县|
吉林省|
湘西|
灵武市|
东乡族自治县|
乌鲁木齐县|
宁城县|
栾城县|
什邡市|
拜泉县|
富平县|
通海县|
镇江市|
平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