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離開石臺,我們前往九華山的大愿文化園景區。</p> <p class="ql-block">池州大愿文化園位于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九華山風景區北麓柯村,是一個集自然山水與佛教文化于一身的旅游勝地。??景區占地1500余畝,東西軸線長1910米,可供6萬人同時參觀。</p> <p class="ql-block">該景區由99米高的地藏菩薩圣像及配套景點和服務設施組成,建筑風格融合了漢唐建筑的雄渾風格和徽派建筑的精致,展現出獨特的藝術美感。</p> <p class="ql-block">九華山地藏菩薩露天銅像由三千多塊銅鑄壁板組成,選用仿18k耐腐蝕亞金銅合金以保證地藏菩薩露天銅像可以長久地屹立。里面還設立了三部直達佛像頭頂的電梯,僅設計用銅量達一千一百多噸,銅像面部澆筑撒金就使用了高達35公斤的黃金,建造費用超15億元。</p> <p class="ql-block">諦聽。諦聽是地藏王菩薩的忠實伴侶,象征著對主人的忠誠和保護,也寓意著對佛法的學習和修行。</p> <p class="ql-block">“八功德水” 音樂噴泉。 恢宏盛大的音樂群雕“九華飛天”隨音樂徐徐升起,數米高的噴泉搖曳多姿,展示人天共頌地藏菩薩的盛況。</p> <p class="ql-block">離開池州,我們前往合肥市著名的三河古鎮。三河古鎮歷來以其古老、秀麗、繁華而聞名遐邇,是鑲嵌在巢湖岸邊的一顆明珠,有“裝不完的三河”、“皖中商品走廊”之美譽。</p> <p class="ql-block">三河古鎮,古名鵲渚、鵲尾(渚)、鵲岸,是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國家AAAAA級旅游景區,位于安徽省合肥市肥西縣南端,地處肥西、廬江、舒城交界處,古鎮總面積2.9平方公里。豐樂河、杭埠河、小南河在境內匯合,經新河向東流約15公里入巢湖。因三條河在此匯聚故稱三河古鎮。</p> <p class="ql-block">楊振寧提字。1937年抗戰爆發時,少年楊振寧隨廬南中學遷至三河肥南中學(今三河中學)讀書,并與母親在此鎮寄住。?</p> <p class="ql-block">古鎮的街道狹窄而曲折,兩旁是一排排的店鋪,售賣著各種傳統的手工藝品和美食。</p> <p class="ql-block">古鎮的石板路磨得錚亮,透著歲月的滄桑。</p> <p class="ql-block">游客喜歡穿著古裝在街上行走,尋找穿越的感覺。</p> <p class="ql-block">古鎮中有許多小博物館 陳列館,訴說著古鎮的歷史和故事。</p> <p class="ql-block">古鎮中也有新蓋的徽式建筑。</p> <p class="ql-block">對越橋是一座新建不久的橫跨小南河北段的雙廊橋。為三孔石橋。它連接小南河西面的災后重建區和東面的古西街。</p><p class="ql-block">這座橋設計很有特色,橋面兩邊人行走道為廊橋,橋中間可供小型車輛通行。兩邊廊橋各有四座小亭,挑出橋身,亭檐上翹,與廊橋相接,高低起落,精巧別致。亭內設有美人靠,供游客休息。</p> <p class="ql-block">聞著河岸桂花樹散發的幽香,看河水緩緩流淌,幽靜安逸舒適的感覺。</p> <p class="ql-block">古鎮中的居民小區。</p> <p class="ql-block">仙歸橋。</p> <p class="ql-block">康養旅行團的日程結束了。我們四人又在合肥市區玩了三天。游覽了名勝古跡,森林公園,博物館等。也到第五大湖巢湖岸邊走了走。</p> <p class="ql-block">逍遙津公園,又名“竇家池”、“豆葉池”、“斗鴨池”,古為淝水上的津渡,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廬陽區壽春路16號。最大的特色是園內有湖,湖中有島,島上有亭。湖面有三島,公園內有渡津橋、北津橋、南津橋、飛騎橋等橋梁貫通景區各景點。</p> <p class="ql-block">逍遙津公園南大門是一座高近10米、三開間、牌樓式的仿古大門。大門上方一塊古色古香的牌匾上書“古逍遙津”四個鎏金大字,字為清狀元陸潤庠手書。</p> <p class="ql-block">東漢建安二十年(公元215年),孫權和曹操為爭奪合肥,在逍遙津爆發逍遙津之戰。鎮守合肥的魏將張遼在強敵壓境,眾寡懸殊的危急關頭,臨危不懼,履險如夷,毅然率領將士出擊迎敵。此戰東吳精銳盡出,10萬大軍竟為張遼的7000守軍所破,連孫權本人也差點為曹軍所俘。</p> <p class="ql-block">殺出重圍的孫權坐騎飛躍過小石橋,脫離了險境。留下"退后著鞭馳駿騎,逍遙津上玉龍飛"的詩句,后人便稱這座逍遙橋為飛騎橋。當然這座橋早已不復存在只是在公園展示一下。</p> <p class="ql-block">公園也是附近居民晨練的場地。</p> <p class="ql-block">蘧莊位于合肥逍遙津公園內,是一個文化名流雅聚的場所。這里曾是光緒年間文化名流聚會的地方,龔心釗恭請其廷試主考官陸潤庠題寫齋名,并書寫“豆隱大千界,池環小五洲”作為對聯懸掛在蘧莊之門。蘧莊不僅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化場所,還因其獨特的景觀和豐富的文化內涵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參觀。</p> <p class="ql-block">九孔渡津橋位于逍遙津公園內,是園內的重要景點之一。這座橋因其有九個橋洞而得名,展現了古代橋梁建筑的獨特魅力。九孔渡津橋不僅是公園內的一道亮麗風景線,也是連接公園內各個景點的重要通道。</p> <p class="ql-block">逍遙閣不僅是逍遙津公園的最高點,也是最佳觀景臺,高達22米,具有漢代建筑風格。</p> <p class="ql-block">逍遙湖上的仿古戰船</p> <p class="ql-block">包公園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區蕪湖路72號,始建于北宋治平三年(1066年),是為紀念北宋著名清官?包拯而修建的園林。?包公園占地34.5公頃,其中水域面積15公頃,總體布局為開放式,主要由包公祠、包公墓、清風閣、浮莊等景點組成。?</p> <p class="ql-block">清風閣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包公園內,是一組集紀念、展示、游覽、休閑為一體的大型仿宋綜合性建筑群,是1999年為紀念包拯誕辰1000周年,弘揚包公精神,宣傳安徽悠久歷史文化而建造的。</p><p class="ql-block">閣高42米,建筑面積1700平方米,明五層,暗四層,為仿宋式建筑。有電梯直通閣頂。</p> <p class="ql-block">從閣頂俯瞰清風閣景區。</p> <p class="ql-block">包公家族墓出土的墓志銘。</p> <p class="ql-block">包拯墓原址在安徽合肥市東郊大興集,</p><p class="ql-block">1987年遷至包河東南畔,占地3公頃,建筑面積1500平方米,由中國著名古建筑家潘谷西先生設計并建成。由西向東,主要建筑物有照壁、子母雙石闕、神道碑、祁門、望柱、墓前石刻群、享堂、包拯墓、墓室和葬區等。</p> <p class="ql-block">“一身正氣沖天地;兩袖清風鑒古今。”“鐵面黃泉,清聲遠播墓側,猶張三寶鍘;赤心化紫氣,明鏡長懸民間,永念一青天。”游人到此,肅然起敬,誦讀楹聯,懷古思英,陶冶情操,凈化靈魂,以明做人做官的道德標準。</p> <p class="ql-block">2010年10月20日上午,省博物館文保中心文物專家開始著手修復包拯家族墓出土的多塊墓志銘,終結了河南與安徽多年的“包公之爭”。</p> <p class="ql-block">地宮。</p> <p class="ql-block">包公祠位于環城南路東段的一個土墩上,占地面積10000平方米。該祠堂始建于明朝,重建于清代,是封閉式的三合院建筑。主要建筑包括包公亭堂,內有一尊包拯的高大塑像和黑石刻像,展示其“鐵面無私”的形象。</p> <p class="ql-block">?包公受到歷朝歷代底層百姓的擁戴,人們用戲劇的方式傳播他的故事。包公的寓意和象征主要體現在他的?清正廉潔、?執法嚴明、?鐵面無私和不畏權貴的品質上。? 包公的形象深入人心,成為?社會公正和?政治清明的象征。人們對包公的崇敬,實際上是對社會公正和政治清明的向往。?</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来安县|
五台县|
平陆县|
湘西|
镇坪县|
广灵县|
大冶市|
越西县|
房山区|
江陵县|
霍城县|
海林市|
攀枝花市|
江孜县|
筠连县|
巴青县|
托克托县|
师宗县|
铜川市|
肃宁县|
乌兰浩特市|
富川|
屏东县|
元江|
博客|
新疆|
崇仁县|
临朐县|
婺源县|
岢岚县|
奇台县|
喀什市|
南木林县|
运城市|
洱源县|
丘北县|
平远县|
信阳市|
邵武市|
阿拉善盟|
宁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