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筆墨語言</p><p class="ql-block">1、筆墨技法:</p><p class="ql-block"> 包括用筆的力度、節奏、韻律和用墨的濃淡干濕變化,能夠生動地表現出物象的形態、質感和神韻。2、構圖布局:</p><p class="ql-block"> 合理安排畫面元素,主次分明,疏密得當,有節奏感和韻律感,營造出和諧、平衡又富有變化的視覺效果。</p><p class="ql-block">3、意境表達:</p><p class="ql-block"> 通過畫面傳達出一種獨特的情感、氛圍或思想境界,使觀者能夠產生聯想和共鳴,感受到畫家的內心世界和審美追求。</p><p class="ql-block">4、造型準確:</p><p class="ql-block"> 對所描繪的對象有準確的把握和表現,既能符合客觀實際,又能進行適度的藝術夸張和變形,以增強藝術感染力。</p><p class="ql-block">5、色彩運用:</p><p class="ql-block"> 即使是水墨畫,也注重墨色的層次和變化;設色畫則要求色彩和諧、明快,與畫面整體風格相統一。</p><p class="ql-block">6、傳統文化內涵:</p><p class="ql-block"> 體現中國傳統文化的精神和價值觀,如對自然的敬畏、對人生的思考、對道德的崇尚等。創新精神: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有一定的創新和突破,展現出獨特的個人風格和時代特色。</p><p class="ql-block">7、題款與印章:</p><p class="ql-block"> 題款的文字內容、書法水平以及印章的使用都能為畫面增色,與畫面相互映襯,相得益彰。這些條件相互融合,共同構成了一幅優秀的中國畫。然而,對于中國畫什么的評價標準是多元的,不同的觀者和評論家可能會有不同的側重點和見解。</p> <p class="ql-block">二、 禪意入畫 </p><p class="ql-block">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這一表述并非有確切的單一來源,而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一種富有哲理的思想表達,常見于禪宗和哲學思考中。</p><p class="ql-block"> 這種觀念反映了人們在認識世界和人生過程中的不同境界和層次的感悟。它常被用來形容人們在經歷了成長、思考和修行之后,對事物的認知從表面的直觀,到深入思考后的迷茫與否定,再到達到更高層次的透徹理解和接納的過程。</p><p class="ql-block"> 在禪宗中,通過這種對事物認知的變化來表達修行者在覺悟之路上的心境轉變。在哲學和人生思考中,也被用來闡述人們對于世界和生活的不斷深化的理解和領悟。</p> <p class="ql-block">三、辯證關于</p><p class="ql-block"> 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在禪宗中,通過這種對事物認知的變化來表達修行者在覺悟之路上的心境轉變。在哲學和人生思考中,也被用來闡述人們對于世界和生活的不斷深化的理解和領悟。</p> <p class="ql-block">四、借景抒情</p><p class="ql-block"> 這是鄭板橋的《濰縣署中畫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中的詩句,全詩是:</p><p class="ql-block">衙齋臥聽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p><p class="ql-block">些小吾曹州縣吏,一枝一葉總關情.</p><p class="ql-block"> 這兩句詩表面上是寫竹子的,意思是我們這些小小的州縣官吏,衙門臥室外竹子的一枝一葉,都牽動著我們的感情.而實際的含義是:我們雖然只是小小的州縣官吏,但老百姓的一舉一動都牽動著我們的感情.充分體現了鄭板橋對百姓疾苦的關心。</p> <p class="ql-block">五、以詩入畫</p><p class="ql-block"> 《瀟湘風竹圖》是清代畫家李方膺創作的紙本水墨畫,現藏于南京博物院。</p><p class="ql-block"> 該畫寫風竹,也更能展現畫家內心的孤傲與倔強。畫中磯石兀立,旁邊修竹拔地而起,枝干挺直遒勁。竹竿淡墨直寫,竹葉濃墨刷出,通過墨色的變化,展現出竹的高潔不屈。該畫用墨老辣,虛實相生,境界高遠。</p><p class="ql-block"> 畫的左下自題云:“畫史從來不畫風,我于難處奪天工;請看尺幅瀟湘竹,滿耳丁東萬玉空。”款署:“乾隆十六年寫于合肥五柳軒。李方膺。”鈐三印。</p> <p class="ql-block">六、畫蛙不見蛙:</p><p class="ql-block"> 《蛙聲十里出山泉》是現代畫家齊白石于1951年為老舍畫的水墨畫;后來收入《齊白石全集》中,是齊白石的代表作之一;現收藏于中國現代文學館。該畫描繪了在遠山的映襯下,從山澗的亂石中瀉出一道急流,六只蝌蚪在急流中搖曳著小尾巴順流而下,活潑地戲水玩耍的情景;該畫是齊白石對蝌蚪千錘百煉之后的藝術表現。</p> <p class="ql-block">七、畫牛不見畫</p><p class="ql-block">齊白石的這幅《放牛圖》很有意思,也很有意境。全畫以齊白石獨特的筆墨形式來表達這一繪畫題材,并沒有直接將牛描繪于畫面之中,而是通過栓牛的繩來含蓄的表達放牛這一繪畫主題,特殊的聯想手法,恰到好處,堪稱絕妙之至的構思。</p> <p class="ql-block">八、吳昌碩的藝術特點</p><p class="ql-block"> 1. 石鼓文書法入畫:以石鼓文的筆法融入繪畫中,線條剛健雄渾,富有金石韻味。</p><p class="ql-block"> 2. 色彩濃郁:用色大膽,對比強烈,善于運用鮮艷厚重的色彩來表現花卉、蔬果等,畫面具有強烈的視覺沖擊力。</p><p class="ql-block"> 3. 題材豐富:涵蓋花卉、蔬果、山水等,尤擅畫梅、蘭、竹、菊、牡丹等傳統題材。</p><p class="ql-block"> 4. 氣勢磅礴:構圖飽滿,畫面富有張力和氣勢,展現出旺盛的生命力和豪放的藝術風格。</p><p class="ql-block"> 5. 詩書畫印一體:將詩歌、書法、繪畫、印章完美結合,相互映襯,作品具有濃厚的文人氣息。</p><p class="ql-block"> 6. 強調筆墨意趣:注重筆墨的表現力,通過筆墨的干濕、濃淡、疏密等變化來傳達情感和意境。</p> <p class="ql-block">吳昌作品欣賞</p> <p class="ql-block">九、齊白石藝術風格</p><p class="ql-block"> 1. 質樸天真:他的作品常常充滿著純樸、自然和天真的氣息,以簡潔的形式表達深刻的內涵。</p><p class="ql-block"> 2. 題材廣泛:涵蓋花鳥、山水、人物等,尤擅花鳥,將日常生活中的常見之物入畫,如蝦、蟹、雞、蛙等,充滿生活情趣。</p><p class="ql-block"> 3. 筆墨精湛:用筆雄渾健拔,用墨滋潤淋漓,墨色變化豐富,濃淡相宜,富有層次感。</p><p class="ql-block"> 4. 形神兼備:注重對物體形態的準確把握,同時更強調傳達對象的神韻,使所繪之物栩栩如生。</p><p class="ql-block"> 5. 創新精神:在傳統中國畫的基礎上大膽創新,融合了民間藝術的元素,形成獨特的個人風格。</p><p class="ql-block"> 6. 構圖簡潔:畫面布局簡潔明快,疏密得當,善于留白,給人以無限的遐想空間。</p> <p class="ql-block">齊白石作品欣賞</p> 十、山水畫創作步驟 <p class="ql-block">步驟一:</p><p class="ql-block"> 用木炭條或鉛筆輕勾山石、樹木輪廊定好定置。先用中號兼毫中鋒勾出前景的山石土坡,其次在山石上勾出樹木,并勾滅葉和點葉,再畫水口和水邊的山石?!?lt;/p> <p class="ql-block">步驟二:</p><p class="ql-block"> 對山石進行皴擦,勾出右邊的小山頭,以淡墨渲染山石,使其結構清晰。用層次變化的墨色畫水口后邊的土圾,使溪水蜿蜒曲折深向運方。</p> <p class="ql-block">步驟三:</p><p class="ql-block"> 調淡赭石染樹桿、山石、土坡、山頭的下方。注意滅葉和山石、山頭的下方,用勾線筆勾出水口和水流。</p> <p class="ql-block">步驟四:用花青染山石、山頭的頂部,干后淡淡地染少許花青。用三青點夾葉,用胭脂調日曙紅點紅葉。花青調墨加水成淡花青墨染水口、水紋和云氣。淡花青畫染水口,遠山,要見筆意。</p> <p class="ql-block">再見!</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陵县|
礼泉县|
高州市|
海晏县|
务川|
五莲县|
库尔勒市|
车险|
沈丘县|
宁河县|
海盐县|
英超|
金华市|
阿荣旗|
龙岩市|
望谟县|
宜兰市|
公安县|
江油市|
德钦县|
遵化市|
辽宁省|
连城县|
庆云县|
衡南县|
遵义市|
湄潭县|
福泉市|
黑山县|
丰县|
苍梧县|
三亚市|
潜山县|
巍山|
化德县|
壤塘县|
贵溪市|
恭城|
花莲县|
阳春市|
九台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