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橫跨浙東古運河的石拱橋,也是住在運河南岸學生去老柯中上學必經之〝融光橋“。</p> <p class="ql-block">這是剛上柯橋中學時的郭良同學</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O月12日下午突聞噩耗:我們老柯中66屆初三(2)班的郭良同學,因病醫治無效,不幸去世,享年76歲。手機上這個突兀信息猶如驚雷,令我悲痛又難以相信。因為在剛剛過去的教師節,我還向這位曾擔任過浙江省交通干校校長的老同學,致以節日的問候。中秋節這天他還在“班群”中發了一幅字,祝同學們“中秋快樂”!就在他已病重住院的半個月前,還關心著一位同學的病況,與我和這位同學分別通話,告知治療此病比較好的一種藥品。</p><p class="ql-block"> 一直到10月9號下午,我才得知郭良已病重住院,幾位同學相約次日到病房去探望,才知道他患胰腺癌已經兩年多,做了很多次化療,卻擔心會麻煩同學們去看他而一直瞞著大家,獨自頑強地與病魔打著持久戰。我輕輕地撫摸著他床邊的左手,他雖知道有同學來,但戴了吸氧器,忍受著劇烈疼痛,已無法正常交談。</p><p class="ql-block"> 為了減少干擾,我們只待了十來分鐘就沉重地退出了病房。走廊上其家人再三叮囑,按郭良本人意愿,一定不要把他的病況告訴其他同學。我還打算過幾天再去看他,然而僅僅過了兩天,手機中就傳來了悲訊……</p> <p class="ql-block">這是郭良在中秋節發群中的字幅</p> <p class="ql-block">郭良夫婦與兒子</p> <p class="ql-block">位于柯亭溿的老“柯橋中學”,在上世紀50~70年代,是全區唯一的完全中學。</p><p class="ql-block"> 初中段9個班、高中段6個班,全校師生不足千人,卻為國家培養出許多德智體全面發展的人才。郭良同學就是其中之一。</p> <p class="ql-block">郭良等4位同學在母校柯中操場上</p> <p class="ql-block">這張是在尚無手機的年代,部份同學在徐金榮家聚會后,專門到柯橋照相館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參加母校45周年慶的初三(2)班部份同學合影留念,后排左一是郭良。</p> <p class="ql-block">右起:偉民、郭良丶寶法、錦富四位同班同學</p> <p class="ql-block">“柯亭”老照片,石牌坊邊有一片屬于母校的旱地。每周六下午是勞動課,師生們輪流著種菜、除草、施肥,學習農業知識。</p> <p class="ql-block">1997年2月全班同學聚會,在柯橋輕紡城股份有限公司大樓前合影。</p><p class="ql-block">第二排左一是郭良同學。</p> <p class="ql-block">柯橋中學初三(2)班部份同學,曾利用周日到省交通干校搞過一次活動,并在校大門口合影。后排右二是時任校長的郭良同學。</p> <p class="ql-block">為紀念柯中畢業五十周年,初三(2)班于2016年元月在柯橋古鎮舉辦了同學會,并邀請教語文的楊大祥老師出席。</p><p class="ql-block">郭良同學位于后排左一。</p> <p class="ql-block">著名的“古纖道“,位于柯橋古鎮西側。</p> <p class="ql-block">2016年10月,全班同學柯橋聚會合影,后排左4為郭良。</p> <p class="ql-block">2017年春,部份同學聚會于杭州西子湖畔,后排右一為郭良同學。</p> <p class="ql-block">不論春夏秋冬,不管陰晴雨雪,西湖總以秀麗示人。</p><p class="ql-block">這是湖南面的長橋和雷鋒塔一角。</p> <p class="ql-block">郭良(左)和偉民2位同班同桌,在杭州西湖邊的同學聚會中。</p> <p class="ql-block">(憶郭良續2)</p><p class="ql-block"> 我與郭良同學,是在1963年9月初,分別考進位于浙東古運河柯亭畔的老柯橋中學,才有幸相識成為初中同窗;并且因“文革”停課鬧革命,是連續五年的同班同學。一直到1968年冬,“知識青年上山下鄉”,〝老三屆”中學生才揮手告別,各奔東西。</p><p class="ql-block"> 郭良家是柯橋老鎮上的居民,我家是世居阮社古村的農民,城鄉差別的無形隔閡,使讀初中時的我倆僅一般同學關系,課外并不玩在一起。 我的記憶中,僅僅到郭良家里去過一次,是與幾位男同學一起去玩。當時他家在老柯橋小學的隔壁,門口還有個天井,種著一些花草。 </p><p class="ql-block"> 而我與阮社小學一起考進柯中的幾位走讀生關系更密切些,如同班的章澤民、李炎林,同級的俞忠信、許小威、李亦照、翁興法等。大家經常迎著朝陽一起步行去學校,下午放學后又一起嘻嘻哈哈地返回阮社;寒暑假時也會在一起玩。</p><p class="ql-block"> 到了1968年的夏天和秋季,眼見升學無望,我們這些家在農村的同學,陸續回本村當了農民(后來稱〝回鄉知青〞),家住柯橋鎮上的同學,大多數也到柯橋周邊的農村插隊落戶,成了“知青”。但郭良等30多位居民戶口的柯中學生,因兄弟姐妹中已有人“支邊”和下鄉,才被幸運地招工到嘉興市航運公司,當了領工資的“船夫”,盡管終年飄泊在風浪中,卻比當農民好多了。</p> <p class="ql-block">老柯橋中學的生活區,走讀生每天一早到校,先奔食堂淘米蒸中飯,再去教室上課。</p> <p class="ql-block">這是老柯中的工字形教學樓。</p><p class="ql-block">80年代整體異地新建后,新柯中早已鳥槍換炮,成為浙江省重點高中之一。</p> <p class="ql-block">(憶郭良續3)</p><p class="ql-block"> 而我當了2年農民后,也于1970年底應征入伍,去了千里之外的四川〝三線建設〞工地,在部隊一待就是十年余。在那個親友間全靠寫信的年代,同學之間基本失去了聯系。只是在探親回鄉時,從碰到的同學中得到其他同學的一些真真假假的信息而已。</p><p class="ql-block"> 有一年我回紹興探親中,聽說郭良同學已被推薦考上浙江大學,成了“工農兵大學生“,就跑到老“浙大”去,并在門衛的熱情幫助下,居然找到了他。倆人久別重逢非常高興,在校內操場邊談了好久,還相互留了通信地址。但也只是在本人情況有大的變化時,才寫信告訴一下。</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我在信中附寄了一張我們部隊在支援老撾時使用的“軍用代金卷”,郭良竟一直珍藏著。到我前幾年寫〝抗美援老”回憶錄時,又請郭良把這張代金卷拍了照片給我,當作書中的插圖。</p> <p class="ql-block">這是1970年底,柯橋區阮社公社阮三大隊干部、與6位剛穿上軍裝的新兵合影留念。后排右一是本文作者,手握《毛主席語錄》是當時集體照的標配。</p> <p class="ql-block">浙東大運河上最長的古橋~太平橋,位于柯橋古鎮西側2公里,由一個石拱橋和八個梁橋連接而成。</p> <p class="ql-block">(憶郭良續4)</p><p class="ql-block"> 一直到1982年初,所在部隊因“百萬裁軍”被撤銷,我轉業分配到了杭州市級機關工作。而郭良已浙大畢業,分配在浙江省交通廳機關工作,且兩家相距不遠。我倆就建立了“同學+老鄉“的親密關系,有時電話問侯,有時兩家還相約吃個飯。后知道高寶法同學的家也在杭州,三位同窗亦小聚過幾次。但大家的工作互不搭界,又都不做生意,只是保持著純粹的老同學關系。</p><p class="ql-block"> 在郭良調到省交通干校任校長不久,因學校擴建需征用土地,他才因公找我幫忙。國家對建設用地是按屬地分區管理、按權限逐級報批,手續有點煩雜,幾個月批不下來也很尋常。我一面告訴他征用土地的法規和流程,一面給西湖區局的相關工作人員打招呼,終于較順利地完成了征地審批手續。校方和郭良都很高興,還派工作人員送給我一塊他們學校n周年慶的銀質紀念帀。小小銀幣,對師生而言僅僅是校慶紀念,對我倆來說卻是真誠情誼的象征,故我也至今珍藏著。</p> <p class="ql-block">這是文中提到的“軍用代金卷“,在1965~1975期間,參加“抗美援越〞和“抗美援老“的我軍中內部使用。</p> <p class="ql-block">約十五年前,偉民同學從滬來杭,郭良特邀我班在杭州的同學,到他家中小聚,6位同窗在客廳留影。</p> <p class="ql-block">這是郭良夫人與我們6位同學一起合影。</p> <p class="ql-block">(憶郭良續5)</p><p class="ql-block"> 光陰似穿梭、歲月催白發,轉眼到了2010年代,初中的“老三屆”們歷盡人生的甜酸苦辣后,陸續進入退休之年,郭良也從省公路管理局領導崗位上退休了。</p><p class="ql-block"> 有了空閑和自由,〝校慶”和同學聚會活動多起來了,同學友情不減反增。我回家鄉較少信息不靈,而郭良經常自駕車回紹興,探望老母親和兄弟姐妹,并與不少柯中校友保持看密切聯系。于是,母校柯中的兩次校慶,同班和跨班級的多次同學聚會,都是郭良提前來通知我,邀我乘他便車一同前往參加。 </p><p class="ql-block"> 我班先后組織過三次全班性的同學會,他每次都參與了組織策劃,并和佩星同學一起擔當聚會的男女主持人,用活潑的風格、俏皮的語言臨場發揮,使同學會有聲有色。他退休后興趣廣泛,先后參加了省老年大學的朗誦班和聲樂班,還為同學們表演吹奏過幾只葫蘆絲傳統樂曲,為班級活動的圓滿完成盡心盡力,從而受到同學們的肯定和贊揚。</p><p class="ql-block"> 在1918年初冬,郭良還和幾位熱心同學,籌備組織過一次柯中六六屆初三年段的小同學會,近20位己闊別多年、相逢難相識的老同學們,在美麗的柯橋瓜渚湖畔相聚。大家互相問候、喝茶聊天、祝福敬酒、合照留影,歡樂無比!</p> <p class="ql-block">在同學會上擔當主持人的郭良同學,表演吹奏葫蘆絲。</p> <p class="ql-block">郭良在同學會上與興泉同學相互敬酒</p> <p class="ql-block">2位主持人在逗笑</p> <p class="ql-block">櫻花盛開時,柯橋瓜渚湖分外美麗。</p> <p class="ql-block">2018年,老柯中初三3個班部份同學聚會于柯橋瓜渚湖畔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初三年段部份同學聚會時留影,后排中為郭良。</p> <p class="ql-block">(憶郭良續6)</p><p class="ql-block"> 最令人感動的是去年5月的小范圍同學杭州聚會。春暖花開,桃紅柳綠,正是西湖最美的季節,有柯橋同學提議來杭州一日游。我和郭良兩位住在杭州,理應當好東道主。其實當時郭良已確診患癌癥,并在定期做化療。但他不說,同學們都不知道。我和郭良商量后,選擇了浙江賓館→三臺山路→浴鵠灣這條美麗幽靜的線路。</p><p class="ql-block"> 郭良找了早上要送孫女上學的借口,說遲點來參加。我則一早就趕到5號線某地鐵站,與十多位同學會合后,陪同參觀浙江賓館和704工程,并自由拍照。</p><p class="ql-block"> 因同學們要當天往返紹興,為節約時間,約定各自帶點食品和水果,中午自助式野餐。到十一點鐘左右,郭良騎著電瓶車,從沈塘橋趕到浙江賓館,還用保溫袋帶來了20個熱騰騰的鮮肉大包。</p><p class="ql-block"> 他與同學們一一握手問好,相互寒喧后,又補拍了幾張有郭良同學的合影。然后在三臺山路邊找了一個涼亭,大家或蹲或坐,圍成一圈,桌布上擺滿了自帶的食品。席間,有幾位同學即興發言,展喉高歌,玩得不亦樂乎。</p><p class="ql-block"> 有一位細心的女同學,見郭良臉色不是很好,就問他身體怎么樣?郭良則以近日有點感冒搪塞了過去。野歺后,郭良以要去接小孩的名義,與大家道別后就騎電瓶車先回了。我陪著同學們繼續游玩,沿湖邊的茅草亭、石拱橋和水上長廊,拍了很多照片。</p><p class="ql-block"> 參與的同學都說,這是玩杭州最開心快樂的一次。但誰都不知道,郭良是做過化療沒幾天、滿懷情義抱病前來參加這次聚會的。大家更沒想到,這成了郭良參加同學聚會的最后一次,也是他與大家的最后告別。</p><p class="ql-block"> 以后他雖經常在同學微信群中冒泡,有時還曬幾張自己在屋頂上種的蔬菜瓜果照片,卻再沒有與同學們相聚。要是我知道他當時已患重癥,說什么也不會讓他來參加這次聚會,真是悔之晚矣!</p> <p class="ql-block">郭良同學抱病趕到浙江賓館,與同學們握手問候。</p> <p class="ql-block">郭良同學與部份同學留影</p> <p class="ql-block">郭良同學推看電瓶車,與同學們走在三臺山路上。</p> <p class="ql-block">郭良同學(左)和大家一起歡樂野歺</p> <p class="ql-block">去年的5.12,部份同學杭州聚會合影。</p> <p class="ql-block">(憶郭良續7)</p><p class="ql-block"> 斯人已駕黃鶴去,無限思念恨悠悠。人生是多么短暫!生命是多么脆弱!健康是多么重要!友情是多么寶貴!</p><p class="ql-block"> 我在悲傷紛亂的思緒中,連夜趕寫這篇小文,也只能略表一點對老同學的哀思,對好朋友的紀念! 然而,5年的同窗友情、60年的真誠交往,豈是這篇小小文章能夠承載??</p><p class="ql-block"> 在沉痛送別之際,祈愿郭良同學一路走好,在天堂再無病痛!</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老同學 錦富謹記</p><p class="ql-block"> 2024年10月13日草 </p><p class="ql-block"> 10月15日修改</p> <p class="ql-block">2024.10.14日,我受全班同學委托,趕到郭良同學的靈堂敬獻花藍,并守靈2個多小時,陪老同學走好最后一程。</p> <p class="ql-block">全班同學敬獻花藍,以表哀悼!</p> <p class="ql-block">2024.10.15上午8時,在杭州殯儀館舉行郭良同學的告別儀式,我含淚拍下幾張照片,向靜躺在鮮花叢中的老同學作最后的告別!</p> <p class="ql-block">親愛的郭良同學,安息吧!</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此美篇專為愐懷和紀念郭良同學! </p><p class="ql-block"> 感謝偉民、培新等同學提供了諸多寶貴照片。</p><p class="ql-block">(全文完)</p><p class="ql-block"> 老 同學 錦富 制作</p><p class="ql-block"> 2024年10月16日晚</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卢湾区|
调兵山市|
桦南县|
邵东县|
卢湾区|
揭东县|
新沂市|
河源市|
苗栗县|
永丰县|
罗甸县|
基隆市|
合肥市|
澄迈县|
治多县|
鄂托克前旗|
临沧市|
湾仔区|
东乌珠穆沁旗|
桑植县|
岑巩县|
孟村|
大港区|
陆丰市|
新乡市|
永福县|
昭平县|
南丰县|
吉水县|
临汾市|
闵行区|
抚松县|
方正县|
昌吉市|
双桥区|
通山县|
建始县|
乌拉特中旗|
韩城市|
辰溪县|
孝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