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四十三年的時光,說短不短,說長也不長。一眨眼的功夫,四十不惑已是歷史?;厥自涀哌^的日子,有過榮耀、有過挫折;有過歡悅、有過悲傷,最終還是平平淡淡才是真。</p><p class="ql-block"> 人這一輩子,總有一段記憶讓你縈懷,總有一幀往事讓你難忘。對于我來說,1981年這個年份,就令我刻骨銘心,回味悠長,至今珍藏在軍旅的信札里。</p><p class="ql-block"> 上世紀八十年代初,是一個崇尚“一人參軍,全家光榮”的年代。那時,能夠有幸當兵,穿上綠色軍裝,是無數(shù)有志青年的向往和夢想。</p> <p class="ql-block"> 我出生在陳醋的發(fā)源地,在太行山以西的一個古時稱作“三晉”的城市,太原無論戰(zhàn)爭年代,還是和平時期,就有著崇軍尚武、愛國擁軍的光榮傳統(tǒng)。生我養(yǎng)我的太原市北城區(qū)就棲息在這片厚土上。據(jù)說,當年在山西抗戰(zhàn)、解放太原時,就有許多老百姓棄耕從戎、盡忠報國,走向了硝煙彌漫的戰(zhàn)場,譜寫了一曲曲氣壯山河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如今,在我們生活的街道里,如果誰家的孩子當了兵,全家人都會覺得臉上有光彩,倍感自豪和驕傲。其實,這種歷史性的影響,也是文化和精神的傳承。小時候,我就很喜歡看《南征北戰(zhàn)》《地雷戰(zhàn)》《地道戰(zhàn)》等戰(zhàn)爭題材的電影和小人書,常常被勇猛殺敵的英雄形象,深深地感染著、鼓舞著。那時,我還對穿著軍裝的人特別崇敬和仰慕,如果大街小巷有從部隊回來探親的,就是逃學也要去看一看,聆聽有趣事,增長大見識。可以說,青澀少年的我,早已在心里埋下了一個從軍夢。</p><p class="ql-block"> 記得1981年,那個丹桂飄香的秋季,我在太原四中正讀高三。一天,當我在街頭閑逛時,看到了征兵的宣傳標語,于是,心中便萌生了當兵的意念。</p><p class="ql-block"> 到了星期日,我偷偷座著無軌電車,跑到二姐單位,將自己的想法說給了二姐。當時,二姐忙忙碌碌算帳,沒有吭聲,只是不停地算帳。過了很久,二姐語重心長地說:“你高中馬上畢業(yè),才17歲,怕你吃不了那個苦,將來能考上大學,當個國家干部多好???也穩(wěn)當呀!”二姐剛說過,我沒敢吱聲,隨后,便悄悄地溜出她們單位,回去了。到了晚上,二姐又給我說:“那好吧,明天上午,我給你找人,到咱居委會報名去。將來自己混啥樣,有沒有出息,別埋怨,別后悔?!边@一夜,叫我想了許多,雖然當兵的事,八字還沒有一撇,卻讓我興奮不已,徹夜難眠。“當兵去!”我一蹦一跳的高喊著、期盼著。</p> <p class="ql-block"> 一個月過去了,讓我欣喜的是,從報名、體檢到政審,每道關口,都那么順利,沒有遇到任何麻煩。不久,便等來了一張盼望已久的《入伍通知書》,穿上了綠色的軍裝,成為了一位神采飛揚的空軍。我記得,離開家的那天清晨,母親、大姐、二姐起得很早,煮了幾個平時舍不得吃的雞蛋,塞進了我的軍挎包。然而,母親看著我,眼里卻含滿了眼淚,拍了拍我的肩膀,一句話都沒說。此時,我傻傻的站著,眼眶啥時紅了也不知道,無意間伸手摸了摸臉蛋,有幾滴滾燙的東西,掛在兩頰上,那似乎是一個男兒的淚珠,也是別離時的不舍。走的時候,街坊鄰居都趕到太原火車站為我送行。雖然沒有鑼鼓,沒有鞭炮,沒有鮮花,但能從父老鄉(xiāng)親的祝福聲和眼神里,感覺到對我的鼓舞和期盼。</p><p class="ql-block"> 我的大姐、二姐是用自行車,把我送到太原火車站新兵集中點的。大姐、二姐都沒有當過兵,也不知道部隊情況,大姐從兜里掏出兩張皺巴巴的5元大鈔,遞到我手里,勉勵我干出名堂來。二姐是一名會計,她把省吃儉用的10元,都換成2角的票子,新新的、厚厚的,也沉甸甸的,大概是表達對我的厚望吧。我的發(fā)小也趕來送我,拿著兩雙買的尼龍襪子,硬塞進我的背包里,并囑咐我在部隊好好干,給家里多寫信。現(xiàn)在回想起來,當年母親、(父親在外地工作)姐姐、朋友送我參軍的情景,至今仍歷歷在目,終身難忘。</p><p class="ql-block"> 1981.11.4日上午,我們三百多名新兵,穿著嶄新的軍裝,胸佩大紅花,在歡送的鑼鼓聲、鞭炮聲中,在《再見吧,媽媽》的旋律回蕩下,來到了太原火車站,乘坐火車,揮別了親人和故土,踏上了進京的列車。</p><p class="ql-block"> 上午十時太原火車站廣場匯集了800多送行的人,今天要走的不僅有北城區(qū)的,還有南城區(qū)、交城縣、陽曲縣、嵐縣的兵共計300余人。上午十時半負責太原兵的余連長就把我們交給了北京部隊接兵的人,當時自己腦袋嗡嗡的感覺被賣出去了一樣,大腦一片空白,只聽到接兵的小個子連長大聲嚴厲訓斥,不允許新兵和家人說話握手,統(tǒng)一聽他指揮,眼吧吧的看負責太原兵的余連離開我們的視線。嚇得我也沒有敢和家人說一句話,就這樣稀里糊涂的上了火車11點10分火車,離開了太原開始了我的軍旅生涯。</p><p class="ql-block"> 說起來,在當時,我還是第一次坐火車,感覺特別稀罕,心中興奮不已,也讓我憧憬著美好未來。列車,在廣袤的河北大地,在崇山峻嶺中,在田野上歡快地奔馳著,而故鄉(xiāng)的影子,從車窗外不斷地遠去、遠去……</p><p class="ql-block"> 經過九個小時的顛波,晚上20點40火車到了北京,出了站臺我們又被帶到二樓候車室,看到其它同車另外車廂的人都被車接走了,我開始納悶為什么我們還要走?!具體到那里真成了個謎,誰也不敢問,問也不會有結果,這樣我們整個車廂的人員座在候車室休息,一晚上沒有合眼,也感覺不到累,天剛亮我和蔚宏亮(太原新兵)被北京接兵的鄒指導員選出來給大家買面包,當時別提有多興奮,因為從來沒有出過門,何況是首都,特別想看看北京什么樣,我和蔚跟在鄒指導后面朝王府井大街走去,一出火車站,真的是心曠神怡,我用試探的口氣和鄒指導員說,想在北京站拍一張照片,鄒指導員很痛快的答應了要求,這樣我和蔚一人拍了一張。然后迅速去買面包,也可能是第一次出門,什么都感覺好奇,呵呵!也不知道鄒指導員怎么搞的把時間弄錯了,搞的緊緊張張,眼看還有25分鐘火車就要開了,我們還在103路電車上,真是心急火燎。也可能是鄒指導員太緊張了,竟然帶著我們又提前下了一站,這時我們三個人背著面包甩開大步朝火車站奔跑,終于在開車前五分鐘我們和其它戰(zhàn)友按時上了車,再看我們三個人氣喘吁吁,汗流浹背,上了火車十分鐘三個人都沒有喘過氣,真累得夠嗆!</p><p class="ql-block"> 火車是北京開往葉柏壽的,葉柏壽是什么地方?誰也搞不清楚,問列車員告訴說是東北。就這樣我們又昏昏沉沉開始了長途跋涉,再看車兩邊除了山就是山,而且越走山越高,越來越多,這時就聽嵐縣的兵開始罵娘……</p><p class="ql-block"> 那時太原、陽曲縣、交城來的兵都膽小,沒有一個人敢說放肆的話,晚上21點27分我們在小寺勾火車站下了車,看到眼前有很多帶帆布蓬的大卡車接站,經過點名,交接我們又做了十五分鐘的汽車來終于到了所謂的北京空軍。 </p><p class="ql-block"> 下車后,部隊首長和幾位老兵,把我們這些新兵接到了連隊。實話講,剛到部隊那會兒,感覺軍營很新鮮,但時間長了,并非想象的那么好,與現(xiàn)實的差距還是蠻大的。就拿自然環(huán)境來說吧,進入初冬的東北,寒風刺骨,沙礫漫飛,氣候干燥,一眼望去,顯得有些荒蕪和凄涼;另外,三個月的新兵訓練,既艱苦嚴格,又十分緊張,正課“大訓練”,課余“小練兵”,加之夜間的野營拉練,似乎渾身散了架,上床睡覺都困難;應該說,當時部隊的伙食特別差,但是,因為年輕、體能消耗大,十幾個饅頭也覺得填不飽肚子。再加上,一個人第一次遠離家門,一時難以適應,后來,在班長的疏導下,一想起當兵的初心,一想到二姐的眼神,還是堅持下來……</p><p class="ql-block"> 我們新兵六個排,我們排住的是土泥巴和柳條建的房,我們班也是一排第一個家15班,后面是嵐縣的16班,接著是交城縣的17班,我們三個班都在山坡上,第二天才弄清楚這里叫平泉縣是河北省與東北接壤地,地區(qū)特別冷,山下還有5個排20多個班,有北京來的,湖北來的。山上是新兵一排,就這樣我們開始了新兵三個月的集訓。</p><p class="ql-block"> 斗轉星移,轉眼三個月新兵集訓就要結束了,那個苦真的無法形容,每個戰(zhàn)士都一生難忘,就拿吃來說吧,天天三頓高粱米,開水煮白菜,三個月沒有吃過一點油,個個都瘦了30-40斤。您說,挺得住 !?1982年2月的一天,我們來自全國的800多名新兵集中在山下球場統(tǒng)一分配,那個年代那有找關系一說,全靠自己,我看到所有分支機構的單位都來接兵,各式各樣的車也在那里等候接人,真沒有想到我是第一個就被人點名叫出來的,看看來接我的是一個45歲左右的領導,也沒有車,心想,壞了!留在山溝里了嗎!?再看看其它戰(zhàn)友一車一車的都拉走了,后面才知道自己是最最幸運的人,我被分配到部隊機關電影組做放影員,八十年代的時期沒有文化生活,看電影是大家夢寐以求的事情,能做這樣的工作真的是千里挑一,我占了會畫畫,會字寫的光,所以做了別人一輩子都眼紅的工作,我們是北京空軍工程兵第十總隊。再看看其它來的新兵大部分都分配到連隊,開山、放跑、炸石頭、修跑道,真的很辛苦。再說我下機關沒有三天,就被部隊安排去北京空軍教導隊去學習放電影。</p> <p class="ql-block"> 哈哈哈,夢寐以求的北京城又出現(xiàn)在我的眼前,而且這次學習是北京空軍后勤放影員教導隊,都是來自北京空軍各個單位的,教導隊的環(huán)境和新兵連比,真的是水火兩重天。眼看要過年了,教導隊還給所有北京單位的學員放假四天,這樣我們下午三點吃過三十的餃子就可以回北京市區(qū)了,我也和隊長請假回表姐家過年,實際自己一心想的回太原看看,天有不測風云,也不知道那位學員手欠,中午沒有吃飽飯,下午去食堂亂翻別人包好的餃子,讓食堂大廚誤認為是投毒,這樣可苦了我們要走的人,一個也不能走,必須把事情弄清楚再放人,這樣一個下午北京部隊來人化驗,等化驗結果回來都下午5點半了,可把我急壞了只怕晚上沒有火車回家,好歹6點30分,回北京市區(qū)班車出發(fā)了。20點40,我到了北京火車站,天啊!晚上21點30分還真有一趟去太原火車,這樣我快速買了三元錢一合的北京糕點六合,叫叔叔,又喊啊姨的總算花9元人民幣補了一張邊座的火車票,做車回到了離開四個月的家鄉(xiāng)-----太原。</p><p class="ql-block"> 現(xiàn)在,回首“兵之初”那點經歷,已經成了我人生最寶貴的財富?;馃岬能姞I,讓我揮灑了青春,也得到了洗禮,可以說,那是激情的飛越,又是豪壯的歲月。每當聽到“十八歲,十八歲 ,我參軍到部隊……”這首歌詞生動、旋律優(yōu)美的歌曲時,我總認為,就是對我那段過往的一種詮釋和回望。</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吉市|
惠州市|
泰和县|
柘城县|
余干县|
留坝县|
思茅市|
卓资县|
法库县|
兴山县|
莎车县|
闽侯县|
涟源市|
玉门市|
迁西县|
涟水县|
武汉市|
荔波县|
石景山区|
三门峡市|
郓城县|
钟祥市|
吉安县|
景洪市|
临清市|
邵阳市|
五华县|
亳州市|
屏南县|
吉首市|
嘉荫县|
平陆县|
涞水县|
五寨县|
新蔡县|
称多县|
营山县|
连城县|
依安县|
县级市|
清涧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