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武功山回來的第四天了,還是克服懶惰,記一下吧,畢竟這是自己為數不多的背帳遠行旅途之一,而且是奔波最遠、走的路程也最遠的一次。日夜兼程奔波1400多公里到達,山上走了三天,扎營三晚,全程27.4公里,爬升2393米。</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聽說過武功山的高山草甸很美,也聽說過山上的風大,天氣多變,身邊也有人去過,也渺茫的預想過有天自己走在山巔,沒想到這個國慶節渺茫的預想竟然成真。</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9月20號隊長發群里一張武功山的圖片,提議國慶走趟武功山,猜隊長是一時興起,當然,隊長心里的武功山草是種了很久了。結果是幾個伙伴紛紛附義,三天敲定了行程。</p><p class="ql-block">?成行隊員:觀海、青天白鷺、閑游、咖啡,南飛。隊長列了物品清單,不能去的小伙伴們提供了全力的支持,北方、麗灑貢獻了背負更好的背包、還有麗薩、小然然重量更輕的帳篷。</p><p class="ql-block">9?月30號晚八點半左右,小伙伴們匯集后正式出發,輪翻駕車,星夜兼程,十月一號下午五點左右到達沈子村入山口。停車,整理背包,約五點半左右進山。</p><p class="ql-block">?停車場邊上有棵花滿樹的桂花,金色,很香,沒來得及拍照。入山口山水客棧的年輕老板娘很漂亮,很熱情,幫拍了合照、視頻,說她的客棧也住了山東的登山者。</p><p class="ql-block">?入山后一段機耕路,路的一邊是山,一邊是溝,溝深不見底,只聽見溝底水嘩啦嘩啦的流。</p><p class="ql-block">?路上不斷有下山的游客,著簡易的雨衣,看來山上剛下過雨。山上植被豐茂,霧氣彌漫,又臨近傍晚,除了腳下的路,抬眼全是蒼翠。</p> <p class="ql-block">到達沈子村前路邊的村莊,白墻黑瓦的房子。</p> <p class="ql-block">村里設的入口,每人10元的門票。</p> <p class="ql-block">入山</p> <p class="ql-block">機耕路邊上的小花</p> <p class="ql-block">下山的游客</p> <p class="ql-block">隨著爬升,溪流從溝底到了地面,水清澈。小小的石拱橋,從下邊看好像不能過人,實際完全不用擔心,橋上有被人踩的光光的路。</p> <p class="ql-block">過小橋后便是石板路,溪水轉在了石板路的左首。為了尋一處合適的扎營地,幾人開了頭燈繼續前行,路上有三三兩兩下山的游客,猜測是某戶外組織了父母帶孩子的穿越活動,黑咕隆咚,石板路濕滑,下山不易。</p> <p class="ql-block">遇到了平坦地,隊長果斷決定扎營。一晚無風無雨,非常安靜,早上被一只鳥叫起,看清了營地在平坦的機耕路上,周圍樹木參天。</p> <p class="ql-block">順營地右上方機耕路上去后,是又高又密的竹林,下一小坡,有溪穿林而過, 溪水清涼。就溪盡情洗漱,頓感清爽。</p> <p class="ql-block">幾人就著一鍋熱乎乎的蔬菜銀耳湯,啃了幾個糖火燒,分食了根火腿,早餐簡單又奢侈。</p><p class="ql-block">?太陽快升到了林梢,大小的徒步隊伍過去了三四撥,不能耽擱,幾人趕緊拔營趕路。</p><p class="ql-block">?路還可以,算好走。</p> <p class="ql-block">山路一邊是深溝,溝里溪水歡騰。竹樹高大茂密,<span style="font-size:18px;">青苔遍布,</span>路上不時有樹根虬勁裸露,陽光從密密的縫隙掉進來,是深山老林的感覺了。</p> <p class="ql-block">這樹根的粗細不亞于樹桿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路有點塌的地方搭了簡易木橋,原聲,保留下“別咕嚕”的歡樂氣氛……</span></p> <p class="ql-block">路過水渠,渠道里的水極清,水流極緩,看漂浮的樹葉才知道水流的方向。</p> <p class="ql-block">一只等待陽光曬干翅膀的綠蜻蜓</p> <p class="ql-block">路邊的小花</p> <p class="ql-block">隨山路、溪水的曲折蜿蜒,不時的會有一個樹桿排列組成的木橋出現,橋面濕滑。</p> <p class="ql-block">整個路線中算有點險的地方,陡峭濕滑,但距離短,有石頭、樹根抓握,穩住心神,倒也不難。</p> <p class="ql-block">圓木樹根組成的臺階路</p> <p class="ql-block">一段杉樹林里平緩的徒步路,走起來非常舒適。</p> <p class="ql-block">長在石頭上的小花</p> <p class="ql-block">路邊又一種沒見過的小花</p> <p class="ql-block">山路兜兜轉轉,一直在爬升,累到喘,站定了喘會,喘順了再爬,爬到快要心生厭煩時,一轉彎抬頭,忽然明朗,看到了滿是大草的山頭,一邊是蒼翠的樹,一邊黃綠色草甸,境界分明。</p> <p class="ql-block">爬一小坡,中午十二點多,到達九龍客棧。</p> <p class="ql-block">客棧老板看起來憨厚,但買賣做的毫不含糊,大碗面20一碗,熱水10元一水杯,我們想買一個大碗免費灌裝熱水的想法被粉碎,好說歹說,得兩水杯熱水,涼水也不提供。</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高山草甸上沒水,客棧用水需要從坡下的溝里汲取,從這路過的基本都是背包客,這么一想,客棧老板的收費也就合理了。</p> <p class="ql-block">一路各個客棧里都掛滿了戶外隊伍形形色色的旗子</p> <p class="ql-block">客棧旁邊的山頭吃過簡單午餐,繼續前行,目標:武功山最高點~金頂</p> <p class="ql-block">樹的里邊,是九龍客棧</p> <p class="ql-block">再來幾張花草。這個葉子圓圓厚厚,毛絨絨的,大概是為了多聚集點雨露吧~</p> <p class="ql-block">以為是白花,仔細端詳,花瓣上竟然有美妙的圖案。</p><p class="ql-block">?查了下,小花們名字都挺有意思,干脆,聚齊了來吧</p> <p class="ql-block">粉色的小喇叭,不多,但一路可見。</p> <p class="ql-block">這小花就多了,遍布在草從里,滿山到處都是。</p> <p class="ql-block">這種黃色的小花也是一路可見,金燦燦的黃色</p> <p class="ql-block">往金頂的路上,漸入佳境。山上的芒草漸漸濃密,高的一人多高,第二天、第三天,人幾乎全是在茫茫草蕩里上坡下坡的穿行,有時在山頂,有時是在山腰,山坡上會偶有幾棵樹,三三兩兩,或者就獨獨一棵傲立山坡,似與群山對峙。</p><p class="ql-block">?沒有其他,轉來轉去看去就是這一種芒草,好似單調,實際卻是美的迷人。看起來干巴的芒草花,在陽光的打扮下,有時候金色有時候銀色,又有風的助力,萬萬千千密密匝匝的它們,生出了萬萬千千的身姿,而它們的舞臺又是那么廣大、綿延的山山川川。行走其中,前望是一種景色,回望又是另一種景色。</p> <p class="ql-block">走了喘、喘了停、喘順了再走,走走停停,終于到達金頂,預料中的人多,未料到客棧的出租帳篷安扎到了角角落落,幾人尋扎營地費了點周折,落日也只是瞅了兩眼。</p><p class="ql-block">?晚餐分食九龍客棧買的大碗面,從沒覺的大碗面那么美味過。</p><p class="ql-block">?一晚風大,旁邊出租的簡易帳篷被吹的呼呼啦啦,估計人也夠嗆睡著。</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的日出,觀日出的人很多,但沒有泰山觀日出的人滿山呼喊的激情,也許是凍的,也許是日出沒那么完美?也許是風太大,這山聽不見那山</p> <p class="ql-block">山上一片金色,半山的人在忙著各種拍。</p> <p class="ql-block">慢騰騰早餐、收拾裝備后十點多,匆匆打卡后從金頂奔吊馬莊,一路長下坡。</p> <p class="ql-block">一路美景,山美,云也超極給力。</p> <p class="ql-block">到達吊馬樁,大概是景區核心的原因,一路人很多。吊馬樁的大碗面便宜點了,15一個,茶蛋10元山個,店家生意非常興隆。</p><p class="ql-block">?背的主食已經吃光,幾人決定吃“大餐”,一人一個大碗外加茶葉蛋。</p><p class="ql-block">?不遠處有水源,幾人就地曬著太陽享用美食,餐后又加了兩壺茶。飯飽茶足,繼續趕路。</p><p class="ql-block">?這山連山的的地界,遙想當年的紅軍,一個個鮮活的生命,都是風華正茂的年紀,不由的感嘆一番。</p> <p class="ql-block">“垃圾不落地”,期待有一天每個出行的人都有這個執念。</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滿坡的芒草在陽光的照耀下銀光閃閃。</p> <p class="ql-block">樹給山坡增添了靈魂</p> <p class="ql-block">三三兩兩的樹,姿態挺拔,似在眺望、期盼。</p> <p class="ql-block">從吊馬樁到觀音宕,坡度高低不很懸殊,相對平緩,很多時候在山腰的芒草穿行,算是走的比較輕松的一段。</p><p class="ql-block">?路遇一背包獨行小伙,身材纖細,扎一馬尾辮,帽子頭巾的戴的嚴實,起始誤以為是個姑娘。坐定歇息搭訕時才明白是一小伙。</p><p class="ql-block">?小伙氣定神閑的走在陽光里,手機音樂慢節奏,聲音很小,路遇清泉,摘下胸前掛的茶缸舀了慢慢的喝,以為小伙是沒水了,擦肩而過時注意到小伙的側包裝有礦泉水。這應該是個內心豐盈的小伙子。</p> <p class="ql-block">獨行小伙。路上遇到過不少獨行俠。佩服每一個獨自走在路上的行者,佩服他們的勇氣。多數獨行者能看出經驗老到,走的從容,也有極個別憑的一股青春的勇氣,走的略顯狼狽,令人擔心,好在武功山徒步路線足夠成熟,沿途供給客棧眾多。</p> <p class="ql-block">山上碎石多,這種瑪尼堆一路遇見不下十個。</p> <p class="ql-block">到絕望坡前爬了一小段又陡又滑的大坡,很多鞋子不防滑的游客下坡下的異常艱難,有聰明的便從另一邊繞過了。</p> <p class="ql-block">途中的補給客棧,方便了很多的游客。</p><p class="ql-block">?到達絕望坡頂,開始下絕望坡。一下看不出這坡絕望在哪,真正走才知道。</p><p class="ql-block">?絕望坡不是一眼看到的一個坡,而是坡連坡,一坡更比一坡陡,而且有的就是碎石路,圓木棧道路的臺階又高,叫人不由的就聚集了十二分的注意力。</p> <p class="ql-block">絕望坡上行的人絡繹不絕,背著各種各樣的行囊。</p> <p class="ql-block">下到坡地,留影,</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如东县|
白河县|
长乐市|
台北市|
桦南县|
古浪县|
洛川县|
井陉县|
襄城县|
岑溪市|
吴堡县|
民勤县|
忻城县|
苗栗市|
霍邱县|
江门市|
柞水县|
略阳县|
武义县|
句容市|
射阳县|
古交市|
辽阳市|
余江县|
卢湾区|
霍林郭勒市|
礼泉县|
噶尔县|
大渡口区|
湖南省|
贵溪市|
石林|
治多县|
都匀市|
阳新县|
太湖县|
阿巴嘎旗|
玛纳斯县|
嵩明县|
平江县|
濉溪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