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前言: </p><p class="ql-block"> 今年是我去日本新日鐵君津製鐵所實習40周年。我把當年在日本拍的照片掃描進電腦,并制作成美篇以紀念之。</p><p class="ql-block"> 寶鋼是全面引進日本新日鐵鋼鐵生產和管理技術,其中J、K合同就是寶鋼生產技術人員去新日鐵實習和日方派遣人到寶鋼指導的合同。</p><p class="ql-block"> 因此,1984年開始寶鋼陸續就派遣團組赴日實習,有三個月的和六個月的。高爐團組是1984年8月到1985年2月六個月。</p><p class="ql-block"> 當時國內普通老百姓幾乎沒有機會出國,出國既是莫大的榮譽也有可觀的物質利益。所以組織上對出國人員嚴格政治和技術審查,文革中的“三種人”就沒有資格出國,在技術上煉鐵廠進行了3個月的集中訓練和嚴格的考試,幾經淘汰,最后組成一個60人左右的高爐實習團組,由廠長朱慶長帶隊。</p><p class="ql-block"> 高爐團組主要包括:</p><p class="ql-block">1、高爐作業長團組</p><p class="ql-block">2、高爐操爐團組</p><p class="ql-block">3、高爐爐前團組</p><p class="ql-block">4、高爐機械運轉團組</p> <p class="ql-block"> 1984年8月4日我第一次坐飛機,從上海虹橋機場飛日本成田機場,事先告知我們飛機降落后要讓團長先下飛機,所以飛機在成田機場降落后,我們都坐在位子上不敢擅自起身,空姐大為驚奇,問我們怎么不下飛機?我們才起身,朱廠長走在前面,我們跟著,后來說走錯了,向后轉,這樣次序就亂套了,這也算是一點花絮。8月份正是大熱天,我們穿著厚西裝,系著領帶,渾身冒汗,推著行李走出機場,在接我們的日本指導老師帶領下,走了很長的路,才到停車場大巴士,上了車有空調才好受一點。</p><p class="ql-block"> 大巴士從成田機場經高速公路直奔君津市,第一次感受高速公路的快捷。</p><p class="ql-block"> 來到了君津寶鋼實習生“友好館”駐地,當晚吃飯,每個人前面的盤子里一只烘烤的大雞腿,太誘人了!這是到了日本的第一頓晚餐。</p> <p class="ql-block"> 8月6日開始正式開始實習生活,進廠發給勞保用品,參觀君津製鐵所,從高爐,煉鋼連鑄到熱軋。</p><p class="ql-block"> 8月7-8日在君津製鐵所的管理中心進行入廠安全教育,教我們做“工間操”等</p><p class="ql-block"> 這兩張照片就是那時候拍攝的。</p> <p class="ql-block">寶鋼1號高爐投產時的4位作業長:</p><p class="ql-block">左起:李維國、杰鋒,周治中、徐守厚</p> <p class="ql-block"> 8月9日我們的實習團組才進入君津製鐵所煉鐵部,煉鐵部部長等日方干部與我們見面表示熱烈歡迎,并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全體合影</p> <p class="ql-block">與作業長和操爐合影</p> <p class="ql-block">與爐前實習人員合影</p> <p class="ql-block"> 8月10日晚上君津製鐵所煉鐵部在君津千成賓館設宴,宴請寶鋼高爐實習團組。我是第一次參加這種外事宴請。席間有人給我拍了此照。旁邊是作業長組指導老師十川茂。</p> <p class="ql-block"> 1984年9月15日日方安排我們去東京游覽。在大巴士上前面是日方指導老師十川和小翻譯鐘建權,后面是周治中和我,大家很高興能去東京看看。</p> <p class="ql-block"> 這張照片前面是潘興基和我,后面是楊惠康和卞立江。</p><p class="ql-block"> 楊惠康是1945年生人,與我同歲,是從馬鞍山鋼鐵公司調入寶鋼的。他退休后我在寶山的菜場遇到過幾次,現在已經逝世多年了。</p> <p class="ql-block"> 到了東京后先到新宿,高樓林立,第一次置身于這么多高樓中間,令人驚嘆!</p> <p class="ql-block"> 這張照片是作業長組和小翻譯全體在新宿留影。</p><p class="ql-block">左起:鐘建權(翻譯)、李維國、杰鋒、周治中和徐守厚</p> <p class="ql-block">到東京游覽的第二站是參觀科學技術館,參觀了一個小時,然后在周邊留影。</p> <p class="ql-block">這張照片左起:鐘建權、杰鋒,日方指導老師、鐘建權、李維國</p> <p class="ql-block"> 在大巴士把我們送到那個地方,朱慶長廠長提議與日本的導游小姐合影,于是大家都聚集過去,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這張照片左起:</p><p class="ql-block">鐘建權,翻譯,朱慶長,杰鋒,司偉(朱廠長翻譯),清水拓三,李維國,周治中,徐守厚</p> <p class="ql-block"> 這張照片是在陽光大廈頂部的觀光平臺上拍攝的。</p><p class="ql-block"> 東京陽光大廈也叫Sunshine60,有60層樓,高度240米,頂部觀光平臺可以俯瞰整個東京市。</p><p class="ql-block"> 我們在陽光大廈6樓吃了午飯,然后到觀光平臺,高速電梯只開了35秒。對于我們中國實習生都是第一次登高240米,第一次坐高速電梯。</p> <p class="ql-block"> 游覽完陽光大廈后來到日本的皇宮廣場。我們在皇宮的“眼睛橋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作業長組和日方指導老師十川茂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離開日本皇宮廣場后,我們去了東京最著名的商業街銀座,我們在銀座拍了一些照片留念</p> <p class="ql-block"> 1984年9月29日,星期六,日方安排了去富津鹿野山旅游。這里面臨東京灣有一座東京灣觀音菩薩,高56米,是日本一個木材商人宇佐美正衛捐資建造,祈禱和平。觀音菩薩體內有螺旋狀階梯324階,可以攀登到觀音菩薩頭部,俯瞰東京灣。旁邊有宇佐美正衛書寫的“世界平和”的石碑。</p><p class="ql-block"> 這張照片的背景就是東京灣觀音。照片上標注的時間是寫錯了,我也不去改正了,當初編輯照片時,時間是毛估估的。</p> <p class="ql-block">在富津東京灣拍攝的一些照片</p> <p class="ql-block"> 1984年10月7日君津市市民運動會,中國實習生在這運動會上表演打太極拳,日本NHK要給我們拍攝打太極拳的錄像。朱慶長廠長把打太極拳的組織和訓練任務交給了齊斌和我。我們打的是24式簡化太極拳,大家幾乎都是從零開始,其實我也不會打太極拳,只是在書本上照圖例學學而已,于是我擔任了太極拳教練。</p><p class="ql-block"> 這是10月7日表演打太極拳的照片,是君津市市民運動會中唯一的外國人代表隊。</p> <p class="ql-block"> 這些照片是打太極拳人員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打太極拳表演結束后回到友好館用餐,這張照片是與日方人員合影。</p> <p class="ql-block"> 朱慶長廠長還特意向日方人員介紹了我,給我拍了這張照片。</p> <p class="ql-block"> 1984年11月11日,星期日下午,指導老師十川茂邀請我們作業長組全體成員(共5人)到他家做客,他叫了一輛出租車,叫我們5人擠在一輛車里(后排坐4人),他自己開了一輛車(為了安全責任問題,他不帶我們乘坐)</p><p class="ql-block"> 十川茂的家是一獨棟別墅,門前有草坪,裝修得像賓館,給我們的感覺有點“富麗堂皇”。</p><p class="ql-block"> 他家的女主人好像是一個混血兒,準備了好多日本料理。</p> <p class="ql-block"> 聽說上海人愛吃螃蟹,特意煮了鮮活的螃蟹。</p> <p class="ql-block"> 日方夏老掛陪同參加宴請,我們在十川茂家里利用錄音機唱卡拉OK,好開心!</p> <p class="ql-block"> 在十川茂家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這是1984年大致是12月,日方安排了一次去君津市的東南面鴨川市的海洋世界的旅游。只記得靠海,風景優美,有海洋水族館,第一次看到活的帶魚和烏賊魚,還有一些稀奇古怪的魚,開了眼界。</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照片中的齊守信已經于1996年病故</p> <p class="ql-block">照片中的金桂弟生于1946年已經逝世多年,郭可中病故于2023年3月7日</p> <p class="ql-block"> 與海洋公園里的翻車魚合影</p> <p class="ql-block"> 大致于1985年元月,我們團組人員的一部分坐新干線去名古屋,去參加新日鐵名古屋3號高爐的開爐。</p><p class="ql-block"> 在新干線上朱慶長廠長要求我們作業長去與陪同我們的日方指導負責人清水拓三聊聊,我們問他今后寶鋼在10年以后能不能趕上君津?清水先生笑而不答,他的神態至今記憶猶新。</p><p class="ql-block"> 在名古屋高爐我第一次看到日本高爐開爐請“道士”來做道場的開爐儀式。</p><p class="ql-block"> 我們是跟隨日方的生產人員參加開爐操作的全過程,紀錄開爐的數據和熟悉開爐的程序,為寶鋼1高爐開爐做準備。</p><p class="ql-block"> 以下照片是在名古屋3號高爐開爐儀式前留影紀念。</p> <p class="ql-block"> 名古屋是日本比君津市大得多的大城市,我們在名古屋街頭拍了一些照片。</p> <p class="ql-block"> 花絮:在名古屋去大分的火車站,翻譯鐘建權看到美麗的過成人禮的日本姑娘(18歲),想與她拍照留念,但又不好意思一個人與人家單獨拍照,招呼我們一起拍照,結果鐘建權自己只拍到一個側影。</p> <p class="ql-block"> 這是在大分攻玉寮的一些照片。</p> <p class="ql-block"> 1985年2月我們6個月的實習期滿我們與我班對口的指導老師告別</p><p class="ql-block"> 左起:齊守信、鄧炳煬,木村(日方操爐)、野田(日方作業長)、李維國</p> <p class="ql-block"> 這張照片加上了操爐組的小翻譯</p> <p class="ql-block"> 最后以我們實習過的君津4高爐為背景,我們班的爐前實習人員,操爐實習人員一起與部分日方指導老師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編后:</p><p class="ql-block"> 到日本新日鐵君津製鐵所實習半年是我專業生涯中最為重要的機遇!實習不僅使我了解了世界上特大型高爐的操作技術,更重要的是使我學到了高爐的技術管理工作,日本高爐技術人員嚴謹的工作作風。5W1H,P D C A循環后來成為寶鋼煉鐵廠的工作作風,為寶鋼煉鐵最終走向世界一流水平奠定了基礎!</p><p class="ql-block"> 今年是在日本新日鐵君津製鐵所實習40周年,為紀念這次很有意義,永生難忘的實習,特制作此美篇作為40周年的紀念。</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将乐县|
乌海市|
福泉市|
古蔺县|
开封县|
海城市|
淅川县|
米脂县|
铜鼓县|
涪陵区|
沙湾县|
龙游县|
金堂县|
堆龙德庆县|
安义县|
浏阳市|
若尔盖县|
彩票|
多伦县|
定陶县|
赤壁市|
大邑县|
项城市|
扶余县|
蒙城县|
邹平县|
贵溪市|
定陶县|
葫芦岛市|
龙游县|
财经|
吐鲁番市|
新竹市|
武威市|
江川县|
东阿县|
宣武区|
区。|
红原县|
儋州市|
会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