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nt color="#ed2308">作者聲明:歡迎點評。謝絕送花,謝絕打賞。</font>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今年(2024)10月3日,女兒邀約我夫婦到儀征十二圩看“鹽運博物館”。我的第1反應是那里產茶干。20年前的揚州,街頭巷尾總有黝黑的漢子推著28大杠自行車,敲著后座架上的板箱叫賣茶干,板箱上涂寫著“十二圩茶干”。</span></p> <p class="ql-block">走街串巷的28大杠(據網絡修改)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十二圩曾是一座舉世聞名的繁榮集鎮……</span></p> <p class="ql-block"><b>十二圩 </b>位于揚州儀征市東南部,南濱長江。原為江灘圍墾的第12道圍堤,故名。大運河入江口的儀征是漕運和鹽運的中轉地。</p><p class="ql-block">巨大的運輸需求,催生了世界上第一座復式船閘。北宋雍熙元年(984),江淮制置發運司發運副使喬惟岳在真揚運河建成二斗門船閘。英國科學史學家李約瑟稱其為世界歷史上第1座復式船閘,比西方最早的荷蘭廂閘早389年。</p> <p class="ql-block">喬維岳(928~1001)(網絡) ▼</p> <p class="ql-block">兩淮鹽務總棧原址瓜州因江岸塌陷沉沒,清同治十二年(1873)遷址落戶十二圩。同治年兩淮鹽產量、鹽稅在全國占比分別為31%、62%。</p><p class="ql-block">兩淮鹽務總棧的設立,江邊小漁村變成淮鹽交易和運輸的中心。曾國藩親筆題寫“東南利浦”匾額,將十二圩比喻為三國時期安徽和縣東部長江北岸軍事要地“當利浦”。</p> <p class="ql-block">淮鹽總棧圖 ▼</p> <p class="ql-block">十二圩兩淮鹽務總棧占地300畝,堆儲淮鹽10億斤,每年往湘鄂贛皖“揚子四岸”運鹽約15萬噸。江岸有30多個碼頭,停泊鹽船2000余艘,內河有近200艘大小駁船。</p> 鹽商鹽官聚集,引來更多為此服務的商人和市民。十二圩成為擁有“九街十八巷”、500家商號、各地會館、20萬人口的熱鬧集鎮。駐有西方財團的金融機構、多家跨國公司的辦事處。揚州乃至江北最早的電廠(光緒年)、客運江輪碼頭(光緒年)、照相館(1895)、電報局(1898)等應運而生。 <p class="ql-block">民國年十二圩船泊、淮鹽支鹽筑裝(2張,網絡)▼</p> <p class="ql-block">民國十三年(1924)國立北京大學出版部出版的《世界平方圖》上,在上海、南京兩大都市之間,十二圩被醒目標注,卻沒有揚州、儀征。</p> <p class="ql-block">展示《世界平方圖》(網絡) ▼</p> <p class="ql-block">十二圩有多處明清知名園林。清代最著名的白沙翠竹江村,有洪嘉植(1645~1712)的《讀書白沙翠竹江村記》,以及石濤(1642~1707)、曹寅(1658~1712)、吳敬梓(1701~1754)等諸多詩畫名家留下的題詩。</p><p class="ql-block">民國二十年(1931)政府頒行新《鹽法》,廢除淮鹽中轉的慣例,改為直運內陸各口岸。1937年日軍侵占十二圩,搶掠存鹽10萬包,商民星散。十二圩依鹽興盛64年,主業單一,自此一蹶不振。</p> <p class="ql-block">十二圩1949年建鎮,1978年改公社,1984年復鎮。1996年擁有人口1.8萬,土地面積44平方千米。2000年被肢解兩塊,分別并入新城鎮、樸席鎮。</p><p class="ql-block">2005年成立“十二圩街道辦事處”,轄區人口5萬(其中外來人口2.2萬),土地面積44平方千米。2023年成立“十二圩歷史文化旅游區”,人口、土地面積數量沒變,開發項目包括微文博館群、非遺研究所、老街巷建筑、濱江和鹽文化主題公園等。</p> <p class="ql-block"><b>[資料鏈接]兩淮鹽場</b> 分布江蘇省長江以北的黃海沿岸。以淮河故道為界,分為淮南鹽場、淮北鹽場。淮南鹽場開發歷史早,淮北鹽場生產規模大。兩淮鹽場年產原鹽近300萬噸,是我國4大鹽場之一。自漢武帝劉徹施行鹽鐵官營(前119)至清代,兩淮鹽務一直是國家財政收入的重要來源。</p><p class="ql-block">明弘治八年至清咸豐五年(1495~1855)之黃河奪淮入海,呈黃河全流入淮,致沿海沙量大增,海岸東遷迅速,淮南鹽業衰落,淮北鹽場發展迅速。1855年黃河北歸山東入海后,蘇北沿海大規模發展農墾,淮北鹽場取代淮南鹽場的地位。</p><p class="ql-block">民國時期鹽場破壞嚴重,1949年前兩淮鹽場年產鹽量僅30萬噸。新中國成立前后,政府組建“淮南鹽務管理局”統管兩淮鹽場,采取“統購統銷”的鹽政措施,修筑捍鹽大堤,多處建造水閘、揚水站、淡水排洪河道,筑造新式鹽田,1978年兩淮鹽場產鹽近270萬噸。</p> <font color="#167efb">十二圩古鎮重見天日,歸功于一位年輕人——金小平。</font> <p class="ql-block"><b>金小平 </b>1982年生,揚州草根文史專家。中國鹽業史專業委員會副研究員、江蘇鹽文化研究院研究員、中國輕工業博物館鑒定專家組成員、揚州市黨史學會理事。現任儀征市十二圩古鎮建設有限公司執行董事。</p><p class="ql-block">他從小在十二圩長大,中專畢業后,回家務農。2012年起,歷任村民委員會主任、十二圩社區黨支部書記。</p> 憑借對歷史的熱愛,對鹽都復興的熱情,金小平腳踏實地,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搶救散落于民間的古舊文物和文獻資料,陸續發表十二圩鹽運歷史文章109篇,主持編撰《詩話十二圩》(2017,廣陵書社)等專著,全面策劃十二圩博物館群的建設,其中包括江上鹽都鹽運文化展示館、儀征黨組織誕生地舊址、黃質夫鄉村教育史跡館等。 <font color="#ed2308"><b>10月4日(周五,國慶假日第4天)晴</b></font> <font color="#167efb">按約,早上8:00女婿帶著女兒開車到小區南門接我們。</font> <h3><font color="#167efb"><b>游1--江上鹽都鹽運文化展示館</b></font></h3> <b>江上鹽都鹽運文化展示館</b> 全國唯一以“鹽運”命名的博物館。位于揚州市儀征市東南部“十二圩歷史文化旅游區”。2019年建成開放。占地4.8畝,展陳面積1000平方米,收藏文物600余件,包括清光緒帝褒獎兩淮鹽運使江人鏡的石牌匾等。文物涵蓋商周時期至新中國成立初期淮鹽歷程的文化印記,記述兩淮鹽務總棧的繁華和喧鬧。 <p class="ql-block">江上鹽都鹽運文化展示館俯瞰(向東南,1張,網絡)▼</p> <p class="ql-block">展廳,上下兩層(2張)▼</p> 鹽運江船模型 ▼ 官衙牌匾、規則、布告(3張)▼ 鹽警證章、槍械(3張)▼ 鹽政期刊(2張)▼ <p class="ql-block">官鹽店招、執照、量鹽的斛(6張)▼</p> 稅鹽券、證明單(2張)▼ <p class="ql-block">楹聯、牌匾、碑石(6張)▼</p> <p class="ql-block">鎮館之寶: 清光緒帝褒獎兩淮鹽運使江人鏡(1823~1900)的石牌匾(網絡)▼</p> 國際獎章(3張)▼ <h3><font color="#9b9b9b">游1--江上鹽都鹽運文化展示館</font></h3><h3><font color="#167efb"><b>游2--游客中心</b></font></h3> <font color="#9b9b9b">游1--江上鹽都鹽運文化展示館<br>游2--游客中心</font><div><b><font color="#167efb">游3--午餐地</font></b></div> <font color="#9b9b9b">游1--江上鹽都鹽運文化展示館<br>游2--游客中心<br>游3--午餐地</font><div><font color="#167efb"><b>游4--碼頭</b></font></div> 棧浦合圖 ▼ <b>鹽宗膠鬲祠 </b>膠鬲(生卒年不詳),商周之際鹽商鼻祖。膠鬲祠位于兩淮鹽務總棧舊址西側,2023年重建,2024年開放。場館面積350平方米。 祠堂門前,膠鬲大理石雕像 ▼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上午,車到十二圩,女婿從后備箱里取出折疊自行車,推著自行車陪我們一路走著。在游覽老街時,他騎車到停車場,把汽車開來接我們。</span></p> <font color="#9b9b9b">游1--江上鹽都鹽運文化展示館<br>游2--游客中心<br>游3--午餐地<br>游4--碼頭</font><div><font color="#167efb"><b>游5--老街</b></font></div> <p class="ql-block">民國二十一年(1932)十二圩“輪帆爭運”,章士釗(1881~1973)考察鹽務現場下塌處 ▼</p> <p class="ql-block">時代的印記——人民大會堂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上車前,女兒亮出她家小院收獲的4枚橘子,給爸爸媽媽吃。今年揚州入秋(10.01)比去年(09.09)晚得多,至今桂花未開,橘子收成也晚。</span></p> <font color="#9b9b9b">游1--江上鹽都鹽運文化展示館<br>游2--游客中心<br>游3--午餐地<br>游4--碼頭<br>游5--老街</font><div><font color="#167efb"><b>游6--江岸的造船企業</b></font></div> <font color="#167efb">近年儀征市高技術船舶制造業迅速崛起,已成為該市的支柱產業之一。</font> 揚子船業(3張)▼ 九州船業 ▼ 康平船舶 ▼ 圣淘沙船業 ▼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后語</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1. 謝謝女婿女兒利用國慶假期陪同游覽十二圩(他們已經來過),我倆既愉悅心情,又增長知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2. 本文用圖84張,其中引自老妻應敏31張、網絡13張,謝謝原作者。</span></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石楼县|
胶州市|
鹤壁市|
五大连池市|
武山县|
沅陵县|
陇川县|
金乡县|
南城县|
蓬溪县|
称多县|
蒙城县|
水城县|
湟中县|
延庆县|
绍兴市|
章丘市|
瑞金市|
鲁山县|
西和县|
巍山|
曲阳县|
喀喇沁旗|
连山|
翼城县|
抚松县|
大安市|
嘉义县|
桃园县|
玛多县|
海口市|
长沙县|
渝北区|
阿坝县|
湘阴县|
福安市|
东港市|
元江|
宁远县|
突泉县|
疏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