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文字/禹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圖片/禹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編輯/禹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37, 35, 8);">天下江山第一樓。名不虛傳,知名度和品牌效益都堪稱第一??</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此地豈余黃鶴樓</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2px;">(禹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唐朝詩人崔顥一首《黃鶴樓》,帶火了古黃鵠磯~也就是蛇山上的黃鶴樓。</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資深煙民都知道“黃鶴樓”牌香煙,是業內的價格領袖,最貴的黃鶴樓煙在網上標價3萬元一條,不知道抽了黃鶴樓這個價位的煙有沒有乘黃鶴飛仙而去的感覺,總之,武漢這家卷煙廠蹭黃鶴樓的熱度,還是最成功的。一座黃鶴樓的文化價值賦能經濟,給武漢市的GDP貢獻哪可是幾何級數級的放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國內的民眾至今沒有登過黃鶴樓的占多少比例,沒有人統計過,但我知道的是,解放后醞釀幾十年重修的黃鶴樓,建成開放在1985年6月,我是1986年1月隨導師乘火車第一次到武漢,也有幸在新黃鶴樓建成半年多時登臨了黃鶴樓,那時候登樓門票1元人民幣,聽說開放半年就把修樓的1億元人民幣的投資收回來了,如今將近40年了,物價翻了多少番?門票目前是成人全票70元人民幣,全國人民去武漢,只要是旅游出差,很少有不選擇去黃鶴樓游覽的。看看這個名勝古跡給武漢市的經濟發展貢獻多大啊!</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接著再說,查遍資料,自然界15種鶴類,確實沒有黃鶴這種鳥。人們常用的“駕鶴西去”也只指白鶴,難道古時候有黃鶴,它像恐龍一樣在特定的時候消失了?黃鶴一詞首見于祖沖之的的志怪小說《述異記》,說親見有人從黃鶴樓這地方駕黃鶴飛去,他還和人家交談,后世不同年代對駕鶴人另有說法。唯一類似于傳說中黃鶴的,恐怕只有陜西洋縣發現的朱鹮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現在的黃鶴樓位置據說離三國時建都武昌(今鄂州)的孫權大帝在當時的黃鵠磯上修建的瞭望樓有千米之遙,當時建的樓和鄂州西山上建的、目前命名為武昌樓的江邊樓閣,都是衛邊和瞭望敵情需要。木質結構的樓基本是屢廢屢建,到了唐代,黃鵠磯上的黃鶴樓就只有觀賞價值和過往船只的地標作用。經唐代詩人崔顥一首《黃鶴樓》傳播,黃鶴樓名聲在外,引得此后多個朝代文人墨客紛至沓來,賦詩題句,給該樓賦予了深厚的文化內涵。百年之前,黃鶴樓毀于與太平軍的戰火,此后直到解放前,清廷湖廣總督及后來的民國各級地方政府動念修樓均未果。解放后的1955年開始修建京廣鐵路武漢長江大橋,選址龜蛇二山之間,黃鶴樓原址黃鵠磯被推平,成了大橋橋墩矗立的地方。于是,解放后多次醞釀的重修黃鶴樓,選址就移至蛇山最高處。</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黃鶴樓并不孤單。登臨最高處,除東面是蛇山主體外,其余三面武漢三鎮美景盡收眼底,特別是西側,萬里長江第一橋 ~武漢長江大橋從樓側擦肩而過,連接龜蛇二山,打通了“龜蛇鎖大江”的咽喉要道,將武漢三鎮從陸路最早串聯起來,極大地改善了武漢的交通情況。西側還能看到龜山上的武漢廣播電視塔,隱約之中漢江入長江口以及漢口、漢陽美景盡收眼底。北南二側均是武昌城區,錯落有致的樓房一直通往視野不及的天際。</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黃鶴樓內各層布置簡約,三國文化~主要是東吳文化占較大比重,這種安排畢竟是考慮了該樓所從出,起于三國,名于唐代,傳于后世,旺于當今。吃水不忘挖井人,東吳故地,必定傳播吳國文化以紀之。對于文化人來說,黃鶴樓詩歌擇優擇名展示是不可缺少的內容,為了顯示歷史的久遠,從南北朝到解放后都有選錄,比較熟悉的如催顥《黃鶴樓》,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毛主席《菩薩戀·黃鶴樓》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也許是忌諱“此地空余黃鶴樓”吧,黃鶴樓公園里后來增加了不少其他內容,如南門的小街市,東門附近山脊平臺增加了岳飛抗金的元素。岳飛統領宋軍在從九江到鄂州、江夏長江南岸駐軍長達7年之久,岳飛過江進攻中原,收復失地的戰斗,基本都是從這一帶發起。據說,1937年抗戰期間,抗日志士在蛇山倒塌的廟宇里還發現不少岳家軍的遺物。1993年在這個平臺矗立了岳飛戎裝牽馬的8米銅像,諾大的花崗石上鐫刻著“還我河山”四個大字。任何時候都不能沒有英雄,作為民族英雄的典型代表,岳飛的形象也代表著中華民族永遠維護國家統一、堅決抗御外敵的一種精神。</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金黃色,通體柔和的朱鹮鳥,像不像古人口中的黃鶴?</b></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兩張朱鹮圖片來自網絡,感謝作者。不過現在去陜西漢中,平原地區的田野里經常會看到自由覓食的朱鹮,經過幾十年的努力,這種鳥已經脫離瀕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黃鶴樓公園南門,山腰里的街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武漢長江大橋。萬里長江第一橋。公鐵兩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這個位于黃鶴樓公園里的圣象寶塔,像是藏傳佛教形制。立于蛇山西部,最初建于元代至正三年(1343年),由威順王寬徹普化太子建造。這座塔用于供奉舍利和安藏佛教法物,屬于佛教密宗佛塔類型。它位于黃鶴樓故址前的黃鵠磯頭,后來在1955年建橋前遷至現在的位置。</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圣像寶塔是武漢市現存唯一的喇嘛式白塔,因其外形酷似燈籠,以及與三國時期諸葛亮燃燈導航的傳說,曾被誤稱為“孔明燈”。盡管黃鶴樓屢建屢毀,但這座塔一直保留至今,成為黃鶴樓景區內唯一的全國重點保護文物,見證了近八百年的歷史。</b></p> <p class="ql-block"><b>以下部分名人題詩選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岳飛銅像。建于1993年,旨在紀念岳飛當年駐軍武昌南岸長江沿線7年之久的歷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公園東大門。門下鐫刻著“天下江山第一樓。”</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參訪于2024年6月30日,撰文編輯于2024年10月12日,歡迎瀏覽批評。</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雅江县|
大石桥市|
牟定县|
恭城|
廊坊市|
股票|
镇宁|
翁牛特旗|
安丘市|
泾阳县|
朝阳区|
文安县|
北宁市|
阿尔山市|
巴林左旗|
公主岭市|
平原县|
呈贡县|
合水县|
临洮县|
景洪市|
洱源县|
湛江市|
濮阳县|
福建省|
衡东县|
东莞市|
枝江市|
遂川县|
逊克县|
密云县|
台山市|
正蓝旗|
古浪县|
瓮安县|
揭阳市|
固阳县|
乃东县|
福建省|
商洛市|
枝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