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是地道陜西人,卻從未涉足陜北。<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群人一路沐浴陽光,北上去延安。</span>秋高氣爽時節,天高云淡,望斷南飛雁。</p> <p class="ql-block">過了三原,就進入溝壑梁峁的丘陵地區,由白露到寒露,從初秋到深秋,滿目秋黃,這是豐收的顏色。在這片并不富饒的土地上,秋糧已經收獲完畢,只有干枯的玉米桿葉曲桿縮,失去了夏日的颯爽英姿,它們完成了一枯一榮的生命之旅,大名鼎鼎的洛川蘋果還掛在枝頭。</p> <p class="ql-block">黃河?黃土高原?黃皮膚 </p><p class="ql-block">黃河從巴顔喀拉冰山上一路奔流,在黃土高原上氣勢磅礴地掀起萬丈狂瀾,在中原大地上巨流婉轉,九曲連環,最終雄渾歸于平靜,于齊魯大地匯入大海。九轉黃河萬里沙,千回北轉育華夏,黃河洗出了黃皮膚,中華民族在此繁衍生息。</p> <p class="ql-block">千里黃河一壺收——壺口瀑布。黃河在這里發出絕唱,震耳欲聾;革命在這里獲得轉機,浴火重生,多少青年志士唱著“風在吼,馬在叫”,從這里東渡黃河,走向抗日救國的最前線。</p> <p class="ql-block">南泥灣的天是晴朗的天</p> <p class="ql-block">為了延安根據地軍民缺衣少食的生存問題,毛主席一聲號召: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王震帶領359旅用四年時間把舊時的爛泥洼變成了陜北的好江南。</p> <p class="ql-block">黃澄澄,油幌幌的陜北小米。垂直節理發育的厚重黃土富含能被包括谷子在內的粗糧吸收的豐富微量元素;另外,干旱少雨加上需要在溝溝壑壑之間耕種,至今在陜北谷子的耕種依賴傳統農耕方式,所以陜北小米養人(毛主席語),養活了陷入絕境的紅軍,中華民族如鳳凰涅槃一般獲得重生。</p> <p class="ql-block">關中水煮的陜北小米比陜北的水煮出來的更好喝</p> <p class="ql-block">車行道上,沿途山間都是小塊玉米地,煮玉米非常軟糯,我在想:為什么黃土地上的黃燦燦的玉米不能代替黑土地上的玉米,一年四季端上餐桌呢?</p> <p class="ql-block">上了《舌尖上的中國》的陜北粉湯系列,常見的豆腐、白菜,蘑菇等幾種食材,再加上當地的粉條,既是菜又是湯,味道好極了,吃完全身冒汗。</p> <p class="ql-block">延安革命紀念館 </p> <p class="ql-block">一片荒蕪貧瘠的土地,一段烽火連天的歲月,一個信仰堅定的團體,一群生機勃勃的軍民。</p> <p class="ql-block">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后,中央紅軍被迫放棄蘇區,開始艱苦卓絕的萬里長征。有人看見了黑暗,有人卻看見了星光。從此,延安成為中共中央的所在地,陜甘寧邊區首府,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的指揮中心和戰略總后方,既是紅軍長征勝利的落腳點,也是建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贏得抗日戰爭勝利、進而奪取全國勝利的解放戰爭的出發點,一個延安,換取了全中國。</p> <p class="ql-block">小米+步槍,打敗機槍+大炮</p> <p class="ql-block">有人因為看見而相信,有人則因為相信而看見。無數革命志士,冒著危險“爬也要爬到延安城”參加革命,一時間,英雄好漢來相會,四海豪杰聚延安。</p> <p class="ql-block">詩人何其芳到了延安后是這么描寫的:“延安的城門成天開著,成天有從各個方向走過來的青年,背著行李,燃燒著希望,走進這城門。學習,歌唱,過著緊張的快活的日子。”此時的延安猶如如今的北上廣,吸引了全國各地最優秀的青年。</p> <p class="ql-block">楊家嶺,位于山坳間,紅軍和中央政府的心臟。馬蹄聲急,電報聲促,一次次震撼世界的聲音從這里發出,一個個生死攸關的會議在這里舉行,<span style="font-size:18px;">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span></p> <p class="ql-block">“這里有輝煌的歷史?這里有燦爛的世界?這里有神奇的天地?這是一個與陜北山村毫無兩樣的村莊,兩山對峙,一水中流,山卯聳立,窯洞錯落” 這就是楊家嶺革命舊址。”</p> <p class="ql-block">七大會址中央大禮堂</p> <p class="ql-block">七大代表 每一個耳熟能詳的名字就是一部中國革命史。</p> <p class="ql-block">偉人的菜園子</p><p class="ql-block">為了對抗國民黨的封鎖,<span style="font-size:18px;">陜甘寧邊區開展轟轟烈烈的</span>大生產運動。紅軍放下槍桿,拿起鋤頭,開荒種地,紡線種菜。一位美國記者寫到:“在延安,我被共產黨為目標而奮斗的精神所感動,人們在空氣中可以嗅到這種氣息,他們衣服破爛不堪,他們裝備缺槍少彈,但他們有為目標奮斗的精神。”</p> <p class="ql-block">不起眼的小石桌是唯一幸存的物件,也有著很多的故事,當年就是在這里,主席會見美國記者安娜 路易 斯特朗,談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后世界的格局和中國的戰局,指出真正強大的力量屬于人民,并提出了“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延安逐漸為世界所知。</p><p class="ql-block">也是在這里,毛主席會見愛國人士陳嘉庚,兩毛錢的國宴打動了回國考察戰事,探索中國出路的陳嘉庚先生,為紅軍爭取了急需的上百萬大洋的資助。</p> <p class="ql-block">一間間簡陋窯洞、一張張老舊照片,陳舊破爛桌椅,不再轉動的木頭紡車,都在訴說著老一輩革命家當年在這里艱苦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棗園 政治集團的樞紐</p> <p class="ql-block">棗園原本是個軍閥從地主手中強取的莊園,今天的棗園院內樹木蔥郁,綠草如茵,“幸福渠”橫穿園林而過。園林中央坐落著中央書記處禮堂。</p> <p class="ql-block">書記處禮堂 著名的整風運動、毛主席去重慶和平談判的決定都是在這里做出的。</p> <p class="ql-block">后坡上分別坐落著五個獨立院落,分別是毛澤東、朱德、周恩來、劉少奇、任弼時、張聞天、彭德懷等中央領導的舊居,棗園的辦公和住宿條件要比楊家嶺好些,他們在這里生活了5年時間。</p> <p class="ql-block">主席舊居是一個獨立大窯洞,一排五間。分別為客廳、書房、臥室,兩間未開放。窯洞前的院子很大,一個木制小涼亭立在東南角,這在黃院土墻、黃土窯洞的陜北真不多見。院子一偶,有一棵軀干粗壯,枝繁葉茂的大槐樹</p> <p class="ql-block">站在院前朝下看,綠草如茵,樹影婆娑,聽著下面循環播放的歌曲,都會聯想到那戰火紛紛的年代,那紅旗飄飄的年代,那艱苦卓絕的年代。</p> <p class="ql-block">中共中央植根陜甘寧邊區13年間,全國各地有26萬多人奔赴根據地,“上延安!”成為當時中國大地上的一大政治景觀。星星之火,在此燎原。</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崇明县|
宁武县|
井陉县|
车险|
濮阳市|
铁岭市|
苍溪县|
满洲里市|
文昌市|
乌兰县|
星子县|
宜宾县|
千阳县|
民丰县|
安新县|
连平县|
道孚县|
屏边|
搜索|
澄城县|
静宁县|
建昌县|
缙云县|
连城县|
横峰县|
济南市|
洪洞县|
平乡县|
乌苏市|
灵台县|
新田县|
汶上县|
天长市|
永清县|
方山县|
万源市|
新乡市|
林甸县|
盘锦市|
贵南县|
阳春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