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薩爾茨堡到維也納有直達火車,酒店就選在火車站附近。</p> <p class="ql-block">維也納是大城市交通便捷,我們買了交通卡出行無憂。坐地鐵去老城,打卡維也納地標圣斯蒂芬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圣斯蒂芬大教堂,是天主教維也納總教區的主教座堂,又叫斯德望主教座堂。</p> <p class="ql-block">教堂始建于1147年,是建立在兩座早期教堂的廢墟上。最早部分為羅馬建筑風格,后經?哈布斯王朝的擴建和多次改建,形成了獨特的哥特式、文藝復興和巴洛克風格混合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教堂的斜坡頂由彩色瓦片鋪成,雙頭鷹是哈布斯堡王朝的標志。</p> <p class="ql-block">走進教堂,陽光透過窗戶投射進來,深沉中透著神秘,給人一種莊嚴、神圣、歷史厚重的感覺。?</p> <p class="ql-block">教堂內部裝飾十分華麗,擁有許多珍貴的藝術品和文物,是維也納藝術和歷史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維也納新城祭壇,它是1447年建成的哥特式祭壇,1754年成為歐根·馮·薩沃恩王子的墓碑。祭壇內外柱子上的裝飾向我們展現了昔日的豪華與奢侈。</p> <p class="ql-block">從藍色玻璃窗投射進來的光線,更為祭壇增添了神秘與莊嚴的氛圍。</p> <p class="ql-block">布道壇是教堂內最精美的一座哥德式藝術品(1515年)。描述圣母和基督一生的祭壇有四名神態各異的神父半身雕像。</p> <p class="ql-block">在布道壇的底部,教堂建筑師皮爾格拉姆將自己也刻在倚著半開的窗戶上,手中還握著心愛的刻刀,以倚窗眺望人的形象,共同見證這些藝術品的歷史。</p> <p class="ql-block">布道壇的樓梯。</p> <p class="ql-block">皮爾格拉姆又出現在墻上。</p> <p class="ql-block">圣斯蒂芬大教堂作為維也納最重要的宗教場所,歷代奧地利皇帝的加冕典禮和葬禮都在這里舉行。</p> <p class="ql-block">遇見一名虔誠的信徒,跪拜許久,這種裝束和虔誠我在希臘盧薩諾修道院(女子修道院)見過。</p> <p class="ql-block">來個近景。</p> <p class="ql-block">教堂不僅僅是宗教場所,也是文化和歷史的象征,它的每一處細節設計都有特殊的含義,所以繞著大教堂里一圈外一圈仔細端詳每個小細節,感嘆精湛的工藝將簡單的石材賦予了靈魂。</p> <p class="ql-block">安可鐘建于1914年,不同尋常之處在于60分鐘不是分布在一個圓圈上,而是分布在一條水平路徑上。</p> <p class="ql-block">維也納有很多好吃的冰激凌。</p> <p class="ql-block">打卡城市公園施特勞斯小金人。</p> <p class="ql-block">路過卡爾教堂。</p> <p class="ql-block">金色大廳。每年“維也納新年音樂會”在此舉行。</p> <p class="ql-block">來個近景,仔細看看屋頂上豎立著許多音樂女神雕像。</p> <p class="ql-block">遇見熟悉的場景,齊刷刷的中年婦女架著腳架靜候藍光的降臨,那一刻仿佛看見了自己的影子……</p> <p class="ql-block">維也納國立歌劇院。沒有腳架拍不了車軌。</p> <p class="ql-block">為了一頓晚餐,在老城里兜了個大圈子。</p> <p class="ql-block">煎小牛肝配土豆</p> <p class="ql-block">坐車回酒店又路過大劇院,二刷歌劇院。</p> <p class="ql-block">美泉宮及花園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是旅行團必到之地,所以逛美泉宮要么一早8點開門前過來;要么下午3-4點人稍微少的時候過來,最好事先在網上買好門票,不然買票也要排隊。我們買的是美泉宮和霍夫堡宮套票,實惠。</p> <p class="ql-block">美泉宮室內不能拍照,只好花園里走走拍拍。</p> <p class="ql-block">美泉宮是歐洲僅次于法國凡爾賽宮的第二大宮殿,與霍夫堡宮并稱為哈布斯堡王朝的夏、冬宮。</p> <p class="ql-block">坐地鐵去老城。</p> <p class="ql-block">三刷歌劇院,它是“音樂之都”維也納的象征,素有“世界歌劇中心”之稱,三次路過竟忘了走近看看,可見我們對音樂有多么的不感興趣。</p> <p class="ql-block">這座高大的方形羅馬式建筑,樓上有5個拱形窗戶,窗口上佇立著5尊歌劇女神的青銅雕像,分別代表歌劇中的英雄主義、戲劇、想象、藝術和愛情。</p> <p class="ql-block">拉個近景。</p> <p class="ql-block">每天饑腸轆轆找餐廳。奧地利人喜歡大塊吃肉、大杯喝酒,很多菜對我來說口味偏重,要么過咸要么過甜。匈牙利、捷克、奧地利由于是內陸國家,魚蝦海鮮相對較少,價格略高且做法簡單,所以我們基本都是點當地特色菜或本店招牌菜。</p> <p class="ql-block">五種不同口味的啤酒。</p> <p class="ql-block">奧地利國會大廈,新古典主義建筑的代表作,正面的希臘神殿式柱廊和頂部的四馬拉車雕像很有氣勢。</p> <p class="ql-block">參觀一樓圖書館。</p> <p class="ql-block">維也納市政廳,哥特式建筑的杰作,不能入內。</p> <p class="ql-block">卡爾教堂,1713年羅馬帝國皇帝卡爾六世宣布如果可怕的黑死病(鼠疫)能夠停止,他就建造一座教堂,獻給前米蘭總主教圣卡爾·保羅茅斯和守護生靈抵御黑死病的圣查理·波洛梅歐。因此瘟疫一結束,皇帝就下令建造了這座壯麗的巴洛克教堂。</p> <p class="ql-block">一進教堂華麗之風撲面而來。</p> <p class="ql-block">主祭壇的灰泥浮雕是圣查理·波洛梅歐在一群天使和小天使的簇擁伴隨下駕祥云升天。</p> <p class="ql-block">穹頂壁畫刻畫了圣查理·波洛梅歐在圣母的扶持下代表所有遭受疫情的民眾向上帝祈禱的場景。</p> <p class="ql-block">教堂的最大看點是大門兩邊的浮雕圓柱。左側圓柱上刻著圣查理·波洛梅歐(曾制服鼠疫)的一生。右側圓柱則是卡爾五世輝煌的一生。</p> <p class="ql-block">原本只想日落的時候拍拍教堂外立面,沒想巧遇教堂彌撒時間,順時參與感受一下宗教氛圍。</p> <p class="ql-block">走出教堂已是夕陽近黃昏,充實的一天結束了。</p> <p class="ql-block">正義宮并不是一個景點,而是最高法院所在地,鮮為人知,所以參觀的人不多。</p> <p class="ql-block">始建于1875年屬新文藝復興建筑風格。</p> <p class="ql-block">英雄廣場的北面——新堡。</p> <p class="ql-block">米歇爾宮的內廷廣場。</p> <p class="ql-block">霍夫堡是一個建筑群,它包括舊皇宮和新皇宮。舊皇宮包括米歇爾宮和內廷廣場等建筑,新皇宮包括新堡和英雄廣場等建筑。人們所說的霍夫堡宮指的是舊皇宮。</p><p class="ql-block">我們從四尊海格力斯駐守的拱門進入米歇爾宮,是一個四通八達的純白的大廳。</p> <p class="ql-block">米歇爾宮巴洛克穹頂。</p> <p class="ql-block">穹頂之下有門可以進入茜茜公主博物館。室內也是不準拍照,透過窗戶能看到內廷廣場。</p> <p class="ql-block">出米歇爾宮來到內庭廣場,這里有著名的弗朗茨一世雕像。</p> <p class="ql-block">匆匆路過格拉本大街。</p> <p class="ql-block">已經過了飯點饑腸轆轆還要七繞八拐找飯店,沒有怨言,只有期盼……</p> <p class="ql-block">餐廳的建筑有點年代感。</p> <p class="ql-block">飯后去了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 。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是奧匈帝國皇帝弗朗茨?約瑟夫一世為向公眾展示哈布斯堡家族數百年的收藏而修建的,于1891年開放。</p> <p class="ql-block">博物館一共有三層。</p> <p class="ql-block">皇家工藝品區在一樓一進門的左手。最著名的就是歷史第一金匠切利尼唯一傳世的作品——黃金鹽罐。</p> <p class="ql-block">奧古斯都的寶石,浮雕上半部分展示了奧古斯都的加冕,下半部分是豎勝利紀念碑。</p> <p class="ql-block">一樓的右手是埃及和古希臘、羅馬雕像區。因為去過埃及、希臘博物館,所以這邊就飄過了。</p> <p class="ql-block">二樓克里姆特的天頂畫。</p> <p class="ql-block">博物館中央的咖啡廳。</p> <p class="ql-block">八角穹頂</p> <p class="ql-block">博物館最著名的是二樓以巴洛克風格為主的繪畫區。首先是“先鋒畫家”阿爾欽博托的四幅:夏、冬、水、火。畫像的頭部都是具有象征意義的水果和蔬菜。這幅是冬,比喻冬天的寒冷和潮濕。</p> <p class="ql-block">最最著名的就是彼得·勃魯蓋爾《巴別塔》。《巴別塔》是根據《舊約·創世紀》中古巴比倫人野心勃勃地建造巴別塔,妄圖通天。后被上帝發現,以打亂人類語言類別來懲罰這些狂徒,使其不能相互溝通。人與人之間至此充滿偏見、猜忌和誤解。這也是基督教里解釋不同民族語言的來源。</p> <p class="ql-block">倫勃朗的自畫像。</p> <p class="ql-block">還有</p> <p class="ql-block">三樓是錢幣館。</p> <p class="ql-block">整個博物館藏品的數量和質量令人驚嘆,如果認真看恐怕要一天。我們拿著導覽圖搜索精品和鎮館之寶,無奈時間倉促加之地形復雜還是漏掉許多精品。</p> <p class="ql-block">圣彼得教堂位于格拉本大街的一側,緊鄰黑死病紀念柱。</p> <p class="ql-block">它和不遠處圣斯蒂芬大教堂不同,外表看起來平淡無奇,里面卻金碧輝煌令人驚嘆。這座始建于1701年的教堂以華麗的巴洛克風格而著稱。</p> <p class="ql-block">門上像戴了個皇冠。</p> <p class="ql-block">黑死病紀念柱,是為了紀念1679年因瘟疫喪生的民眾,這座21米高的巴洛克式圓柱也有祈求神靈保佑免遭疾病困擾的意思。</p> <p class="ql-block">這是第二天早上拍的。</p> <p class="ql-block">吃貨的天堂。</p> <p class="ql-block">日落前又回到圣斯蒂芬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走出地鐵淡淡的晚霞映襯著哥特式教堂,莊嚴中又多了一份嫵媚。</p> <p class="ql-block">回到我們的住處。</p> <p class="ql-block">今天是在維也納最后一天,清晨一個人坐地鐵再去老城蹓跶一圈。這是米歇爾教堂,昨天拍照時撞入眼簾,今天順路一探究竟。</p> <p class="ql-block">圣米歇爾教堂始建于羅馬時代,是維也納最古老的教堂。</p> <p class="ql-block">也是電影《茜茜公主》婚禮場景的取景地(現實茜茜公主的婚禮是在另一所教堂)。</p> <p class="ql-block">教堂里有維也納最大管風琴,海頓曾在這里演奏。莫扎特曾在這里舉辦了自己的音樂會首秀。</p> <p class="ql-block">霍夫堡新皇宮的英雄廣場,廣場上有兩座騎馬雕像,分別是奧地利皇帝約瑟夫二世和查理大帝,象征著奧地利的榮耀和權力。</p> <p class="ql-block">來個近景。1938年希特勒在英雄廣場宣布德奧合并的演講就是站在新堡門樓的露臺上。</p> <p class="ql-block">過了環形大道就是霍夫堡瑪利亞?特瑞莎女王廣場。女王君臨天下,手握著《1713國事召書》和權杖,俯瞰著她的帝國,王座之下功臣名將簇擁,盛世空前。她不止是一位讓哈布斯堡再次輝煌的女王,也是十六個孩子的母親,歐洲國母,天下女王,誰與爭鋒?雕像后面的建筑就是維也納藝術史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折回霍夫堡建筑群之一米歇爾宮。</p> <p class="ql-block">兜兜轉轉又到圣斯蒂芬大教堂。</p> <p class="ql-block">走進教堂,暖黃色的燈光映襯著穹頂、壁畫、雕塑讓人平靜而放松,這大概就是教堂的魅力所在吧。</p> <p class="ql-block">教堂是信仰的歸屬地,也是心靈的安放地,每一次的朝拜,或是一次傾述,或是一次期望,想必這里已經承載了維也納人的精神世界。</p> <p class="ql-block">我在歐洲看了太多的教堂,每一座教堂都代表一段歷史、一個文化。那些精美的雕塑、華麗的壁畫都是藝術家們心血之作。走進教堂就像走進藝術殿堂,讓人為之贊嘆!</p> <p class="ql-block">下一站克羅地亞——杜布羅夫尼克</p> <p class="ql-block">時間:2023.10.01~04</p><p class="ql-block">器材:手機</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卓尼县|
光山县|
军事|
天峨县|
华阴市|
合川市|
台中县|
尚志市|
缙云县|
莲花县|
赫章县|
阿拉善盟|
嘉兴市|
洛宁县|
平乐县|
红安县|
偃师市|
莱州市|
诏安县|
翁牛特旗|
平顺县|
罗城|
和田市|
万源市|
天峨县|
大洼县|
广灵县|
洛隆县|
崇阳县|
兴隆县|
资源县|
衡水市|
潮安县|
珲春市|
扶余县|
梧州市|
棋牌|
天峨县|
伊通|
广水市|
祁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