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圖 文: 靜水禪心</p><p class="ql-block"> 美篇號:15009996</p><p class="ql-block"> 九九重陽,秋高氣爽,碧空如洗,走進千年古鄄濮水公園攬勝。園內(nèi)古鄄八景自然風(fēng)光與千年古鄄歷史人物群雕相映成趣,景色宜人。</p><p class="ql-block"> 千年古鄄歷史悠久,有文字記載的歷史可上溯至五帝時期,春秋戰(zhàn)國時期為鄄邑,秦時改為鄄城,西漢時設(shè)鄄城縣。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設(shè)縣史,而且縣名一直延續(xù)至今,是國家民政部認(rèn)定的“千年古縣”。</p><p class="ql-block"> 千年古鄄名人輩出,為堯舜故里,對面的堯天閣就是據(jù)此修建的,彰顯出千年古鄄歷史文化之厚重。位于濮水公園內(nèi)堯天閣風(fēng)景如畫,是千年古鄄的一道亮麗風(fēng)景線,也已成為千年古鄄的一座著名地標(biāo)式建筑和網(wǎng)紅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 千年古鄄風(fēng)景如畫,有《古鄄八景》詩云:</p><p class="ql-block"> 映潭明月舞西風(fēng),紅溝綠岸水流東。</p><p class="ql-block"> 杏崗春色紅十里,席橋斜渡小舟橫。</p><p class="ql-block"> 春柳時見楊花落,釣臺陰雨霧蒙蒙。</p><p class="ql-block"> 修真獨臥箕山側(cè),夜聽谷林撞晚鐘。</p> <p class="ql-block"> 葵丘會盟</p><p class="ql-block"> 春秋時期,周王室衰落,諸侯實力上升,列國之間爭戰(zhàn)不斷、鄄城地處中原要沖,為列國必爭之地。諸侯強國常在此舉行會盟,以號令諸侯,稱雄一時。據(jù)《史記.齊太公世家》載:齊桓公九合諸侯,尊王攘夷,一匡天下,復(fù)于正軌。內(nèi)有三次會盟于鄄城葵丘(今舊城鎮(zhèn)葵堌堆村),分別為桓公七年(公元前679年),桓公三十五年(公元前651年)夏,暨是年秋。據(jù)《左傳》載,參與會盟的諸侯有周公、齊侯、宋子、衛(wèi)侯、鄭伯、許男、曹伯,周天子派遣宰孔賜胙表示祝賀,授予桓公征伐之權(quán)。齊桓公成為春秋時期第一位霸主。</p> <p class="ql-block"> 孫龐對弈</p><p class="ql-block"> 孫臏(約公元前380年一公元前320年),字伯靈,戰(zhàn)國時期著名軍事家,故里在鄄城縣紅船鎮(zhèn)孫老家村。龐涓,魏國許地人,亦為戰(zhàn)國名將,二人俱師從鬼谷子,常在一起下棋,切磋技藝。據(jù)《史記·孫臏列傳》載,龐涓為魏國將軍,自以為能力不及孫臏,乃引薦孫臏在魏國做官而設(shè)計陷害,使孫臏慘遭臏刑。后被齊使者救至齊國,并封為軍師。公元前354年,龐涓伐趙,趙向齊求救,威王以田忌為將,孫臏為軍師,帥軍救趙。孫臏獻圍魏救趙之策,直搗魏都大梁(今河南省開封市)。龐涓回師,孫臏伏兵桂陵(今菏澤市牡丹區(qū)趙樓鎮(zhèn)),大破魏軍。公元前341年,龐涓伐韓國,韓求救于齊。魏王復(fù)以田忌為將,孫臏為軍師,帥兵救韓。孫臏獻減灶之策,龐涓中計,于馬陵道再次重創(chuàng)魏軍。龐涓自知智窮兵敗,乃自剄(一說被亂箭射死)。孫臏以此名顯天下。</p> <p class="ql-block"> 孫臏著兵法</p><p class="ql-block"> 馬陵之戰(zhàn)后,孫臏因功受猜忌,遂辭職還鄉(xiāng),隱居孫花園(今屬箕山鎮(zhèn)),設(shè)館授徒,扶掖后學(xué)。孫臏回溯戎馬生涯,參以古今戰(zhàn)事,著兵法一部,世稱《齊孫子》。《漢書藝文志》著錄《齊孫子》八十九篇、圖四卷,傳至隋朝而散失。1972年,山東省臨沂市銀雀山漢墓出土孫臏論兵竹簡專家整理為《孫臏兵法》,分上下兩編,各十五篇。世稱兵學(xué)寶典,孫臏被譽為一代兵圣。</p> <p class="ql-block"> 曹植洛神賦</p><p class="ql-block"> 公元221年,30歲的曹植被徙封安鄉(xiāng)侯(今河北晉州侯城)。同年七月,又改封鄄城侯,這一年,也是曹丕繼位的第二年。從這一年開始,到曹植去世,長期受曹丕、曹叡的排擠、打壓。公元222年,曹植被封鄄城王,邑二千五百戶。這一年,曹植創(chuàng)作《洛神賦》(又名《感甄賦》)。將其在鄄城偶遇的甄姓美女,喻為“洛神”,抒發(fā)無盡的“悲傷悵惘之情”。這篇辭賦,被后代文學(xué)家視為曹植的傳世名作。</p> <p class="ql-block"> 三曹同臺</p><p class="ql-block"> 東漢末年,建安文學(xué)興起、以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為杰出代表,文學(xué)史稱“三曹”。曹操(155-220年)字孟德,謚號武皇帝。漢魏杰出政治家、軍事家、文學(xué)家。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群雄并起。初平三年(192年),曹操"領(lǐng)兗州牧"(治所鄄城)。初平"四年春,軍鄄城"。自此,曹操以鄄城為中心,屯兵立勢,逐鹿中原,統(tǒng)一了北方。曹操"外定武功,內(nèi)興文學(xué)",是建安文學(xué)的開創(chuàng)者。曹丕(187-226年),曹操嫡長子,字子桓,謚號文帝,曹魏開國皇帝,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學(xué)家。曹丕五歲時(192年),曾隨父母在鄄城生活數(shù)年。文學(xué)成就以五言詩七言詩較高,尤擅長散文。曹植(192-232年)字子建,曹丕之弟,建安時期最負(fù)盛名作家。曹植于漢獻帝初平三年(192年)生于鄄城。魏黃初二年、221年),封為鄄城侯。黃初三年,為鄄城王。是年,筑臺讀書于鄄城。今鄄城縣李進士鎮(zhèn)杏花崗村有"陳王讀書臺"遺存。</p> <p class="ql-block"> 中國紙幣之父</p><p class="ql-block"> 張詠是北宋太宗、真宗兩朝的名臣,他在太平興國年間考中進士,歷任鄂州崇陽縣令、益州知州、杭州知州等職,以清廉勤政、惠及民眾著稱,深受百姓的尊敬和喜愛,與趙普、寇準(zhǔn)并列為宋初的三大名臣。張詠出身貧寒,但從小就勤奮好學(xué),十九歲開始力學(xué)著文,由于家中貧困買不起書,便借書手抄以后再苦讀。他曾寫過一首《勸學(xué)》詩,詩中有這樣兩句:“玄門非有閉,苦學(xué)當(dāng)自開”,這兩句詩可以說是他青年時代刻苦攻讀的寫照。</p><p class="ql-block"> “中國紙幣之父”,張詠在益州做官時,發(fā)明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交子”的出現(xiàn)結(jié)束了以重金屬為主的貨幣時代,對后世的影響極其深遠(yuǎn)。</p> <p class="ql-block"> 莊子垂釣</p><p class="ql-block"> 《莊子釣于濮水》節(jié)選自《莊子·秋水》。記述莊子垂釣于濮水,楚王使二大夫請莊子出仕而遭拒的故事。表現(xiàn)莊子向往自由,敝屣富貴,不求聞達,淡泊利祿的隱士思想。莊子垂釣之地濮水,在今山東省菏澤市鄄城縣臨濮鎮(zhèn)境內(nèi),今存垂釣遺址。</p><p class="ql-block"> 莊子(約公元前369年﹣﹣公元前298年或286年),戰(zhàn)國中期思想家、哲學(xué)家、文學(xué)家。姓莊名周,宋國蒙人。嘗為蒙漆園吏(今鄄城縣臨濮鎮(zhèn)莊子廟村有漆園故城遺址)。先秦道家學(xué)派代表人物,與道家學(xué)派創(chuàng)始人老子并稱"老莊"。《莊子》一書系莊子及其門徒和后學(xué)者著作,道家經(jīng)文,又名《南華經(jīng)》,與《老子》《周易》合稱三玄。莊子文章想象奇幻,構(gòu)思巧妙,文筆汪洋態(tài)肆,瑰麗詭譎。"晚周諸子之作,莫能先也"。(魯迅")</p> <p class="ql-block"> 千年古鄄風(fēng)景如畫,穿過千年歷史煙云,堯舜上古傳說中的兩位圣明君主仿佛正向人們走來……</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浦县|
麦盖提县|
涪陵区|
乃东县|
凌海市|
鸡西市|
凤冈县|
高青县|
东阳市|
雅江县|
大兴区|
新建县|
武隆县|
荃湾区|
乐平市|
广东省|
皮山县|
泽州县|
北碚区|
庆阳市|
河间市|
苏州市|
汽车|
辽源市|
中牟县|
佛山市|
石泉县|
琼中|
临安市|
广水市|
资兴市|
荣昌县|
新泰市|
漯河市|
冕宁县|
南郑县|
洪江市|
吉首市|
云霄县|
南岸区|
益阳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