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18px;">與時代同行:共和國知青的歲月長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2024年,我們迎來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5周年的輝煌時刻,這是一個值得中華兒女共同銘記與慶祝的里程碑。在這一歷史節點上,我們不禁將目光投向那些與共和國同齡、同呼吸共命運的一代人——共和國知青。他們,即將步入晚年,卻以不屈不撓的精神,書寫了屬于自己的時代篇章。</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一代知青的家國情懷,是幾千萬人青蔥歲月的縮影,也是共和國發展歷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他們的故事,是時代的見證,更是激勵后人不斷前行的力量源泉。</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金秋送爽、碩果累累……</span><b> 2024年10月12日,第三期“尋根·中原文化藝術節”在中原大地璀璨啟幕。這不僅是一場視覺與心靈的盛宴,更是一次穿越時空的文化尋根之旅。</b></p> <p class="ql-block"><b> 河南知青文化發展中心、尋根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河南尋根中原組委會及河南恒達國際旅行社作為承辦單位,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精心策劃了這場文化盛宴。他們深入挖掘中原文化的精髓,融合現代審美與創意,通過多種藝術形式,展現中原文化的多樣性。這些活動不僅是對傳統文化的致敬,更是對新時代文化創新發展的積極探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文化尋根,共赴心靈之約</b></p> <p class="ql-block"><b> 2024年10月12日的清晨,湖北黃石知青代表團,承載著歷史記憶與文化情懷的群體,120名知青代表滿懷激情與期待,清晨7時30分,前往河南開封共赴《尋根中原文化藝術節》這一全國知青文藝匯演的盛事,同時也開啟了一場尋根問祖、文化交流的深度旅游活動。</b></p><p class="ql-block"><b> </b></p> <p class="ql-block"><b> 《尋根中原文化藝術節》是一場旨在探索中原文化根源、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盛會。對于湖北黃石知青代表團而言,這不僅是一個展示才藝、交流情感的舞臺,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與文化的交流。在此,我們特別向《尋根中原》會務組致以最誠摯的謝意,并寄予厚望。同時,我們也期待經驗豐富的導游能夠帶領大家深入探索開封的歷史遺跡,感受古城的文化韻味,讓每一位參與者都能深刻體會到中原文化的博大精深與源遠流長。愿此行圓滿,文化長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D1</b><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出發地(黃石)→開封→鐵塔公園→朱仙鎮</span></p> <p class="ql-block"><b> 啟封故園的標志性建筑----啟封樓。眾所周知,朱仙鎮是開封的起源,來到這里就是來到了開封的發源地。</b></p> <p class="ql-block"><b> 開封鐵塔始建于公元1049年(北宋皇佑元年),是1961年中國首批公布的國家重點保護文物之一,素有"天下第一塔"之稱。</b></p> <p class="ql-block"><b> 鐵塔高55.88米,八角十三層,因此地曾為開寶寺,又稱"開寶寺塔",又因遍體通徹褐色琉璃磚,混似鐵鑄,從元代起民間稱其為"鐵塔",在900多年中,歷經了37次地震,18次大風,15次水患,而巍然屹立。</b></p> <p class="ql-block"><b> 朱仙鎮坐落在河南省開封市,是以文化、旅游、康養于一體的綜合性文化旅游項目,河南省和開封市重點建設項目、省文化產業50強項目,是開封市打造國際文化旅游名城的重要平臺</b></p> <p class="ql-block"><b> 啟封故園的標志性建筑~啟封樓。眾所周知,朱仙鎮是開封的起源,來到這里就是來到了開封的發源地。大牌樓為景區標志性建筑,通體采用南非水膠木和太平洋地區的鐵木,榫卯搭建而成。它寬36米,高16.83米,進深11米,為七門八柱結構,寓意啟封故地千年古鎮歡迎八方游客。也是目前有跡可查的中國最大的牌樓,堪稱中國第一大牌樓。</b></p><p class="ql-block"><b> 牌樓正面匾額刻為繁體“啟封故園”(啟封故園),背面為繁體“朱仙古鎮”(朱仙古鎮),彰顯八朝古都厚重底蘊。</b></p> <p class="ql-block"><b> 朱仙鎮,這個名字在中原大地上回響,它不僅僅是開封的一片熱土,更是這座古都的起源之地,是所有探尋開封文化根源者心中的圣地。而在這片古老而又充滿活力的土地上,啟封樓,這座標志性建筑,猶如一把鑰匙,輕輕一轉,便開啟了通往開封千年歷史的神秘之門。朱仙鎮,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那巍峨壯觀的啟封樓。它不僅僅是一座樓,更是時間的見證者,靜靜地矗立在那里,訴說著開封從“啟封”到“開封”的變遷故事。啟封樓,以其獨特的魅力,成為了開封乃至中原文化的一張亮麗名片。它不僅僅是一個地理坐標,更是一種文化的象征,一種精神的寄托。同時,也期待更多的人能夠走進朱仙鎮,走進啟封樓,感受那份來自遠古的呼喚,共同書寫開封新的輝煌篇章。</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D2</b><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比賽→少林寺→洛邑古城→麗景門</span></p> <p class="ql-block"><b> 在中原大地的懷抱中,一場別開生面的知青文化藝術節正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吸引著來自五湖四海的優秀藝術人才匯聚一堂,共同編織著屬于那個時代的記憶與夢想。</b></p><p class="ql-block"><b> 步入會場,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參賽者們身著的統一服裝,那不僅僅是色彩的協調與款式的統一,更是對知青歲月共同經歷的一種致敬與銘記。</b></p><p class="ql-block"><b> 舞動的旋律,激情的碰撞。隨著音樂的響起,舞臺瞬間被點燃。參賽者們或輕盈跳躍,或深情演繹,每一個動作都充滿了力量與美感,仿佛在向世人展示著知青文化的獨特魅力。他們的舞姿,如同中原大地上的麥浪,翻滾著、奔騰著,展現出無盡的生機與活力。觀眾們也被這份熱情所感染,紛紛起立鼓掌,加油聲、歡呼聲此起彼伏,現場氛圍達到了高潮。這一刻,舞臺上下,心與心之間的距離被無限拉近,共同沉浸在藝術的海洋中。城市的活力,文化的傳承。在歡快的音樂聲和觀眾們的掌聲中,我們不僅僅感受到了這座城市的活力與熱情,更深刻地體會到了文化的力量與傳承的重要性。知青文化藝術節,不僅僅是一個展示才藝的平臺,更是一個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橋梁。</b></p><p class="ql-block"><b> </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尋根中原 行走河南全國知青</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第三屆交流展演文化藝術節會場</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主持人:許樂(河南知青文化發展中心藝術總監)</b></p> <p class="ql-block"><b> 本場展演,通過舞蹈的歡快、合唱的和諧、舞龍舞的雄渾以及太極拳的柔中帶剛,多維度、全方位地展現了中原文化的多樣性。這些藝術形式,不僅僅是技藝的展示,更是對中原文化精神內核的傳承與弘揚。</b></p> <p class="ql-block"><b> 來自湖北、湖南、河南的知青們,以文藝為橋,共赴這場名為“尋根中原,行走河南”的盛會,用他們的才情與熱情,編織出一幅幅動人的歷史與現實交織的畫卷。</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2024尋根中原 、行走河南全國知青文化交流展演第三期的文藝節目</b></p> <p class="ql-block"><b>★開場舞《中國龍》</b></p><p class="ql-block"><b>演出單位:黃石精英舞龍團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龍騰盛世,啟幕華章</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尋根中原文藝匯演以一曲震撼人心的《中國龍》舞龍表演拉開帷幕。金色的巨龍在舞臺上翻騰跳躍,象征著中華民族的生生不息與自強不息。龍,作為中華民族的圖騰,其矯健的身姿、磅礴的氣勢,瞬間點燃了現場觀眾的熱情,也寓意著知青們雖歷經風雨,卻始終保持著堅韌不拔的精神風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舞蹈《天天好運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演出單位:金桂飄香藝術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天天好運來》,以其獨特的藝術形式和深刻的主題內涵,成功地在觀眾心中種下了希望的種子,激發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它讓我們相信,只要心中有光,腳下就有路,每一天都可以是“天天好運來”的開始。</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豫劇《朝陰溝》</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選段《祖國的大建設一日千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獨唱:馬華玲</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豫劇《朝陽溝》選段《祖國的大建設一日千里》,不僅是對過去歲月的深情回望,更是對未來發展的美好期許。它提醒我們,無論時代如何變遷,都應保持對國家的熱愛與忠誠,將個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到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之中,共同書寫新時代更加輝煌的篇章。</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太極舞《化蝶》</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表演者:韓秀蕓 呂花玲讀</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演出單位:香榭麗藝術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花碟》以太極的陰陽和諧為魂,借蝴蝶之輕盈靈動為形,巧妙地將兩者融合于一舞之中。舞者輕啟步伐,仿佛一只剛從繭中破殼而出的蝴蝶,帶著對世界的好奇與向往,緩緩展開它那斑斕的翅膀。這一刻,時間仿佛凝固,觀眾被帶入了一個超脫塵世的意境,感受著太極哲學中“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男女雙人舞:黃梅戲選段《對花》</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表演者:吳劑州 胡云霞</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對花》中的雙人舞蹈,是對傳統黃梅戲表演形式的一次大膽創新。它巧妙地將舞蹈元素融入戲曲之中,使得傳統戲曲的呈現方式更加多元化、現代化。男舞者與女舞者之間的默契配合,不僅考驗著他們的個人技藝,更體現了團隊協作的力量。</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戲曲《打金枝》</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選段《有為王坐江山非容易》</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演出單位:中原余太君戲曲團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打金枝》選段《有為王坐江山非容易》在中原余太君戲曲團隊的精彩演繹下,不僅再現了一段歷史佳話,更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觸動了每一位觀眾的心靈。我們在欣賞戲曲之美的同時,收獲了關于人生、權力、責任與親情的深刻啟示。</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軍旅秀《當那一天來臨》</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演出單位:黃石知青走秀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軍旅風采,再現榮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軍旅秀《當那一天來臨》展現了知青們退伍不褪色的軍人本色。整齊劃一的動作、鏗鏘有力的步伐,仿佛讓人看到了他們曾經身著戎裝、保家衛國的英勇身姿。這一刻,他們是時代的驕子,是永遠的英雄。</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民族舞《娥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演出單位:咸寧知青藝術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柔美舞蹈,展現溫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娥嫚》的柔美舞蹈,如同一股清泉,緩緩流入觀眾的心田。舞者輕盈的身姿、細膩的表情,將江南女子的溫婉與柔情展現得淋漓盡致。這不僅是藝術的享受,更是對美好生活的向往與追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男聲合唱《當你的秀發佛過我的鋼槍》《中國軍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演出單位:黃石知青合唱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軍歌嘹亮,鐵血柔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男聲小合唱《當你的秀發,拂過我的鋼槍》與《中國軍魂》相繼響起。歌聲中既有對愛情的溫柔眷戀,也有對國家大義的堅定執著。這兩首歌,不僅展現了知青們作為普通人的情感世界,更體現了他們作為時代弄潮兒,在國家需要時挺身而出的英勇與擔當。</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音樂情景劇《知青年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演出單位:黃石知青藝術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音樂情景,憶往昔崢嶸</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音樂情景劇《知青年華》,將觀眾帶回了那個激情燃燒的年代。劇中,知青們用歌聲與舞蹈,再現了他們在黃土地上揮灑汗水、奉獻青春的場景。每一個音符、每一個動作,都飽含深情,觸動著在場每一個人的心弦,讓人不禁沉思:那段歲月,雖苦猶甜,是生命中不可磨滅的印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女聲合唱《洪湖水浪打浪》《花又落》</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演出單位:黃石知青合唱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女聲合唱,頌揚家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女聲合唱《洪湖水,浪打浪》與《花又落》,則將觀眾帶回了那片熟悉的土地——湖北黃石。洪湖的波光粼粼、荷花的亭亭玉立,以及歲月流轉中的悲歡離合,都在這兩首歌中得到了完美的詮釋。歌聲中充滿了對家鄉的熱愛與思念,也讓人感受到了時間的無情與生命的堅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民族舞《沂蒙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演出單位:黃石知青藝術團</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民族舞韻,共譜和諧</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b style="font-size:15px;">民族舞《沂蒙頌》,以其獨特的民族風情和深厚的文化底蘊,贏得了現場觀眾的陣陣掌聲。舞蹈通過生動的肢體語言,講述了沂蒙山區人民勤勞勇敢、團結互助的故事,也傳遞了中華民族大家庭中各民族和諧共生的美好愿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太極舞《少林寺》《祝福黃石》</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演出單位:黃石太極團隊</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太極歌舞,祈福未來</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5px;"> 太極歌舞表演《祝福黃石》作為晚會的壓軸節目,將傳統文化與現代藝術巧妙融合。太極的柔中帶剛、舞蹈的靈動飄逸,共同編織出一幅幅祝福黃石、祈福未來的美好畫卷。這不僅是對過去的一種致敬,更是對未來的一種期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尋根中原.全國知青文化藝術節第三期頒獎??儀式</b></p> <p class="ql-block"><b> 整場演出,不僅是一場視聽盛宴,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尋根中原的湖北黃石知青代表團,用他們的才華與熱情,為觀眾呈現了一場跨越時空的文化交流。</b></p> <p class="ql-block"><b> 尋根中原全國知青文化藝術節第三期文藝匯演在歡快的音樂聲和觀眾們的掌聲中我們感受到了河南城市的活力和熱情后前往鄭州登封游覽中國佛教禪宗發源地名揚天下的少林寺。</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少林寺</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b>踏入千年少林寺的石板路,穿過郁郁蔥蔥的古木林,耳邊似乎還能隱約聽到晨鐘暮鼓的回響。少林寺這座武林的圣地,不僅承載著中華武術的博大精深,更蘊含著深厚的禪文化。我們仿佛能穿越時空,看到少林僧侶們晨練的身影,那份對武術的執著與對禪意的追求,讓人心生敬畏。</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洛邑古城</span></p><p class="ql-block"><b>來到了洛邑古城。踏入古城,便仿佛穿越到了盛唐時期,古色古香的建筑,熙熙攘攘的市井,還有那不絕于耳的絲竹之聲,共同編織出一幅幅生動的歷史畫卷。</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麗景門</span></p><p class="ql-block"><b> 洛陽古城的西大門,麗景門見證了無數朝代的更迭與興衰。城門之上,燈火輝煌,與夜空中稀疏的星辰交相輝映,營造出一種既莊嚴又神秘的氛圍。站在城樓上遠眺,城市的燈火闌珊與歷史的滄桑感交織在一起,讓人不禁沉思: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而那些古老的城墻與城門,就像是時間的守護者,靜靜地講述著過往的一切。它們的存在,提醒著我們不忘初心,銘記歷史,同時也激勵著我們要勇敢地面向未來。</b></p> <p class="ql-block"><b> 國家4AAAA級旅游景區、洛陽標志性建筑麗景門。九州福地麗景門被稱為東方的古城堡、中原第一門、洛陽第一樓,參觀甕城、珍寶館、洛陽帝王史館、河洛文化長廊、城墻等景點。</b></p> <p class="ql-block"><b> 洛陽牡丹甲天下,麗景城樓世無雙,“走進麗景門,讀懂洛陽城”</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D3</b><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峰林峽→天空之戀→霍比特甜心小屋→太極故里~陳家溝</span></p> <p class="ql-block"><b> 國家5A景區、世界地質公園【云臺天池-峰林峽】其峽谷幽深、峰林奇特,懸崖、溶洞遍布,融山的宏偉、水的神韻為一體,被譽為“云臺天池”。</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天臺天池</span></p><p class="ql-block"><b> 踏入天臺山,仿佛穿越了時空的隧道,外界的喧囂逐漸遠去,只留下一片寧靜與祥和。隨著腳步的深入,一抹碧綠悄然映入眼簾,那便是天臺天池,一個被群山環抱、云霧繚繞的仙境。</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霍比持小屋</span></p><p class="ql-block"><b> 走進霍比特小屋,仿佛走進了一個精心打造的生態樂園。四周環繞的綠樹成蔭,清澈的小溪潺潺流過,鳥語花香中透露出大自然的勃勃生機。河南霍比特小屋不僅僅是一個旅游景點,它更像是一座橋梁,連接著人們的夢想與現實。</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天空之戀</span></p><p class="ql-block"><b> “天空之戀”景區,以其獨特的玻璃棧道和高空秋千而聞名,是勇敢者的樂園。站在透明的玻璃棧道上,腳下是萬丈深淵,眼前是壯麗的景色,心跳加速的同時,也讓人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刺激與自由。</b></p> <p class="ql-block"><b> 青龍峽的大鉆戒“天空之戀”位于懸崖邊緣,在翡翠湖上出挑36米,配套平臺面積約1000平方米,采用特制的鋼架和特制鋼化玻璃搭建,配套用房面積220平方米,可同時容納400人觀賞,為全國負壓基礎直挑長度最長的玻璃挑臺。</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太極故里陳家溝</span></p><p class="ql-block"><b>太極古里陳家溝,是太極拳的發源地。走進村莊,隨處可見練習太極拳的人們,他們的動作緩慢而有力,透露出一種內斂而深邃的力量。在太極拳祖師的祠堂前,聆聽那些關于太極拳起源與傳承的故事,感受那份對武術、對生命、對宇宙的深刻理解和感悟。陳家溝,讓每一位旅玩人都能在這里找到內心的平靜與力量,體驗太極文化的博大精深。</b></p> <p class="ql-block"><b> 如今太極拳已經成為中國的“國拳”,城鄉,各地到處可見太極拳愛好者習練太極拳的身影。太極拳可強身健體,可防身搏擊。</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D4</b><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郭亮村→掛壁公路</span></p> <p class="ql-block"><b> 郭亮村位于河南省輝縣市太行山深處,四周群山環抱,地勢險峻。</b></p><p class="ql-block"><b> 驅車行駛在郭亮洞上,窗外是萬丈深淵,頭頂是峭壁如削,每一次轉彎都伴隨著心跳的加速,讓人不由自主地思考起生命的意義與力量。這不僅僅是一場視覺與感官的盛宴,更是一次心靈的洗禮。它讓人意識到,在自然的宏偉面前,人類的渺小與偉大并存。渺小在于我們無法改變自然界的既定規律,但偉大在于我們能在逆境中創造出不可思議的奇跡,用智慧和汗水書寫屬于自己的篇章。</b></p><p class="ql-block"><b> 如今,郭亮村已不再是那個閉塞的小山村,它以其獨特的自然風光和人文底蘊吸引了無數游客慕名而來。</b></p> <p class="ql-block"><b> 游覽郭亮掛壁公路,又稱郭亮洞,是中國河南省新鄉市輝縣沙窯鄉郭亮村的一條掛壁公路,也是中國4A級景區萬仙山的第一分景區。</b></p><p class="ql-block"><b> 郭亮掛壁公路全長1250米,有著“世界第九大奇跡”、“全球最奇特十八條公路”之一、“世界最險要十條路”之一、“太行隧道之父”等美譽。太行山刀劈斧切似的沉積巖絕壁,壯觀之景令人贊嘆。郭亮洞內蜿蜒盤旋,忽明忽暗,洞壁有的整齊平坦,有的則參差不齊,形狀各異。</b></p><p class="ql-block"><b> 峽谷對面的萬丈石壁上,洞外瀑布成網狀,洞下潭水碧綠誘人,悠閑的牛羊漫步在奇石叢林之間,一派世外桃源之雅景。</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太行山下,情滿中原 —— 湖北黃石知青尋根中原 行走河南之旅的深刻啟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各位知青朋友們,當晨曦初破曉,太行山的巍峨與峰林峽的柔美交織成一幅動人心魄的畫卷,我們不禁感慨:這不僅僅是一場地理上的遷徙,更是一次心靈的回歸與洗禮。隨著河南尋根之旅緩緩落下帷幕,心中涌動的情感如同這連綿不絕的山脈,深沉而綿長。</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回望這五日時光,湖北黃石知青這一百多人的龐大隊伍,仿佛被一根無形的紐帶緊緊相連。黃石知青合唱團的歌聲悠揚,藝術團的表演精彩紛呈,太極隊的動作行云流水,舞龍隊的龍騰虎躍,走秀隊的時尚風采,以及咸寧知青舞蹈隊的熱情洋溢,每一個瞬間都閃耀著團結與和諧的光芒。我們共同分享美食,相互扶持,在旅途中結下了深厚的情誼。這種超越血緣的親情,是此次旅行中最寶貴的收獲。這一切的和諧與美好,離不開湖北黃石知青分會</b><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陳宇奎</b><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會長的精心策劃與無私奉獻。陳會長的領導才能如同太行山的脊梁,支撐起整個團隊的凝聚力與向心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尋根華夏知青文化知青文化促進會</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1, 1, 1);">任命</b><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陳宇奎</b><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1, 1, 1);">同志擔任尋根華夏湖北知青文化促進會執行會長、尋根華夏湖北黃石知青文化促進會會長。</b></p> <p class="ql-block"><b> 我們帶著這份沉甸甸的收獲與感動,踏上歸途。太行山的壯美與峰林峽的秀美將永遠鐫刻在我們的心間,成為我們人生旅途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而這份跨越時空的知青情誼,也將如同太行山一般,歷經風雨而更加堅韌不拔。</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黃石知青代表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文/徐紅</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24.10.15</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尋根中源 湖北黃石知青代表團</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文編/攝影/攝像/版面創意制作/徐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徐紅:</b><b style="font-size:15px;">現居住黃石,1961年出生江蘇楊州。高二加入共青團。1979年7月高中畢業。1980年考入黃石技術學院(商校)中專。1982年9月商校畢業分配有色公司二級單位機關科室。2011年退休。退休后參加各團體活動。愛好讀書、寫作、文編、攝影、攝像、傳媒等。2019加入黃石知青分會之后多次參加黃石知青分會大型活動(攝影/攝像、創意/文編美篇)。2022年經黃石知青分會推薦徐紅進入中國知青集團多媒體至今。2023年進入黃石女攝影家協會。2024年3月22日徐紅參加了黃石女攝影家協會“助力農旅融合 圖繪美麗鄉村”黃石女攝影家協會走進陳貴鎮南山村當年知青點采風攝影活動。(徐紅參加的本次活動攝影作品精選)。黃石女攝影家協會將本次活動采風上交(精選代表性作品)將統一交給舉辦方并贈送陳貴鎮人民政府(電子版)作為宣傳資料無償使用(本次活動有20余名精選。 2024.8月徐紅進入漸江寧海知青天幕宣傳部編委。同月,徐紅文編【探索未來商業文化地標:上進谷文化旅游風景區非凡之旅】進精選《西部知青》雜志《知青天幕特刊》。</b></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招远市|
宕昌县|
邵武市|
鲜城|
虞城县|
汕尾市|
新乐市|
屯门区|
交口县|
松滋市|
水城县|
江西省|
商河县|
桐柏县|
即墨市|
讷河市|
榆社县|
宁城县|
赤峰市|
韩城市|
芒康县|
西吉县|
澄城县|
宁阳县|
吉水县|
西乌珠穆沁旗|
怀集县|
三门峡市|
锡林郭勒盟|
霍州市|
富川|
梁河县|
得荣县|
龙口市|
永登县|
遂溪县|
新巴尔虎右旗|
乌审旗|
彭山县|
福州市|
喀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