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說起明朝那些事,湖北鐘祥的“明顯陵”,則值得一提。由石悅編寫的《明朝那些事兒》一書,在第57章“聲勢浩大的大禮議”一節(jié)中,就談到了此事。</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座落于湖北鐘祥純德山下的明顯陵</span></p> <p class="ql-block">近日,不辭辛勞乘車多次輾轉(zhuǎn),才達(dá)到鐘祥城東的明顯陵,這是座落于純德山下的5A級旅游風(fēng)景區(qū)。在偏僻的湖北鐘祥為什么有一座帝王的陵墓呢?讓我真感納悶。但翻開明史,因?yàn)樗泄适隆?lt;/p> <p class="ql-block">觀風(fēng)景憶歷史,別具一番韻味。在明朝歷史上,曾發(fā)生一件“大禮議之爭”,講的就是“明顯陵”的事。如今,五百多年過去了,觀看眼前一組組金碧輝煌的皇家建筑,與朝廷曾發(fā)生的故事聯(lián)想起來,可得知嘉靖年間,朝廷的黑暗與腐朽。</p> <p class="ql-block">公元1521年,明朝正德皇帝朱厚照駕崩,按規(guī)定應(yīng)由其子繼位,可朱厚照卻無子,只好遵奉“兄終弟及”之祖訓(xùn),由與朱厚照親叔朱祐杬之子,僅有14歲的堂弟朱厚熜登基,即嘉靖皇帝。</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朱厚熜剛接任新皇帝不久,就遭受楊廷和等朝廷老臣的挑戰(zhàn)。因?yàn)橹旌駸胁⒎堑障道^位,而他面臨著“管誰叫爹”極其敏感的問題。這就是明史上著名的“大禮議之爭”。</span></p> <p class="ql-block">“大禮議之爭”事件,表面看起來,僅僅是一個名分之爭,實(shí)則卻是一場事關(guān)皇帝與文臣之間的權(quán)力博弈。當(dāng)時,朝廷老臣楊廷和派禮部尚書向小皇帝送來奏折,命令朱厚熜管伯父明孝宗叫父親,而管自己的父親叫叔叔。這一下子,把小皇帝給弄懵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內(nèi)閣首輔楊廷和</span></p> <p class="ql-block">楊廷和等老臣的要求對小皇帝來說,有些苛刻;于是雙方陷入了僵局。小皇帝朱厚熜聰明,也有智慧。當(dāng)時年紀(jì)尚小,朝廷的權(quán)力都落在楊廷和等老臣的手上,如果與他們硬杠,肯定會吃虧。于是,小皇帝采取擱置不理的策略,等到有機(jī)會了,再處理不遲。</p> <p class="ql-block">到了嘉靖元年,這件事發(fā)生了重大的轉(zhuǎn)機(jī)。朝廷中有一位50歲的進(jìn)士張璁,工作了多年,遲遲得不到升遷。在“大禮議事件”中,他得不到重用,也沒有什么話語權(quán)。他發(fā)現(xiàn)小皇帝朱厚熜在這件事件中處于被動。隨著時間的推移,他漸漸揣摩到一些玄機(jī)。認(rèn)為“繼統(tǒng)不繼嗣”。依據(jù)《皇明祖訓(xùn)》的規(guī)定,繼承皇位應(yīng)該是“父死子承”,但并非絕對;而“兄終弟及”也是明皇祖朱元璋所允許的。</p> <p class="ql-block">所以說,張璁明確支持小皇帝朱厚熜繼續(xù)稱興獻(xiàn)王為生父,并追尊其為“明睿宗”。他還主張朱厚熜不是以明孝宗侄子,或者說嗣子的身份繼承皇位大統(tǒng),而是以明武宗弟弟的身份繼承皇位。</p> <p class="ql-block">這樣一來,張璁抓住了問題的關(guān)鍵。公然反對楊廷和等老臣的“繼嗣”之說,繼而又提出了“繼統(tǒng)”之說,甚至還頒發(fā)出明太祖朱元璋《明皇祖訓(xùn)》中提出“兄終弟及”的原則。</p> <p class="ql-block">這時,見到朝廷各大臣之間出現(xiàn)了分裂,被孤立的嘉靖皇帝朱厚熜非常高興。立即召見張璁,并委以重任,鼓勵他堅(jiān)持己見,繼續(xù)與楊廷和等老臣對抗。</p> <p class="ql-block">恰在此時,小皇帝朱厚熜的母親蔣氏從湖北鐘祥趕到北京,聽說自己的親兒子變成了侄子,稱自己為嬸嬸,稱父親為叔叔,蔣氏就堅(jiān)決不答應(yīng)。</p> <p class="ql-block">這時的嘉靖皇帝朱厚熜也不沉默了,向皇太后辭職,說自己實(shí)在是干不了皇帝的工作,還是回湖北鐘祥去當(dāng)藩王好了。這下子可把皇太后急壞了,皇帝這工作豈能想干就干,不想干就辭職?!這不破壞了明皇祖的規(guī)矩。</p> <p class="ql-block">于是,皇太后極力給嘉靖皇帝朱厚熜做工作,并安撫他;同時對楊廷和等老臣痛罵一頓。無奈,楊廷和等老臣見事不妙,只好作出妥協(xié)。不過,老奸巨猾的楊廷和愛耍小心眼,他作出妥協(xié)的同時,也進(jìn)一步玩弄字眼,只同意嘉靖皇帝朱厚熜的生父朱祐杬為“興獻(xiàn)帝”,而不是“興獻(xiàn)皇帝”。這雖得到了暫時的平息,但也為日后矛盾再起,埋下了伏筆。</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仿北京天安門的金水橋</span></p> <p class="ql-block">果不其然,不久“大禮議之爭”的烽煙再起。有一次,清寧宮失火,楊廷和等老臣認(rèn)為,宮廷失火這是因?yàn)榧尉富实鄄蛔鹈餍⒆谥斓v樘為“皇考”而引起的。嘉靖皇帝朱厚熜見楊廷和又把屎盆子扣到自己的頭上, 萬般無奈之下,只好暫時作出讓步,同意伯父明孝宗為“皇考”,而在自己親生父親后面加上“本生父”,以示二人的卑尊的區(qū)別。</p> <p class="ql-block">又過了幾年,嘉靖皇帝的皇位得到進(jìn)一步的穩(wěn)固。一直為自己親生父母遭到不平等待遇的嘉靖皇帝朱厚熜,便利用起自己的手中權(quán)力,先將楊廷和的左膀右臂毛澄等人離職,再批準(zhǔn)老臣楊廷和告老還鄉(xiāng)的報(bào)告。</p> <p class="ql-block">大概在嘉靖15年,清除了朝廷的異己份子后,嘉靖皇帝的皇位不斷穩(wěn)固和提升,這時他大膽重用張璁等人。他干脆繞開內(nèi)閣,強(qiáng)令禮部將其生父追尊為“皇考恭穆獻(xiàn)皇帝”;同時追尊其生母為“圣母章圣皇太后”,并祭告天下祖宗。</p> <p class="ql-block">這份旨意發(fā)出后,在朝廷文武大臣中炸開了鍋,引起一場悍然大波。有些朝臣紛紛辭職以示抗議,希望嘉靖皇帝收回錯誤的旨意。</p><p class="ql-block">嘉靖帝大怒,并下令錦衣衛(wèi)(警衛(wèi)部隊(duì))將其中8名帶頭鬧事的為首者施以廷杖。這一行動不僅沒有得到制止,反而變本加厲。簡直到了失控的地步,不少文官不但沒有退卻,反而齊聲痛哭以身赴死。</p> <p class="ql-block">嘉靖帝見控制不住局面,于是擴(kuò)大廷杖的規(guī)模。當(dāng)場打死17名官員,重傷40多人,其余的全部下獄。這是史上著名的“左順門事件”。自從“左順門事件”之后,嘉靖帝在朝廷中的異己份子全部被鏟除。</p> <p class="ql-block">由此,嘉靖帝朱厚熜為“大禮議之爭”,與大臣們打了好幾年的嘴炮,并一直處于守勢之中。自從發(fā)生了“左順門事件”,嘉靖帝的大權(quán)在握,朝中再無人敢反對了。</p><p class="ql-block">到嘉靖15年,嘉靖帝朱厚熜更是肆無忌憚地將親生父親的牌位移至太廟之內(nèi),與所供奉朱氏皇帝們的待遇完全一樣。就這樣,前后延續(xù)了十多年的“大禮議之爭”,終于落下了帷幕。</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陵園內(nèi)的園林景觀</span></p> <p class="ql-block">綜合來看,“大禮議之爭”既無關(guān)國家的存亡,也無關(guān)民族的興衰,但在明代歷史中卻成為繞不過去的一道坎,對后世產(chǎn)生了很大的影響。無論嘉靖皇帝朱厚熜,還是朝廷的士大夫們,為了個人的名譽(yù),不圖務(wù)實(shí),僅迂腐狹隘地咬文嚼字。說到底一句話:“大禮議之爭”事前沒有必要,事后也沒有贏家!</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57, 181, 74);">明顯陵之遠(yuǎn)景</span></p> <p class="ql-block">上述就是座落于湖北鐘祥明顯陵的前因后果。更直白地講,有了權(quán)力就有了一切。歷史上如此,現(xiàn)實(shí)中也是如此。</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锦屏县|
青铜峡市|
清涧县|
宁波市|
赫章县|
合水县|
黎川县|
汕尾市|
蚌埠市|
南木林县|
广平县|
秦皇岛市|
克山县|
独山县|
岚皋县|
磐安县|
苏尼特左旗|
洪泽县|
光山县|
荔波县|
南投县|
东宁县|
章丘市|
绵阳市|
和顺县|
峨眉山市|
武山县|
丰城市|
台南市|
利辛县|
西乌珠穆沁旗|
台湾省|
寿宁县|
安化县|
金溪县|
苗栗市|
阳曲县|
吴忠市|
汝阳县|
定西市|
扎鲁特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