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天氣碰得好,接連幾天的陰雨。秋天的雨,下得不緊不慢、不大不小,下得寧靜和平穩。種下去的種子、栽下去的苗都長勢良好。只隔了兩三天,種下去的大蒜就急不可耐地伸出了苗尖尖,栽下去的蔥與韭菜也爭先恐后地長高了足有半寸。再過兩天,遠遠地就能看出一小片翠綠來了。白菜和萵筍苗長得也許是太過鮮嫩,由于“秀色可餐”,竟招惹來一群貪食的小鳥來啄食,葉片已被啄得很不美麗了。發的扯根菜,剛長出幼苗就幾乎全軍覆沒。鳥們太聰明,種下去的菜豆隔著兩寸多深的土,居然也被它們刨出一洞來把里面的豆子吃掉。我猜那一定是“四害”之一的麻雀干的,沮喪之極卻無可奈何。李主任卻告訴我,壞事的不是麻雀,是一群牛屎鳥闖的禍。不管是什么鳥吧,從生態體系來看,現如今也不能再把麻雀作為害鳥對待了。對鳥害只能防,不可打,亦不可藥。即使是四害之首的老鼠,完全滅絕了也未必是好事。于是趕緊的從家里拿來了紅塑料袋,找樹枝竹杈掛起來,風一吹動,狐假虎威,興許能嚇跑它們。鳥與菜,關乎人與自然的關系。種菜也應講究科學發展觀,有鳥總比沒鳥好。!</p> <p class="ql-block"> 種菜的樂趣之一,就是能親眼目睹各種蔬菜從一粒粒小小的種子開始,投入到大地溫暖的懷抱之中,借助著陽光與雨水,碳水化合,孕育出一茬接一茬的新生命。剛開始,一兩片嫩葉從地里奮力破殼而出,然后澆水,施肥,除草,捉蟲,眼瞅著嫩苗一天天慢慢長大,漸漸的,漸漸的呈現出一片翠綠,一片生機;長大,開花,結果,采摘,最終長成一棵棵能食用的蔬果,完成從菜地到歺桌演繹的全過程。一般人種菜只看重收獲,而“帶薪的菜農們”卻更能從中感悟并體會出生命的意義與寬度。</p><p class="ql-block"> 我種菜始于秋天。綠,不是秋天的主色調,人們習慣于欣賞落秋的金黃,這時菜地的綠反而更顯得稀有與珍貴 。對于農作,人們總是愛講“春種秋收”,其實也不盡然。種菜就既有春種秋收,也有秋種春收,比如菜豆、紅蘿卜。尤其是有了大棚之后,市場上的季節就變得十分的模糊了。有人責怪:“小姐搞亂了輩分,大棚搞亂了季節”。這話說的雖有幾分尖酸刻薄,但也實在。你看這超市里冬有黃瓜青椒,夏有蘿卜白菜。住在城里的人,除了氣溫冷暖之外,在歺桌上幾乎就感覺不到季節的交替。如今要想親身領悟這一年四季變換的風采,就只有我們種菜的人最懂。</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放眼望去,附近種菜的包括村民在內都是一些老人,基本上屬于“6070”后勤保障部隊,很少看見年輕人種地。或許是不屑?也或許是忙?無論是種菜的還是不種菜的,反正存在的就是合理的。舍得舍得,沒有舍哪有得?人這一輩子不就活在這舍與得之間?我們這些“帶薪的菜農”在菜地里一邊勞動一邊扯淡,家長里短,過去將來,一個上午、一個下午就在汗水的洗白中愉快地過去了。</p><p class="ql-block"> 老羅退休前是市直單位的一把手,挖地種菜一板一眼,依舊嚴謹細密。老趙對付結板的菜地有新招法,他并不拘泥于循規守矩的挖土整地,而是首創“打毛凼”。所謂打毛凼,就是在緊板的地上挖一小穴,先把苗栽下去,待下雨后,土地疏松了,再用松鋤將穴的周邊鋤松,這樣竟省去了不少力氣,而菜一樣長得很好。其實世間一切都沒有定數,順其自然就是良知。</p><p class="ql-block"> 老碩與老佘屬于“老菜農”,下地運作巳好幾年了,有基礎,身體又好,連年擴充征戰,如今都種了一畝多地,種的菜比農民還農民。上次我美篇中那張長得好的蘿卜菜照片就取自他們的地。因此還誤導了我好多美篇“粉絲”,說是也要到我地里來“順手牽羊”。但那照恰恰是我的期待,卻不是我的成果。</p><p class="ql-block"> 當過市長的老和,家里離菜地比較遠,每次下地都須開車,為此他自嘲是“花十塊錢的油帶回去三塊錢的菜”。但帶薪菜農們種菜的意義不在如此。種菜,既是勞動也是運動還是活動。有時他還把孫兒們帶到菜地來,德智體美勞,來了就算是上一堂傳統課。老佘曾在農業部門工作,有一年收的菜多,自家吃不了,他老父親就挑去市場賣,結果這里也不準擺,那里又不準賣,只好一聲吆喝都送了人,從此再沒有去賣過。我打趣道,若是下次再去賣菜,一定要寫上一塊牌子,上書“原ⅩⅩ局處級干部所種,歡迎選購”,保定會銷路大暢,搶購一空。幾位老菜友會心一笑,辛勞便在笑聲中消散。</p><p class="ql-block"> 以前宥于方桌之圍,僅三五牌友;打過太極,卻未能堅持;走向湖塘河庫之后,結識下不少釣友;如今進軍菜農,又新識不少農友。友們知道我上山下鄉當過生產隊長,下地就喊我隊長,還打趣我是“官復原職”,我也自得其樂。一份辛勞一份收獲,當不成袁隆平,沾一個農字也不錯。未來的發達世界肯定屬于“三農”~農村、農業和農民。陶淵明當年“采菊東籬下”,遠沒有今天的我們“種菜田園中”來得實在,“詩與遠方”就在心頭。勞動休閑之余,每有心得體會,寫成美篇,圖文并存,竟然也吸引了不少“粉絲”,自覺退休之后天寬地闊,只要心態好,我們的朋友就遍天下。</p><p class="ql-block"> 要不,你也來試試?</p>
主站蜘蛛池模板:
砚山县|
清徐县|
鹤山市|
鄂托克前旗|
筠连县|
新乡市|
永登县|
耒阳市|
扶绥县|
丰都县|
理塘县|
大英县|
河池市|
上林县|
蕲春县|
沾化县|
措美县|
靖边县|
江津市|
项城市|
兰溪市|
慈溪市|
永和县|
宝坻区|
尉犁县|
本溪|
城固县|
卢氏县|
吉安市|
吴江市|
玉田县|
延安市|
正阳县|
辛集市|
秭归县|
女性|
得荣县|
西乌珠穆沁旗|
乐平市|
古交市|
平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