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人說山西好風光,拎箱背包出發…</p> <p class="ql-block">在機場先來一碗面??</p> <p class="ql-block">帶上我的相機和無人機??</p> <p class="ql-block">中午抵達太原,同學的故鄉…接機</p> <p class="ql-block">太原古城,四美女先體驗一下帥哥馬車</p> <p class="ql-block">穿越2500年的時光,來到這里,只為與你相遇。這里古樸的城墻,巍峨的閣樓</p> <p class="ql-block">太原古縣城,尋探晉陽古城的歷史遺跡,太多值得探索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山西人的童年味道:酸溜溜湯和沙棘汁</p> <p class="ql-block">舌尖上的山西…藝術面塑</p> <p class="ql-block">山西的面食中不能缺少莜面</p> <p class="ql-block">華夏第一醋…山西老陳醋</p> <p class="ql-block">濃濃陳醋香中靜靜躺著的睡蓮</p> <p class="ql-block">打卡電影《滿江紅》拍攝地~</p> <p class="ql-block">夕陽下的太原古城全貌</p> <p class="ql-block">古縣城夜幕下,醉人…</p> <p class="ql-block">走進云岡石窟,一眼閱千年…</p> <p class="ql-block">云岡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城西16千米的武周山南麓,東西綿延約1千米。距今已有1500余年的歷史,存有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石雕造像51000余具,為中國規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p> <p class="ql-block">云岡石窟,開鑿于北魏460年,歷時60年,由北魏高僧曇曜主持,為中國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中國第一座開鑿于首都(北魏首都大同)附近的皇家佛教寺院。</p> <p class="ql-block">第20窟是五窟中最后一座洞窟,由于前壁的倒塌,使得主佛成為了“露天大佛”。盡管經歷了歲月的風化,佛像的形態、面貌和衣紋仍然相對清晰可見。這座石窟是云岡石窟早期雕塑藝術精神的杰作…</p> <p class="ql-block">穿越千年的擊掌,現代人和大佛擊掌合影</p> <p class="ql-block">著名的第20窟大佛,也是云岡石窟的標志,露天大佛像約14米高</p> <p class="ql-block">第十三窟,又為文殊菩薩洞,為云岡石窟諸窟中第二個單體造像為交腳彌勒菩薩像的洞窟。窟內主像為交腳彌勒菩薩,高13米,頭戴寶冠,頸部戴懸鈴項圈及瓔珞,胸佩蛇飾,口中銜珠,腳踏蓮花,巨大的身軀占據了整座橢圓形洞窟的大部分空間。</p> <p class="ql-block">曇曜五窟中的第18窟,主尊佛高15.5米</p> <p class="ql-block">第5窟(即大佛洞)內有云岡最高佛像,高17米,始建于公元471-494年。</p> <p class="ql-block">窟門拱兩壁護法力士的上層,雕有禪定狀二佛</p> <p class="ql-block">位于窟門上方的圣樹,兩側各一株,樹下二佛側身對坐。菩提樹下坐著的準確說應該是思惟菩薩,也就是釋迦牟尼悟道前的狀態。</p> <p class="ql-block">云岡石窟的極樂世界</p> <p class="ql-block">懸崖上的寺廟——山西懸空寺,真實的“空中樓閣”,屹立絕壁1500年的山西懸空寺~</p> <p class="ql-block">恒山金龍峽西側翠屏峰的峭壁間,距大同市65公里,最早叫“玄空閣”。因為整座寺院就像懸掛在懸崖上,在漢語中,“懸”與“玄”同音,后改名為“懸空寺”。</p> <p class="ql-block">因懸空寺上空山巖向外探身,形成天然的屋檐為懸空寺遮風擋雨,減少了風雨對建筑木材的侵蝕,這也是懸空寺能夠屹立千年的原因之一。</p> <p class="ql-block">懸空寺呈“一院兩樓”的建筑格局,總長約32米,樓閣殿宇40余間。主要包括南樓和北樓兩座三檐歇山頂高樓凌空相望,中間以10米的長線橋連接。</p> <p class="ql-block">地上看山西,大同古建筑隨便一個就500年以上歷史,跟著梁思成、林徽因的足跡,探訪大同古建筑</p> <p class="ql-block">應縣木塔,見證梁思成和林徽因的愛情</p> <p class="ql-block">梁思成手繪的中國建筑,感受一下!</p> <p class="ql-block">佛宮寺迦木塔也就是著名的應縣木塔,位于山西省朔州市應縣城內西北佛宮寺內,是一座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木構塔式建筑塔樓,也是世界最高的木塔</p> <p class="ql-block">整座建筑沒有用到一根鐵釘和鉚釘,全部采用傳統工藝的榫卯相扣而成。這座內外均由木柱支撐的古塔,在歷經900多年的風吹雨打后,至今仍然屹立不倒。</p> <p class="ql-block">一層為“過去七佛”世界,釋迦摩尼佛端坐龍天寶座之上,高11米,面容圓闊,慈悲安詳,手指修長,左手施與愿印,右手作說法印,眉如新愿,胡須卷翹,雙耳豐潤,耳環垂肩,是典型的遼代造像風格。</p> <p class="ql-block">二層是華嚴三圣殿---密教境界,壇座上是釋迦摩尼佛和四菩薩塑像,釋迦牟尼佛居中,高4米11,西為文殊菩薩騎青毛獅子、東為普賢菩薩跨六牙白象,坐姿挺拔而微妙傳神,這一尊四臂文殊是文殊照像中的孤例,堪稱絕世珍品。</p> <p class="ql-block">三層為密教道場金剛界曼荼羅,五佛顯現佛的五種智慧。八角佛壇上塑有五智如來中的四佛,像高2.80米左右,表情微妙,神態各異:東方阿閦佛(表覺性)、南方寶生佛(表福德)、西方阿彌陀佛(表智慧)、北方不空成就佛(表事業)。加中央毗盧遮那佛為五方佛,即五佛。五佛是金剛界曼荼羅的標志,應縣木塔三層缺少主佛毗盧遮那,合理的解釋只有一個:毗盧遮那佛就是塔本身。四佛座束腰部均有造型生動的神獸,分別為象、馬、孔雀、迦樓羅鳥。</p> <p class="ql-block">四層是華嚴法會群像,代表了華嚴道場。佛壇上釋迦牟尼佛高達 4 米左右,右手施無畏說法印,左手為禪定說法印。佛座束腰中,東南西北有神獸四只,造型無一雷同,其中三只瞠目獅吼,大佛左右肅立兩弟子、兩菩薩。保存最為完好的普賢、文殊菩薩的坐騎--六牙白象和青毛獅子,它們體態健碩威風凜凜。兩位菩薩坐騎前各有一引童。四層群像是全塔中保存最為精彩的一組造像。</p> <p class="ql-block">第五層實層內槽中,有全塔面積最大的臺基,上塑佛五尊、菩薩四尊。中間最大的一尊為大日如來佛。</p> <p class="ql-block">一座千年木塔,50多塊古今書匾,每一塊牌匾都有一段傳奇</p> <p class="ql-block">畫中有畫 山西神奇木塔藏著稀世壁畫</p> <p class="ql-block">中國古代文物需要后代人維護</p> <p class="ql-block">山西遍地都是古建筑</p> <p class="ql-block">華嚴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平城區下寺坡街459號。依據佛教經典《華嚴經》而命名。是中國現存三大遼代寺院之一。</p> <p class="ql-block">整座殿宇聳立在4米高的月臺上,面闊九間,進深五間,單體建筑面積達1600 平方米,大殿前檐下有三座壺門,中門上懸“大雄寶殿”的匾額,下有“調御丈夫”匾,為佛的十號之一。</p> <p class="ql-block">正脊上的琉璃鴟吻規模很大,高達4.5米,由八塊琉璃構件組成</p> <p class="ql-block">殿內居中供奉毗盧遮那佛,結跏趺坐于蓮花寶座上,身披袈裟,手結智拳印,面容慈悲安詳,善目低垂,法口緊閉,以心傳法。</p> <p class="ql-block">侍立兩側的二十諸諸天,二十尊雕像,身軀均稍前傾,似乎即將飛騰而起,姿態各異,其靈動神韻宛如真人一般。</p> <p class="ql-block">華嚴寺下,和光同塵,與光同影,與塵同緣</p> <p class="ql-block">諸多遼塑中,尤以一尊面帶微笑的“合掌露齒”脅侍菩薩像最為生動,堪稱“神品”。有人說她是遼代少女溫婉形象之真實寫照</p> <p class="ql-block">塑像高約兩米,赤足站立在蓮花臺上,體態豐盈,欲動又止,發束高冠,那露齒的微微一笑,恰是此塑像“神”與“靈”之所在,仿若領悟了佛祖講經之意,給人一種平和寧靜之感,世所罕見。</p> <p class="ql-block">歐洲著名的維納斯雕像被譽為“西方的露齒菩薩”。</p> <p class="ql-block">梁思成稱為“穩健洗練之極,猶存唐建筑遺風”,乃“遼代藝術博物館</p> <p class="ql-block">走進北魏平城一一大同博物館,建筑設計獨特,外觀猶如一座古堡</p> <p class="ql-block">博物館三大鎮館之寶之一:漆畫屏風</p> <p class="ql-block">北魏的獨特“表情包”,一定要看看這些石雕武士像。</p> <p class="ql-block">來大同必打卡的的餐廳,據說是用了一個多億打造的餐廳,豪華的洗手間就幾百萬打造,不管你信不信,我是信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不遠萬里來到內蒙,走進呼和浩特大昭寺…</p> <p class="ql-block">天上人間,信仰生生不息</p> <p class="ql-block">路遇的喇嘛,一席僧衣敬佛門</p> <p class="ql-block">彩色的哈達無處不在,人們祈求生活幸福</p> <p class="ql-block">來一張集體照紀念一下</p> <p class="ql-block">走進內蒙古博物院,深度了解契丹和蒙元歷史文化…</p> <p class="ql-block">以成吉思汗和大元王朝為點,展示從蒙古族起源到蒙元時代再到明清時期近千年的完整脈絡。</p> <p class="ql-block">草原民族和森林民族特有的服飾風格。</p> <p class="ql-block">陳國公主金面具,是一件出土于中國內蒙古通遼市奈曼旗陳國公主與駙馬合葬墓的珍貴文物,該面具以其精美的工藝和獨特的歷史文化價值而聞名。根據考古發現,陳國公主金面具長20.5厘米,寬17.2厘米,厚度僅為0.05厘米,采用金片捶鏨技術精心制作而成,展示了一位年輕女性柔和的面部特征:面龐豐圓、眉目清秀,以及舒展的上額,這件作品不僅代表了遼代貴族女性的優雅形象,同時也體現了高超的古代金工技藝。</p> <p class="ql-block">游牧民族的生活,在一進件羊皮襖中,代代傳承。</p> <p class="ql-block">成吉思汗的墓坐落在內蒙古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甘德利草原上,由于蒙古族盛行“密葬”,真正的成吉思汗陵究竟在何處至今還是謎。</p> <p class="ql-block">一匹孤獨的馬兒,站在漫天紅霞中,美</p> <p class="ql-block">內蒙古“藍”,藍藍的天空白云飄~</p> <p class="ql-block">蒙古族最高禮節——哈達</p> <p class="ql-block">碳水與肉肉,有助于高原旅行“滿血復活”,哈哈</p> <p class="ql-block">夜幕下的蒙古包…開吃</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行走在蒙古包圍中…</p> <p class="ql-block">波西米亞風格的旅人</p> <p class="ql-block">看 咱們的“草原女英雄”們</p> <p class="ql-block">鞋套組成的“沙漠之花”</p> <p class="ql-block">抬頭仰望天空,前面橫跨兩座山峰之間,連接著天地,仿佛是通往天堂的通道。</p> <p class="ql-block">天空如同一幅完美的畫布,藍色的背景上的每個窗口都是一個故事,一個場景,一個世界。</p> <p class="ql-block">讓我們在生活的瑣碎中,找到那份屬于自己的詩和遠方</p> <p class="ql-block">曙光中迎來更新的明天</p> <p class="ql-block">生活不止遠方的茍且,還有朋友和眼前的草原</p> <p class="ql-block">色彩,永遠在我的旅途中,更是我心中的多彩人生</p> <p class="ql-block">藍色帷幔中的一點紅</p> <p class="ql-block">高遠的天空與沙漠日落</p> <p class="ql-block">感恩生命中的每一天,我們去體驗,更去期待下一次美好的旅途,未完待續…</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昆山市|
通州市|
西昌市|
惠水县|
两当县|
嘉荫县|
晋宁县|
新营市|
霍林郭勒市|
长沙市|
曲靖市|
额敏县|
曲阳县|
海南省|
武强县|
阳谷县|
绩溪县|
黔西县|
盱眙县|
霸州市|
十堰市|
读书|
龙山县|
南投县|
清原|
金门县|
城口县|
台北县|
新民市|
玉环县|
南丹县|
岑溪市|
晋宁县|
漳浦县|
兴安盟|
吴川市|
绥化市|
连城县|
增城市|
仙游县|
怀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