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初,參加一個旅行團,踏上向往已久的絲綢之路接新疆的北疆旅程。 雖然在中國的西漢時期,最早的絲綢之路起點是長安(今日西安),經甘肅、新疆,到中亞、西亞,并連接地中海各國的陸上通道。不過本團的始發點是位于大西北的甘肅首府蘭州。 <p class="ql-block">蘭州有2200多年歷史,代號籣,別號金城。目前人口400多萬。黃河流經9省,唯一穿城而過的只有蘭州這個城市,因而有黃河明珠之美譽。</p> 入住河畔酒店,俯視河中流淌的渾濁泥水,確是名副其實的黃河。 如今名為中山橋的跨越黃河大鐵橋建于清朝,號稱“千古黃河第一橋”。橋下是奔騰不息的黃河,岸邊是鑲嵌古色古香房舍的青綠山丘,景色很美。 從古時到近代,直到機動船出現,長久以來黃河上的民間交通運輸,是采用羊皮筏。將經過處理和吹氣扎緊的羊皮當成浮器,9只或12只扎在一起,上面用竹子鋪平,就可載人畜貨物渡河。 <p class="ql-block">踏上絲綢之路前,先到甘肅省博物館參觀,通過琳瑯滿目的出土文物,了解這段重要歷史的概況。當天雖然不是節假日,仍然人潮涌動,可見該博物館受歡迎程度很高。</p> <p class="ql-block">在絲綢之路的歷史上,不得不提的重要人物是張騫將軍。張騫本是外交官,奉漢武帝之命兩次出使西域、兩次被匈奴俘虜,共囚禁13年才得以回到中原。雖沒能完成聯合鄰國共抗匈奴的使命,但收集了大量地理資料和各種情報,對漢朝抵抗匈奴起了關鍵性作用。他向漢武帝報告了西域各國的物產、人口、風俗民情,促進開辟了從中原通往西域的道路,也就是天山南麓的絲綢之路。張騫人生如戲,堪稱傳奇,是古老中國對外文化、貿易交流的奠基人。</p> <p class="ql-block">中國絲綢驚艷了西方皇室貴族。身價與黃金相等的時代,巨大利益所致促使了東西方貿易的繁榮發展。川流不息的駱駝商隊帶走中國的絲綢、陶瓷、茶葉、香料。又從西方運來稀有動物、植物、皮貨、藥材、香料、珠寶首飾。</p> <p class="ql-block">東西方的交流不僅限于貨物,也包括了文化、藝術、宗教、技能、音樂等等。造紙術以及印刷術通過絲綢之路在世界范圍內得到廣泛的傳播。從絲路引入中國的西方食品很多,如今凡是名字前面有胡、西、番、洋字的大都是,如胡蘿卜、胡椒、西芹、西瓜、番薯、番茄、洋蔥等。</p> <p class="ql-block">中國不是獅子的原產地,是漢代時西域藩國作為貢品引入中國的,后來因形象威武被作為守大門的石獅。不同地方不同時代的石獅形象也不同,靠近西域的地方石獅形貌也西化一些。</p> <p class="ql-block">甘肅博物館有八萬多件文物藏品,其中十多件屬于國寶級。遠古的仰韶文化陶器,銅制寶蓮燈、藥竹簡、魏晉時代的彩磚畫、初唐時代的菩薩雕像、來自敦煌藏經洞的經卷、元代琉璃蓮花碗、書法石刻原版等。</p> <p class="ql-block">絲綢之路在漢武帝時期開拓,到唐朝為鼎盛期。甘肅博物館大多數文物與絲綢之路歷史相關,尤其是東西方交流之后出現的”混血“藝術品,和佛教引入中國各階段的不同形象呈現。</p> <p class="ql-block">佛教引入中國之后,隨著時代的審美變化,出現了不同時期不同形貌壁畫和雕像。初唐時西洋畫師畫的彩繪菩薩壁畫扭腰送胯,體現的是西洋審美,而中國審美的佛像與菩薩則穩重端莊。</p> <p class="ql-block">1969年從甘肅武威一個東漢古墓出土的青銅雕像《馬踏飛燕》精彩絕倫,難怪被作為中國旅游的形象。從不同角度細細欣賞這件制作于2千年前的銅雕,越看越驚嘆。駿馬騰空而躍,矯健俊美,疾風般呼嘯而過,后腳掠過空中飛鳥。構思、造型巧妙完美,飛鳥的膛目驚訝和駿馬的得意調皮,神情刻畫活靈活現。似乎能聽到這匹飛馬在風中嘶鳴“天下第一軍駒,舍我其誰!”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這件藏品規定永遠不外借展出,所以要觀真品全貌就要到甘肅省博物館來。</p> <p class="ql-block">大西北的河西走廊,位于黃河西邊、連綿的祁連山脈之下。這一條寬闊的天然走廊,成為絲綢之路的重要路徑。河西走廊上有著幾個自漢朝以來兩千年其名不改的古老城鎮:張掖、武威、酒泉、敦煌。我們這次的路線是沿著河西走廊的絲綢之路走,邊走邊聽這些古城鎮歷史上的傳奇故事。</p> <p class="ql-block">從蘭州乘坐火車前往張掖,經過山丹軍馬場站。這里地勢平坦,水草豐茂,是馬匹繁衍、生長的理想場所。山丹軍馬場占地面積320多畝,是公元前121年由西漢驃騎將軍霍去病始創的、世界歷史上最悠久的皇家馬場,目前是世界最大軍馬場。在古代冷兵器戰爭時代,軍馬是最重要的重裝備,擁有足夠數量的優良品種軍駒,往往是制勝的關鍵條件。因而張騫將軍在西域發現汗血寶馬備受漢武帝重視。</p> <p class="ql-block">汗血馬的神話流傳了一千多年。史書記載汗血馬”日行千里”,又名”大宛馬”、”天馬”。傳說馬的前脖部位流出的汗呈血色。為了得到它,漢武帝兩次派兵遠征西部。第一次用黃金制成一匹馬去和西域國交換汗血馬,對方不愿意。后來漢武帝就派兵去硬打。</p> <p class="ql-block">張掖是絲路上的交通要道和商阜重鎮。這里上千年前有一個神秘的文明古國白高國,現稱西夏王朝。歷經十帝,共190年歷史。西夏以白色為尊,崇尚儒學,信仰佛教。</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建于1098年的西夏王朝白塔佛寺,是中國保存完好的四大佛寺之一。里面最知名的是一具亞洲最大的涅槃臥佛,表現釋迦摩尼成道進入極樂世界的那一刻。這具臥佛采用木結構空心本體,外包泥塑,體內有12個暗格,歷代王朝在內放置法器和寶物。可惜我們到訪時整修工程進行中,未能看到臥佛全貌。</p> <p class="ql-block">自1206年起的22年里,蒙古軍隊先后6次攻伐西夏,其中成吉思汗4次親征,然而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抵抗。橫掃歐亞的蒙軍鐵騎,在這個頑強的小國卻戰事反復,損兵折將,讓成吉思汗恨得咬牙切齒。</p> <p class="ql-block">傳說成吉思汗這位“一代天驕“,在66歲時突然死亡與西夏有關。有說是中了西夏毒箭而死;有說是出征西夏墜馬后病死;也有說是被俘虜的西夏美麗王妃侍寢時刺傷而死。不論哪種傳言為真,但史書記載成吉思汗死前對已被打敗并宣布投降的西夏,下達了他人生最后一道軍令:“以死之,以滅之,以絕之!”可見仇恨之深。后來, 開門投降的西夏仍被血腥屠城,滅國于1227年。之后,西夏文明隕落。其借鑒漢字創建的文字,讓人看似相識卻一字不識,猶如天書。</p> 張掖國家地質公園,于2020年成為世界地質公園,世界傳奇景觀之一。這里原先是海底,經千億年侏羅紀時期變化而成。祁連山高迎風,由雨雪帶下砂石,積壓形成不同礦物質、多層次的巖體,難得地集丹霞、彩丘、雅丹地貌于一身。 丹霞是較大的巖石,彩丘體質較幼細,雅丹地貌則由風吹而成。不同鐵礦氧化后呈現不同的顏色,赤霞、彩虹等,色素多達25種。 <p class="ql-block">在世人心中,如巨龍般盤桓在中國北方疆土上的長城,無疑是中國的形象代表。萬里長城東起山海關,西到嘉峪關,全長約6,700公里。長城的修建是中原王朝為防御北方游牧民族不時掠奪騷擾和匈奴南侵,以保護定居農耕為生活形態的華夏民族區域。從戰國以來,有20多個諸侯國和封建王朝修筑過長城,持續了兩千多年。這是敦煌石窟中出現的古代長城壁畫。</p> 黑山懸臂長城是古長城的一段,距離嘉峪關市關大約7公里,始建于400多年前的明朝。此處長城就地取材,用山上的石片和山下的黃土分層砌筑城墻,巖石裸露的山坡兩側幾乎寸草不生。從山上陡峭而下,仿如懸下一條長臂。 長城十三關,甘肅有其三:嘉峪關、陽關、玉門關。嘉峪關是萬里長城最壯觀的關城,建于洪武五年,比山海關還早9年。由于歷史上嘉峪關沒有經歷大的戰爭,所以是保存最完好的關口。 嘉峪關城關兩側的城墻橫穿沙漠戈壁,北連黑山懸壁長城,南接天下第一墩,是明長城最西端的關口,歷史上曾被稱為河西咽喉,因地勢險要,建筑雄偉,有天下第一雄關、連陲鎖鑰之稱。 長城如鏈,雄關似鎖。對于古時嘉峪關將士,關前是西域,關后是家國,他們守衛的是中原與西域商貿往來的重要門戶。身處嘉峪關可感受大漠邊關的蒼涼粗獷,唐代邊塞詩中描述的沙場鏖戰、烽煙孤寂情景油然而生。 古時所有外域人要進入中原區域,必須在這里的文昌閣辦理入關手續,拿到“關照”。這就是后來人們常用的“關照”一詞的來源。 由于公路上有車禍而堵塞,在車上悶坐了近6個小時,晚上近10點才終于到達了敦煌市。但是一腳踏入敦煌山莊,這座氣勢恢宏的大漠王府仿古建筑讓人眼前一亮。 在山莊的露天陽臺吃早餐,觀沙漠日出,體味異域風情。 山莊位于鳴沙山旁。晚上夜黑天高時,聽到窗外狂風橫掃沙丘,干沙摩擦發出陣陣尖銳嘶鳴,鳴沙山果然名不虛傳。 鳴沙山月牙泉有獨特美景,在浩瀚的沙漠里嵌著一汪清澄的彎月形泉水,千百年來從不枯竭。穿行在一望無際的沙漠里,這清泉自古以來不知成為多少絲綢路上旅人的生命甘泉! 駱駝是古時絲綢之路上最重要的交通工具,被稱為“沙漠之舟”。能長途跋涉、忍饑耐渴、負重超常、適應能力和生存能力超強。駱駝在野外還能知泉源、識水脈、測風候。今天我們騎駱駝在沙漠里慢行體驗。烈日下暴曬,風灌滿嘴沙。可想見當年絲綢之路上的商旅生活是很艱辛的。 終于得以一窺心心念念的敦煌莫高窟。雖然景區已采用保護措施減少二氧化碳與溫度濕度對里面遠古壁畫和雕塑的損害,嚴格控制進入洞窟的人數、次數和停留時間,這個高知名度的景區每天接待游客量仍接近2萬。 <p class="ql-block">進入景區,取票、檢票就要花上很多時間,還要排長隊等候查驗身份證、人臉識別和安檢。人們無奈地說“進景區猶如出國一趟”。</p> 一般票只能看3個洞窟,每個停留時間在8分鐘之內。我們買的VIP票可以看8個洞窟,每個里面停留時間也是不得超過8分鐘。任何洞窟里都不允許拍照錄像。 <p class="ql-block">以樂僔和尚開窟為起點,一千多年中,莫高窟歷代都有開鑿。至今,莫高窟保存著735個洞窟,其中492個洞窟中有2000多身彩塑、45000多平方米壁畫,相當于近1.5萬幅《清明上河圖》的面積。這些藝術品,記錄了超過一千年的美術史。目前適合開放條件的只有100個。</p> <p class="ql-block">我們看的洞窟大多數是隋唐時代的。壁畫題材多有千佛像、飛天、經變畫(以圖像的形式向信徒宣揚佛經思想內涵)和供養人像(供養人是指出錢或出力制作佛像、開鑿石窟、修建宗教場所的虔誠信徒)。有的畫面已經斑駁不清,有些經修復。敦煌地處沙漠干燥少雨,古人也很會選地方,選背風的山崖和巖石堅實的地方開洞窟,有利于壁畫和泥塑雕像長久的保存。</p> <p class="ql-block">莫高窟的開鑿從十六國時期至元代,前后延續約1000年,這在中國石窟中絕無僅有。它既是中國古代文明的一個璀璨的藝術寶庫,也是古代絲綢之路上曾經發生過的不同文明之間對話和交流的重要見證。</p> 第328號窟西壁佛龕內繪畫和泥塑結合,表現佛、弟子、菩薩,龕頂繪彌勒說法圖。這個洞窟的群像,均為唐代原作,具有很高的表現力和藝術價值。四周的壁畫也比較完整。 莫高第61號窟西壁的五臺山全圖是根據唐代五臺山的真實地理位置和現實生活所繪制。全圖長13.4米,高3.4米。規模宏大,氣勢雄偉,是莫高窟最大的佛教史跡畫。詳細描繪出兩千年前的地理、風景、建筑、風土人情,佛教名勝和提榜。應該是現代人研究唐代社會的忠實史料。 為何莫高窟會出現大大小小的洞窟幾百個之多?敦煌石窟最早是因僧人們修行之需而建,最初只是部分僧侶修行的場所,文獻中記載為樂僔、法良創窟。一千年間,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平民百姓,陸續投身于敦煌石窟群的營造,建立家窟。 <p class="ql-block">為出資出力開窟造像的施主所畫的功德畫就是供養人畫像。他們將自己、家人、要紀念的人,畫在洞窟壁畫里陪在泥塑菩薩像周邊,既是功德流芳,也代表日夜禮拜。敦煌莫高窟492個洞窟中都有供養人畫像,共8000余身,是中國最大的古代肖像畫圖譜。</p> 壁畫和塑像經過后代補繪和重修的現象在莫高窟非常常見,主要是因為一些建窟者無力出資修建和繪制完整的洞窟,就在原有的洞窟上抹上一層泥巴,在表層重新繪制壁畫,以表示對佛的信仰及功德。因而專業考古人員采用非常慎重的態度,以免意外破壞了表層以下的更古老的藝術品。 參觀了敦煌博物館,內設5館,以圖片和復制品全面而詳細地展示敦煌的歷史。對于莫高窟的短暫參觀,是個非常好的補充。 莫高第45窟是盛唐時期的代表窟之一,其形神兼備,栩栩如生的塑像和壁畫中刻畫精細的各種人物形象,直接反映了當時社會各階層人們的生活風貌,給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復制的莫高窟第45號里,可以不受時間限制地細細觀看細節。以佛像為中心,按身份等級侍列成對弟子、菩薩、天王。由于身份的不同,人物的表情和氣質也截然有別,形成有靜有動、文武并俱的活躍氣氛。 <p class="ql-block">莫高窟第16、17窟知名度最高,是現存的大型洞窟之一,窟主為晚唐高僧法師。他在吐蕃統治敦煌時期曾總管河西地區的佛教事務,具有重要的影響力。第16窟外的三層樓是道士王圓箓于1906年主持修建的。舉世聞名的敦煌“藏經洞”(莫高窟第17窟)即發現于此窟甬道北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明朝關閉嘉峪關后,360公里外的敦煌,成為沙漠偏僻腹地里交通不便的破敗小城,莫高窟這座佛教藝術寶藏孤獨靜默地塵封了四個世紀之長。直到1900年,敦煌莫高窟下寺道士王圓祿在清理積沙時,無意中發現了藏經洞,一個震驚世界的文物寶庫豁然洞開,同時也開始了長達幾十年的文物流失之痛。直到1944年國立敦煌藝術研究所成立,方結束了敦煌石窟幾百年無人管理、任憑損毀、屢遭破壞和偷盜的歷史,進入真正意義上的政府管理和保護。</p> <p class="ql-block">從一張攝于1908年的照片,可見當時藏經洞內大量的經卷文物一層層壘高至頂。精通漢語的法國漢學家伯希和獲得王道士同意,在里面三周時間埋頭翻看挑選文物。最后被急于籌款修建莫高窟的王道士同意用500兩官銀(相當于現在不到100英鎊)賣給他這些最精華的絕品。看著空無一物的藏經洞,這張照片的畫面真是刺痛人心。</p> <p class="ql-block">時隔一個多世紀,王道士仍是一個難以準確評價的敦煌歷史重要人物。有人說他發現了藏經洞寶物后,賤賣給外國探險家是民族罪人、賣國賊。但是從歷史和客觀的角度看就不會認同這個評價。他一生清貧,致力修繕莫高窟、清理積沙、搭建橋道。在發現藏經洞后,文化水平不高的他意識到寶物有可能重要,在長達七年里向各級清朝官員求助,甚至冒死向慈禧上書,但都沒有得到理會和重視。因而當外國人前來求售時,方作為募集經費修繕廟宇和保護洞窟的辦法。他并沒有從中謀私利的行為,在賣經卷過程中也諸多猶豫和情緒糾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為一個見識有限的地方小道士,他開始并不知道經卷的價值,還曾以經卷能夠治病為由向附近居民售賣,把經卷燒成灰燼和水讓人吞服呢。當英國探險家斯坦因和法國漢學家伯希和將敦煌寶藏公諸于世后,消息引來更多的國際文物商,珍貴文物被一箱一箱運出境,從此流落海外。</p> <p class="ql-block">藏經洞中從公元4世紀至11世紀的佛教經卷、社會文書、刺繡、絹畫、法器等文物5萬余件。被盜被賣后,國內僅存不到五分之一。 對這些寶物后來的分布,有人這樣概括:藏于英國者最多最好,藏于法國者最精最良,藏于俄國者最駁最雜,藏于日本者最隱最秘,藏于中國者最散最亂。</p> <p class="ql-block">也可以說,藏經洞的寶藏被公認為稀世珍寶并價值連城,是被散播到英法俄美日等國家并受到重視之后的事情。值得欣慰的是,流落海外的中國國寶大多數得到專業妥善的保護,現在可在世界各大博物館或公共媒體上和它們見面。它們源自中國,但已成為全人類共同呵護的文明遺產。</p> <p class="ql-block">在大西北旅行,對南方人來說食物對口味的不太多。比較喜歡的幾樣是蘭州清真館就著生蒜辣醬吃手抓羊羔,柔嫩無膻。張掖的時令菜沙蔥,是在沙子里種的青蔥,嘉峪關的鐵板夾心黑豆腐,風味特別。</p> 從甘肅柳泉乘火車到達新疆吐魯番。女中音關牧村動情的《吐魯番的葡萄熟了》在心中悠然響起。吐魯番是維吾爾自治區的一個市,氣溫高、風沙大、極干旱。海拔是最球第二低,比海平面低300米左右。 吐魯番人口55萬,多數是維吾爾族人。吐魯番是中國主要的葡萄干產地,年降雨量僅16毫米,蒸發量3000多毫米。我們參觀了古代人修建的水利工程坎兒井,利用天山融雪流下的冰水和地勢地形,建造起縱橫水渠道,提供生活用清水和灌溉。 雖然我們去的時候已經過了葡萄收成的季節,但是葡萄架下吃烤全羊看新疆舞蹈仍是必不可少的風俗節目。 <p class="ql-block">參觀世界遺產交河故城,一個有兩千年歷史的古老王朝遺址。是世界上最大最古老、保存得最完好的生土建筑城市。交河故城從地圖上看像躺在河流中的一片柳葉,當時在沙漠地區有河流傍身是難得的宜居之地。唐西域最高軍政機構安西都護府最早就設在交河故城。</p> <p class="ql-block">《西游記》中唐僧的人物原型玄奘當年也是行走在這條絲綢之路上、到西方取經的僧人。他在公元629年至654年的25年間寫下的日記,是如今關于絲綢之路的重要考據之一。在交城古城里有面積龐大的寺院區域,可見當時佛教香火鼎盛。</p> <p class="ql-block">1200多年前,繞交河城的河床下切,交河臺地升高,成為干枯的孤島。加上連年戰火,吐蕃攻陷西州,占據了吐魯番盆地70余年,交河由此衰落。雖然現在是一片殘墻斷壁,但是從寬敞的道路,市政、寺院、市集、民居布局分明的區域規劃,可見唐代管理水平不低,這里曾經熱鬧繁華。</p> 火焰山在吐魯番盆地的北邊。紅色的花崗巖,沒有植物生長,也沒有鳥類。這里是中國最炎熱的地方。 《西游記》的故事讓火焰山蒙上一層神秘色彩。孫悟空使盡渾身解數與鐵扇公主斗智斗勇,最后在天神幫助下迫使鐵扇公主交出芭蕉扇,熄滅了火焰,師徒四人才得以通過火焰山繼續前往西方取經。時近秋天,氣溫仍高,為好奇心到此匆匆一游,停留半小時立即離開。 烏魯木齊是維吾爾自治區首府,維吾爾語”水草豐盛的地方“。市容建筑具有西域風情與現代繁華雙重面貌。維安警力龐大,進出安檢比別的城市嚴格很多。 國際集市大巴扎是原先維族人聚集和交易的地方,有中東風味的古城。維族是阿拉伯后代,經商貿易才能出眾。小時候看過阿凡提如何精明的故事,看到大巴扎里不少用阿凡提做名字的餐廳、商場,不禁一笑。這里人們喜歡買的手信有新疆奶皮子月餅、巴旦木、葡萄干、天山干果。天山雪蓮則已經作為二級保護類植物不能出售。 進入天山天池景區,高山湖泊相依風景秀麗。我們先乘纜車從高處俯視天池,再乘船游天池。不同角度欣賞瑤池仙境。 天池古稱瑤池,是神話傳說中西王母所居住的地方。傳說三千多年前,西周天子周穆王姬滿,曾坐八匹日行三萬里的駿馬,由京城出發,千里迢迢,沿天山到瑤池幽會美麗的西王母,渡過旖旎時光。在以三年為期相約后,西王母與周穆王依依不舍相別了。走前周穆王還親手栽下一棵槐樹,立了一塊石碑,上刻“西王母之山”五個大字。可惜期滿周穆王再沒有能夠來會西王母,只留下給人無限瑕想的傳說。 <p class="ql-block">歷史上西域原有很多小國,2000多年前漢朝開通絲路之后開始進入,公元1209年,成吉思汗率領蒙古軍隊征服新疆地區,將其納入蒙古帝國版圖。公元1759年,清乾隆帝派將領平定準噶爾汗國,收復新疆地區,并在此設立新疆省。據說這個名字是乾隆皇帝親自取的,他曾經說過:“新疆者,新復之疆也。公元1884年,清光緒帝正式命令將新疆省改為新疆維吾爾自治區。</p> 疆字的構成很形象:三山加上兩盆地。左邊的弓是新疆長而曲折的邊界線;右邊的三橫代表三座東西走向橫貫新疆的山脈:最上面的代表了阿爾泰山脈,中間的代表著天山山脈,而最下面的則代表昆侖山山脈;被三橫所隔的是兩個盆地,天山以北的是準噶爾盆地,天山以南則是塔里木盆地。 最左邊那個小小的“土”字,意味著新疆邊境之外還有原屬于中國的領土,在歷史上被迫簽署的不平等條約中被割讓了出去。 十三世紀元朝成吉思汗騎兵橫掃亞歐之后,收納伊斯蘭部落入伍。元朝之后大量佛教地區包括新疆改信伊斯蘭教。到十六世紀初,伊斯蘭教最終取代佛教成為新疆的主要宗教。 <p class="ql-block">從烏魯木齊飛兩個多小時,到達新疆阿勒泰布爾津縣的世外桃源喀納斯。人們給喀納斯很多美譽,如遠離塵俗的凈土,神仙的后花園等等。</p> 喀納斯在蒙語是”美麗神奇“或是”峽谷中的溪流“屬于阿勒泰地區。這里本身具備優越的旅游資源,如今因一部很火的電視劇《我的阿勒泰》,使得今年的游客比往年多很多。 還沒進入中秋,阿勒泰山區已經降起大雪。我們上機時導游憂心忡忡說那邊昨天大雪封山,很多旅游活動都取消了。幸虧我們運氣夠強大,下機后就接到入山道路解封的消息。 大雪初晴,仙霧飄繞,群山濃淡相宜,美如水墨丹青。 因雪地濕滑,我們的汽車在盤山公路上慢慢爬行。看到路邊山坡上放養的阿爾泰大尾羊 - 由于肉質柔嫩以及尾部肥厚的脂肪在燒烤時給羊肉增香,而成為知名特產。還有美麗的白額牛 - 整個額頭白色的牛,別的地方沒有。 不時經過一個一個蒙古包,導游糾正說不是蒙古包,是羊毛編織的氈房,隨時可卷起搬家,去下一個更好的草場。蒙古包頂上是大蓋形,氈房是圓錐形,大的可睡16人。用氈靴氈毯御寒。 喀納斯湖是從中國與蒙古國交界的山峰,冰川融化流下的雪水,是中國唯一最終流入北冰洋的河水,境內500多公里。 喀納斯湖有著名的三道灣:恐龍灣、月亮灣、神仙灣。美麗的景點通常有美麗的傳說。尤其是國人喜歡以形冠名,引導想象。 要登頂鳥瞰喀納斯湖,需要走完一千多級石階,直到山頂造型奇特的木結構觀魚臺。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登高視野方開闊,來了一次很棒的新疆健行。 <p class="ql-block">喀納斯的氣候是“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溫”。乘纜車上到2800米高的云霄峰頂,氣溫更低,雪深及膝。好在興奮可抵寒冷,在山頂游覽了一個小時。</p> <p class="ql-block">這個天然雪峰在冬季是理想的滑雪場。待十月中一般游客離場,滑雪季就開始。</p> 這里一山看四國,天晴時從東南西北可眺望到中國、哈薩克斯坦、俄國、蒙古。 山上有一個大敖包,掛滿人們祈禱祝福的彩色布條。因一首著名老歌《敖包相會》原先誤會敖包是蒙古包那種帳篷式房舍。原來敖包在蒙古語是土堆、石頭堆,古時是路標,類似印第安人壘起石頭給族人指路的方式。后來敖包成為慶典和祈福的祭祀建筑體,有大型的也有家庭、家族的。在茫茫大草原里,看到敖包就知道附近有村落。 作為游牧民族,最大的家庭資產是能生財的牛羊。最受歡迎的結婚禮物是幾個人合買一頭羊,用卡車送去新人的氈房。 <p class="ql-block">如果說喀納斯是神仙的后花園,那么保持原始生態的禾木就是神仙的自留地。禾木是一個古村落,這里的圖瓦族不包括在中國56個民族中,是成吉思汗留下的蒙古族的一個分支,國內總共2800人,只有語言沒有文字,目前還處于半游牧的部落生活形態。</p> <p class="ql-block">在圖瓦人聚居的禾木村里,夏天秋天外出放牧,將樺樹木屋房舍出租給游客。在漫長的7個月冬天里,他們回到村里居住過冬。</p> <p class="ql-block">到一戶圖瓦人家去做客,品嘗他們釀制的奶酒和果干果仁和油酥餅,看他們家里從祖輩收藏下來的各種獸皮、羊角、骨制滑雪板。他們供奉祖先成吉思汗。</p> <p class="ql-block">圖瓦族人生性豪邁,能歌善舞。由家庭成員組成多才多藝的表演隊,給客人呈上民族特色鮮明的節目。獨特悠揚的喉音唱法“呼麥“,剛柔并濟的舞蹈《鴻雁》,激情迸發的鼓樂…。</p> 在喀納斯我們品嘗了紅柳串燒大尾羊、白額牛肉、狗頭魚、天山雪蓮燉土雞、五道黑冷水魚等特色菜。 <p class="ql-block">可惜世外桃源般的邊域,如今成為網紅打卡地。每天沒節制地涌入3萬游客,讓其不堪承受,喧嘩、垃圾、廁所、公共設施都跟不上需求,也降低了游客的體驗滿意度。</p> <p class="ql-block">沒到新疆之前,想象不到占中國總面積6分之一的她究竟有多大?這次光是去北疆,就用上了汽車、火車、飛機幾種交通工具結合,很多時間花在行進中。怪不得隨團導游意味深長地對我們說“新疆最美的風景,80%在路上”。</p>
主站蜘蛛池模板:
长春市|
湘阴县|
万盛区|
连城县|
白玉县|
兴文县|
呼伦贝尔市|
沛县|
九龙城区|
武冈市|
铜川市|
金坛市|
南汇区|
民县|
汕头市|
江孜县|
内丘县|
北安市|
海宁市|
岳西县|
铅山县|
安陆市|
赤壁市|
新蔡县|
新安县|
济宁市|
临沧市|
北辰区|
历史|
南昌县|
南汇区|
中宁县|
左贡县|
天全县|
尉犁县|
呼伦贝尔市|
宁城县|
乐亭县|
东阿县|
东乡族自治县|
昌平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