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山,因其形似臥馬而得名。山勢陡峭,雄渾雋秀。上山臺階較陡,多無緩階。沿途皆臂粗柏樹,土質呈赤紅色,石質較松散。<br><br>自古就有"千里泰山,百里馬山"的說法。濟南長清縣馬山鎮周遭方圓百里的百姓每逢農歷三月三,便有到馬山趕大集數日,上山燒香祈福的習俗,已有近千年的歷史。馬山與泰山、五峰山并稱三姐妹山。<div><br></div><div>國慶·長假,跟隨博山驢行拓展戶外行走濟南長清馬山。有時候要放下工作,放下各種包袱,感受大自然的魅力,感受自己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div> 巨幅植物標語:由百萬株柏樹栽植而成的"毛主席萬歲"巨幅植物標語位于馬山東側35°至60°開闊的斜坡上,平均每字長235.2米,寬142.6米,南北總長764.8米,總占地面積達184584.9平方米(折合276.9畝)。近觀蒼松翠柏,青山掩映。遠望字體蒼勁,氣勢恢宏。該植物標語于1959年3月栽植。<div> 當時,剛剛成立的人民公社,懷著對共產黨的崇敬和愛戴,由時任公社副書記張廣林、齊秉祥同志組織抽調周廟小學的美術教師張毅、石鳳仙、楊兆庚、王玉香四位同志策劃設計,在張毅老師的帶領下,運用米尺、繩子等較原始的工具丈量,寫出字的范圍,先后用石灰、秫秸做標記,幾易方案,最后用幾千張白紙按筆劃用石頭壓住,鋪設在山坡上,人在3公里以外觀察、調整,然而劃線定穴,完成了栽植設計。經過一系列的準備工作,1959年的農歷3月底,組織公社53個村的村民和工、農、商、學、兵各階層人員二萬余人上山栽樹,調集了馬山公社苗圃和五峰公社林場的百萬余株側柏樹苗。</div><div> 據當年參加過植樹的老同志介紹:除老人和小孩以外,能動的全部都上了山,有很多人是自發去的,因為當時在人們的心目中,共產黨的恩情比天高、比海深,能夠上山親自栽上幾棵樹是對共產黨恩情的最好報答。植樹那天,天上碧空萬里,地上紅旗招展,鑼鼓喧天,人群布滿山坡,按預先分工,兩人一組,一字一群,爭先恐后,熱火朝天的干起來。運樹苗的隊伍排成了長龍,山腳下埋鍋做飯,炊煙裊裊。</div><div> 此起彼伏的口號聲,響徹馬山大地,傳出十數里。僅僅用了一天的時間,百萬株樹苗全部栽完,"毛主席萬歲"五個松柏組成的巨型大字巍然鑲嵌在馬山上。"毛主席萬歲"五個松柏大字,長在了馬山山坡上,也留在馬山人民的心里。如果說這項綠化工程是政府的組織,領導的智慧,群眾的心愿,是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的一大杰作,而后來衍發的種種事件,又帶有一定的與自然挈合的神秘色彩。</div><div> 栽樹的目的當然是要保證樹的成活率,數百萬棵柏樹栽在35至60°的斜坡上,澆水是不可能辦到的,栽樹的那幾天,天空出奇的晴朗,正當人們擔心的時候,兩天后,天空突然飄來了幾塊云彩,淅淅瀝瀝的下起了小雨,雨后人們到山上去看,百萬樹苗竟一棵也沒有枯萎。后來有人說:是毛主席共產黨的恩德感動了上天。</div><div> 1976年秋天,馬山上用柏樹栽植的"毛主席萬歲"突然發生了大面積的蟲災,僅兩天的時間,大片柏樹葉被"柏繭"啃掉。政府組織三千多名中小學生進行了"滅蟲保樹"活動,盡管滅蟲很及時,但樹仍被啃得只剩下樹枝和樹干,人們痛心不一,因為這些樹在馬山人民的心中,它已不僅僅是樹。據當地的老人們講,從他們記事起,也從沒聽說過柏樹"招災",這一年的九月九日,正是毛澤東同志逝世的日子,是"天災"還是歷史的巧合。</div><div> 1977年春,柏樹竟然起死回生,并且更加茂盛。非常巧合的是,這一年唐山發生了百年不遇的大地震,地震波及到了馬山,這一天的晚上,山上掉下一塊巨石,恰好砸在了植物標語"毛主席萬歲"的"主"字點上,至今"主"字變成了"王"字。當地人都傳言,毛澤東活著的時候是"人",逝世后成了"神(王)"。</div><div> 60年代中期,上級有關部門指示:清除建在路邊的毛主席的語錄牌、畫像、雕塑。馬山公社院里毛主席的畫像牌坊和山上的"毛主席萬歲"標語也在清理之列。縣委專門派工作組到馬山來限期清理。這個任務落在了當時任文教助理員的李祥云同志身上,在當時的政治形勢下,上級的命令要無條件的執行。公社院里的主席牌坊很快被清理了,但山上的樹"清理"起來很不容易,把樹砍掉無疑是"最好"的辦法,但要背上砍伐樹木、破壞綠化的"罪名",雖然不違背"上級"的指示,伐樹卻從人們的心理上接受不了,李祥云同志考慮了好幾天,想了很多的辦法,最后他提議:不砍樹也能解決問題。</div><div> 等到明年春天,用樹把"毛主席萬歲"的字空補起來,讓人們看不出字跡就行了,這個辦法得到了工作組的認可。后來樹雖沒栽成,但"毛主席萬歲"免遭了一次浩劫。"上級"的命令雖然要執行,但執行者的智慧卻有意無意的發揮了作用,有時連當事者也說不清。</div><div> 為了更好地保護和開發這筆寶貴財富,2001年5月中旬,馬山鎮正式向世界基尼斯大全上海總部提出申請,經上海總部審核批準后于8月中旬正式命名為"植物標語'中國之最'"。并在山下建立碑亭以示紀念。</div> "滿路飛花滿嶺松,巖高削出玉芙蓉。鳥聲清亮泉聲雅,人立馬山第一峰。"車轍峰下有通明洞,東西相通,長約1.5公里,崎嶇難行。馬山西側彎處,通明洞北舊有馬泉院,也叫馬灣廟,曾是道士聚居的地方。抗日戰爭初期,長清縣抗日游擊隊成立并駐扎于此,在這里得到了壯大,因此馬山又是大峰山抗日游擊隊誕生地之一。 馬山古為道教盛地,也是風景優美的游覽勝地,有"馬山之勝在山頂"之說。馬山西北隅有兩個山門,東西開。這兩個山門,是由山左和山右兩條路登馬山的必經之路。兩個山門,孤懸天半,十分險絕。進了山門,便到達山頂。 依稀看見的山下松柏的毛主席萬歲字樣。 山頂青石上鑿有兩個水池,小的能盛水數十斗,大的能盛數百斗,系道士"鑿巖蓄雨水以備飲者"。總計山頂地勢寬不滿17米,長不足500米。清代末,山頂自北向南尚有靈官廟、豐施侯廟、天王殿、鐘樓、后土殿、碧霞元君殿等,不知始建于何年。現在山上建筑已成頹垣斷壁,舊跡已不可尋,但風景依然優美多姿。 馬山古為道教盛地,也是風景優美的游覽勝地,有"馬山之勝在山頂"之說。馬山西北隅有兩個山門,東西開。這兩個山門,是由山左和山右兩條路登馬山的必經之路。兩個山門,孤懸天半,十分險絕。進了山門,便到達山頂。 山上懸崖百丈,古樹參天,森林茂密,景色秀麗,有建于春秋、唐、宋、元、明、清等時期的古建筑,東坡有面積達276.9畝的被大世界基尼斯命名為世界之最的大型植物標語"毛主席萬歲"。加之馬山"豐施候廟"、"五泉十洞"、"四十八景"引來無數游客流連忘返。早于秦長城490余年的齊長城環繞在馬山群山之上,長達30多公里,是在齊長城過鎮里程最長的一段。 同是一處風景,所處的位置不一樣,視角就不一樣,看到的風景就不會一樣。<br>與看景一樣,同一件事,所處的位置不一樣,每個人的感受也會不一樣。 什么都能拍,攝影的本質是松散到聚焦的轉換,局部和系統的關聯,微觀到宏觀的過渡,是一種觀感的結果,是人為的結果,是想象的結果,是眼睛邏輯處理的結果。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微山县|
阳朔县|
正蓝旗|
东乡|
东海县|
九寨沟县|
诸城市|
抚顺县|
万宁市|
塘沽区|
从江县|
元江|
丽江市|
左云县|
祁连县|
宁河县|
札达县|
莱阳市|
武安市|
云浮市|
额敏县|
娱乐|
达尔|
安塞县|
苍山县|
资兴市|
三穗县|
攀枝花市|
辽阳市|
开化县|
宁安市|
陵川县|
盐源县|
三原县|
闽侯县|
尤溪县|
沙田区|
洛宁县|
朝阳市|
遂溪县|
绥中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