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話菊詩 <p class="ql-block"> 中秋節前夕,買了兩盆黃色金菊,至今仍在怒放不已,甚是賞心悅目。梅蘭竹菊,菊花是花中四君子之一,在霜寒風朔的深秋,怒放飄逸,恬然自處,頗有點世外隱士超然物外的風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天涼好個秋,一到晚秋,我就不愿意外出看那樹葉飄零肅殺的景象。寂寞的時候每每站在窗前,看藍天碧云,雁歸南國。看膩了,再回頭看那兩株金菊,朵朵盎然,高枝矮枝,大朵小朵,錯落有致,金絲般花瓣密密地垂掛在花盆下,如碧玉綴成的珠簾。花蕊淡黃,散發出幽幽的淡香,看著它又是一番別樣的心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菊花與群芳不同的是,它不與眾花卉爭艷,但卻在寒秋中傲然綻放,那份飄逸、淡然,獨領秋韻,淡化了秋日的寂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菊花色彩艷麗,花色豐富多樣,無論是紅色、黃色還是白色、紫色每一株,每一朵,都是秋天的詩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我想起歷代詩人賞菊、品菊、詠菊、贊菊的那些詩詞,真是數不勝數,這里試舉我們耳熟能詳的幾首詩:</p><p class="ql-block"> 偉大愛國詩人屈原在《離騷》中吟道:“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詩人運用浪漫主義手法,以蘭、菊自比,暗喻品格高潔,發誓不與奸佞小人同流合污。</p><p class="ql-block"> 西晉詩人陶淵明不滿當朝社會,厭惡官場生活,不為五斗米折腰,隱居田園,有“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膾炙人口的名句。</p><p class="ql-block"> 邊塞詩人芩參的《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強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遙憐故園菊,應傍戰場開。” 他思念故園菊花,既是思鄉,也是厭戰。</p><p class="ql-block"> 元稹的《菊花》則別具一格,“秋叢繞舍似陶家,遍繞籬邊日漸斜。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愛菊之深切,竟然覺得菊花開過以后,就再也沒有別的花可觀賞了。這首詩不蹈常規,不襲前人,不落俗套,別具新意。</p><p class="ql-block"> 大文豪蘇軾居官清廉,為人正直,他贊殘菊迎霜挺立頑強的個性,寫道:“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p><p class="ql-block"> 女詞人李清照的《醉花陰》“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重陽佳節,人孤影單,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以菊喻人,人菊交融,耀然紙上。</p><p class="ql-block"> 這里不能不提一個不是詩人的黃巢,他有一首題《菊花》:“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菊花一處開。”表明推翻李唐王朝的政治報負,充滿著農民革命領袖的豪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俱往矣,歷代騷人文客寫菊的詩詞數不勝數,各領風騷。而今“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偉大領袖毛澤東同志在中國革命戰爭的烽火硝煙中,以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填詞《采桑子.重陽》:“人生易老天難老,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戰地黃花分外香。一年一度秋風勁,不似春光。勝似春光,寥廓江天萬里霜。” 場景雄偉壯闊,在戰火連天的戰場上,看到菊花挺立,綻放吐香,表達了何等的博大胸懷和樂觀精神。</p> <p class="ql-block"> 菊花,古往今來是文人墨客筆下的愛物,歷代詩人多有吟唱,然而愛菊的原因卻不盡相同。有人愛菊的清新、俊秀,艷而不俗;有人愛菊傲立風霜,不向嚴寒低頭……總之,借菊言志,是人們的共識。</p> <p class="ql-block"> 2024.10.8日許沫寫于淺山中信城</p> <p class="ql-block"> 文字 許沫</p><p class="ql-block"> 圖片 網絡</p>
主站蜘蛛池模板:
潮安县|
陇西县|
塘沽区|
峨眉山市|
广汉市|
来宾市|
敖汉旗|
裕民县|
永兴县|
阿坝县|
遂平县|
伽师县|
准格尔旗|
彭山县|
咸阳市|
峨边|
鸡东县|
万山特区|
阿拉善右旗|
盈江县|
板桥市|
湖口县|
昭通市|
环江|
山西省|
安庆市|
淮滨县|
鹤峰县|
西乌|
遵化市|
潞城市|
平乡县|
定结县|
绥江县|
自治县|
普安县|
雷州市|
景德镇市|
亳州市|
徐州市|
白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