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中國最萌最小的鳥,被稱為無錫管社山莊的明星鳥。美麗的管社山莊,地處無錫太湖、蠡湖、梁溪河交匯處,西起管社山,東靠犢山大壩,南到萬頃堂,北至環湖路,東南麓楊氏祠堂,臨山面湖,相傳原為明末清初隱士楊紫淵隱居之地。此處非常清新安靜,風景更是美極了。萬頃堂臨湖依山而筑,觀景絕佳。蠡湖波光鱗鱗,太湖風帆點點,山水相擁,煙波萬頃。近景有犢山錦園、中景有三山島、遠景是煙波浩淼的外太湖,比之黿頭更富有層次。</p> <p class="ql-block"> 走進管社山莊,萬木吐翠,芳草茵茵,鳥兒在天空自由的飛翔,微風吹過湖面,泛起片片漣漪,轉瞬又歸于靜謐,構成一幅絕美的生態畫卷,令人駐足留連。管社山莊以其獨有的寧靜優質山水環境,吸引著各類鳥群,少見的翠鳥、蜂鳥等也時不時會在此處顯現,這里已成為鳥類攝影人的基地。紅頭長尾山雀,小巧細尖的黑嘴、棕紅蓬松的頭冠、黑亮的瞳仁拿金色的線勾了邊。攝影人驚訝于它身形的小巧和鋪張的紅羽,人們叫它“紅豆寶兒”,“胡豆雀”,“紅頂山雀”,還有人滿懷著喜愛叫它“小老虎”、“小熊貓”等。</p> <p class="ql-block"> 紅頭長尾山雀,別名紅頭山雀、小熊貓等。是屬脊索動物門、鳥綱、雀形目、長尾山雀科、長尾山雀屬的一種小型鳥類,體長9.5至11厘米。共6個亞種。雌雄羽色相似,但因亞種不同而羽色略有變化。其中指名亞種額、頭頂和后頸栗紅色,眼先、頭側和頸側黑色;其余上體暗藍灰色,腰部羽端淺棕色,飛羽黑褐色,除第一、二枚飛羽外,其余飛羽外翈具藍灰色羽緣,內側次級飛羽內翈微沾玫瑰紅色,初級覆羽黑褐色。</p> <p class="ql-block"> 紅頭長尾山雀,中央尾羽微沾藍灰色微沾棕色,尾黑褐色,中央尾羽微沾藍灰色,最外側3對尾羽具楔狀白色端斑,最外側一對尾羽外翈白色,其余尾羽外翈羽緣藍灰色。頦、喉白色,喉部中央有一大型絨黑色塊斑;胸、腹亦為白色,胸部有一寬的栗紅色胸帶,兩脅和尾下覆羽亦為栗紅色,腋羽和翼下覆羽白色。</p> <p class="ql-block"> 紅頭長尾山雀,云南亞種和指名亞種大致相似,但頭頂栗紅色較淡,胸帶和兩脅栗紅色較暗且胸帶亦較細窄。西藏亞種和指名亞種相似,但具白色眉紋,眉紋以下,眼先、眼周和耳羽黑色。頦和顎紋白色,喉有一黑斑,其余下體淡棕黃色,胸部有一淡色橫帶,位于黑色喉部和淡棕黃色胸部之間。虹膜桔黃色,嘴藍黑色,腳棕褐色。</p> <p class="ql-block"> 紅頭長尾山雀,主要棲息于山地森林和灌木林間,也見于果園、茶園等人類居住地附近的小林內。分布于西藏、云南和長江流域,往南到廣西、廣東、福建、香港和臺灣,北達陜西南部、河南南部和甘肅,東至江蘇沿海等中國整個南部地區。</p> <p class="ql-block"> 紅頭長尾山雀,是一種山林留鳥,主要棲息于山地森林和灌木林間,也見于果園、茶園等人類居住地附近的小林內。常10余只或數十只成群活動。性活潑,常從一棵樹突然飛至另一樹,不停地在枝葉間跳躍或來回飛翔覓食。邊取食邊不停地鳴叫,叫聲低弱。主要以鞘翅目和鱗翅目等昆蟲為食。</p> <p class="ql-block"> 紅頭長尾山雀,繁殖期1-9月。營巢在柏樹上,巢為橢圓形,主要用苔蘚、細草、雞毛和蜘蛛網等材料構成。卵產齊后開始孵卵,由雌雄親鳥輪流承擔,以雌鳥為主,坐巢時間明顯較雄鳥為長,孵化期16天。該物種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2012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無危。紅頭長尾山雀,它們不僅是自然中的小精靈,也是攝影愛好者的拍攝對象,許多攝影愛好者喜歡在公園或自然保護區追尋這些小鳥的蹤跡,記錄下它們生動的瞬間?。</p><p class="ql-block"> (全文完)</p> <p class="ql-block">攝 影:海闊天空攝影工作室</p><p class="ql-block">撰 文:海闊天空(劉佳)</p><p class="ql-block">音 樂:選自美篇音樂庫</p><p class="ql-block">拍攝地:江蘇無錫管社山莊、云南滇西高黎貢山等</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公安县|
青岛市|
惠州市|
大洼县|
崇文区|
水富县|
莱芜市|
汕头市|
江源县|
永年县|
南雄市|
东平县|
栖霞市|
平远县|
万源市|
荔浦县|
天等县|
新宁县|
大悟县|
沾化县|
宁德市|
祁门县|
宝清县|
法库县|
鸡泽县|
扶绥县|
赣榆县|
宝坻区|
体育|
西宁市|
彭州市|
贞丰县|
海伦市|
金山区|
玉溪市|
靖西县|
高碑店市|
信阳市|
通辽市|
正定县|
徐闻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