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夢想多年的南美之旅終于開啟啦</p><p class="ql-block">第一站(2/11):秘魯首都,利馬 ,我來啦?</p> <p class="ql-block">游覽世界遺產《利馬老城》</p><p class="ql-block">1988年4月,利馬老城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p><p class="ql-block">我們的大巴</p> <p class="ql-block">利馬河</p><p class="ql-block">秘魯原是古印加帝國所在,他們信奉以天神為主的多種神靈。</p><p class="ql-block">從16世紀中葉至19世紀初,利馬曾長期是西班牙在南美洲殖民地的政治、軍事、經濟與文化中心。1821年7月28號秘魯宣布獨立,同年利馬成為秘魯首都。</p> <p class="ql-block">市政廳,重建于1944年,呈新古典主義風格;但兩個巨大木制黑色陽臺和氣派的拱廊仍保留著西班牙風格;建筑頂部中間是秘魯國旗,左右兩側分別是黃色的利馬市旗和古印加帝國的國旗。</p> <p class="ql-block">仁慈圣母圣殿</p><p class="ql-block">這座教堂已有四百多年的歷史,是利馬最古典華麗的教堂之一。</p> <p class="ql-block">圣弗朗西斯科修院</p><p class="ql-block">秘魯的圣佛朗西斯科修道院和大教堂,是弗雷·弗朗西斯科·德拉·克魯茲于1546年創立的宗教圣地。這片占地600米長、300米寬的建筑群,曾是秘魯最大的修道院和大教堂之一。</p> <p class="ql-block">修道院黃色的外墻和終日在庭院內休憩的鴿子成為這里最經典的標識。</p> <p class="ql-block">豪華的內飾</p> <p class="ql-block">精致的天井花園</p> <p class="ql-block">修道院教堂內部建筑風格既帶有新古典主義簡約的風格,也延續了方濟各派的傳統,拱門紅白相間的色調是當年來自安達盧西亞的工匠將摩爾風格的建筑特色融入教堂修建工程的結果,得益于此該修道院教堂也散發出一絲淡淡的異域風情。</p> <p class="ql-block">圣弗朗西斯科修院模型</p><p class="ql-block">這里以其巨大的地下墓穴而聞名,成千上萬的骨頭展示了殖民時代的墓地文化。此外,這里還有一個輝煌的圖書館、各種精美的利馬繪畫......</p> <p class="ql-block">?修道院博物館內最古老的圖書館</p><p class="ql-block">圖書館內藏有數不勝數的古老經文。</p> <p class="ql-block">地下墓穴</p><p class="ql-block">圣弗朗西斯科建筑群包括地下墓穴,是利馬歷史中心最重要的文化遺產之一,1988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遺產。</p><p class="ql-block">地下墓穴藏有7萬具尸骨,被稱為世界上最恐怖的“人骨教堂”。</p><p class="ql-block">由于地盤有限,后人決定這里只存顱骨和大腿骨,身體其余部分均移出了修道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修院內飾</p> <p class="ql-block">華美的回廊</p> <p class="ql-block">利馬大教堂</p><p class="ql-block">?1535年西班牙殖民將軍皮薩羅下令修建,西班牙建筑師弗朗西斯科·貝塞拉主持設計修建,并于1649年完工,之后經歷多次地震受損重建。教堂正門為文藝復興式風格,雕有許多圣經人物、耶穌門徒等塑像,氣勢恢宏。正面外墻設有三道門,分別為書信門、寬恕門和福音門,直通大教堂內部。側面還有兩扇門,其中一扇通向教堂后院——橘園(Patio de los Naranjos)。</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利馬大教堂模型</p><p class="ql-block">目前的建筑物落成于1924年,由波蘭建筑師設計,被認為是二十世紀早期利馬新殖民建筑的最好的范例。 主教堂所在的位置毗鄰利馬主教座堂,曾是利馬市第一個警察局以及第一個監獄的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教堂禮拜堂</p><p class="ql-block">利馬大教堂(Palacio Arzobispal de Lima)是一座羅馬天主教堂,從1535年開始修建,1625年初次建成,之后經過多次的修復和重建,但依然保持的是殖民地的建筑結構和外觀。</p> <p class="ql-block">教堂內部設有14個禮拜堂,其中最為出名的一個是Cripta de Francsico Pizarro,這里安葬著西班牙征服者皮薩羅的墓穴。教皇保羅二世曾兩次造訪該教堂,入口處可看到紀念教皇到訪的銅牌。</p><p class="ql-block">1991年,大教堂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收入《世界遺產名錄》。</p> <p class="ql-block">教堂內飾</p> <p class="ql-block">小禮拜堂</p> <p class="ql-block">教堂內飾</p> <p class="ql-block">與利馬大教堂緊挨在一起的利馬總主教宮</p> <p class="ql-block">這座有著華麗的摩爾式陽臺的建筑是利馬總主教宮。</p><p class="ql-block">教堂與主教宮緊密挨著,氣派非凡,精雕細琢,體現出他們對上帝的虔誠。</p> <p class="ql-block">武器廣場</p><p class="ql-block">?武器廣場是利馬老城中心的標志,周圍建有許多重要建筑,例如總統府、主教堂、利馬市政廳等。皮薩羅下令修建利馬城后,武器廣場應運而生。1578年,時任總督阿爾瓦雷斯下令在廣場南部修建噴泉,最初噴泉中央豎立著一根桅桿,桅桿底部周邊雕有8個滴水獸。如今看到的噴泉是1651年索托馬約爾總督下令重建后的樣貌。該廣場一度被用作集市、斗牛場,1573年起被用作宗教裁判行刑場。1821年7月28日,南美解放者圣馬丁在該廣場宣讀秘魯獨立宣言。歷史上,西班牙人和秘魯人為抵御海盜和外敵入侵,長期在此放置武器備戰,廣場由此得名。</p> <p class="ql-block">利馬總統府</p><p class="ql-block">?如今的總統府所在地歷史上是印加王的宮殿,1535年皮薩羅征服利馬后下令在此地修建總督府,1541年6月26日皮薩羅被其盟友阿爾馬格羅之子在此刺殺。秘魯獨立后,總督府改為總統府,歷任秘魯總統均在此辦公生活。1938年貝納維德斯總統翻修重建府邸,占地約19000平方米,正門呈明顯的新巴洛克風格,頗具法式風情,總統府內部設有多個廳堂,其中最為出名的是金廳(Salón Dorado),該廳效仿巴黎凡爾賽宮鏡廳修建,所用建材均源自歐洲,如奧地利水晶、意大利大理石等。總統府守衛至今仍穿著總督府時期的軍服,每天正午準時舉行衛兵換崗儀式,每逢重要節日還會有馬隊加入換崗儀式,氛圍隆重。</p> <p class="ql-block">觀摩衛兵換崗儀式</p><p class="ql-block">給輕松愜意的武器廣場增添了滿滿的儀式感。</p> <p class="ql-block">衛兵換崗儀式進行中,居然發現正拿著手機開小差拍圍觀游客的衛兵??</p> <p class="ql-block">圣馬丁廣場位于利馬老城,是該市另一處地標建筑。廣場所在位置曾為圣胡安醫院,一度又被改建為利馬中央火車站,后于1918年被拆除。1927年,為慶祝秘魯獨立一百周年,秘魯政府決定新建廣場以紀念解放者圣馬丁,廣場由此得名。當時,秘魯政府組織了一次盛大的設計比賽,西班牙設計師本尤勒(Mariano Benlliure)脫穎而出,負責圣馬丁雕像的設計工作。</p> <p class="ql-block">圣馬丁將軍雕塑的白色基座</p><p class="ql-block">在南美有這樣一種說法:如果將軍戰死沙場,雕塑的馬是四個馬蹄著地;如果將軍在戰場上負傷,則是兩個馬蹄著地;如果將軍是老死的,那么就是三個馬蹄著地。</p> <p class="ql-block">建于1912年的老火車站,外墻上的古老時鐘和一個木制售票處成為老火車站的標識,現更名為“秘魯文學之家”,是公眾文化活動中心。</p> <p class="ql-block">教堂餐廳</p> <p class="ql-block">午餐驚喜地被安排在恢宏氣派教堂內的餐廳享用??</p> <p class="ql-block">旅途中李導請喝的帶有香茅味的印加可樂??</p> <p class="ql-block">李導廣告詞:走印加路 、喝印加可樂 、天天可樂????</p> <p class="ql-block">第二站(2/11—2/13):</p><p class="ql-block">帕拉卡斯—海濱度假勝地 </p><p class="ql-block">下榻超大超美的海濱度假酒店??</p> <p class="ql-block">這一天,正值中國的元宵佳節,我們在南半球,享用了一頓<span style="font-size:18px;">美味的晚餐??</span></p> <p class="ql-block">全體團友在帕拉卡斯海濱豪華度假酒店同慶元宵??</p> <p class="ql-block">清晨的帕拉卡斯海濱度假酒店 </p> <p class="ql-block">早餐中的水果:又大又甜百香果,味道好極了,我一口氣干掉三個??</p> <p class="ql-block">酒店泳池</p> <p class="ql-block">乘坐飛機俯瞰“世界第八奇跡”—納斯卡地畫 2/12</p><p class="ql-block">?納斯卡文明發源并興盛于此(公元100年至800年)。</p><p class="ql-block">?如今,納斯卡由于在這里發現的數百個巨型線形圖案而聞名于世,這些圖案被人們稱作“納斯卡地畫”或“納斯卡線條”。</p><p class="ql-block">?線條有些較為簡單,有些則極為復雜,甚至可分辨出栩栩如生的各類形象,如鯨魚、蜂鳥、安第斯山鷹、宇航員、蜘蛛、猴子等。</p><p class="ql-block">?至今,納斯卡地畫之謎仍未被解開。</p><p class="ql-block">?1994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納斯卡地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p> <p class="ql-block">乘坐的小飛機</p><p class="ql-block">小飛機先飛了約20分鐘,然后當耳畔傳來駕駛員的3、2、1倒數聲音;飛機便以傾斜至少45度的方式,俯沖往下緊貼地畫;然后翻轉、旋轉、再翻轉(目的是為了讓兩邊乘客都能觀賞到);即便大家都已提前采取了充分的防暈措施,但經過不亞于戰斗機式的飛行方式,依然感覺會有些暈眩,但這一切都是值得的??</p><p class="ql-block">挑戰戰斗機式的飛行成功?</p> <p class="ql-block">獲得飛行體驗勇士證書??</p> <p class="ql-block">乘小汽艇前往帕拉卡斯《鳥島》2/13</p><p class="ql-block">?這里是許多海洋生物的天堂,海獅、海豹、洪堡企鵝(Humboldt Penguins)是常年定居于此的動物,此外每年從厄瓜多爾加拉帕戈斯群島(Islas Galápagos)飛來的許多候鳥也會在此停留,如藍腳鰹鳥(Blue-footed Booby)等。</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我們的小汽艇正駛向鳥島</p><p class="ql-block">隨著小汽艇慢慢靠近,遠遠就能聽見各種海鳥、海獅、海豹等鳴叫聲,此起彼伏,悅耳動聽??</p> <p class="ql-block">前往鳥島的途中,看到位于山坡之上的一幅形似燭臺的巨型線性壁畫(El Candelabro),這是帕拉卡斯文明最著名的線條遺跡之一。</p> <p class="ql-block">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滿崖壁上密密麻麻的藍腳鰹鳥</p> <p class="ql-block">夕陽下的利馬城區</p> <p class="ql-block">當晚享受了一頓豪華中餐:生蠔、蟶子、鱒魚、大龍蝦??......,管夠,吃到每個人都扶墻??</p> <p class="ql-block">第三站 2/14:前往印加圣谷,游覽奇幻“莫雷梯田” 遺址 </p><p class="ql-block">?很獨特的莫雷梯田遺址(Sitio Arqueológico de Moray),它是印加人依山而建的一個巨型圓形梯田。</p> <p class="ql-block">途中,在隱秘山谷間的 Tunupa Valle Sagrado享用美味的自助午餐?? </p> <p class="ql-block">沒想到隱秘的山谷里,居然藏著一家如世外桃源般漂亮的餐廳,真讓我喜出望外??</p> <p class="ql-block">新增景點:馬拉斯鹽田(Salinas de Maras)</p><p class="ql-block">?它的存在早于印加帝國時期,嚴格意義上說并不是一個印加遺跡。三千多塊純白的鹽田如梯田般層層疊疊覆蓋了半座山,景象十分壯觀,從遠處看有點像土耳其的棉花堡。</p><p class="ql-block">?當地人讓山上含有鹽分的溪水流到每塊大約5平方米見方的鹽田中,等待水分在陽光下蒸干后,從鹽田底部刮取鹽分。</p> <p class="ql-block">下榻Belmond Rio Sagrado hotel,收到酒店貼心贈送的雙肩包,意外驚喜的禮物????</p> <p class="ql-block">今日份在酒店內享用的美味晚餐</p> <p class="ql-block">第四站 2/15:乘坐豪華觀景火車,前往馬丘比丘 。</p><p class="ql-block">?Belmond集團運營的Hiram Bingham號列車是以這位重新發現馬丘比丘的美國探險家命名的,它帶領旅行者探索這座立于山巔的神秘遺址。</p><p class="ql-block">?從庫斯科的Poroy Station車站出發,在3小時50分鐘的車程中穿越分布著歐雁臺(Ollantaytambo)等印加古城鎮的圣谷(Valle Sagrado),最后抵達終點馬丘比丘。</p><p class="ql-block">?這趟火車之旅的難忘之處并不僅僅是它將帶領我們前往何處,火車本身的體驗也非常棒。車廂重現了20世紀20年代普爾曼列車(Pullman Carriages)的風格,登上火車,一股濃郁的復古風撲面而來:木質和黃銅的舒適扶椅、帶有典雅印花圖案的靠墊、擺放在餐桌上閃閃發亮的餐具……</p> <p class="ql-block">上車前的歡迎雞尾酒</p> <p class="ql-block">登上豪華列車前的歡迎樂隊</p> <p class="ql-block">乘坐三小時左右,LV旗下的奢華列車,列車穿越分布著歐雁臺等印加古城鎮的圣谷,最終抵達終點馬丘比丘。</p><p class="ql-block">美景、美食、音樂,歡歌笑語一路相伴......;</p><p class="ql-block">這樣的美好時光真希望火車能開得慢點、再慢點??</p> <p class="ql-block">沿途所見懸崖酒店</p> <p class="ql-block">領隊與樂隊的互動</p> <p class="ql-block">我與樂隊的互動??</p> <p class="ql-block">廢棄鐵軌邊上到處是小販</p> <p class="ql-block">初見馬丘比丘 ,雨霧籠罩下,未見真容。 </p><p class="ql-block">?1911年,美國耶魯大學教授、探險家海拉姆·賓厄姆(Hiram Bingham)歷經重重艱險,終于抵達了當時隱于叢林之間、尚未人知的馬丘比丘,這次旅行也成為他為期多年的南美考察之行的巔峰。之后他又重新返回馬丘比丘,進行清理發掘工作,采集資料,將他收集的考察成果《在秘魯的神奇土地上》發表在1913年4月號的《國家地理》雜志,向世人揭開了覆蓋在這座“遺失之城”上的神秘面紗。</p> <p class="ql-block">馬丘比丘</p> <p class="ql-block">下榻Sumaq Machu Picchu Hotel</p><p class="ql-block">特別精致漂亮的酒店,窗外就能看到奔流不息的烏魯班巴河流;醒來時,我感到體內和周圍都充滿了難以置信的能量。</p><p class="ql-block">這家酒店就像是馬丘比丘的一個天堂。</p> <p class="ql-block">特別漂亮又精致的大堂休息區</p> <p class="ql-block">溫泉鎮</p><p class="ql-block">應該說,沒有馬丘比丘,就沒有溫泉鎮。她只不過就是一個前往馬丘比丘的落腳點,城市因馬丘比丘而建,建筑和民風與周邊的城市、安第斯土著形成了鮮明的對比。</p> <p class="ql-block">溫泉鎮</p><p class="ql-block">熱水鎮分為兩大區域:一條是沿著鐵軌的住宿街,另一條是沿著烏魯班巴河的美食和商品街,中間還有一個廣場供游客休息。</p> <p class="ql-block">二上馬丘比丘,終見真容??2/16</p><p class="ql-block">神奇的發現</p><p class="ql-block">仰望天空的印第安人頭像</p> <p class="ql-block">太陽神廟</p><p class="ql-block">這個建在洞穴頂部的神廟是古印加人天文和建筑學造詣的最佳代表,它能完美地捕捉太陽的運動,每年南半球冬至時,陽光會通過一個梯形的小窗口直射到神殿中一塊大花崗巖的中央。科學家推測這塊大花崗巖起著印加日歷的作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圓夢馬丘比丘,與團友們一起快樂合影。</p> <p class="ql-block">馬丘比丘,我來啦???</p> <p class="ql-block">離開前,在溫泉鎮上的餐廳享用了美味的自助午餐。</p> <p class="ql-block">第五站 2/17</p><p class="ql-block">游覽黃金之城的世界遺產《庫斯科古城》</p><p class="ql-block">庫斯科,一座安地斯山脈中跨越千年的高原古城,作為曾經印加帝國的輝煌首都,它以無與倫比的石工技藝震撼世界;作為西班牙殖民統治的象征,它又呈現出多元文明交織的獨特風貌。</p><p class="ql-block">無論是探尋歷史還是享受自然,這里都將讓人流連忘返,銘刻于心。</p> <p class="ql-block">登上庫斯科最高觀景臺</p> <p class="ql-block">庫斯科大教堂</p><p class="ql-block">?建于1550年的庫斯科大教堂是庫斯科地區的第一個大教堂,也是武器廣場東部最搶眼的建筑。它是殖民統治者向當地原住民宣揚天主教信仰的最典型例證。西班牙統治者在修建大教堂時從薩克塞瓦曼搬來很多大石頭做建筑材料。這座教堂在過去的400多年間在4次大地震中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壞,但總體還是幸存下來。教堂內有很多油畫和精美的裝飾,但是亮點絕對是有安第斯山地區特色的《最后的晚餐》,耶穌面前的盤子里裝著的是一只烤豚鼠!</p> <p class="ql-block">庫斯科大教堂歷時100年建成,教堂內最著名的是庫斯科版《最后的晚餐》,亮點在于餐盤里放著一只烤豚鼠,連耶穌面前的酒杯也換成了皮斯科雞尾酒??</p> <p class="ql-block">武器廣場</p><p class="ql-block">在南美洲國家,幾乎每一座城市都有一個中心廣場,在這里聚集了城市里最重要的教堂和一些具有歷史意義的建筑,人們喜歡在廣場中心的長凳上“Pasar”(可以理解為歇著),喂鳥、看書、發呆、跟陌生人聊天。</p><p class="ql-block">在庫斯科,這個廣場就是武器廣場。</p> <p class="ql-block">耶穌會教堂</p><p class="ql-block">最早修建的教堂在1650年的大地震中被損毀,現在的教堂是在1668年重新翻修而成的。耶穌會教堂的特點是它帶有兩個雄偉的鐘樓和巴洛克式的外墻。教堂的內部遠沒有外觀那么吸引人,但是還是有一些不錯的藝術作品值得欣賞。</p> <p class="ql-block">武器廣場全景</p> <p class="ql-block">太陽神殿</p><p class="ql-block">?當西班牙殖民者在1533年踏足庫斯科,來到太陽神殿前的那一刻,他們被震撼了。那時的太陽神殿外墻鑲嵌著黃金,在太陽的照射下金光閃閃。神殿是在印加文明史上最偉大的帝王帕恰庫提( Pachacuti )統治時期建造的,為的是表達對太陽神的崇敬。不過當時鑲在外墻上的黃金早已不在了。 </p><p class="ql-block">今天,太陽神殿被認為是庫斯科市內最重要和最雄偉的印加遺址,每年6月底的太陽節慶典也會從這里開始。</p><p class="ql-block">太陽神殿最令人驚嘆的一點是西式建筑與印加遺址的巧妙結合。西班牙殖民者入侵庫斯科后,在神殿的舊址上建起圣多明戈天主教堂( Iglesia de Santo Domingo )。兩個風格迥異的建筑緊挨在一起,各放異彩,卻又讓人唏噓。</p> <p class="ql-block">印加古墻</p><p class="ql-block">?著名的Hatunrumiyoc街兩旁保存著印加時代的古墻。古墻由一塊塊切割平整的大石如同拼圖一樣堆疊起來,石塊雖然形狀大小不一,但近乎完美的接合令人驚嘆不已。</p><p class="ql-block">這條古墻街最出名的是一塊十二邊形的印加石,吸引很多人在此拍照。正如名稱所示,十二邊形印加石有12條邊(和12個角),是現存下來最多邊角的一塊印加大石。這種看似隨機卻經過縝密計算的建筑方式,反倒比切割工整的石墻要堅固,經過幾次大地震都屹立不倒??</p> <p class="ql-block">下榻Aranwa Cusco Boutique酒店</p><p class="ql-block">這是一座由歷史悠久的殖民西班牙豪宅獨特改編的精品酒店,身處酒店的每一處地方,都是美麗的文物、藝術作品和裝置,仿佛置身于殖民庫斯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寬敞的浴室里還有一個華麗的按摩大渦浴缸,邊喝著皮斯科雞尾酒,邊舒舒服服躺在按摩大浴缸內,消除旅途中的疲勞一掃而空??,大大的享受??</p> <p class="ql-block">遇見雙彩虹</p><p class="ql-block">這絕對是我見過持續時間最久、色彩最艷麗的雙彩虹,靈魂都被深深震撼到??</p> <p class="ql-block">雙彩虹視頻</p> <p class="ql-block">庫斯科老城街巷</p> <p class="ql-block">第六站 2/18 前往普諾 </p><p class="ql-block">?普諾地區歷史悠久,在遠古時期便有人類在此活動。縱觀在當地興衰的古文明,最為著名的是印加文明。據史料記載,印加王曼科·卡帕克的出現與位于普諾地區的的的喀喀湖緊密相關。這里不僅歷史久遠,文化同樣燦爛。每年2月初在此舉行的燭臺圣母節(Virgen de la Candelaria)是當地年度最大的宗教慶祝盛事,該宗教節日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不止于此,普諾當地也有克丘亞(Quechua)和艾馬拉(Aymara)土著印第安民族的文化,保留了多姿多彩的民族特色服飾、音樂和舞蹈,讓這里的文化異常豐富多元,因此普諾也享有秘魯“民俗文化之都”的美譽。</p> <p class="ql-block">蘆葦桿運輸船</p> <p class="ql-block">漂浮島</p><p class="ql-block">?位于的的喀喀湖普諾灣,可謂湖上一大奇景。這些漂浮在湖面上的島嶼均由一種被稱作“Totora”的巨型蘆葦編織而成,生動反映了生活于此的艾馬拉居民延續至今的古老生活風貌。島民使用蘆葦最堅硬的部分編織成網狀結構,并以此為原材料建筑草房。每個漂浮島上均有一座草房,居民通常只在草房內睡覺休息,做飯則在露天進行,以防火災。</p><p class="ql-block">同時也出售一些她們手工制作的羊駝毛制品給上島體驗的游客。</p> <p class="ql-block">我們在“的的喀喀湖”上蕩蘆葦舟 </p><p class="ql-block">?的的喀喀湖位于玻利維亞和秘魯的交界處,是南美洲海拔最高的可通航淡水湖。四周雪山環繞,湖水湛藍如海,風景如畫。</p> <p class="ql-block">浮島上釣魚的小女孩</p> <p class="ql-block">下榻GHL Lago Titicaca hotel酒店,有漂亮的大堂、面向的的喀喀湖的全景落地大玻璃窗戶,以及屋頂花園飼養的眾多可愛小豚鼠......;</p><p class="ql-block">當然少不了酒店提供的美味晚餐......;</p><p class="ql-block">極至好安排,人生好享受??</p> <p class="ql-block">2/19</p><p class="ql-block">烈日下排長隊,辦理秘魯出境手續。</p> <p class="ql-block">第七站 2/19 抵達玻利維亞</p><p class="ql-block">新增景點:參觀玻利維亞印第安古文化“蒂亞瓦納科”遺址,有著名的太陽門。橫跨將近2000年的文明,也是印加重要發源地,盡顯對太陽自然神拜及建筑造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認真講解古印加歷史的當地導游</p> <p class="ql-block">抵達拉巴斯時夜已深,正適合觀賞</p><p class="ql-block">全球海拔最高城市拉巴斯的壯觀夜景??</p><p class="ql-block">位于安第斯山脈高原的拉巴斯是玻利維亞的首都,雖然海拔超過4000米,但這座城市充滿活力,擁有獨特的風景和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p> <p class="ql-block">第八站 2/20 初見烏尤尼天空之鏡</p><p class="ql-block">當地導游為了讓我們體驗“天空之鏡”的神秘感,給每人都發了一個個眼罩。</p><p class="ql-block">當我摘下眼罩的一瞬間,被眼前壯麗無邊的景色驚呆了:我仿佛站在了貝加爾湖的冰面上,因為鹽沼上留下的車軸痕,像極了冰裂縫;此情此景太震撼了??</p> <p class="ql-block">初見“天空之鏡”</p> <p class="ql-block">初見烏尤尼天空之鏡</p> <p class="ql-block">攜手漫步“天空之鏡“</p> <p class="ql-block">今晚下榻烏尤尼小鎮的花園酒店</p><p class="ql-block">酒店是紅色土坯和木材結構,帶有內部庭院和多個公共空間,包括泳池和桑拿,很有特色,迷人酒店??</p> <p class="ql-block">第九站 2/21 烏尤尼的舊鐵路列車墓地 </p><p class="ql-block">19世紀末期,這里曾是英國和玻利維亞鐵路公司建造的鐵路中繼站,連接著玻利維亞內地的礦物開采地與太平洋港口。盡管當地美洲原住民對此項目表示反對,認為它影響了他們的日常生活,但鐵路最終還是建成了。隨著礦藏的枯竭,許多列車被廢棄在這里,任其腐朽。雖然有人提議建立博物館來紀念這些歷史遺跡,但至今仍未實現。</p> <p class="ql-block">下榻Palacio de Sal Hotel,烏尤尼鹽宮酒店 ,連住兩晚。</p><p class="ql-block">?這里用的“鹽”與我們平時吃的鹽是有區別的,我們見到的都是加工后可食用的細鹽,而這座酒店的鹽全部都是剛打撈上來的,沒有經過任何加工,材質特別堅硬,具有吸熱快散熱慢的優點,下雨天被雨水一淋反而會越堅固,其堅韌程度,絲毫不比建筑用的磚塊水泥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超級寬敞舒適的休閑空間</p> <p class="ql-block">很多游客除了被這里的美景吸引前往,還有就是想見識下用“鹽”建造的酒店到底是什么樣子呢。游客們更是會忍不住想要親自驗證下這鹽建的酒店真的是咸的嗎?</p><p class="ql-block">好奇心驅使我也忍不住用舌頭悄悄舔舐了一下屋內墻壁,真是咸的??</p><p class="ql-block">入住時,每個床上都有一塊酒店定制的鹽巧克力,甜中帶微咸,味道獨特,好吃??</p><p class="ql-block">早餐品嘗的酸奶,居然也是帶有淡淡咸味的,也好喝??</p> <p class="ql-block">繼續游覽烏尤尼鹽沼,尋找完美天空之鏡 2/22</p><p class="ql-block">?NHK拍攝的紀錄片《天空之鏡——玻利維亞烏尤尼鹽原》(NHK Salar de Uyuni) 里,360°范圍內天地界限模糊的鏡面效果讓所有看過的人都深深中毒,將她列入自己的旅行清單,希望有一天可以親身踏上這片純凈的土地。</p><p class="ql-block">?我就是其中之一??,夢想也終于實現啦?</p> <p class="ql-block">欣賞大自然的視覺盛宴</p><p class="ql-block">?天堂的模樣,美到發狂??</p> <p class="ql-block">粉色夕陽,浪漫迷人,震撼靈魂??</p> <p class="ql-block">夜幕降臨,觀賞到了一場銀河落入鹽沼的視覺盛宴,幸運至極??</p> <p class="ql-block">第十站 2/23 游覽高原明珠拉巴斯市中心 </p><p class="ql-block">這是市政廳的逆時針大鐘,是為了強調南半球國家反殖民化的意志,時鐘被改成了逆時針旋轉。</p> <p class="ql-block">乘坐拉巴斯獨有交通工具—空中纜車</p><p class="ql-block">拉巴斯的交通主要依靠觀光纜車,城市地勢高低起伏,房屋層層疊疊,給人一種階梯狀的感覺。</p><p class="ql-block">玻利維亞拉巴斯,絕對是我們一生中必須要去一次的地方。這是“南美洲的西藏”,空氣純凈,伸手就能觸摸到天空??</p> <p class="ql-block">今日午餐安排在拉巴斯最高樓層“Chalet La Suisse”38層享用,店內設計非常溫馨浪漫;高空俯瞰,拉巴斯街道的特色、安第斯山脈壯闊美景一覽無余??</p> <p class="ql-block">美景與美食共享</p> <p class="ql-block">拉巴斯女巫市場 </p><p class="ql-block">三毛在這里旅行時,曾經探訪過拉巴斯一座奇特的市場,這里售賣各種各樣的巫術用具、各種符文木料雕塑、流產和夭折的羊駝、造型奇特的玩偶人像……超乎人們的想象。</p> <p class="ql-block">女巫市場</p> <p class="ql-block">第十一站 2/24 游覽普克亞納遺址、參觀黃金博物館</p><p class="ql-block">普克亞納博物館位于利馬市中心,是一座外形類似金字塔的祭壇,這里曾經是利馬的宗教和行政中心。在導游和翻譯介紹下,我們了解了古代利馬文化的社會結構和生活方式,周圍是現代化的城市街景,站在主金字塔上,有種古老與現代交織的震撼。</p><p class="ql-block">黃金博物館地上是武器館,地下是黃金博物館還有木乃伊。這個屬于個人收藏的博物館,藏品之多、范圍之大令人驚嘆。</p><p class="ql-block">我們將提前結束行程的三個團友,由一輛專車、司機、導游、翻譯共同服務我們在利馬的最后一日游??</p> <p class="ql-block">普克亞納遺址</p> <p class="ql-block">奇葩的現象:街頭藝人表演地點居然是在紅綠燈短暫停留的市中心馬路中央。</p> <p class="ql-block">最后一站:拉科博物館</p><p class="ql-block">拉科博物館是秘魯首都利馬備受贊譽的博物館,也是南美最美博物館,展示了豐富的秘魯文化和古代文明藝術品......;在這里,我們除了感受秘魯古代文明的獨特魅力,還欣賞到了在博物館內的美麗花園和景觀,同時還享用了最后一頓美味的秘魯料理??</p><p class="ql-block">這是一次令人難以忘懷的文化之旅,我們在這個美妙的博物館中,度過了在南美最后一站的愉快時光?</p><p class="ql-block">我的南美秘魯玻利維亞之旅以超乎想象的完美方式結束啦?</p><p class="ql-block">驚艷的瞬間在此行, 不虛度過好時光;</p><p class="ql-block">此生一趟 值得來行。</p><p class="ql-block">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舆县|
北票市|
甘泉县|
黔西县|
苏尼特右旗|
马公市|
剑川县|
织金县|
泾川县|
南召县|
安陆市|
和顺县|
滨海县|
奉贤区|
镇江市|
五原县|
军事|
唐海县|
河北区|
哈密市|
吉隆县|
墨脱县|
炉霍县|
安陆市|
上杭县|
邵东县|
武冈市|
馆陶县|
丹江口市|
梁山县|
富裕县|
会宁县|
石阡县|
明水县|
梁河县|
方正县|
游戏|
潮安县|
嘉荫县|
集安市|
湖州市|